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061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具有金属制的盖主体,该盖主体具备当容器的内压上升到预先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
背景技术
作为大容量电容器(例如,500F以上),开发有组合有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和双电层电容器的优点的锂离子电容器。最近正在开发的锂离子电容器,一般而言,正极活性物质使 用活性炭,负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锂离子电容器通过预先对负极板中封存或掺杂锂离子,使负极电位保持为比通常的双电层电容器(大约2. 2 3. 8V)低(大约(Γ2. 5V),因此能够扩大使用电压范围(大约2. 5V幅度),另外,作为正极充放电机构,除了通常的双电层电容器中利用的阴离子的吸附,还能够利用阳离子的吸附,所以原理上能够成倍地实现电容。进而,锂离子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虽然容量较小,但是内部电阻较小,而且输出特性优良,并且具有寿命长的优点。作为这种锂离子电容器的结构,已知有使用卷绕的电极组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专利文献1)。在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中,在有底圆筒状的金属制的容器的内部收纳有电极组。而且,容器的开ロ部被容器盖封闭为密封状态。容器盖由金属制的盖主体和金属制的盖帽组合构成。在这种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中,存在因电解液的分解产生的气体而使容器的内压极大上升的问题。于是,为了释放电解液的分解所产生的气体,需要在盖主体上设置当容器的内压上升到预先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作为这种开裂槽,可以列举在密封型锂二次电池中形成的开裂槽,但在该例中,开裂槽是形成在容器和容器盖上的(专利文献2)。在该示例中,容器盖由金属制的隔板和金属制的盖帽组合构成。隔板通常接触与电极组的一个极板电连接的连接板。于是,当容器的内压上升时隔板进行反转,屏蔽包括隔板的容器盖与电极组的一个极板的电连接。在该密封型锂二次电池中,在隔板和容器的底部两个部位具备开裂槽。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6710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9997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如上所述,在密封型锂二次电池中,有具备开裂槽的,而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中,由于容器盖等的结构不同,所以存在难以设置开裂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具备当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强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本实用新型作为改良对象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具备有底圆筒状的金属制的容器;收纳在容器的内部的电极组;和容器盖,其将收纳有电极组的容器的开ロ部封闭为密封状态。而且,容器盖,包括金属制的盖主体,该盖主体与电极组的一个极板电连接并且具备当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确定的压强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和金属制的盖帽,该盖帽以在该盖帽和盖主体之间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空隙部的方式组合到盖主体。在本实用新型中,盖主体在圆板状的平板部的中央一体地具备向离开盖帽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具备一端与平板部连接的圆筒部;和外周部与该圆筒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圆板部。而且,当用与通过圆板部的中心的虚拟中心线正交沿着圆板部延伸的虚拟线将圆板部用分割为ニ部分并将上述两部分确定为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时,在第一分割区域形成有开裂槽,在第二分割区域固定有与一个极板电连接的端子部。如本实用新型所示,当在盖主体的第一分割区域形成开裂槽,在第二分割区域固定端子部吋,能够在固定有端子部的盖主体上设置开裂槽。因此,即使在盖主体上固定端子部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中,也能够简单地在盖主体上设置开裂槽。另外,通过设置突出部能够确保空间,因盖帽的缓冲效果,液体飞溅区域变窄。在圆板部上能够形成圆环状的槽部,该槽部与该圆板部同心。该情况下,在圆环状的槽部的径向内侧配置开裂槽和端子部即可。通过适当确定这样的圆环状的槽部的位置,能够调整圆板部的挠曲,调整开裂所需要的内压的设定。 ·开裂槽能够由与圆环状的槽部同心地形成的圆弧状槽部、和从该圆弧状槽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ー个以上的直线状槽部构成。当使开裂槽形成这样的形状吋,由于圆弧状槽部和直线状槽部的边界部机械强度较低,能够以圆弧状槽部与直线状槽部的交点为起点开始开裂。于是,圆弧状槽部从起点平滑地打开。因此,当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强以上吋,能够可靠地打开开裂槽。ー个以上的直线状槽部能够由从圆弧状槽部的两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直线状槽部和从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三直线状槽构成。这样,3个直线状槽部沿着圆弧状槽部散布,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可靠地打开开裂槽。也可以使第一直线状槽部从圆弧状槽部延伸的位置为从圆弧状槽部的一端向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一侧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使第二直线状槽部从圆弧状槽部延伸的位置为从圆弧状槽部的另一端向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一侧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这样构成吋,圆弧状槽部与第一直线状槽部的交点和圆弧状槽部与第二直线状槽部的交点上,来自3个方向的槽部相交。因此,与第一和第二直线状槽部分别从圆弧状槽部的两端延伸的情况相比,圆弧状槽部与直线状槽部的边界部的机械强度较低。因此,交点易于成为开裂的起点,当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强以上时,能够较早地打开开裂槽。圆弧状槽部的端部和第一和第二直线状槽部之间的距离是任意的,但使第一直线状槽部从圆弧状槽部延伸的位置为与圆弧状槽部的一端相邻的位置,使第二直线状槽部从圆弧状槽部延伸的位置为与圆弧状槽部的另一端相邻的位置时,能够可靠地打开圆弧状槽部整体。端子部能够由在沿着虚拟线的方向和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延伸并与圆板部焊接的基部、和从该基部的靠近虚拟线的端部向离开圆板部的方向延伸的立起部构成。这样,能够在盖主体的第二分割区域可靠并且容易地固定端子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盖主体的第一分割区域形成开裂槽,在第二分割区域固定正极端子部,所以也能够在固定有端子部的盖主体上可靠地设置开裂槽。

[0017]图1是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图3 (A)是实施方式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极板的卷绕前的平面图,(B)是构成极板的集电体的平面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极板的引脚片形成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卷绕电极组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电极组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图6的Μ部的部分放大图。图8是卷边加工(铆接)前的盖主体和正极端子部的平面图。 图9是图8的ΙΧ-ΙΧ线截面图。图10是图8的Χ-Χ线截面图。图11是卷边加工(卡紧)前的盖主体和正极端子部的其他例子的平面图。图12是图1所示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具备正极端子部的盖主体的正视图。图13是图1所示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具备正极端子部的盖主体的后视图。图14是图1所示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具备正极端子部的盖主体的右侧视图。图15是图1所示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具备正极端子部的盖主体的左侧视图。图16是图1所示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具备正极端子部的盖主体的平面图。图17是图1所示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具备正极端子部的盖主体的仰视图。图18是图12的Α-Α线截面图。图19是图18的Β-Β线截面图。符号说明7电极组8容器(夕卜壳)10Α、10Β正极端子部10c 基部10d立起部12容器盖13盖主体13d圆板部13e突状部13f 槽部13g 筒部14 盖帽16开裂槽16a圆弧状槽部16b 16d第一 第三直线状槽部L1虚拟中心线L2虚拟线R1第一分割区域[0055]R2第二分割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图,说明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的实施方式。(结构)<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2 (图1的II-II线截面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容器30 (以下略称为电容器30。)具有施加有镀镍的钢制有底圆筒状的容器(外壳)8。在容器8内收容有电极组7。如图5所示,电极组7由帯状的正极板2和负极板3隔着第一分隔物4A或者第二分隔物4B卷绕在中空圆筒状并且纵向上形成有多个(本示例中为3个 )缝隙的聚丙烯制轴芯1上而构成。在掺杂前的电极组7内配置有1片金属锂板W5。正极板2由2片分割正极板2A、2B构成。第一和第二分隔物4A、4B使用牛皮纸等多孔质基件。<正极板>如上所述,正极板2由在卷绕方向上排列的2片分割正极板2A、2B构成。分割正极板2A、2B除了长度尺寸之外具有相同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分割正极板2A、2B例如在铝箔(正极集电体)W1的两个表面上涂布正极活性物质合剂W2而构成。正极活性物质合剂W2能够使用例如活性炭、丙烯酸类粘合剂组成的接合剤、羧甲基纤维素(CMC)组成的分散剂的混合物。铝箔W1的沿着较长方向的ー侧切开为梳状,并包括由该切ロ剩余部构成的正极引脚片2a ;和与正极引脚片2a相邻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开孔形成部。此外,开孔形成部具有贯通孔未形成部,该贯通孔未形成部沿着长边方向在与引脚片形成部相邻的部位不形成贯通孔。在该开孔形成部上以不足该开孔形成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长度涂布有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合剂W2。另外,涂布有正极活性物质W2的开孔形成部的正极引脚片2a —侧的端部的截面,如图4所示,正极活性物质合剂W2在干燥前的楽:料(slurry)状态下流动到最外侧的(最靠近贯通孔未形成部的)贯通孔并进入该贯通孔,从而相对于涂布表面呈钝角形状(σ )傾斜。<负极板>另ー方面,也如图3和图4所示,负极板3具有与正极板2大致相同的结构。即,负极板3例如在铜箔(负极集电体)W3的两个表面上涂布有负极活性物质合剂W4。负极活性物质合剂W4能够使用例如能够封存/释放锂离子的无定形碳、聚偏氟こ烯(PVDF)构成的接合剤、こ炔炭黑等导电助剂的混合物。铜箔W3的沿着较长方向的ー侧切开为梳状,包括由该切ロ剰余部构成的负极引脚片3a ;和与负极引脚片3a相邻配置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开孔形成部。此外,开孔形成部具有贯通孔未形成部,该贯通孔未形成部沿着长边方向在与引脚片形成部相邻的部位不形成贯通孔。在该开孔形成部上以不足该开孔形成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长度涂布有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合剂W4。另外,与正极板2相同,涂布有负极活性物质合剂W4的开孔形成部的负极引脚片3a 一侧的端部的截面,如图4所示,负极活性物质合剂W4在干燥前的浆料(slurry)状态下流动到最外侧的(最靠近贯通孔未形成部的)贯通孔并进入该贯通孔,从而相对于涂布表面呈钝角形状(σ )倾斜。<金属锂板>[0067]金属锂板W5的总填充量设定为能够对负极板3的负极活性物质合剂中充分掺杂锂离子的量,这样的总填充量能够通过考虑负极活性物质的材料、量进行理论计算,并且实际进行锂离子的掺杂确认是否充分掺杂而设定。本实施方式中,将金属锂板W5原样在电极组7的中央区域中配置在负极板3上(參照图5 图7)。<电极组>如图5 图7所示,电极组7构成为,正极板2 (分割正极板2A、2B)和负极板3以两个极板不直接接触的方式,隔着厚度2片的第一分隔物4A或者第二分隔物4B,以轴芯1为中心卷绕为截面螺旋状。然后,将金属锂板W5配置在负极板3上,使金属锂板W5的卷绕层位于电极组7的径向的中央区域。其中,金属锂板W5当施加压カ时具有粘性,所以能够预先通过压接固定在负极板3上。如图5和图7 (图6的Μ部的部分放大图)所示,构成正极板2的分割正极板2Α、2Β,在金属锂板W5上使第一和第二分隔物4Α、4Β直接重叠地在卷绕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依次插入第一和第二分隔物4Α、4Β之间卷绕。这样,金属锂板W5不会隔着分隔物4Α、4Β与正极板2 (分割正极板2Α、2Β)相対。上述正极引脚片2a和负极引脚片3a分别配置在电极组7的彼此相反的ー侧,从分隔物4A、4B的端部凸出规定的·长度。电极组7通过调整正极板2、负极板3、分隔物4A、4B等的长度,设定为规定的内径和外径。其中,电极组7的卷绕终端部,为了防止松开,通过粘贴粘着带来固定。<电极组的收纳结构>如上所述,电极组7收容在施加有镀镍的钢制有底圆筒状的容器8的内周部。如图2所示,在电极组7的下侧,与电极组7的下端侧端面相对地配置有用于对来自负极板3的电位进行集电的铜制的负极集电环6。在负极集电环6的内周面上嵌合有轴芯1的下端部外周面。负极集电环6的外周缘,通过超声波焊接与从负极板3导出的负极引脚片3a的前端部接合。另ー方面,在电极组7的上侧,与电极组7的上端面相对地在轴芯1的大致延长线上配置有用于对来自分割正极板2A、2B的电位进行集电的铝制的正极集电环5。正极集电环5嵌合在轴芯1的上端部。从正极集电环5的周围一体地凸出的周边边缘,通过超声波焊接与从分割正极板2A、2B导出的正极引脚片2a的前端部接合。在正极集电环5的上方配置有构成正极端子的容器盖12。容器盖12包括配置在电极组7上的盖主体13 ;和与该盖主体13组合的盖帽14。盖主体13由铝形成,盖帽14由与容器8同样施加有镀镍的钢形成。盖帽14具有环状的平坦部14a ;和从平坦部14a的中央部突出的凸部14b。容器盖12由盖帽14的平坦部14a的外周部向盖主体13的边缘部分卷边加工(铆接)而构成。在盖帽14的凸部14b和盖主体13之间形成有空隙部15。在跨凸部14b和平坦部14a的部分,形成有将容器盖12的空隙部15与外部连通的4个贯通孔14c。4个贯通孔14c在凸部14b的周向上隔开相等的间隔地形成。在盖主体13上形成有当容器8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16 (图8)。形成于盖帽14上的4个贯通孔14c起到当盖主体13的开裂槽16打开时将容器内部的气体向外部释放的作用。正极集电环5的上表面,与叠层有帯状的铝箔叠层的2个正极端子部中的一个正极端子部10A的一端接合。正极端子部中另ー个正极端子部10B焊接到构成容器盖12的盖主体13的外底面。另外,2个正极端子部10A、10B的另一端也相互接合。由此,盖主体13与电极组7的一个极板(正极板)电连接。对于盖主体13、开裂槽16和正极端子部10B,在之后详细说明。容器盖12插入施加有拉伸加工并在开ロ部附近形成有圆环状的阶梯部8b的容器8的开ロ部内,配置在阶梯部8b上。对容器8的开ロ端部8a进行卷边加工(铆接加工),以使其隔着由具有透湿性和耐热性的电绝缘材料形成的橡胶类材料的垫片17靠近容器盖12。其结果,容器盖12在隔着垫片17被夹住的状态下固定在卷边加工过的开ロ端部8a和阶梯部8b之间。由此,电容器30的内部密封。从容器8的开ロ端部8a和容器盖12之间露出的垫片17的露出部分17a、形成于垫片17的露出部分17a和容器8的开ロ端部8a之间的边界部18、以及形成于垫片17的露出部分17a与容器盖12之间的边界部19,被防水性密封部21覆盖。防水性密封部21使用由环氧树脂、全氟橡胶等组成的防水密封材料而形成。防水性密封部21以不堵塞贯通孔14c的方式形成。在容器8内注入能够浸溃电极组7整体的量的非水电解液(未图示)。非水电解液能够使用例如在将碳酸こ烯酯(EC)、碳酸ニ甲酯(DMC)和碳酸ニこ酯(DEC)以体积比30 50 20的比例混合后的溶剂中溶解6氟磷酸锂(LiPF6)作为锂盐的溶液。<盖主体和开裂槽的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盖主体13在圆板状的平板部13a的中央一体地具备向离开盖帽14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3b。其中,图8是固定有正极端子部10B的卷边加工(铆接)前的盖主体13的平面图,图9是图8的IX-IX线截面图。从平板部13a的边缘部分立起的筒部13g在电容器的制造エ序中进行卷边加工(铆接加工)。突出部13b具备一端与平板部13a连接的圆筒部13c ;和外周部与该圆筒部13c的另一端连接的圆板部13d。在圆板部13d上形成有向盖帽14 ー侧突出的突状部13e,该突状部13e与圆板部13d同心。形成有该突状部13e的结果,在圆板部13d的突状部13e的相反ー侧,与圆板部13d同心地形成有圆环状的槽部13f。另外,圆板部13d具有用与通过圆板部13d的中心的假象中心线L1正交并沿着圆板部13d延伸的虚拟线L2将该圆板部13d分割为两部分而形成的第一分割区域R1和第二分割区域R2。在第一区域R1的圆环状的突状部13e (圆环状的槽部13f)的径向内侧形成有开裂槽16,在第二分割区域R2的圆环状的突状部13e (圆环状的槽部13f)的径向内侧固定有与一个极板(正极板2)电连接的正极端子部10B。正极端子部10B具有基部10c,其在沿着虚拟线L2的方向和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延伸并焊接到圆板部13d ;和立起部10d,其从该基部10c的靠近虚拟线L2的端部朝向离开圆板部13d的方向延伸。如图8和图10(图8的X-X线截面图)所示,形成于第一分割区域R1的开裂槽16,朝向盖帽14以规定的角度Θ扩展的方式开ロ,并具有平坦的底面16e。该开裂槽16具有圆弧状槽部16a和第一 第三直线状槽部16b 16d。圆弧状槽部16a与圆环状的槽部13f同心地形成。第一和第二直线状槽部16b、16c从圆弧状槽部16a的两端向槽部13f的径向外侧延伸。第三直线状槽部16d从圆弧状槽部16a的中央部向槽部13f的径向外侧延伸。本示例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中,当容器8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强(本例中为1. 8MPa)以上吋,以圆弧状槽部16a与直线状槽部16b 16d的交点16f 16h为起点,开始开裂,圆弧状槽部16a以及直线状槽部16b 16d整体打开。由此,电解液的分解所产生的气体被释放。[0083]图11是固定有正极端子部10B的卷边加工(压紧)前的盖主体13的其他例子的平面图。在图11所不的开裂槽16中,第一直线状槽部16b从由圆弧状槽部16a的一端向圆弧状槽部16a的中央部ー侧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延伸,第二直线状槽部16c从由圆弧状槽部16a的另一端向圆弧状槽部16a的中央部一侧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延伸。具体而言,第一直线状槽部16b从与圆弧状槽部16a的一端相邻的部分开始延伸,第二直线状槽部16c从与圆弧状槽部16a的另一端相邻的部分开始延伸。图11中圆弧状槽部与第一直线状槽部的交点16f和圆弧状槽部与第二直线状槽部的交点16g上,来自3个方向的槽部相交。因此,与第一和第二直线状槽部分别从圆弧状槽部的两端开始延伸的图8的情况相比,圆弧状槽部16a和直线状槽部16b或者16g的边界部的机械强度较低,交点更易于成为开裂的起点,当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确定的压强以上吋,能够较早地打开开裂槽16。在图11中, 第一直线状槽部16b从圆弧状槽部16a开始延伸的位置为与圆弧状槽部16a的一端相邻的位置,第二直线状槽部16c从圆弧状槽部16a开始延伸的位置为与圆弧状槽部16a的另ー端相邻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圆弧状槽部整体可靠地开裂,能够释放因电解液的分解而产生的气体。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 3个直线状槽部,也可以仅设置中央的一个直线状槽部16d,另外也可以仅设置两端的2个直线状槽16b和16c。另外,开裂槽16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开裂槽。其中图12 图19是具备正极端子部10B的盖主体13的正视图、后视图、右侧视图、左侧视图、平面图、仰视图、图12的A-A线截面图、图18的B-B线截面图。(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主体13的第一区域R1形成有开裂槽16,在第二分割区域R2固定有正极端子部10B,因此能够在固定有正极端子部10B的盖主体13上具备开裂槽16。因此,即使在盖主体13上固定正极端子部10B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中,也能够容易地在盖主体13上具备开裂槽16。
权利要求1.ー种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有底圆筒状的金属制的容器; 收纳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的电 极组;和 容器盖,其将收纳有所述电极组的所述容器的开ロ部封闭为密封状态,其中, 所述容器盖包括金属制的盖主体,该盖主体与所述电极组的ー个极板电连接并且具备当所述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和金属制的盖帽,该盖帽以在该盖帽和所述盖主体之间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空隙部的方式组合到所述盖主体,所述盖主体在圆板状的平板部的中央一体地具备向离开所述盖帽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具备一端与所述平板部连接的圆筒部;和外周部与该圆筒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圆板部, 当用与通过所述圆板部的中心的虚拟中心线正交并沿着所述圆板部延伸的虚拟线将所述圆板部分割为两部分并将所述两部分确定为第一分割区域和第二分割区域时,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形成有所述开裂槽,在所述第二分割区域固定有与所述ー个极板电连接的端子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板部形成有圆环状的槽部,该槽部与所述圆板部同心, 在所述圆环状的槽部的径向内侧配置有所述开裂槽和所述端子部。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裂槽包括与所述圆环状的槽部同心地形成的圆弧状槽部;和从该圆弧状槽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ー个以上的直线状槽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ー个以上的直线状槽部包括第一和第二直线状槽部,其从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两端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和第三直线状槽部,其从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ー个以上的直线状槽部包括 第一直线状槽部,其从由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一端向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一侧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 第二直线状槽部,其从由所述圆弧状槽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ー侧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和 第三直线状槽部,其从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中央部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状槽部从与所述圆弧状槽部的一端相邻的部分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二直线状槽部从与所述圆弧状槽部的另一端相邻的部分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
7.如权利要求I或2任ー项所述的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包括在沿着所述虚拟线的方向上和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延伸并焊接到所述圆板部上的基部;和从该基部的靠近所述虚拟线的端部向离开所述圆板部的方向延伸的立起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筒状锂离子电容器,其能够具备当上述容器的内压上升至预先规定的压力以上时打开的开裂槽。将收纳有电极组(7)的容器(8)的开口部堵塞为密封状态的容器盖(12)由金属制的盖主体(13)和金属制的盖帽(14)构成。盖主体(13)在平板部的中央一体地具备突出部(13b)。突出部(13b)具备圆筒部(13c);和外周部与该圆筒部(13c)的另一端连接的圆板部(13d)。当用与通过圆板部(13d)的中心的虚拟中心线(L1)正交并沿着圆板部(13d)延伸的虚拟线(L2)将圆板部(13d)分割为二部分并见该二部分确定为第一分割区域(R1)和第二分割区域(R2)时,在第一分割区域(R1)形成有开裂槽(16),在第二分割区域固定有与一个极板电连接的端子部(10B)。
文档编号H01G9/12GK202758756SQ20122026500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大山裕二, 镰田尚人, 星晴纪, 若松喜美 申请人: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