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8014阅读:1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等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携带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小型游戏机等小型电子设备的内部配线中大多使用同轴电缆,同轴连接器用于连接这些同轴电缆。图7、是表示作为这种同轴连接器的现有例的记载在日本国专利第4148339号中的构成的图。如图7所示,同轴连接器10由与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21连接的连接端子11和经由绝缘部12支承连接端子11的金属制的外壳13构成。如图8A、8B所示,连接端子11由将金属制的板簧折弯成大致V字形状而形成的一对触点Ila、Ilb和从一触点Ila的两侧缘延长形成的一对卡合舌片Ilc构成。一对卡合舌片Ilc把持对方触点的触点部。绝缘部12由具有可挠性的绝缘性树脂成形,其由一面支承连接端子11的一触点Ila的绝缘部主体12a和绝缘折弯部12b构成,该绝缘折弯部12b从绝缘部主体12a的一端向另一触点Ilb的与触点Ila相反侧延长形成,并且在和同轴电缆连接时向绝缘部主体12a折弯。外壳13包括支承绝缘部12的绝缘部主体12a的外壳主体13a、和绝缘部12的绝缘折弯部12b并排设置并在与同轴电缆连接时和绝缘折弯部12b —起折弯的外壳折弯部13b、形成于外壳折弯部13b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第一卡合舌片13c,而且,在外壳折弯部13b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第二卡合舌片13d和一对第三卡合舌片13e。

同轴电缆20的构成为通常在中心导体21的周围依次设置绝缘体22,外部导体23及外罩24,将同轴电缆20与同轴连接器10连接时,如图7所示,外部导体23、绝缘体22及中心导体21各有一部分露出。同轴电缆20向同轴连接器10的连接是通过将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21设置于触点IlaUlb之间,并使外壳折弯部13b与绝缘折弯部12b同时向外壳主体13a及绝缘主体12a折弯而进行的。由此,连接端子11的触点Ilb向触点Ila侧被压弯,中心导体21被把持在触点IlaUlb之间并与连接端子11电连接。设置于外壳折弯部13b的一对第一^^合舌片13c相互向内侧被压弯倒下,如图9所示,在同轴电缆20的绝缘体22及中心导体21露出的部分中卡合于外壳主体13a及绝缘部主体12a的周围。由此,连接端子11在把持中心导体21的状态被维持,也就是电连接状态被维持。另外,设置于外壳折弯部13b的一对第二卡合舌片13d及一对第三卡合舌片13e也分别相互向其内侧被压弯,并且如图9所示,分别卡合于同轴电缆20的外部导体23及外罩24,通过这些第二及第三卡合舌片13d、13e,同轴电缆20与同轴连接器10的连接状态被牢固地维持。但是,如今的情况的是:随着所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要求这种同轴连接器小型化、薄型化,特别是强烈要求薄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比现有的同轴连接器更薄型化的同轴连接器。根据本发明,在由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触点、收纳触点的树脂制的连接器体、覆盖收纳触点的连接器体的金属制的外壳所构成的同轴连接器中,触点由板状的连结部、从连结部的相对的两个侧缘以相互相对的方式延长并与对方触点接触的一对的接触片、从连结部的另一侧缘延长形成并支承中心导体的连接部所构成,连接部的板面相对于连结部的板面,在接触片突出的方向上降低一层,连接器体包括具有收纳所述一对接触片的收纳孔及收纳所述连结部的收纳部的连接器体主体、从连接器体主体延长形成并搭载支承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器体延长部、从连接器体延长部的沿延长方向的至少一侧端突设并在连接部之上折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外壳包括支承连接器体主体的外壳主体、从外壳主体延长形成并支承连接器体延长部的外壳延长部、从外壳延长部的沿延长方向的一侧端突设并在连接器体中盖部之上折弯的外壳中盖部、突设在外壳主体上并折弯的外壳外盖部,所述中心导体为被夹入在随着外壳中盖部的折弯而折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与连接部之间,并与连接部连接的构造,外壳主体及外壳延长部通过外壳外盖部的折弯而被盖住,在外壳外盖部设置有铆接片,该铆接片铆接在所述外壳延长部的连接有所述中心导体的位置的周围。根据本发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相对于触点的连接并不是在触点的突设有与对方触点接触的接触片的部分、即连结部的背侧,而是在连接部上进行,所述连接部从连结部延长形成,在接触片突出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板面相对于连结部降低一层。由此,和现有的使中心导体在与对方触点接触的接触片(卡合舌片)所在位置部分的背侧与触点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同轴连接器的薄型化。而且,中心导体与触点的连接不需要焊接作业,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连接作业。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中同轴电缆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将图1A上下翻转后的立体图。图2是图1A的C-C线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图1A、1B表示的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A、1B表示的同轴连接器的、从与图3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同轴电缆向图1A、1B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的连接作业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相对于现有的同轴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连接作业的图。图8A是图7中的连接端子的左侧面图。图8B是图7中的连接端子的正面图。图9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同轴连接器上连接有同轴电缆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以下说明。图1A、1B是表示连接有同轴电缆的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的图。图2是表示其截面构造的图。另外,图3及图4是表示将图1A、1B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分解成组装前的各个部分,并在中心轴X方向上排列的图。首先,参照图3及图4对各个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同轴连接器100由触点30、绝缘树脂制的连接器体40、金属制的外壳50构成。触点30包括成平板状的连结部31、从该连结部31向连结部31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的连接部32、从连结部31的两侧缘以内侧面相互相对的方式突出形成的一对的接触片33。平板状的连接部32的板面相对于连结部31的板面,在接触片33突出的方向上降低一层。另外,在该实例中,在连结部31与连接部32之间的台阶部34形成有定位孔35。连接器体40包括连接器体主体41、连接器体延长部42、连接器体中盖部43、连接器体折弯部44。连接器体主体41为大致圆筒状,在同轴具有位于下侧的小径部41a和位于上侧的大经部41b。在连接器体主体41的中央贯通形成有矩形的收纳孔41c,在大径部41b的上面形成有通过其相对边分别与收纳孔41c连通的成凹槽形状的收纳部41d。另外,在大径部41b的外周面的相互成180°的位置上分别突设有突起41e。连接器体延长部42从连接器体主体41的大径部41b在其径向上延长形成,并具有底板部42a、相互相对的一对侧壁42b,所述一对侧壁42b从底板部42a的宽度方向两端缘与底板部42a成直角延长。底板部42a位于形成在连接器体主体41上的、成凹槽形状的收纳部41d的延长部上,其上表面位于比收纳部41d的成凹槽的底面低一层的位置。在连接器体延 长部42的底板部42a的下面形成有在其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突条42c,并且从突条42c的中央部向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延长端形成有突条42d。另外,在突条42c的与连接器体主体41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突部42e。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一侧壁42b的大径部41b侧与大径部41b侧面一体连结,上端面与大径部41b的上端面设置为同一面。另一侧壁42b也与大径部41b —体连结,至其延长方向的中间部为止,上端面与大径部41b的上端面设置为同一面,但从其中间部开始,径向外侧的上端面设置为超过大径部41b的上端面且在中心轴X方向上高,在其中间部,在侧壁42b上形成有从上端面到达底板部42a的切口。侧壁42b的从大径部41b的上端面突出的部分形成为连接器体中盖部43。连接器体中盖部43成方形板状,与其底板部42a邻接的基部设置为厚度较大。连接器体折弯部44在大径部41b的延长形成连接器体延长部42 —侧的直径方向相反侧,从收纳部41d的面在中心轴X方向上突出形成。连接器体折弯部44与连接器体中盖部43同样成方形板状。外壳50包括外壳主体51、外壳延长部52、外壳中盖部53、外壳外盖部54。外壳主体51成圆筒状,在其中心轴X方向上端相互成180°的位置上形成有一对切口 51a。另外,外壳主体51的下端侧具有与对方连接器卡合所需的形状。外壳主体51在其圆周的一部分形成轴向的切口 51s,从形成该切口 51s的外壳主体51的圆周方向两端在与中心轴X成直角方向突出延长而形成一对侧壁52。该一对侧壁52构成从从外壳主体51延长形成的外壳延长部52,在这些侧壁52a前端侧的下端设置有折弯形成的、相互向内侧突出的支承部52b。外壳中盖部53从外壳延长部52的一侧壁52a的上端在中心轴X方向上突出延长而形成。外壳中盖部53成方形板状。在延长形成有外壳延长部52的一侧的径向相反侧,从外壳主体51的上端在中心轴X方向上延长形成有外壳外盖部54。外壳外盖部54的基端部54a设置为宽度较窄。在沿外壳外盖部54的、与基端部54a连续的宽度较宽的筒体部54b的延长方向的两侧,向内侧直角地弯曲且从基端部54a侧依次排列形成有折弯片54c、铆接片54d、导体铆接片54e及外罩铆接片54f。下面,对由触点30、连接器体40及外壳50构成的上述同轴连接器100的组装及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进行说明。触点30的一对接触片33收纳在连接器体主体41的收纳孔41c中,连结部31收纳在连接器体主体41的收纳部41d中,而且,连接部32搭载支承在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底板部42a上,从而安装于连接器体40。安装了触点30的连接器体40的连接器体主体41被收纳支承在外壳51内,连接器体延长部42被外壳延长部52收纳支承,从而连接器体40安装于外壳50。此时,形成于连接器体主体41的一对突起41e与连接器体主体51的一对切口 51a相嵌合。而且,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底板部42a搭载在外壳延长部52的一对支承部52b上。另外,形成在底板部42a的下面的突条42d位于外壳延长部52的一对支承部52b之间,突条42c及突部42e位于一对支承部52b与外壳主体51之间。图5是表示这样在连接器体40上安装了触点30且在外壳50上安装了连接器体40的状态的图。在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21配置在触点30的连接部32上。另外,中心导体21的前端位 于触点30的定位孔35中,由此,对中心导体21进行定位。在触点30的连接部32上定位配置了中心导体21的状态下,外壳中盖部53如箭头所示向内侧折弯。伴随着外壳中盖部53的折弯,连接器体中盖部43也被折弯,中心导体21被夹入折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43与连接部32之间。由此,中心导体21压接于连接部32,从而与连接部32电连接。另外,为了使外壳中盖部53能够易于向下端的内面折弯,夕卜壳中盖部53形成有V形槽53a(参照图3)。然后,外壳外盖部54在其基端部54a如箭头所示被折弯。由此,外壳主体51及外壳延长部52的上面由外壳外盖部54盖住,连接器体40由外壳50覆盖。另外,连接器体折弯部44伴随着外壳外盖部54的折弯而折弯,从而压接于触点30的连结部31,由此,防止触点30的上浮。形成于外壳外盖部54的一对铆接片54d位于外壳中盖部53及连接器体中盖部43被折弯、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21与触点30的连接部32连接的位置。通过将该铆接片54d如图1A、1B及图2所示进行铆接,连接有中心导体21的位置的周围被牢固地铆接,中心导体21更可靠且稳定地连接固定于连接部32。另外,为了能够易于在一对铆接片54d的相互的内侧面进行沿外壳延长部52的外周的铆接(折弯),形成有V形槽54g (参照图3、5 )。而且,折弯片54以在径向上夹持外壳主体51的方式折弯,通过将一对导体铆接片54e及一对外罩铆接片54f分别铆接于同轴电缆20的外部导体23及外罩24的周围,完成同轴电缆20向同轴连接器100的连接,同是,同轴连接器100的组装也完成,成为图1A、图1B及图2表示的构成。折弯的外壳中盖部53的上表面和折弯的连接器体折弯部44的上表面构成为位于同一面上,并一起压接于外壳外盖部54的内侧面。如上述说明,在该例中,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21相对于触点30的连接不是在触点30的突设有与对方触点接触的接触片33的连结部31的背侧,而是在连接部32上进行,所述连接部32从连结部31延长形成,在接触片33突出的方向上,板面相对于连结部31降低一层(设置得较低)。因此,与如图7、所示的现有例那样,使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在与对方触点接触的接触片(卡合舌片)的所在位置部分的背侧与触点连接的构成相比,能够实现同轴连接器的薄型化。而且,中心导体21被夹入连接器体中盖部43与触点30的连接部32之间,压接于连结部32从而与连接部32连接,因此,不需要麻烦的焊接作业,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连接作业。另外,在该例中,如上所述,连接中心导体21的触点30的连接部32不是搭载位于与对方接触点接触的接触片33所位于的连接器体主体41上,而是搭载位于从连接器体主体41延长形成且与连接器体主体41错开的连接器体延长部42上,因此,能够通过铆接片54d铆接包括连接器体延长部42在内的该中心导体21连接于连接部32的位置的周围,所以能够将中心导体21更可靠地连接固定于触点30。在上述的构成中,例如采用铜材料作为触点30及外壳50的构成材料。另外,例如采用PBT树脂作为连接器体40的构成树脂。连接器体40为树脂制,因此,如果连接器体主体41上突设的连接器体折弯部44较长,则可能在制造工艺中的处理、运输等中发生损坏。但是,由于该连接器体折弯部44用于防止触点30的上浮,因此,能够在可以防止触点30上浮的范围内尽量缩短连 接器体折弯部44。

上述例中,虽然用于夹入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21并将所述中心导体压接于触点30的连接器体中盖部43设置在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沿延长方向的一端缘上,但也可以设置在两端缘上。图6是表示这样在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两端缘分别设置了连接器体中盖部43的构成的图,一对连接器体中盖部43突设在连接器体延长部42的延长方向的相互错开位置。外壳中盖部53对应各连接器体中盖部43的位置,分别突设在外壳延长部52的两侧壁52a上。代替如图3所示的构成,连接器体40及外壳50也可以为这样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同轴连接器,由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触点、收纳所述触点的树脂制的连接器体、覆盖收纳所述触点的连接器体的金属制的外壳构成,其中, 所述触点由板状的连结部、以从所述连结部的相对的两个侧缘相互相对的方式延长并与对方触点接触的一对接触片、从所述连结部的另一个侧缘延长形成并支承所述中心导体的连接部所构成,所述连接部的板面相对于所述连结部的板面在所述接触片的突出方向上降低一层, 所述连接器体包括具有收纳所述一对接触片的收纳孔及收纳所述连结部的收纳部的连接器体主体、从所述连接器体主体延长形成并且搭载支承有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器体延长部、从所述连接器体延长部的沿延长方向的至少一个侧端突设并在所述连接部之上折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 所述外壳包括支承所述连接器体主体的外壳主体、从所述外壳主体延长形成并且支承所述连接器体延长部的外壳延长部、从所述外壳延长部的沿延长方向的一侧端突设并且在所述连接器体中盖部之上折弯的外壳中盖部、突设在所述外壳主体上并且折弯的外壳外盖部, 所述中心导体为被夹入在随着所述外壳中盖部的折弯而折弯的所述连接器体中盖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构造, 所述外壳主体及所述外壳延长部通过所述外壳外盖部的折弯而被盖住, 在所述外壳外盖部设置有铆接片,所述铆接片铆接在所述外壳延长部的连接有所述中心导体的位置的周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外壳外盖部设置有分别铆接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及外罩上的导体铆接片及外罩铆接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体主体上突设有伴随着所述外壳外盖部的折弯而折弯并压接于所述连结部的连接器体折弯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触点形成有对所述中心导体的前端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台阶部形成有所述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体延长部的沿延长方向的另一侧端上突设有与突设在所述一侧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在所述延长方向上相互错开的另一连接器体中盖部, 对应于所述另一连接器体中盖部的位置,在所述外壳延长部的另一侧端上也突设有另一外壳中盖部。
全文摘要
一种同轴连接器,其触点(30)由一对的接触片(33)、连结接触片的连结部(31)、从连结部延长的连接部(32)构成,连接部的板面相对于连结部在接触片突出的方向上降低一层。连接器体(40)包括连接器体主体(41)、搭载连接部的连接器体延长部(42)、突设在连接器体延长部的端缘上且折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43),外壳(50)包括外壳主体(51)、支承连接器体延长部的外壳延长部(52)、突设在外壳延长部的侧壁上且折弯的外壳中盖部(53)、外壳外盖部(54)。中心导体(21)被夹入伴随着外壳中盖部的折弯而折弯的连接器体中盖部与连接部之间,并与连接部连接。外壳外盖部上设置有铆接片(54d),该铆接片铆接在连接有中心导体的位置的周围。
文档编号H01R24/38GK103227367SQ2013100289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7日
发明者佐佐木大辅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