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196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用电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常规的生产工艺采用绝缘挤塑/绕包和护套挤包工艺,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过程难于控制,材料损耗和设备投入较大等缺陷。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和难于控制其原因是,常规下的工艺为绝缘和护套挤包的耐高温材料如聚四氟乙烯需要高温挤塑生产线,生产工艺复杂不易控制,并且对于较大直径的线缆生产更加困难,同时挤塑生产的大直径的电缆柔软度较差。另外,中国专利号为:201010168058.9公开本一种可用于视频监控线路、广播信号控制、公共电视天线、无线电通讯、传输系统及单向控制配线的新型射频同轴电缆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其包括铜芯导体,所述的铜芯导体外侧依次包覆有聚乙烯绝缘层、铝箔麦拉层、裸铜编织层及聚氯乙烯被覆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传统射频同轴电缆外层聚氯乙烯护套配方及并对其押出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增强了电缆耐磨润滑能力从而减少穿插布线、密集布线时电线穿插拉出困难,电缆护套受损的问题。但是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不易控制,产品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其生产工艺,该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将耐高温的外护套套管套在外导体屏蔽层外加热,使外护套收缩后粘贴在外导体屏蔽层上,工艺操作简单,生产过程易控,产品性能优异稳定;绝缘层和外护层不需挤塑工艺,节省挤塑设备投资,并且节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导体的绞合、绝缘层的绕包和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而成的同轴电缆半成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做成外护套的步骤;将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外导体屏蔽层外侧成同轴电缆成品的步骤为:
①将所述同轴电缆半成品按照需要的长度分裁;
②把外护套分裁成与第①步同轴电缆半成品相同的长度;
③将第①步分裁的电缆半成品套入第②步分裁的外护套中;
④再放入250°C 350°C恒温箱中加热I 2分钟,外护套受热收缩紧紧套在编织外导体上,电缆加工完成。所述内导体的绞合步骤是将7根镀银铜线绞合而成内导体;
所述绝缘层的绕包步骤是将聚四氟乙烯薄膜带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方式绕包成绝缘层;
所述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步骤是采用单丝镀银铜线,经过高速编织机在绝缘层外编织。所述内导体的绞合步骤是将7根直径为1.0mm,银层厚度为3.5 μ m的镀银铜线,同心绞合成直径为3.0mm的内导体。这样的导体既具有优良的传输效果,又具有绞线柔软度。所述绝缘层的绕包是将厚度为0.10 0.13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15层,具体绕包方式为:第I 5层采用12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5 6mm的方式绕包;第6 11层采用18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7 8mm的方式绕包;第12 15层采用28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12 14mm的方式绕包;最后绕包为外径为8.8mm 9.2mm的绝缘层。这样的绝缘层既满足了电气性能的要求,又达到了电缆需要的柔软度。所述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是将直径0.16 0.18mm,银层厚度为0.4 μ m的镀银铜线,经过高速编织机在 绝缘层外编织成192网(即采用24锭的高速编织机编织,每锭上有8根镀银铜线,24*8=192网),编织密度为90% 95%的外导体屏蔽层,所谓编织密度是编织的镀银铜线覆盖在绝缘表面的面积占整个绝缘面积的百分比。屏蔽层主要防止传输信号的泄漏和外界信号的干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外导体屏蔽层外侧成同轴电缆成品的步骤:①将所述同轴电缆半成品按照需要的长度分裁;②把外护套分裁成与第①步同轴电缆半成品相同的长度将分裁的电缆半成品套入分裁的外护套中再放入250°C 350°C恒温箱中加热I 2分钟,电缆加工完成。绝缘生产和护套生产均不需要高温的专用生产设备,只需要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高温膜和套管,经过高温膜绕包和加热套管即可,因此工艺操作简单,且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因素减少,故工艺控制容易,产品性能优异稳定;绝缘层和外护层不需挤塑,节省挤塑设备投资,并且节能;无挤塑工艺过程,因此不产生挤塑生产线无法避免的开关机及调试过程材料损耗,降低产品成本。2、本发明中的内导体采用镀银绞线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和柔软度,护套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通过套管加热的技术完成具有实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3、本发明中绝缘采用多层高温薄膜正反向缠绕具有较好的电气性能、柔软度和稳定性。4、本发明中护套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通过套管加热的技术完成具有实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5、本发明中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是将直径0.16 0.18mm,银层厚度为0.4 μ m的镀银铜线,经过高速编织机在绝缘层外编织成192网,即采用24锭的高速编织机编织,每锭上有8根镀银铜线,24*8=192网,编织密度为90% 95%的外导体屏蔽层,(所谓编织密度是编织的镀银铜线覆盖在绝缘表面的面积占整个绝缘面积的百分比)。屏蔽层主要防止传输信号的泄漏和外界信号的干扰。


: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中标记1、内导体,2、绝缘层,3、外导体屏蔽层,4、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具体适用于目前高温(200-2600C )场所使用的射频同轴电缆,它包括同轴电缆的内导体1,内导体I外侧依次包覆有绝缘层2和外导体屏蔽层3,在外导体屏蔽层3的外侧套有外护套4,即外导体屏蔽层设置在外护套内再与外导体屏蔽层粘接,外护套4呈管状,外护套4套接在外导体屏蔽层3的外侧,并且外护套4加热与外导体屏蔽层3进行粘接,这种射频同轴电缆的外护套不需挤塑,节省投资,并且节能。实施例2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导体的绞合、绝缘层的绕包和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所成的同轴电缆半成品,完成这三个步骤后,还包括将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做成外护套的步骤;将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外导体屏蔽层外侧成同轴电缆成品的如下步骤:
①将所述同轴电缆半成品按照需要的长度分裁,如30cm、50cm、120cm等;
②把外护套分裁成与第①步同轴电缆半成品相同的长度;
③将分裁的电缆半成品套入分裁的外护套中;
④再放入250°C 350°C恒温箱中加热I 2分钟,外护套受热收缩紧紧套在编织外导体上,电缆加工完成。绝缘层生产和护套生产均不需要高温的专用生产设备,只需要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高温膜和外护套(管),经过高温膜绕包和加热套管即可,因此工艺操作简单,且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因素减少,故工艺控制容易,产品性能优异稳定;绝缘层和外护套不需挤塑,节省挤塑设备投资,并且节能;无挤塑工艺过程,因此不产生挤塑生产线无法避免的开关机及调试过程材料损耗,降低产品成本。

上述各步中,
其中,内导体芯线的绞合步骤,是将7根直径为1.0mm,银层厚度为3.5 μ m的镀银铜线,同心绞合成直径为3.0mm的内导体。这样的导体既具有优良的传输效果,又具有绞线柔软度。绝缘层的多层绕包,是将厚度0.10 0.13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15层,具体绕包方式为:第I 5层采用12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5 6mm的方式绕包;第6 11层采用18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7 8mm的方式绕包;第12 15层采用28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12 14mm的方式绕包;最后绕包为外径为8.8mm 9.2mm的绝缘层。这样的绝缘既满足了电气性能的要求,又达到了电缆需要的柔软度。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是,将直径0.16 0.18mm,银层厚度为0.4 μ m的镀银铜线,经过高速编织机在绝缘层外编织成192网即采用24锭的高速编织机编织,每锭上有8根镀银铜线,24*8=192网,编织密度为90% 95% (编织密度是编织的镀银铜线覆盖在绝缘表面的面积占整个绝缘面积的百分比)的外导体屏蔽层。屏蔽层主要防止传输信号的泄漏和外界信号的干扰。外护套套在外导体屏蔽层,并加热是,将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完成的半成品按照需要的长度分裁,如30cm、50cm、120cm等,米用外径为IOmm Ilmm,厚度为0.6mm 0.9mm的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即外护套,将聚四氟乙烯管外护套分裁成与分裁后的半成品相同长度,然后将分裁后的编织半成品套进聚四氟乙烯热收缩外护套中,再将其放入250°C 350°C恒温箱中加热I 2分钟,聚四氟乙烯热收缩外护套受热收缩紧贴或牢固的粘接在金属编织层上,电缆加工完成。
上述生产工艺一般适用于生产较短的射频同轴电缆,其长度一般在5m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导体的绞合、绝缘层的绕包和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而成的同轴电缆半成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做成外护套的步骤;将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外导体屏蔽层外侧的步骤为: ①将所述同轴电缆半成品分裁成需要的长度; ②把外护套分裁成与第①步所裁同轴电缆半成品相同的长度; ③将第①步分裁的电缆半成品套入第②步分裁的外护套中; ④再放入250°C 350°C恒温箱中加热I 2分钟,同轴电缆加工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导体的绞合步骤是 将7根镀银铜线绞合而成内导体; 所述绝缘层的绕包步骤是将聚四氟乙烯薄膜带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方式绕包成绝缘层; 所述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步骤是采用单丝镀银铜线,经过高速编织机在绝缘层外编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绞合是将7根直径为1.0mm,银层厚度为3.5 μ m的镀银铜线,同心绞合成直径为3.0mm的内导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绕包是将厚度为0.10 0.13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15层,具体绕包方式为:第I 5层采用12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5 6mm的方式绕包;第6 11层采用18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7 8mm的方式绕包;第12 15层采用28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按照相邻两层绕向相反、重叠宽度为12 14_的方式绕包;最后绕包为外径为8.8mm 9.2mm的绝缘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是将直径0.16 0.18mm,银层厚度为0.4μπι的镀银铜线,经过高速编织机在绝缘层外编织成192网,编织密度为90% 95%的外导体屏蔽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导体的绞合、绝缘层的绕包和外导体屏蔽层的编织而成的同轴电缆半成品,还包括将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做成外护套的步骤;将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外导体屏蔽层外侧成同轴电缆成品的步骤将所述同轴电缆半成品按照需要的长度分裁;把外护套分裁成与第①步同轴电缆半成品相同的长度;将分裁的电缆半成品套入分裁的外护套中;再放入250℃~350℃恒温箱中加热1~2分钟,电缆加工完成。外护套不需采用挤塑的方式,节省投资,并且节能。
文档编号H01P3/06GK103219576SQ2013101641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7日
发明者张建富, 陈志 申请人:四川爱通电子线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