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0925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蓄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将在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与蓄电模块母线紧固时,可防止螺栓的拿错引起的短路的发生。蓄电装置(P)构成为,通过蓄电单体母线(21)将多个蓄电单体(11)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M),并通过蓄电模块母线(33A、33B)将在多个蓄电模块(M)的蓄电单体母线(21)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B)彼此电连接。在蓄电模块端子上设置的双头螺栓(32)穿过在蓄电模块母线(33B)上设置的螺栓孔(33a),并通过螺母(34)进行紧固,因此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蓄电模块母线(33B)紧固于蓄电模块端子(31B),从而能够将螺栓的拿错防患于未然。
【专利说明】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中,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多个蓄电单体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并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所述蓄电模块的所述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
[0002]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中,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多个蓄电单体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并通过螺栓将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蓄电模块一体地紧固于连结板,且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所述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
【背景技术】
[0003]通过下述专利文献I公知有如下结构:通过堆叠元件将在层叠的多个蓄电单体的外侧重合有一对端板的构件一体地紧固来构成蓄电模块,并将在蓄电模块的一对端板的层叠方向外侧重合的一对加强构件的下端经由销而紧固在一对支承板上。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272520号公报
[0007]【发明的概要】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其中,由多个蓄电模块构成的蓄电装置如下这样构成: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构成蓄电模块的多个蓄电单体电连接,并且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
[0010]这样的蓄电装置的多个蓄电模块在夹入一对连结板之间的状态下由沿着蓄电单体的层叠方向插入的第一螺栓一体地紧固,但是由于将在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与蓄电模块母线紧固的第二螺栓沿着与所述第一螺栓相同的方向(蓄电单体的层叠方向)插入,因此存在拿错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而使用的可能性。尤其是当错误地取代短的第二螺栓而使用长的第一螺栓时,该第一螺栓的前端与蓄电单体相抵而可能成为对地短路的原因。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将在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与蓄电模块母线紧固时,防止螺栓的拿错。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多个蓄电单体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并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所述蓄电模块的所述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在所述蓄电模块端子上设置的双头螺栓穿过在所述蓄电模块母线上设置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母进行紧固。
[0014]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组装所述蓄电模块母线时,所述双头螺栓沿着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0015]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多个蓄电单体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并通过螺栓将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蓄电模块一体地紧固于连结板,且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所述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在所述蓄电模块端子上设有沿着与所述螺栓的穿过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穿过在所述蓄电模块母线上设置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母进行紧固。
[0016]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栓进行紧固的紧固距离比所述螺栓进行紧固的紧固距离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对应于本发明的连结板,实施方式的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对应于本发明的蓄电模块母线。
[0018]【发明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蓄电装置构成为,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多个蓄电单体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并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蓄电模块的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在蓄电模块端子上设置的双头螺栓穿过在蓄电模块母线上设置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母进行紧固,因此,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蓄电模块母线紧固于蓄电模块端子,从而能够将螺栓的拿错防患于未然。
[002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结构,在组装蓄电模块母线时,双头螺栓沿着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将蓄电模块母线的螺栓孔卡止于蓄电模块端子的双头螺栓,由此能够进行暂时固定,以免蓄电模块母线因重力而落下,从而能够使螺母的螺合作业容易化。
[0021 ]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结构,蓄电装置构成为,通过蓄电单体母线将多个蓄电单体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并通过螺栓将并列设置的多个蓄电模块一体地紧固于连结板,且通过蓄电模块母线将在多个蓄电单体母线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彼此电连接。在蓄电模块端子设有沿着与螺栓的穿过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双头螺栓,双头螺栓穿过在蓄电模块母线上设置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母进行紧固,因此,虽然螺栓及螺母的穿过方向相同,但由于拿错螺栓及螺母时,不能进行紧固,因此能够将拿错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0022]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结构,双头螺栓进行紧固的紧固距离比螺栓进行紧固的紧固距离小,因此,取代双头螺栓而使用短螺栓的现有技术可能错误地使用比本来的螺栓长的螺栓,从而成为对地短路的原因,但是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了双头螺栓,能够避免发生螺栓拿错的情况,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蓄电模块的立体图。
[0024]图2是蓄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3是表示主板及副板与端板的关系的图。
[0026]图4是蓄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0027]图5是图4的5方向向视图。
[0028]图6是图4的6方向向视图。
[0029]图7是图5的7部分放大图。
[0030]图8是图7的8—8线剖视图。
[0031]图9是图6的9—9线剖视图。
[0032]图10是图6的10部分放大图。
[0033]图11是表示蓄电模块的电连接状态的图。
[0034]【符号说明】
[0035]11 蓄电单体
[0036]21 蓄电单体母线
[0037]26A 第一连结板(连结板)
[0038]26B 第二连结板(连结板)
[0039]29 螺 栓
[0040]3IA 蓄电模块端子
[0041]3IB 蓄电模块端子
[0042]32 双头螺栓
[0043]33A 短蓄电模块母线(蓄电模块母线)
[0044]33B 长蓄电模块母线(蓄电模块母线)
[0045]33a 螺栓孔
[0046]34 螺母
[0047]M 蓄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基于图1~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9]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机动车的电源来使用的蓄电模块M具备沿着层叠方向层叠的规定个数(在实施方式中为12个)蓄电单体11…。各蓄电单体11形成为长方体状,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主面11a、11a、与主面11a、Ila正交且相互对置的一对侧面llb、llb、与主面IlaUla及侧面IlbUlb正交且相互对置的顶面Ilc及底面lld,在顶面Ilc上设有正负的电极lle、lle。
[00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与层叠方向正交而连结蓄电单体11的顶面Ilc与底面Ild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与层叠方向正交而连结蓄电单体11的一对侧面lib、Ilb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0051]12个蓄电单体11…的主面Ila…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11个四方板状的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沿着层叠方向交替地重合,在层叠方向两端的两个蓄电单体11、11的层叠方向外侧重合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一对四方板状的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并且,在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的层叠方向外侧重合有一对金属制的端板14A、14B。11个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为能够互换的同一形状的构件,一对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与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形状不同,为形状相互不同的构件。
[0052]在将蓄电单体11...、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及端板14AU4B沿着层叠方向层叠的状态下,通过由具有L字状截面的一对金属制的棒状构件构成的上部限制带15、15和由具有L字状截面的一对金属制的棒状构件构成的下部限制带16、16,将一对端板14A、14B的四角彼此连结而组装出蓄电模块M。即,通过使在上部限制带15,15的两端设置的厚壁的端板固定部15a…和在下部限制带16、16的两端设置的厚壁的端板固定部16a...与端板14A、14B的四角相抵,并使贯通端板14A、14B的螺栓17…与端板固定部15a...、16a...螺合,由此组装出蓄电模块M。
[0053]此时,在蓄电单体11...、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及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与上部限制带15、15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因结露水而导致蓄电单体1L...与上部限制带15、15发生液体间电路联接的合成树脂制的上部绝缘体18、18。同样,在蓄电单体11...、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及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与下部限制带16、16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因结露水而导致蓄电单体11…与下部限制带16、16发生液体间电路联接的合成树脂制的下部绝缘体19、19。而且,在下部限制带16、16与下部绝缘体19、19之间还配置有将各蓄电单体11…的底面Ild…向上推起来用于防止松动的产生的板簧20、20。
[0054]在蓄电模块M的上表面安装有形成为U字状的蓄电单体母线21,通过蓄电单体母线21将12个蓄电单体1L...的电极lie...串联地电连接。因而,一对端板14A、14B中,一方的端板14A成为高电位侧(+侧),另一方的端板14B成为低电位侧(_侧)。一方的端板14A及另一方的端板14B形成为不能互换的不同形状的构件,以免在将多个蓄电模块M...串联或并联地连接时,将高电位侧及低电位侧误组装。然而,若制造形状不同的两种端板14A、14B,则会导致成本上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结合主板22及副板23而将端板14A、14B形成为不同形状的构件。
[0055]如图3、图7及图8所示,主板22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材,在其四角突出设置的限制带紧固部22a…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22b...。另一方面,副板23为大致直线状的板材,在其两端的限制带紧固部23a、23a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23b、23b。主板22及副板23在两处(固定部A)进行焊接而一体化。
[0056]在副板23上形成有一对被紧固部`30、30,这一对被紧固部30、30具有向从主板22背离的方向呈圆锥台状突出的一对鼓起部23e、23e、在鼓起部23e、23e的中心形成的所述紧固孔23d、23d、将鼓起部23e、23e的周围的一部分切去而成的一对切口 23f、23f。在被紧固部30的鼓起部23e的中心形成的紧固孔23d的背面焊接有焊接螺母24。并且,在副板23的中央部形成有一个夹具插入孔23c。
[0057]主板22及副板23在所述一对固定部A、A处被焊接,且在设有螺纹孔22b、23b的一对固定部B、B处由螺栓17、17紧固,被紧固部30设置在固定部A与固定部B的中间,在鼓起部23e及切口 23f的作用下能够容易变形。
[0058]从图3明确可知,当使副板23沿着主板22的两个对角线中的一方的对角线,并将两者在固定部A处进行焊接时,形成为一方的端板14A。另外,当使副板23沿着主板22的两个对角线中的另一方的对角线,并将两者在固定部A处进行焊接时,形成为另一方的端板14B。一方及另一方的端板14A、14B像右手及左手那样,为相互面对称的形状不同的不同构件,因此若使一方的端板14A为高电位侧且使另一方的端板14B为低电位侧,则能够防止将蓄电模块M串联或并联连接时的误组装。
[0059]在将主板22及副板23结合而组装出一方及另一方的端板14A、14B的状态下,在主板22上设定5个按压点a、b...(参照图7)。中央的一个按压点a设定在副板23的夹具插入孔23c的中心,周围的4个按压点b…设定在离开副板23的位置上。
[0060]因而,为了组装蓄电模块M,将12个蓄电单体11…及11个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交替地层叠,并在该层叠方向两端重合一对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且在这一对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的层叠方向两端重合一对端板14A、14B,在该状态下,如图7及图8所示,用分别具备5根按压销25…的一对夹具将一对端板14A、14B的主板22、22各自的5个按压点a、b...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使蓄电单体11...、端部蓄电单体支架12A、12B及中间蓄电单体支架12…压缩。在该状态下,分别将4根螺栓17…与上部限制带15、15的端板固定部15a、15a及下部限制带16、16的端板固定部16a、16a螺合,由此组装出蓄电模块M。
[0061]此时,所述4根螺栓17…中,两根螺栓17、17仅贯通主板22的螺纹孔22b、22b,另两根螺栓17、17贯通副板23的螺纹孔23b、23b及主板22的螺纹孔22b、22b这两方,因此能够通过所述另两根螺栓17、17将主板22及副板23 —起紧固而提高端板14A、14B的强度。另外,由于利用将在副板23上形成的夹具插入孔23c贯通的按压销25对中央的按压点a进行按压,因此即使在主板22与副板23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不损伤副板23而有效地按压主板22的按压点a,且能够将5个按压点a、b…平衡良好地配置而使按压力均匀地作用。
[0062]如图4~图6所示,6个蓄电模块M…串联连接而构成蓄电装置P。蓄电装置P具备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上板27、下板28,在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之间,6个蓄电模块M...以90°横躺的状态并列设置。在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上分别形成有12个圆锥台状的被紧固部30…,将贯通在被紧固部30的中心形成的基准紧固孔26a...及副板23…的紧固孔23cl...的螺栓29…与副板23…的背面的焊接螺母24…螺合,由此将6个蓄电模块M…的端板14A...、14B...紧固于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然后,在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上紧固上板27及下板28,由此组装出蓄电装置P。此时,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被紧固部30…的顶部和端板14A、14B的被紧固部30…的顶部彼此相互抵接。
`[0063]如上所述,将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紧固于6个蓄电模块M...的螺栓29…沿着蓄电单体1L...的层叠方向进行紧固,因此即使不特别对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形状下功夫,也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操作螺栓29…的工具与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紧固作业的作业性提高及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小型化。
[0064]并且,由于在由螺栓29…紧固的端板14A、14B和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上设有通过螺栓29…的紧固力而能够容易变形的被紧固部30...,因此即使因各蓄电单体11…的厚度偏差而使各蓄电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存在偏差,也能够通过端板14A、14B及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这两方的被紧固部30…的变形来吸收该偏差,由此能够防止在端板14A、14B或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上产生过大的应力的情况。
[0065]并且,由于端板14A、14B的各被紧固部30设置在将副板23固定于主板22的两个固定部A、B之间,因此能够确保各被紧固部30距固定部A、B的距离,使被紧固部30容易进行变形,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蓄电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的尺寸的偏差。尤其是由于被紧固部30具备从副板23鼓起的鼓起部23e、设置在鼓起部23e上且供螺栓29贯通的紧固孔23d、将鼓起部23e的一部分切去而成的切口 23f,因此能够通过具有切口 23f的鼓起部23e的变形更加有效地吸收蓄电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的尺寸的偏差。[0066]而且,在上部限制带15、15及下部限制带16、16的端部形成有向多个蓄电单体11…的层叠方向外表面回绕的端板固定部15a、15a、16a、16a,在该端板固定部15a、15a、16a、16a上固定端板14A、14B,因此使从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输入到端板14A、14B的振动从端板14A、14B向上部限制带15、15及下部限制带16、16逃散,由此应力不易集中在端板14A、14B上,能够降低端板14A、14B的强度来实现轻量化。
[0067]尤其是由于端板14A、14B通过在主板22上重合副板23来构成,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紧固在副板23上,副板23固定于上部限制带15、15及下部限制带16、16的端板固定部15a、15a、16a、16a,因此使输入到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振动从端板14A、14B的副板23经由端板固定部15a、15a、16a、16a向上部限制带15、15及下部限制带16、16逃散,由此能够使应力不易集中在端板14A、14B的王板22上。
[0068]如图1、图5及图6所示,在蓄电单体母线21的两端部设有一对蓄电模块端子31A、31B。蓄电模块端子31A、31B具备在层叠方向上突出的双头螺栓32、32,在双头螺栓32、32的周围,在蓄电单体母线21的绝缘性的罩21a上形成有切口 21b、21b。切口 21b、21b包围双头螺栓32、32的周围的三方且向一方打开,但切口 21b、21b的开口方向不同。即,从形成在第一连结板26A上的开口 26b…露出的蓄电模块端子3IA…中,双头螺栓32…的周围的切口 21b…以朝向蓄电模块M…的外侧的方式打开(参照图5),反之,从形成在第二连结板26B上的开口 26b…露出的蓄电模块端子31B…中,双头螺栓32…的周围的切口 21b…以朝向蓄电模块M…的内侧的方式打开(参照图6)。
[0069]如图5所示,第一连结板26A的内侧的4个蓄电模块端子31A...通过两个短蓄电模块母线33A、33A电连接。在短蓄电模块母线33A的两端形成有螺纹孔33a、33a,使相邻的两个蓄电模块M、M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A的双头螺栓32、32穿过上述的螺纹孔33a、33a,并用螺母34、34进行紧固。
[0070]如图6及图10所示,第二连结板26B侧的6个蓄电模块端子31B…通过3个长蓄电模块母线33B…电连接。在长蓄 电模块母线33B的两端形成有螺纹孔33a、33a,使相邻的两个蓄电模块M、M的蓄电模块端子31B、31B的双头螺栓32、32穿过上述的螺纹孔33a、33a,并用螺母34、34进行紧固。
[0071]如上所述,将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紧固于端板14A、14B的螺栓29…的插入方向与将短蓄电模块母线33A或长蓄电模块母线33B紧固于蓄电模块端子31A、31B的双头螺栓32…的螺母34…的插入方向即使相同,但若拿错螺栓29…及螺母34…,则也无法组装,因此能够将因拿错螺栓29…及螺母34…而导致的误组装防患于未然。由此,不会产生如下等问题:在将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紧固于端板14A、14B的螺栓29…上误使用比本来长的螺栓,因该长螺栓而使蓄电单体11…对地短路。
[0072]尤其是由于双头螺栓32…的紧固距离(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的厚度)比螺栓29…的紧固距离(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厚度与端板14A、14B的厚度之和)小,因此,代替双头螺栓32…而使用了短螺栓的现有技术可能因误使用比本来的螺栓长的螺栓(即固定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螺栓29…)而导致对地短路,但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双头螺栓32…而能够避免螺栓的拿错,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0073]并且,在组装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时,由于双头螺栓32…向相对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式延伸,因此将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的螺纹孔33a...卡止于蓄电模块端子31A、31B的双头螺栓32...,由此能够将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暂时卡止以防因重力而落下,从而使螺母34…的螺合作业容易化。
[0074]并且,并列设置的6个蓄电模块M...中,例如从并列设置方向端部起算的第一个及第二个蓄电模块M、M以蓄电模块端子31A、31B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配置,并通过长蓄电模块母线33B进行连接,从并列设置方向端部起算的第二个及第三个蓄电模块M、M以蓄电模块端子31A、31B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并通过短蓄电模块母线33A进行连接,因此即使将长度不同的长蓄电模块母线33B和短蓄电模块母线33A拿错而要进行组装,也无法进行组装,因此能够将误组装防患于未然。并且,即使增加蓄电模块M...的数目,由于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能够共用化,因此有助于削减成本。
[0075]并且,蓄电模块端子31A、31B由绝缘性的罩21a…覆盖,对与长蓄电模块母线33B连接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B进行覆盖的罩21a和对与短蓄电模块母线33A连接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B进行覆盖的罩21a在切口 21b的方向上不同(参照图5及图6),因此即使将长蓄电模块母线33B和短蓄电模块母线33A拿错而要进行组装,由于与罩21a干涉而无法组装,因此也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长蓄电模块母线33B及短蓄电模块母线33A的误组装。
[0076]如图9及图10所示,电压传感器35通过螺栓36、36固定在与相邻的两个蓄电模块M、M对置的第二连结板26B上。电压传感器35对于两个蓄电模块M、M而共用,通过切换内部的电路而能够检测出两方的蓄电模块M、M中的蓄电单体11…的电压。虽然将蓄电单体1L...与电压传感器35连接的配线37从蓄电单体母线21延伸,但由于两个蓄电模块M、M的蓄电单体母线21、21位 于电压传感器35的两侧,因此能够将两根配线37、37在不与电压传感器35干涉的情况下与该电压传感器35连接。由此,无需为了避免与配线37、37干涉而使电压传感器35从第二连结板26B抬起,能够实现蓄电装置P的小型化。
[0077]并且,蓄电装置P中,6个蓄电模块M...串联地电连接,因此一方的端板14A…及另一方的端板14B…交替地与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对置(参照图5及图6)。在使蓄电模块M为横躺的车载状态时,一方的(高电位侧)的端板14A的两个紧固孔23d、23d配置成左高右低的倾斜姿态,另一方的(低电位侧)的端板14B的两个紧固孔23d、23d配置成左低右高的倾斜姿态,且与端板14A、14B对应的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的基准紧固孔26a...也配置成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的倾斜姿态,因此当使蓄电模块M的高电位侧及低电位侧颠倒时,无法将该蓄电模块M安装于第一、第二连结板26A、26B,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误组装。
[0078]并且,由于能够通过将简单形状的共用部件即主板22及副板23结合来构成形状不同的一方及另一方的端板14A、14B,因此能够将部件的种类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有助于成本降低。
[0079]如图1l(A)所示,蓄电装置P以短蓄电模块母线33A、33A侧朝向车辆前方且长蓄电模块母线33B…侧朝向车辆后方的方式搭载。位于两端的两个蓄电模块M、M的从前侧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A引出的配线38、39分别与由接触器40及熔断器41构成的电子设备连接。由此,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而使保险杠梁那样的导电性的构件与蓄电装置P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短路的部位S、S仅为两处。并且,由于蓄电装置P的电位差最大的一对总端子位于车辆前方侧,因此能够防止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总端子发生短路的情况。并且,由于配线38、39从蓄电装置P的前表面朝向接触器40及熔断器41引出,因此能够将该配线38、39的长度抑制为最小限度。
[0080]另一方面,图11⑶表不使将6个蓄电模块M...向同一方向倾倒来构成蓄电装置P的比较例,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而使保险杠梁那样的导电性的构件与蓄电装置P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短路的部位S...比本实施方式多,为三处。并且,由于一对总端子位于车辆后方侧,因此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总端子可能发生短路。并且,由于配线38、39从蓄电装置P的后表面朝向接触器40及熔断器41引出,因此,该配线38、39的长度与本实施方式相比变长。
[0081]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蓄电装置P的蓄电模块端子31B…发生短路的可能性,还能够缩短将蓄电装置P与接触器40及熔断器41连接的配线38、39的长度。
[0082]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0083]例如,实施方式的蓄电单体11并不限定于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其它种类的电池或电容器。
[0084]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短蓄电模块母线33A及长蓄电模块母线33B这两种母线,但母线的种类也可以为一种。
[0085]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仅在正端子侧设置接触器40,但也可以不仅在正端子侧,还在负端子侧也设置接触器40。这种情况下,在图11中,可以在熔断器41与负端子之间设置接触器40。
[0086]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短蓄电模块母线33A、33A,但也可以将其中一个置换为用于在修理时切断电源的维修插头或`主开关。
[0087]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第一个蓄电模块M及第二个蓄电模块M以上述的蓄电单体母线21、21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设置,反之,蓄电单体母线21、21也可以相互面对设置。这种情况下,配置成第三个蓄电模块M的与蓄电单体母线21相反侧的面和第二蓄电模块M的与蓄电单体母线21相反侧的面相面对,且第三蓄电模块M的蓄电单体母线21侧的面和第四蓄电模块M的蓄电单体母线21侧的面相面对。由此,短蓄电模块母线33A的数目变得比长蓄电模块母线33B的数目多,其结果是,能够低成本地构成蓄电装置P。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蓄电单体母线(21)将多个蓄电单体(11)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M),并通过蓄电模块母线(33A、33B)将在多个所述蓄电模块(M)的所述蓄电单体母线(21)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B)彼此电连接, 在所述蓄电模块端子(31A、31B)上设置的双头螺栓(32)穿过在所述蓄电模块母线(33A、33B)上设置的螺栓孔(33a),并通过螺母(34)进行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组装所述蓄电模块母线(33A、33B)时,所述双头螺栓(32)沿着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3.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蓄电单体母线(21)将多个蓄电单体(11)彼此电连接而构成蓄电模块(M),并通过螺栓(29)将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蓄电模块(M) —体地紧固于连结板(26A、26B),且通过蓄电模块母线(33A、33B)将在多个所述蓄电单体母线(21)的端部设置的蓄电模块端子(31A、31B)彼此电连接, 在所述蓄电模块端子(31A、31B)上设有沿着与所述螺栓(29)的穿过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双头螺栓(32),所述双头螺栓(32)穿过在所述蓄电模块母线(33A、33B)上设置的螺栓孔(33a),并通过螺母(34)进行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头螺栓(32)进行紧固的紧固距离比所述螺栓(29)进行紧固的紧固距离小。
【文档编号】H01M2/20GK103811795SQ20131050682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石桥伸章, 栗田知美, 大熊香苗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