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630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绝缘护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护管,包括:第一套筒(3),具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套筒(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一半套筒(30),各第一半套筒(30)均具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各第一半套筒(30)上均设有线缆固定件。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护管能够方便快捷地将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恢复绝缘以及在需要时裸露破口处的金属导线,并且不在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上残留异物,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地缠绕和去除绝缘胶带费时费力的问题。
【专利说明】绝缘护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绝缘护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将地线挂接到绝缘导线(具有绝缘层的金属导线)上,需要将指定位置的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去除,以露出导线的金属部分,将地线挂接到绝缘导线破口上的金属部分。绝缘导线上去除绝缘层的位置称为绝缘导线破口。当绝缘导线不需要挂接地线时,将地线从绝缘导线破口处摘下,为使绝缘导线破口处与外界保持绝缘(即绝缘导线破口处恢复绝缘),普遍采用将绝缘胶带缠绕在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当需要再次将地线挂接到绝缘导线上时,用刀具将绝缘胶带从绝缘导线破口处去除,绝缘胶带的缠绕过程以及去除过程费时费力。绝缘导线需要频繁地挂接地线,也就是说,需要频繁地缠绕和去除绝缘胶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绝缘胶带的胶液会残留在导线的金属部分,降低了供电的安全性,并且降低导线的金属部分与地线之间的电导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绝缘护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地缠绕和去除绝缘胶带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护管,包括:第一套筒,具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套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一半套筒,各第一半套筒均具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各第一半套筒上均设有线缆固定件。
[0005]进一步地,各第一半套筒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限位部,线缆固定件设置在第一半套筒的第二端,绝缘护管还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具有第二轴向通孔,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与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套筒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套筒内,第二套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二半套筒,各第二半套筒均具有沿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各第二半套筒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两个第一半套筒的两个限位部分别配合的受限部。
[0006]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半套筒卡接配合,各第一半套筒的两个第一边缘上均设置有朝向第一轴向通孔的外侧凸起的对接凸缘,两个第一半套筒中的一个第一半套筒的对接凸缘上设置有卡钩,两个第一半套筒中的另一个第一半套筒的对接凸缘上设置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孔。
[0007]进一步地,卡钩和卡孔均为多个,多个卡孔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卡钩与多个卡孔——对应地卡接。
[0008]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半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操作部,两个第二半套筒中的一个第二半套筒上的第二边缘上设置有朝向两个第二半套筒中的另一个第二半套筒延伸的对接凸起,两个第二半套筒中的另一个第二半套筒的第二边缘上设置有与对接凸起配合的对接卡槽。
[0009]进一步地,限位部为第一半套筒的内周面上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受限部为第二半套筒的外周面上设置第二弧形凸起。
[0010]进一步地,两个第二半套筒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沿第二轴向通孔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三弧形凸起,第三弧形凸起上设置有朝向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开口的弧形密封槽,两个弧形密封槽彼此对接形成圆环槽,绝缘护管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包括两个分密封圈,两个分密封圈与两个弧形密封槽一一对应地配合,各分密封圈均包括安装在弧形密封槽内的安装部和突出于弧形密封槽的突出部。
[0011]进一步地,各第一半套筒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线缆固定件包括基体,基体具有第三轴向通孔,第三轴向通孔的轴线与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平行,基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分基体,各分基体具有沿第三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三边缘,各分基体的外周面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固定部配合的第二固定部,各分基体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线缆固定部。
[0012]进一步地,两个分基体通过带有螺母的螺栓连接,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两个分基体中的一个分基体上设置有第一阶梯通孔,两个分基体中的另一个分基体设置有与第一阶梯通孔位置相对第二阶梯通孔,第一阶梯通孔具有容纳螺杆的第一孔段和容纳螺栓头的第二孔段,第二阶梯通孔具有容纳螺杆的第三孔段和容纳螺母的第四孔段。
[0013]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半套筒中的一个第一半套筒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位置上设置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滑槽,与限位凸起位置对应的第二半套筒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并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001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绝缘导线破口处恢复绝缘时,将两个第一半套筒对接在绝缘导线破口处,并且通过线缆固定件将第一半套筒固定在绝缘导线上。两个第一半套筒所形成的第一套筒具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轴向通孔能够容纳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也就是说,第一套筒将绝缘导线破口罩住。第一半套筒上的线缆固定件作用在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的两端或是作用在绝缘导线破口处两端的绝缘层上,以使第一套筒固定在绝缘导线上。当需要将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裸露时,只需将两个第一半套筒彼此拆开,便可很方便地将两个第一半套筒从绝缘导线上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护管的拆装方便快捷,并且不会在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上残留异物,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地缠绕和去除绝缘胶带费时费力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护管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图1的绝缘护管的第一半套筒的A向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图2的第一半套筒的B向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图1的绝缘护管的第二半套筒的A向示意图;
[0020]图5示出了图4的第二半套筒的C向示意图;
[0021]图6出了图1的绝缘护管的线缆固定件的基体的主视示意图;以及[0022]图7出了图6的线缆固定件的分基体的D向示意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3、第一套筒;30、第一半套筒;32、对接凸缘;33、卡钩;34、限位部;35、第一固定部;36、限位凸起;37、滑槽;5、第二套筒;50、第二半套筒;51、第二边缘;52、对接凸起;53、操作部;54、受限部;55、第三弧形凸起;56、弧形密封槽;57、滑块;8、基体;80、分基体;81、第一阶梯通孔;82、第一孔段;83、第二孔段;84、凸块;85、半圆环凸起;86、半圆孔;87、第三边缘;88、第二固定部;91、第二阶梯通孔;92、第三孔段;93、第四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护管包括第一套筒3,第一套筒3具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套筒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一半套筒30,各第一半套筒30均具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各第一半套筒30上均设有线缆固定件。
[0027]采用本实施例的绝缘护管,当需要将绝缘导线破口处恢复绝缘时,将两个第一半套筒30对接在绝缘导线破口处,并且通过线缆固定件固定在绝缘导线上。两个第一半套筒30所形成的第一套筒3具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轴向通孔容纳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也就是说,第一套筒3将绝缘导线破口罩住。第一半套筒30上的线缆固定件作用在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的两端或是作用在绝缘导线破口处两端的绝缘层上,以使第一套筒3固定在绝缘导线上。当需要将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裸露时,只需将两个第一半套筒30彼此拆开,便可很方便地将两个第一半套筒30从绝缘导线上拆卸下来。本实施例的绝缘护管的拆装方便快捷,并且不会在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上残留异物,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地缠绕和去除绝缘胶带费时费力的问题。
[0028]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半套筒30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限位部34,线缆固定件设置在第一半套筒30的第二端,绝缘护管还包括第二套筒5,第二套筒5具有第二轴向通孔,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与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套筒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套筒3内,第二套筒5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二半套筒50,各第二半套筒50均具有沿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51,各第二半套筒50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两个第一半套筒30的两个限位部34分别配合的受限部54。第二半套筒50的第二端也就是第一套筒3的第二端。为了节省材料,第一套筒3的第二端的孔径小于第一端的孔径。
[0029]第二套筒5能够相对于第一套筒3移动,由于第二半套筒50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限位部34配合的受限部54,因此,第二套筒5不会完全从第一套筒3的第一轴向通孔中移出。在安装第二套筒5时,先将两个第二半套筒50分别放入两个第一半套筒30中,两个第一半套筒30对接连接后,第二半套筒50自然彼此对接以形成第二套筒5,第二套筒5的第二轴向通孔用于容纳绝缘导线。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套筒3固定在绝缘导线破口处旁边的绝缘层上,并且第二半套筒50的第一端朝向绝缘导线破口处。当需要将绝缘导线破口处恢复绝缘时,只需移动第二套筒5并使其覆盖到绝缘导线破口处。当需要将绝缘导线破口处裸露时,只需移动第二套筒5使其朝向第一套筒3的第二端移动,便可使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导线裸露出来。采用上述结构,在裸露绝缘导线破口处时无需再拆卸第一套筒3。
[0030]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半套筒30卡接配合,各第一半套筒30的两个第一边缘上均设置有朝向第一轴向通孔的外侧凸起的对接凸缘32,两个第一半套筒30中的一个第一半套筒30上的对接凸缘32上设置有卡钩33,两个第一半套筒30中的另一个第一半套筒(图中未示出)的对接凸缘上设置有与卡钩33配合的卡孔。采用卡接的方式使两个第一半套筒30的连接更方便,当然,还可以使两个第一半套筒30通过螺栓或螺钉等方式进行连接。
[0031]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钩33与卡孔(图中未示出)均为多个,多个卡孔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卡钩33与多个卡孔一一对应地卡接。上述结构使两个第一半套筒30连接的更牢固。
[0032]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半套筒50的第一端设置有操作部53,两个第二半套筒50中的一个第二半套筒50上的第二边缘51上设置有朝向两个第二半套筒50中的另一个第二半套筒50延伸的对接凸起52,两个第二半套筒50中的另一个第二半套筒(图中未示出)的第二边缘上设置有与对接凸起52配合的对接卡槽。操作部53优选为拉环,通过拉动拉环以实现第二套筒5的移动。当然,第二半套筒50也可以不设置操作部53,通过直接作用在第二半套筒50上的方式驱动第二套筒5移动。对接卡槽与对接凸起相配合,可以实现两个第二半套筒50的同步移动。
[0033]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4为第一半套筒30的内周面上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受限部54为第二半套筒50的外周面上设置第二弧形凸起。限位部34和受限部54也可以采用其他相配合的结构。
[0034]如图5所示,两个第二半套筒50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沿第二轴向通孔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三弧形凸起55,第三弧形凸起55上设置有朝向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开口的弧形密封槽56,两个弧形密封槽56彼此对接形成圆环槽。绝缘护管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包括两个分密封圈,两个分密封圈与两个弧形密封槽56 —一对应地配合,各分密封圈均包括安装在弧形密封槽56内的安装部和突出于弧形密封槽56的突出部。两个分密封圈形成环状的密封圈,两个分密封圈的突出部与绝缘导线破口处的金属部分接触或是绝缘导线的绝缘层接触,这样,灰尘或是雨水无法从第二套筒5的第一端进入第二套筒5内,进而将灰尘或是雨水阻隔在绝缘导线破口处以外。
[0035]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各第一半套筒30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5,线缆固定件为基体8,基体8具有第三轴向通孔,第三轴向通孔的轴线与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平行,基体8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分基体80,各分基体80具有沿第三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三边缘87,各分基体80的外周面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固定部35配合的第二固定部88,各分基体80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线缆固定部。两个分基体80对接并通过线缆固定部固定在绝缘导线上,第三轴向通孔用于容纳绝缘导线。优选地,两个分基体80固定在绝缘导线的绝缘层上。
[0036]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分基体80通过带有螺母的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两个分基体80中的一个分基体80上设置有第一阶梯通孔81,两个分基体80中的另一个分基体80设置有与第一阶梯通孔81位置相对的第二阶梯通孔91。第一阶梯通孔81具有容纳螺杆的第一孔段82和容纳螺栓头的第二孔段83。第二阶梯通孔91具有容纳螺杆的第三孔段92和容纳螺母的第四孔段93。其中,两个分基体80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凸块84,第一阶梯通孔81和第二阶梯通孔91分别形成在两个相对应的凸块84。两个分基体80的内表面均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半圆环凸起85,半圆环凸起85形成半圆孔86,两个分基体80相连接使相对应的两个半圆环凸起85形成圆环凸起,两个半圆孔86形成容纳绝缘导线的圆孔。
[0037]为了防止第二套筒5在第一套筒3的第一轴向通孔内自由转动,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半套筒30中的一个第一半套筒30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限位凸起36,限位凸起36的位置上设置有沿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滑槽37,与限位凸起36位置对应的第二半套筒50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并与滑槽37配合的滑块57。滑槽37穿过限位部34以使滑块57能够在滑槽37上滑动,滑槽37对滑块57起到在圆周面上限位作用。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套筒(3),具有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一套筒(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一半套筒(30),各所述第一半套筒(30)均具有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各所述第一半套筒(30 )上均设有线缆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第一端均设置有限位部(34),所述线缆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第二端,所述绝缘护管还包括第二套筒(5),所述第二套筒(5)具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套筒(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套筒(3)内,所述第二套筒(5)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第二半套筒(50),各所述第二半套筒(50)均具有沿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51),各所述第二半套筒(50)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两个所述限位部(34)分别配合的受限部(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卡接配合,各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外侧凸起的对接凸缘(32),两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所述对接凸缘(32)上设置有卡钩(33),两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所述对接凸缘(3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33)配合的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33)和所述卡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孔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卡钩(33)与多个所述卡孔——对应地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的第一端设置有操作部(53),两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上的所述第二边缘(51)上设置有朝向两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延伸的对接凸起(52),两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的所述第二边缘(51)上设置有与所述对接凸起(52)配合的对接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4)为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内周面上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所述受限部(54)为所述第二半套筒(50)的外周面上设置第二弧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半套筒(50)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三弧形凸起(55),所述第三弧形凸起(55)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开口的弧形密封槽(56),两个所述弧形密封槽(56)彼此对接形成圆环槽,所述绝缘护管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两个分密封圈,两个分密封圈与两个所述弧形密封槽(56)—一对应地配合,各所述分密封圈均包括安装在所述弧形密封槽(5 6)内的安装部和突出于所述弧形密封槽(56)的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5),所述线缆固定件包括基体(8),所述基体(8)具有第三轴向通孔,所述第三轴向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基体(8)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分基体(80),各所述分基体(80)具有沿所述第三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两个第三边缘(87),各所述分基体(80)的外周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5)配合的第二固定部(88 ),各所述分基体(80 )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线缆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基体(80)通过带有螺母的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两个分基体(80)中的一个所述分基体(80)上设置有第一阶梯通孔(81),所述两个分基体(80)中的另一个所述分基体(8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阶梯通孔(81)位置相对第二阶梯通孔(91),所述第一阶梯通孔(81)具有容纳所述螺杆的第一孔段(82)和容纳所述螺栓头的第二孔段(83),所述第二阶梯通孔(91)具有容纳所述螺杆的第三孔段(92)和容纳所述螺母的第四孔段(9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护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半套筒(30)的外周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限位凸起(36),所述限位凸起(36)的位置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的滑槽(37),与所述限位凸起(36)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套筒(50)的外周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的轴线延伸并与所述滑槽(37)配合 的滑块(57)。
【文档编号】H01B17/58GK203491027SQ20132062424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张九山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融通华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