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635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揭露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connector),主要包含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藉由将第二端子组内的讯号地线端子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加宽,且使第二端子组内的两对讯号端子(SSTX+/SSTX-、SSRX+/SSRX-)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两侧,使两对讯号端子(SSTX+/SSTX-、SSRX+/SSRX-)远离第一端子组内的讯号端子(D+/D-),减少或避免第一端子组内的讯号端子(D+/D-)对第二端子组内的两对讯号端子(SSTX+/SSTX-、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使传输能更稳定。
【专利说明】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创作涉及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尤 其涉及一种避免或减少串音(crosstalk)干扰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是连线3C系统与外部装置 的一个串列埠汇流排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介面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应用于3C系统(例 如:个人电脑和行动装置等讯息通讯产品,并扩充功能至摄影器材、数位电视、游戏机等其 它相关领域),因此,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分为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receptacle connector)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plug connector)两个部份,其中,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是配置在在前述装置 上,而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则与连接线电性连接,用以作为讯息传递;因此,通用序 列汇流排连接器支援热插拔和随插即用是其最大的特点。自1996年USB 1.0发布后,由原 先传输速率的12 Mbit/s,改进至USB 2.0的480 Mbit/s(Hi-Speed),再改进至现今的USB 3. 0的5Gbit/s (Super-Speed),其不仅传输速率更快,更支援全双工传输、光纤传输等。
[0003] USB 3.0在设计上并非要完全取代USB 2.0,而是规格的升级及辅助,若产品仅为 USB 2. 0介面,则只需根据USB 2. 0的规范即可。因此,USB 3. 0与USB 2. 0虽然从传输介 面技术的观点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协定,但为了向下相容的考量,才在硬体、软体与连接器 上做了较相似的设计,将USB 2.0与USB 3.0做结合。
[0004] 请参阅图1A,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示意图。如图1A所 示,一般USB 3.0插座连接器90包括一插座连接器壳体(shell) 901,该插座连接器壳体 (shell) 901围绕于一插座连接器舌板902 ;而插座连接器舌板902之上表面包含四根USB 2. 0插座连接器端子903 (VBUS插座连接器端子、D+插座连接器端子、D-插座连接器端子、 GND插座连接器端子),用以相容USB 2.0;另外,还包含五根USB 3.0插座连接器端子904 (SSRX+插座连接器端子、SSRX-插座连接器端子、GND_DRAIN插座连接器端子、SSTX+插座 连接器端子、SSTX-插座连接器端子),用以连结USB 3.0介面;其中USB 3.0插座连接器端 子904配置于插座连接器舌板902之前端处,而USB 2. 0插座连接器端子903则配置于USB 3. 0插座连接器端子904后方。
[0005] 接着,请参阅图1B,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示意图。USB 3.0连接器除了 USB 3.0插座连接器90外,还包含USB 3.0插头连接器92;如图1B所示, USB 3. 0插头连接器92包括一插头连接器壳体921,围绕于一插头连接器舌板922 ;而插头 连接器舌板922之上表面同样包含四根USB 2. 0插头连接器端子923(VBUS端子、D+端子、 D-端子、GND端子),以及五根USB 3. 0插头连接器端子924 (SSRX+端子、SSRX-端子、GND_ DRAIN端子、SSTX+端子、SSTX-端子);而与USB 3. 0插座连接器8之不同处在于,USB 2. 0 插头连接器端子923配置于插头连接器舌板922之前端处,而USB 3. 0插头连接器端子924 则配置于USB 2. 0插头连接器端子923后方。
[0006] 再接着,请参阅图1C,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相接之剖视图。如图1C所示,当USB 3.0插座连接器90与USB 3.0插头连接器92相接时, 插头连接器壳体92会插入插座连接器壳体90内,并使插座连接器舌板902与插头连接器 舌板922之部分区域上下重叠但不接触;而USB 2.0插座连接器端子903会与USB 2.0插 头连接器端子923相接,USB 3. 0插座连接器端子904则会与USB 3. 0插头连接器端子924 相接,形成电性导通状态,藉此传递及接收讯号。
[0007] 请参阅图1D,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仰视透视图。如图1D 所示,先前技术USB 3.0插座连接器90之USB 2.0插座连接器端子903皆为平行排列,而 USB 3.0插座连接器端子904亦为平行排列,并且各分布于上、下方,且四根USB 2.0插座连 接器端子903则排列于五根USB 3. 0插座连接器端子904之间的间隔位置;而由第1A、1D 图可看出四根USB 2.0插座连接器端子903及五根USB 3.0插座连接器端子904彼此间距 很相近,因此很容易造成D+/D-对SSTX+/SSTX-及SSRX+/SSRX-的串音干扰(Crosstalk), 进而影响传输之品质;而同样地,USB 3. 0插头连接器92亦会有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问题,本发明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插 座连接器,能减少或避免串音之干扰。
[0009]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包括:一舌板,具有 一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组,每一端 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焊接段,及连接第一接触段及第一焊接段之一第一连接段,第 一端子组系配置于第一端子槽内,一第二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焊接 段,及连接第二接触段及第二焊接段之一第二连接段,第二端子组系配置于第二端子槽内, 其中置于第二端子槽内之第二接触段系裸露在舌板上,其中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 特征在于:第一端子组包括:一第一对讯号端子,系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第一端子槽内, 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于舌板上;一电源端子,系与第一对讯号端子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 第一端子槽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于舌板上;及一地线端子,系与第一对讯号端子相互平 行配置于舌板之第一端子槽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于舌板上;其中电源端子及地线端子 系平行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侧;第二端子组包括:一讯号地线端子,系相互平行配 置于舌板之第二端子槽内,并裸露出第二接触段于舌板上;一第二对讯号端子,分别为一第 二内侧讯号端子及一第二外侧讯号端子,系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第二端子槽内,且第二 对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讯号地线端子右侧,并均裸露出第二接触段于舌板上;及一第三对讯 号端子,分别为一第三内侧讯号端子及一第三外侧讯号端子,系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第 二端子槽内,且第三对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讯号地线端子左侧,并均裸露出第二接触段于舌 板上;其中,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其系向两侧加宽,遮盖该该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 连接段,且第二内侧讯号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 右侧,并保持一间距,第三内侧讯号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讯号地线端子之 第二连接段左侧,并保持一间距。
[0010] 本发明所提出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能藉由将舌板内部的讯号地线端 子之第二连接段加宽,并使第二对讯号端子及第三对讯号端子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讯号地 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两侧,使第二对讯号端子及第三对讯号端子远离第一对讯号端子,避 免第一对讯号端子(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SSRX+/ SSRX-)造成串音干扰,使传输能更稳定;而同样地,将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采用与通 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相同之结构设计,同样能减少串音干扰,使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 连接器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相接时,其传递或接收讯号时能更稳定。
[0011] 本发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能减少或避免 串音之干扰。
[0012]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包括:一舌板,具有 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延长 段、一第一连接段以及一第一焊接段,且该第一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并于该第一 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该第一焊接段;一第二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延长 段、一第二连接段以及一第二焊接段,且该第二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并于该第二 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该第二接触段及该第二焊接段;其中该第二端子组之讯号地线端子之 第二连接段向两侧加宽,并遮盖该第一端子组之第一对讯号端子之第一连接段,且该第一 讯号端子之第一连接段向内侧位移,使该第一讯号端子之第一连接段位于该讯号地线端子 之第二连接段之遮盖范围内。
[0013]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包括:一舌板,具 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延 长段、一第一连接段以及一第一焊接段,且该第一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并于该第 一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该第一焊接段;一第二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延 长段、一第二连接段以及一第二焊接段,且该第二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并于该第 二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该第二接触段及该第二焊接段;其中该第二端子组之讯号地线端子 之第二延长段向两侧加宽,并遮盖该第一端子组之第一对讯号端子之第一延长段,且该第 一讯号端子之第一延长段向内侧位移,使该第一讯号端子之第一延长段位于该讯号地线端 子之第二延长段之遮盖范围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A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示意图。
[0015] 图1B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示意图。
[0016] 图1C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相接之剖视图。
[0017] 图1D系为先前技术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仰视透视图。
[0018] 图2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爆炸图。
[0019] 图3A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舌板之俯视图。
[0020] 图3B系为本发明之舌板之侧视剖面图。
[0021] 图4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一实 施例之仰视透视图。
[0022] 图5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二实 施例之仰视透视图。
[0023] 图6A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三实 施例之仰视透视图。
[0024] 图6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三实 施例之正视截面图。
[0025] 图7A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四实 施例之仰视透视图。
[0026] 图7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五实 施例之仰视透视图。
[0027] 图8A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宽度比 较示意图。
[0028] 图8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宽度比 较示意图。
[0029] 图9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爆炸图。
[0030] 图10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舌板之侧视剖面图。
[0031] 图11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一实 施例之俯视透视图。
[0032] 图12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二实 施例之俯视透视图。
[0033] 图13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三实 施例之俯视透视图。
[0034] 图14A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二对讯号端子与第三对讯 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
[0035] 图14B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二对讯号端子与第三对讯 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
[0036] 图14C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二对讯号端子与第三对讯 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
[0037] 图15A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二对讯号端子及第三对讯 号端子与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
[0038] 图15B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二对讯号端子及第三对讯 号端子与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发明之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为相关【技术领域】人员所了解并得以实 施本发明,在此配合所附图式,于后续之说明书阐明本发明之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并列举 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然以下实施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且以下文中所对照之图 式,系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之示意。
[0040] 首先,请参阅图2,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爆炸图。如图2所示, 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1,包括:一舌板20,具有一第一表面2011具有一第一端子槽 2013以及一第二表面2031具有一第二端子槽2033。由复数个端子所组成之第一端子组30, 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301、一第一焊接段303,及连接第一接触段301及第一焊接段 303之一第一连接段305 ;第一端子组30配置于第一端子槽2013内。由复数个端子所组成 之第二端子组40,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401,一第二焊接段403,及连接第二接触段 401及第二焊接段403之一第二连接段405,第二端子组40配置于第二端子槽2033内。
[0041] 其中置于第二端子槽2033内之第二端子组40裸露出第二接触段401 ;第一焊 接段303向上弯起形成一第一焊接脚3031,第二焊接段403向上弯起形成一第二焊接脚 4031 ;-壳体10,具有一开口端101,系包覆舌板20,且舌板20之突出部与壳体10内部上 下壁面103各保持一空隙(cavity),而第一接触段301及第二接触段401位于开口端101 ; 一后座12,覆盖于舌板20之后端,并具有复数孔洞以收容第一焊接脚3031及第二焊接脚 4031,并使第一焊接脚3031及第二焊接脚4031向上凸出于后座12 ;其中,第一接触段301 为向上弯起之拱状凸起接点,而第二接触段401则为一平面接点。
[0042] 接着,请参阅图3A及图3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舌板之俯视图 及侧视剖面图;请先参阅图3A,复数个第一接触段301曝露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 其中,每一第一接触段301为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一间距al,以确保第一接触段301相 互隔离;而复数个第二接触段401曝露于舌板20之第二表面2031上,每一第二接触段401 亦为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二间距a2,以确保第二接触段401相互隔离,且复数个第一 接触段301与复数个第二接触段401之间前后保持一第三间距a3,以确保第一接触段301 与第二接触段401之间相互隔离。
[0043] 此外,各第一接触段301其配置位置系配置在第二端子组40之相邻每一端子之第 二接触段401与第二连接段405所围绕形成之空隙,使各第一接触段301与第二端子组40 之每一端子之第二接触段401与第二连接段405上下并不重叠,以达到减少或避免第一对 讯号端子3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 SSRX-)所造成之串音干扰。
[0044] 另外,由于第一端子组30为配置于靠近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因此第一连接段 305亦可裸露于上置板201之上表面2011上。本案实施例虽分别以每一第一接触段301为 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一间距al,以确保第一接触段301相互隔离、每一第二接触段401 亦为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二间距a2,以确保第二接触段401相互隔离以及复数个第一 接触段301与复数个第二接触段401之间前后保持一第三间距a3进行说明,然而本案之技 术特征与权利所欲保护之范围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每一第一接触段301平行排列配置 并不一定保持相同等距;同理,每一第二接触段401亦为平行排列配置并不一定保持相同 等距;复数个第一接触段301与复数个第二接触段401之间前后排列配置并不一定保持相 同等距。
[0045] 请参阅图3B,其因配置于舌板20中的第二端子组40系配置于第一端子组30下 方,因此当第二端子组40之第二接触段401需裸露于自由端201之接点面22时,其第二端 子组40之第二接触段401需向上弯折,并裸露出来;而第一端子组30因位于上方,因此可 直接裸露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而第一端子组30之第一焊接段303及第二端子组 40之第二焊接段403则向上弯折形成第一焊接脚3031及第二焊接脚4031,用与外界电性 连接;而第一端子组30与第二端子组40中的各端子可以黄铜一体成型制作,并与舌板20 可以以一体射出成型制作而成或是组装方式组装而成。
[0046] 接着,请参阅图4,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 子组第一实施例之仰视透视图。如图4所示,第一端子组30包括:一第一对讯号端子32,相 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一端子槽2013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30Γ (请参阅图3A)于 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第一对讯号端子32为半双工模式之差动讯号线(D+/D-),用以 单向传递或接收讯号。一电源端子34,与第一对讯号端子32相互平行配置于该舌板20之 第一端子槽2013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30Γ '(请参阅图3A)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 上;以仰视图而言,电源端子34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右侧,用以供给电源,若以俯视 图而言,电源端子34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左侧。一地线端子36,与第一对讯号端子 32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一端子槽2013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30Γ''(请参阅图 3A)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以仰视图而言,地线端子36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 之左侧,主要为提供路径使静电放电,避免因静电透过电子零件而造成损坏,若以俯视图而 言,地线端子36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右侧。在此说明,第一端子组30所具有的第 一对讯号端子32、电源端子34及地线端子36,为提供给USB 2. 0之接触端点。
[0047] 请再继续参阅图4,第二端子组40包括:一讯号地线端子42,与第一端子组30相 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二端子槽2033内,并裸露出第二接触段40Γ (请参阅图3A)于 舌板20之第二表面2031上;讯号地线端子42系作为电位的参考点,为整个电路提供一个 基准电位。一第二对讯号端子44,与第一端子组3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二端子槽 2033内,且以仰视图而言,第二对讯号端子44配置于讯号地线端子42右侧,并裸露出第二 接触段40Γ '(请参阅图3A)于舌板20之第二表面2031上;第二对讯号端子44为单工模 式之差动讯号线(SSTX+/SSTX-),用以单向传递讯号。一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与第一端子组 3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二端子槽2033内,且以仰视图而言,第三对讯号端子46配 置于讯号地线端子42左侧,并裸露出第二接触段40Γ ''(请参阅图3A)于舌板20之第二 表面2031上;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为单工模式之差动讯号线(SSRX+/SSRX-),用以单向接收 讯号。再此说明,第二端子组40所具有的讯号地线端子42、第二对讯号端子44及第三对讯 号端子46,为提供给USB 3.0之接触端点。其中,讯号地线端子42、第二对讯号端子44及 第三对讯号端子46,其每端子皆由第二接触段401、第二连接段405及第二焊接段403所组 成。
[0048] 其中,讯号地线端子42位于舌板20内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其两侧宽度大 于位于上方之第一对讯号端子32,因此由图4之仰视透视图可看出讯号地线端子42之讯号 地线端子连接段421 (即第二连接段405)之宽度大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宽度,并部分遮 盖住第一对讯号端子32 ;本发明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遮盖住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 第一连接段305 (请参阅第1图)之部分,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301之部分。而第二对讯号 端子44分为第二内侧讯号端子441及第二外侧讯号端子443 ;第三对讯号端子46则分为 第三内侧讯号端子461及第三外侧讯号端子463。
[0049] 由于位于舌板20内的讯号地线端子42增加了宽度,因此第二对讯号端子44势必 要向外延展形状;其中位于讯号地线端子42右侧之第二内侧讯号端子441,其第二内侧连 接段4411 (即第二连接段405)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讯号地线端子42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 421右侧,藉此使彼此之间不会重叠并形成一间隔,而第二外侧讯号端子443之第二外侧连 接段4431 (即第二连接段405)则为一直条状,且其配置为向右侧位移并平行于第二内侧连 接段4411 ;同样地,位于讯号地线端子42左侧之第三内侧讯号端子461,其第三内侧连接段 4611 (即第二连接段405)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讯号地线端子42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 左侧,藉此使彼此之间不会重叠并形成一间隔,而第三外侧讯号端子463之第三外侧连接 段4631 (即第二连接段405)则为一直条状,且其配置为向左侧位移并平行于第三内侧连接 段4611。而藉由将舌板20内部的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加宽,并使第二对讯号端子44 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向旁侧弯曲形成围绕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能减少或避免第一对 讯号端子3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 SSRX-)造成串音干扰。
[0050] 接着,请参阅图5,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 子组第二实施例之仰视透视图。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 于:讯号地线端子42位于舌板20内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同样部分遮盖住第一对讯 号端子32,但其宽度洽等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宽度;而第二实施例其余构造及元件皆与 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而其作用同样亦是避免第一对讯号端子32(D+/D_)对 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
[0051] 再接着,请参阅图6A及图6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 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三实施例之仰视透视图及正视截面图。请先参阅图6A,第三实施例与上 述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于:其位于舌板20内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同样部分遮 盖住第一对讯号端子32,但其遮盖的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之两侧边421U4213向第一 对讯号端子32方向弯折。
[0052] 请参阅图6B,由此截面图可看出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之两侧边421U4213向 第一对讯号端子32方向弯折并遮盖第一对讯号端子32于一范围,减少或避免第一对讯号 端子3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SSRX-) 造成串音干扰;而第三实施例其余构造及元件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053] 请参阅图7A,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 第四实施例之仰视透视图。如第7图所示,第四实施例其讯号地线端子42之部分讯号地线 端子连接段421 (即讯号地线端子42之第二连接段405)加宽,并部分遮盖第一对讯号端 子32,且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其宽度系小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宽度。第二内侧讯号 端子441及第三内侧讯号端子461则为一直根状,且平行于讯号地线端子42 ;而第二外侧 讯号端子443之第二外侧连接段4431及第三外侧讯号端子463之第三外侧连接段4631, 其部分向外侧位移并平行于第二内侧讯号端子441及第三内侧讯号端子461。藉由加宽讯 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使减少或避免第一对讯号端子3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
[0054] 请参阅图7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 第五实施例之仰视透视图。如图7B所示,第五实施例与上述第四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于: 在第二内侧讯号端子441之第二内侧连接段4411,向第二外侧讯号端子443方向延伸出一 翼部4413,并与第二外侧讯号端子443保持一间距;而在第三内侧讯号端子461之第三内 侧连接段4611,向第三外侧讯号端子463方向延伸出一翼部4613,并与第三外侧讯号端子 463保持一间距;而第五实施例其余构造及元件皆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而其作用同样亦是减少或避免第一对讯号端子3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 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
[0055] 请参阅图8A及图8B,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 二端子组宽度比较示意图。请先参阅图8A并比较第1图,本发明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 421之宽度为D,而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宽度为dl,由上述之叙述可得知D大于等于dl ;另 夕卜,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之两侧边421U4213与第二对讯号端子44及第三对讯号端子 46之间的间隔为d2、d3,而d2、d3之宽度大于等于0. 4mm。
[0056] 接着,请参阅图8B并比较第1图,本发明由中心线至第二内侧连接段4411及第三 内侧连接段4611内侧之宽度为d6、d7;而第1图中心线至SSTX+端子及第SSRX-端子外 侧之宽度为d4、d5。由于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之宽度增加,以及第二内侧连接段4411 及第三内侧连接段4611向旁侧弯曲围绕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因此d6、d7之宽度大于 d4、d5之宽度。(意义不明,若不重要可以删除) 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藉由将通 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1之舌板20内部的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之宽度大于第一对 讯号端子32之宽度,并部分遮盖住或是全部遮盖住第一对讯号端子32之连接段,减少或避 免第一对讯号端子3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 (SSRX+/SSRX-)之串音干扰,使传输能更稳定。
[0057] 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1必会有一相对应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5。 请参阅图9,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爆炸图。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 器5包括:一舌板60,具有一下置板601及一上置板603,在下置板601之上表面6011具 有一第一端子槽6013,在上置板603之下表面6031具有一第二端子槽6033。一第一端子 组70,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701,一第一延长段702, 一第一连接段703, 一第一焊接 段704 ;第一端子组70配置于第一端子槽6013内,并于第一端子槽6013后端延伸出第一 焊接段704。一第二端子组80,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801,一第二延长段802, 一第二 连接段803及一第二焊接段804 ;第二端子组80配置于第二端子槽6033内,并于第二端子 槽6033前后端延伸出第二接触段801及第二焊接段804。
[0058] 其中下置板601覆盖住上置板603之上表面6031时,裸露出置于第一端子槽6013 内之第一接触段701,以及第二端子槽6033前端延伸出的第二接触段801 ;-壳体50,具有 一开口端501,系包覆舌板60,且舌板60上之第一接触段701及第二接触段801之端子面 与壳体50内部上壁面503保持一间隔,并位于开口端501 ;其中,第一接触段701为一平面 接点,而第二接触段801则为向上弯起之拱状凸起接点。本案虽以舌板60经由下置板601 与上置板603叠合而成,然本案之权利范围或是技术特征不限于此种使用方式,亦可利用 一体成型方式产生舌板60之结构,而不采用下置板601与上置板603之结构组装。
[0059] 接着,请参阅图10,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舌板之侧视剖面图。 如图10所示,当第一端子组70与第二端子组80配置于舌板60时,其第一端子组70位于第 二端子组80下方。第一端子组70之第一接触段701系由第一延长段702之一端往上延伸 并弯折,与第一延长段702形成一高低差;而第一连接段703系由第一延长段702之另一端 同样往上延伸并弯折,与第一延长段702之水平段形成一高低差,使第一延长段702形成一 L4型结构。第二端子组80之第二接触段801及第二延长段802配置于第一延长段702 U 型结构上方,并使第二接触段801与第一接触段701保持于近乎同一水平面;而第二连接段 803系由第二延长段802之一端往上延伸并弯折,与第二延长段802之水平段形成一高低 差。而舌板60上之第一接触段701及第二接触段801之端子面与壳体50内部上壁面503 保持一间隔,以供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1之舌板60插入,并使个端子相互接触(请参 考图1C)。
[0060] 请参阅图11,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 第一实施例之俯视透视图。如图11所示,第一端子组70包括:一第一对讯号端子72,相互 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一端子槽6013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70Γ于下置板601之上表 面6011上;第一对讯号端子72为半双工模式之差动讯号线(D+/D-),用以单向传递或接收 讯号。一电源端子74,与第一对讯号端子72相互平行配置于该舌板60之第一端子槽6013 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70Γ '于上置板603之上表面6011上;以俯视透视图而言,电源端 子74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72之左侧,用以供给电源。一地线端子76,与第一对讯号端 子72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一端子槽6013内,并裸露出第一接触段70Γ ''于上置 板603之上表面6011上;以俯视透视图而言,地线端子76配置于第一对讯号端子72之右 侦牝主要为提供路径使静电放电,避免因静电透过电子零件而造成损坏。再此说明,第一端 子组70所具有的第一对讯号端子72、电源端子74及地线端子76,为提供给USB 2. 0之接 触端点。
[0061] 请再继续参阅图11,第二端子组80包括:一讯号地线端子82,与第一端子组70相 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二端子槽6033内,并延伸出第二接触段80Γ于下置板601之 前端;讯号地线端子82系作为电位的参考点,为整个电路提供一个基准电位。一第二对讯 号端子84,与第一端子组7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二端子槽6033内,且以俯视透视 图而言,第二对讯号端子84配置于讯号地线端子82左侧,并延伸出第二接触段80Γ '于 下置板601之前端;第二对讯号端子84为单工模式之差动讯号线(SSTX+/SSTX-),用以单 向传递讯号。一第三对讯号端子86,与第一端子组7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二端子 槽6033内,且以俯视透视图而言,第三对讯号端子86配置于讯号地线端子82右侧,并延伸 出第二接触段80Γ ''于下置板601之前端;第三对讯号端子86为单工模式之差动讯号线 (SSRX+/SSRX-),用以单向接收讯号。再此说明,第二端子组80所具有的讯号地线端子82、 第二对讯号端子84及第三对讯号端子86,为提供给USB 3. 0之接触端点。
[0062] 其中,讯号地线端子82位于舌板60内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821 (即讯号地线端 子82之第二连接段803),其向两侧加宽,并部分遮盖第一对讯号端子72之第一讯号端子连 接段721 (即第一对讯号端子72之第一连接段703);而第一讯号端子连接段721其各向内 侧位移,使第一讯号端子连接段721位于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821之遮盖范围内。藉由此 结构,能减少或避免第一对讯号端子7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84 (SSTX+/SSTX-)及 第三对讯号端子8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
[0063] 接着,请参阅图12,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 端子组第二实施例之俯视透视图。如图12所示,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5第二实施例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讯号地线端子82之讯号地线端子延 长段823 (即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延长段802),其向两侧加宽,并部分遮盖第一对讯号端子 72之第一讯号端子延长段723 (即第一对讯号端子72之第一延长段702);而第一讯号端子 延长段723其各向内侧位移,使第一讯号端子延长段723位于讯号地线端子延长段823之 遮盖范围内。藉由此结构,能避免第一对讯号端子72(D+/D_)对第二对讯号端子84(SSTX+/ 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8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而第二实施例其余构造及元 件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064] 再接着,请参阅图13,系为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之第一端子组及第 二端子组第三实施例之俯视透视图。如图13所示,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5第三实施 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讯号地线端子82其 由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821 (即讯号地线端子82之第二连接段803)连接至讯号地线端子 延长段823 (即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延长段802)之部分,其向两侧加宽,并部分遮盖第一对 讯号端子72之第一讯号端子连接段721连接至第一讯号端子延长段723之部分;而第一讯 号端子连接段721连接至第一讯号端子延长段723之部分其各向内侧位移,使第一讯号端 子连接段721连接至第一讯号端子延长段723之部分位于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821连接至 讯号地线端子延长段823之部分之遮盖范围内。藉由此结构,能减少或避免第一对讯号端 子7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84 (SSTX+/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86 (SSRX+/SSRX-) 造成串音干扰。而第三实施例其余构造及元件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065] 本发明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5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实施例,藉由将通用 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5之舌板60内部的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821、讯号地线端子延长段 823之部分加宽,减少或避免第一对讯号端子72 (D+/D-)对第二对讯号端子84 (SSTX+/ SSTX-)及第三对讯号端子8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扰,使传输能更稳定。
[0066] 请参阅图14A、图14B及图14C,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 二对讯号端子与第三对讯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首先,请先参阅图14A,在以先前 技术之结构(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未加宽)测试时,当于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上所设定之上升时间(Rise Time)为 50 皮秒(picosecond ;ps),TDR 设定值为20-80%时,其第二对讯号端子44与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串音干扰值为0. 696%,系 小于USB协会(USB Implementers Forum)所制定的0.9%之范围内。
[0067] 接着,请参阅图14B,而当将上升时间设定为40皮秒,TDR设定值为20-80%时,其 第二对讯号端子44与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串音干扰值为1. 01%,系大于USB协会所制定的 0.9%之范围,应而不符规定。
[0068] 再接着,请参阅图14C,而当将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加宽后(以本发明第一实 施例为例),并再做测试时,以上升时间设定为40皮秒,TDR设定值为20-80%,其第二对讯号 端子44与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串音干扰值为0. 67%,系小于USB协会所制定的0. 9%之范围 内。很明显地,当讯号地线端子42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加宽时,能降低第二对讯号 端子44与第三对讯号端子46彼此之间的串音干扰。
[0069] 请参阅图15A及图15B,系为本发明之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其第二对讯号 端子及第三对讯号端子与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串音电性分析图。首先,请先参阅图14A,在以 先前技术之结构(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未加宽)测试时,当于TDR上所设定之上升时间 (Rise Time)为500皮秒(picosecond ;ps),TDR设定值为10-90%时,其第二对讯号端子 44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串音干扰值为1. 64%,系小于USB协会(USB Implementers Forum)所制定的2%之范围内。
[0070] 再接着,请参阅图15B,而当将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加宽后(以本发明第一实 施例为例),并再做测试时,以上升时间同样设定为500皮秒,TDR设定值为10-90%,其第二 对讯号端子44及第三对讯号端子46与第一对讯号端子32串音干扰值为1. 20%,同样小于 USB协会所制定的2%之范围内,但很明显大幅的降低了串音干扰值。因此,当讯号地线端 子42之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421加宽时,能明显降低第二对讯号端子44及第三对讯号端 子46与第一对讯号端子32彼此之间的串音干扰。
[0071]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之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 本领域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 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0072] 符号说明 90 USB 3. 0插座连接器 901插座连接器壳体 902插座连接器舌板 903 USB 2. 0插座连接器端子 904 USB 3. 0插座连接器端子 92 USB 3. 0插头连接器 921插头连接器壳体 922插头连接器舌板 923 USB 2. 0插头连接器端子 924 USB 3. 0插头连接器端子 1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座连接器 10壳体 101开口端 103内部壁面 12后座 20舌板 201上置板 2011上表面 2013第一端子槽 203下置板 2031上表面 2033第二端子槽 22接点面 30第一端子组 301第一接触段 30Γ第一接触段 30Γ'第一接触段 30Γ''第一接触段 303第一焊接段 3031第一焊接脚 305第一连接段 32第一对讯号端子 34电源端子 36地线端子 40第二端子组 401第二接触段 40Γ第二接触段 40Γ'第二接触段 40Γ''第二接触段 403第二焊接段 4031第二焊接脚 405第二连接段 42讯号地线端子 421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 4211侧边 4213侧边 44第二对讯号端子 441第二内侧讯号端子 4411第二内侧连接段 4413翼部 443第二外侧讯号端子 4431第二外侧连接段 46第三对讯号端子 461第三内侧讯号端子 4611第三内侧连接段 4613翼部 463第三外侧讯号端子 4631第三外侧连接段 5通用序列汇流排插头连接器 50壳体 501开口端 503上壁面 60舌板 601下置板 6011上表面 6013第一端子槽 603上置板 6031下表面 6033第二端子槽 70第一端子组 701第一接触段 70Γ第一接触段 70Γ'第一接触段 70Γ''第一接触段 702第一延长段 703第一连接段 704第一焊接段 72第一对讯号端子 721第一讯号端子连接段 723第一讯号端子延长段 74电源端子 76地线端子 80第二端子组 801第二接触段 80Γ第二接触段 80Γ'第二接触段 80Γ''第二接触段 802第二延长段 803第二连接段 805第二焊接段 82讯号地线端子 821讯号地线端子连接段 823讯号地线端子延长段 84第二对讯号端子 86第三对讯号端子 al第一间距 a2第二间距 a3第三间距 D、dl、d2、d3、d4、d5、d6、d7 宽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舌板,具有一第一端子槽及一第二端子槽,由复数个端子 所组成之一第一端子组,每该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焊接段,及连接该第一接触段 及该第一焊接段之一第一连接段,该第一端子组系配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由复数个端子 所组成之一第二端子组,每该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焊接段,及连接该第二接触段 及该第二焊接段之一第二连接段,该第二端子组系配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其特征在于:所 述插座连接器之特征在于: 该第一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对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该舌板之该第一端子槽内,并裸露出该第一接触段于该 舌板上; 一电源端子,系配置于该舌板之该第一端子槽内,并裸露出该第一接触段于该舌板上; 及 一地线端子,系行配置于该舌板之该第一端子槽内,并裸露出该第一接触段于该舌板 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及该地线端子系配置于该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侧; 该第二端子组包括: 一讯号地线端子,系配置于该舌板之该第二端子槽内,并裸露出该第二接触段于该舌 板上; 一第二对讯号端子,分别为一第二内侧讯号端子及一第二外侧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该 舌板之该第二端子槽内,且该第二对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该讯号地线端子右侧,并均裸露出 该第二接触段于该舌板上;及 一第三对讯号端子,分别为一第三内侧讯号端子及一第三外侧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该 舌板之该第二端子槽内,且该第三对讯号端子系配置于该讯号地线端子左侧,并均裸露出 该第二接触段于该舌板上; 其中,该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其系向两侧加宽,遮盖该该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 连接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系为一通用序列汇流 排插座连接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其宽 度系大于该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连接段之宽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其宽 度系等于该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连接段之宽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 向两侧加宽,其宽度系小于该第一对讯号端子之两连接段之宽度。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之左 右两侧边向该第一对讯号端子方向弯折。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讯号端子之第二连接段 其配置为向右侧位移并平行于该第二内侧讯号端子之第二连接段,该第三外侧讯号端子之 第二连接段其配置为向左侧位移并平行于该第三内侧讯号端子之第二连接段。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之各第一接触段其配 置位置系配置在该第二端子组之相邻每一端子之第二接触段与第二连接段所围绕形成之 空隙,使该第一端子组之各第一接触段与该第二端子组之每一端子之第二接触段与第二连 接段上下并不重叠。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讯号端子之第二连接段 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该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右侧,并保持一间距,该第三内侧讯号端 子之第二连接段向旁侧弯曲并围绕该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左侧,并保持一间距。
10. -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一舌板,具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延长段、一第一连接段以及一第一 焊接段,且该第一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并于该第一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该第一焊 接段; 一第二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延长段、一第二连接段以及一第二 焊接段,且该第二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并于该第二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该第二 接触段及该第二焊接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之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组之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 段向两侧加宽,并遮盖该第一端子组之第一对讯号端子之第一连接段。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讯号端子之第一连接段向 内侧位移,使该第一讯号端子之第一连接段位于该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连接段之遮盖范围 内。
12. -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一舌板,具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延长段、一第一连接段以及一第一 焊接段,且该第一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并于该第一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该第一焊 接段; 一第二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延长段、一第二连接段以及一第二 焊接段,且该第二端子组配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并于该第二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该第二 接触段及该第二焊接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之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组之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延长 段向两侧加宽,并遮盖该第一端子组之第一对讯号端子之第一延长段。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讯号端子之第一延长段向 内侧位移,使该第一讯号端子之第一延长段位于该讯号地线端子之第二延长段之遮盖范围 内。
【文档编号】H01R13/6461GK104112951SQ201410147846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8日
【发明者】王文郁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