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946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隔板。第一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间断地涂覆第一活性材料而形成的多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分。第二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涂覆第二活性材料而形成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未涂覆部分。隔板被插设在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
【专利说明】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安全性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二次电池是能够多次充放电的电池。随着电、电子、通信和计算机工业发展,对于易于用作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近来已经增加。随着所使用的二次电池的类型和数量增加,为了提高二次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已经在许多领域中进行研究。
[0003]对于二次电池的微型化和高容量的需要增加。为了增加二次电池的容量,二次电池的尺寸增大,但是这影响了对于同时微型化电池的期望。此外,高容量的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可能存在问题。在二次电池被用作外部电子设备的电源的情况下,二次电池由于外部电子设备的协同效应而可能引起更多严重的问题。因此,进行了各种研究以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4]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的安全性的二次电池。
[0005]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的绝缘构件的二次电池。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第一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间断地涂覆第一活性材料而形成的多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分;第二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涂覆第二活性材料而形成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未涂覆部分;以及隔板,插设在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其中第一未涂覆部分包括在彼此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提供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其中第一电极接头和被提供为覆盖第一电极接头的绝缘构件被提供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其中第一电极接头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以面对第一方向,绝缘构件被提供为具有比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宽的面积,其中绝缘构件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第一长度,并且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第二长度,其中第一长度形成得长于第二长度。
[0007]绝缘构件可以覆盖第一电极接头,使得第一电极接头被暴露至5mm或更多。
[0008]第一长度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端部延伸至0.5至(d*0.1)mm。第二长度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端部延伸至0.5至(d*0.05)mm。这里,d表不第一电极板在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纵向长度。
[0009]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可以被分成与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中的任一个相邻的第一边界部分以及与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中的另一个相邻的第二边界部分。第一边界部分可以包括波形。
[0010]绝缘构件可以被提供为覆盖第一边界部分和第二边界部分。
[0011]绝缘构件可以被提供为在第一边界部分和第二边界部分处与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直接重叠。
[001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的最大长度可以形成得短于绝缘构件的长度。
[0013]第一电极板可以是正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可以是负电极板。
[0014]第一电极板可以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提供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以及分别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外部提供的第一外部未涂覆部分。第二电极板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分别在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外部提供的第二未涂覆部分。
[0015]第二电极板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面积可以形成为相应于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和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总面积。
[0016]第一电极板可以包括被提供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第一电极接头,第二电极板可以包括分别被提供到两个第二未涂覆部分的第二电极接头。
[0017]第一电极接头可以被提供为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两个第二电极接头可以被提供为在第二方向上突出以彼此平行。
[0018]第一电极接头或第二电极接头可以包括铜(Cu)或Cu合金。
[0019]绝缘构件可以包括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硫醚(PPS)中的至少一种。
[0020]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安全性的二次电池。
[0021]此外,可以提供具有新的绝缘构件的二次电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现在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而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示例实施方式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3]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以夸大尺寸。将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能够为所述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通篇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4]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0025]图2A为在图1中所示的二次电池内部提供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0026]图2B为图2A中所示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27]图3A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透视图。
[0028]图3B为示出图3A中所示的第一电极板和绝缘构件的透视图。
[0029]图4A、图4B、图4C和图4D分别示出其中绝缘构件被分别提供至比较示例I至3和实施方式I的第一电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简单通过图示的方式,仅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实施方式。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全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附图和描述应视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另外,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时,它能够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不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而在二者之间插设有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此外,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它能够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不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而在二者之间插设有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003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图2A为在图1中所示的二次电池内部提供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图2B为图2A中所示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32]参照图1、图2A和图2B,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可包括电极组件100和配置为在其中容纳电极组件100的电池壳11和15。电极组件100可包括:第一电极板110,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间断地涂覆第一活性材料而形成的多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和其中在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分112 ;第二电极板120,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涂覆第二活性材料而形成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21和其中在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未涂覆部分;以及隔板130,插设在第一电极板110与第二电极板120之间。第一未涂覆部分112包括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之间提供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第一电极接头115和形成为覆盖第一电极接头115的绝缘构件150被提供至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第一电极接头115朝向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外部突出以面对第一方向,绝缘构件150被提供为具有比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宽的面积。在此情况下,绝缘构件15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向外突出第一长度。绝缘构件150可以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向外突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可以形成得长于第二长度。例如,绝缘构件150可以包括由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硫醚(PPS)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带。
[0033]电池壳11和15可以包括具有一个开口表面以在其中容纳电极组件100和电解质的主体11以及帽组件15。例如,帽组件15连接到第一电极板110的第一电极接头115,主体11连接到第二电极板120的第二电极接头125,使得帽组件15和主体11具有不同的极性。主体11和帽组件15可以通过绝缘体诸如垫片绝缘。
[0034]电解质可以被提供为使得电流易于在第一电极板110和第二电极板120之间流动。电解质可以包括用作锂离子的供应源的锂盐以及用作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能够穿过其移动的介质的非水有机溶剂。
[0035]第一电极板110可以是正电极板,第一活性材料可以包括正电极活性材料诸如锂。第二活性材料可以包括负电极活性材料诸如碳。隔板130可插设在第一电极板110与第二电极板120之间。隔板130成为离子的通道,同时避免第一电极板110和第二电极板120彼此直接接触,由此避免短路的发生。
[0036]图3A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透视图。图3B为示出图3A中所示的第一电极板和绝缘构件的透视图。
[0037]参照图3A和图3B,第一电极板110可以包括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111b、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之间提供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以及分别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的外部提供的第一外部未涂覆部分112b。第二电极板120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21和分别在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21的外部提供的第二未涂覆部分122。第一电极板11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第二电极板120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21的面积可以被提供为相应于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和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面积。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第一电极板110包括两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和一个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然而,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的数量和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数量不限于此。
[0038]第一电极板110可以包括提供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一个第一电极接头115,第二电极板120可以包括分别提供到两个第二未涂覆部分122的第二电极接头125。第二电极接头125可以被提供到第二未涂覆部分122的任一个。第一电极接头115被提供为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两个第二电极接头125可以彼此平行地突出。在此情况下,两个第二电极接头125可以被提供为在第二方向上突出。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可以是彼此相反的方向。例如,在第一方向面对二次电池的帽组件15(见图1)的情况下,第二方向可以面对二次电池的主体11 (见图1)的底表面。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极接头115可以连接到帽组件,第二电极接头125可以连接到主体。例如,第一电极接头115或第二电极接头125可以包括铜(Cu)和Cu合金。
[0039]通常,第一电极接头由铝(Al)制成,第二电极接头由镍(Ni)制成。在利用Al或Ni形成的第一或第二电极接头被提供在高容量二次电池的第一或第二电极板内侧的情况下,相邻于第一或第二电极接头的隔板在高电流流过二次电池时熔化,这引起内部短路。因此,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存在问题。
[0040]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第一或第二电极接头可以由Cu或Cu合金制成。由于Cu或Cu合金相比于Al或Ni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低的热产生电阻,因此可以避免隔板等的熔化。因此,在二次电池是高容量的二次电池的情况下,二次电池能够被安全地使用而无关于第一或第二电极接头的位置。
[0041]第一电极板110或第二电极板120可以通过利用涂布机等在基底材料上涂覆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而在基底材料上形成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或121以及第一或第二未涂覆部分112或122。具体而言,基底材料持续地经过涂布机,使得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或121能够通过从涂布机排放的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而形成。在此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边界的任一个不是以近似直线的形状形成,而是可以以由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与基底材料之间的粘性吸引的波形的形状形成。
[0042]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被分成相邻于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的一侧的第一边界部分113a和相邻于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界部分113b。第一边界部分113a可以包括波形。例如,当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中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的一侧(其被提供在第一电极板110上的左侧)具有以近似直线的形状形成的边界部分时,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的另一侧具有以波形的形状形成的边界部分。类似地,当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 Ia和11 Ib中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 Ib的一侧(其被提供在第一电极板110上的右侧)具有以波形的形状形成的边界部分时,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b的另一侧具有以近似直线的形状形成的边界部分。因此,直线和波形的形状能够被交替地提供在通过第一电极板110上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111提供的边界部分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能够被提供在波形形状的第一边界部分113a和直线形状的第二边界部分113b之间。在此情况下,绝缘构件150可以被提供为覆盖第一边界部分113a和第二边界部分113b。另一方面,边界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可以通过进行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的涂覆的方向而改变,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以波形的形状形成的边界部分被称为第一边界部分,以近似直线的形状形成的边界部分被称为第二边界部分。
[0043]例如,绝缘构件150覆盖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3a和113b。在此情况下,绝缘构件150与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或Illb重叠的部分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被提供为1mm或更小。在此情况下,绝缘构件150与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或Illb重叠的部分对于二次电池的容量没有贡献。然而,在重叠部分超过10_的情况下,二次电池的容量的减小增大,因此二次电池的效率会降低。
[0044]绝缘构件150覆盖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3a和113b。在此情况下,绝缘构件150可以与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直接重叠。在第一电极板110被卷绕的情况下,第一活性材料与基底材料之间的粘附力在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3a和113b处相对较低,第一活性材料可能从基底材料脱离。在从基底材料脱离的第一活性材料接触第二电极板120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第一电极板110与第二电极板120之间的短路。因此,可以通过在第一或第二边界部分113a或113b上提供单独的带或者利用树脂等覆盖第一或第二边界部分113a或113b而执行层叠(laminating)。在此情况下,层叠避免了第一活性材料从第一或第二边界部分113a或113b脱离。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构件150可以被提供为与第一电极接头115 —起覆盖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3a和113b。因此,能够省去在边界部分113a和113b处层叠,由此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工艺效率。也就是,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覆盖第一电极接头115的绝缘构件150能够被提供为覆盖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3a和113b 二者而不用增加单独的构件诸如用于层叠的单独的带或树脂来避免基底材料从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3a和113b脱离。
[0045]第一电极接头115和绝缘构件150可以被提供至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这里,第一电极接头115可以朝向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外部突出以面对第一方向,绝缘构件150可以被提供为具有比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宽的面积。在此情况下,绝缘构件150可以覆盖第一电极接头115,使得第一电极接头115被暴露至5_或更多。第一电极接头115可以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向外突出,以通过焊接等电连接到帽组件。在第一电极接头115从绝缘构件150被暴露的部分小于5mm的情况下,绝缘构件150与第一电极接头115焊接在一起,因此可能发生第一电极接头115与帽组件之间的故障。此外,绝缘构件150可能因焊接中产生的热而被损坏。因此,在电极接头115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向外突出的部分中,绝缘构件150没有覆盖第一电极接头115的部分优选为5mm或更大。
[0046]绝缘构件150在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纵向长度vl可以形成得长于第一电极板110的纵向长度d。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之间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的最大长度u2可以形成得短于绝缘构件150的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长度Ul。如上所述,第一边界部分113a可以以波形的形状形成,第二边界部分113b可以以直线的形状形成。在此情况下,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之间的最大长度u2是基于在第一边界部分113a处朝向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最大地凹进的部分。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之间的最大长度u2可以表示在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Illa和Illb之间的直线距离当中的最长距离。
[0047]绝缘构件15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向外突出第一长度Si,并且可以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被提供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外部至第二长度tl。第一长度Si可以形成得长于第二长度tl。在电极组件100 (见图2A)通过卷绕第一电极板110、第二电极板120以及插设在第一电极板110与第二电极板120之间的隔板130被制造并且然后被安装在电池壳的主体中的情况下,第一长度Si可以面对帽组件,第二长度tl可以面对主体的底表面。第一电极接头115可以面对第一方向以电连接到帽组件15(见图1),第二电极接头125可以面对第二方向以电连接到主体11 (见图1)的底表面。
[0048]在此情况下,帽组件可以具有多个构件诸如安全构件,主体可以通过包括夹持(clamping)等的工艺而用帽组件密封。因此,二次电池能够以电极组件与帽组件之间的预定空间组装容限被制造,这提供了形成绝缘构件150的第一长度Si的空间。另一方面,电极组件与主体的底表面彼此直接接触而没有在电极组件与主体之间将单独的构件等提供到主体的底表面。因此,在不需要的单独空间存在于电极组件与主体的底表面之间的情况下,引起每单位体积的容量减小。在第二长度tl形成为预定值或更大的情况下,电极组件与主体的底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长,因此,可能发生在第二电极接头与主体的底表面之间的焊接的失效。另外,电极组件没有被稳定地固定在主体内部,因此,电极组件可能通过外力诸如坠落而移动。因此,绝缘构件150的第二长度tl优选地形成为短于第一长度Si。
[0049]例如,第一长度Si和第二长度tl可以由第一电极板的纵向长度来确定。在此情况下,第一长度si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端部延伸0.5mm至(d*0.l)mm,第二长度tl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的端部延伸0.5mm至(d*0.05)mm(这里,d表不第一电极板在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纵向长度)。在第一长度si小于0.5mm的情况下,第一电极板110在对二次电池充电的工艺中膨胀,因此,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可能从绝缘构件150向外突出。更进一步地,隔板通过在第一电极板110的第一电极接头115中流动的高电流而熔化,因此,可能发生内部短路。在第一长度Si超过(d*0.l)mm的情况下,绝缘构件150阻断第一电极接头115与帽组件之间的焊接,或者提供到绝缘构件150的粘合剂阻断第一电极板110与第二电极板120的卷绕。因此,电极组件可能变形。在第二长度tl小于0.5_的情况下,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112a可能通过第一电极板110在焊接中的膨胀而从绝缘构件150向外突出。在第二长度tl超过(d*0.05)mm的情况下,绝缘构件150阻断第二电极接头125与主体之间的焊接,电极组件没有被稳定地固定在主体中。因此,电极组件可能通过外力等移动。
[0050]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比较示例。然而,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一个不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51]在包括第一电极板(正电极板)、第二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隔板的电极组件中,只有被提供到第一电极板的绝缘构件被改变,由此制造根据以下的比较示例I至3以及实施方式I的二次电池。这里,第一电极接头被提供到在第一电极板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第二电极接头被分别提供到在一个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外部提供的两个第二未涂覆部分。电极组件通过在第一和第二电极板之间插设隔板并且然后卷绕第一和第二电极板以及隔板而制成。电极组件和电解质被容纳在电池壳中,由此制造二次电池。在比较示例I至3以及实施方式I中,在将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区分开的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处,没有执行单独的层叠。
[0052]图4A至图4D分别示意性示出其中绝缘构件被分别提供到比较示例I至3和实施方式I的第一电极板的状态。在比较示例I中,绝缘构件15a被提供为仅覆盖第一电极接头在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中的一部分,如图4A所示。在比较示例2中,绝缘构件15b覆盖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中的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而不在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方向上(上部和下部)突出,如图4B所示。在比较示例3中,绝缘构件15c在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方向上突出,而不覆盖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如图4C所示。在实施方式I中,绝缘构件150被提供得大于第一未涂覆部分以覆盖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端部突出,如图4D所示。在实施方式I中,绝缘构件150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一长度Si为6mm,绝缘构件150在第二方向上突出的第二长度tl为3mm。在实施方式I中,第一长度si形成得长于第二长度tl。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极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纵向长度d为60mm。因此,第一长度si满足0.5至(d*0.l)mm的范围,第二长度tl满足0.5至(d*0.05)mm的范围。
[0053]在比较示例I至3和实施方式I的每个中,制备了如上所述制造的10个二次电池。制备的二次电池利用充电器/放电器被充满电至恒流-恒压(CC-CV)达到在1C(2A)为
4.2V。对于根据比较示例 I至3以及实施方式I的二次电池(每种为10个,总共40个)执行短路和受热(heat exposure)测试。
[0054]在短路测试中,在比较示例I至3和实施方式I的每个中准备了 5个充满电的二次电池,然后通过利用在常温下最大电阻为0.1Ω的铜线使每个二次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接触而引起短路。短路测试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在表1中,二次电池起火或者爆炸的情况被表示为出错(NG),二次电池被完全放电并且二次电池的温度接近常温的情况被表示为满意(OK)。
[0055]在受热测试中,在比较示例I至3和实施方式I的每个中准备了 5个充满电的二次电池,并且然后将其留在150°C的腔室中10分钟。受热测试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在表I中,二次电池起火或者爆炸的情况被表示为出错(NG),二次电池被完全放电并且二次电池的温度接近常温的情况被表示为满意(OK)。
[0056]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第一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间断地涂覆第一活性材料而形成的多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所述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分; 第二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涂覆第二活性材料而形成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所述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未涂覆部分;以及 隔板,插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包括在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提供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 其中第一电极接头和被提供为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的绝缘构件被提供到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以面对第一方向,所述绝缘构件被提供为具有比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宽的面积, 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第一长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第二长度,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形成得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被暴露至5_或更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端部延伸至0.5至(d*0.l)mm,其中d表示所述第一电极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纵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端部延伸至0.5至(d*0.05)mm,其中d表示所述第一电极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纵向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被分成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中的任一个相邻的第一边界部分以及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中的另一个相邻的第二边界部分,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包括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被提供为覆盖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界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直接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在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的最大长度形成得短于所述绝缘构件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是正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是负电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在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提供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以及分别在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外部提供的第一外部未涂覆部分,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板包括一个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外部提供的第二未涂覆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所述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的所述面积形成为相应于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和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总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包括被提供到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的一个第一电极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板包括分别被提供到所述两个未涂覆部分的第二电极接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所述两个电极接头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突出以彼此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或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包括铜或铜合金。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聚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16.—种二次电池,包括: 第一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间断地涂覆第一活性材料而形成的多个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所述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分; 第二电极板,具有通过在基底材料上涂覆第二活性材料而形成的第二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以及其中在所述基底材料上没有涂覆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未涂覆部分;以及 隔板,插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包括位于彼此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之间的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 其中第一电极接头和被提供为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的绝缘构件被提供到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以面对第一方向,所述绝缘构件被提供为具有比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宽的面积, 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第一长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第二长度,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形成得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包括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和其他未涂覆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未涂覆部分被分成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中的任一个相邻的第一边界部分以及与所述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中的另一个相邻的第二边界部分,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包括波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被提供为覆盖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界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界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涂覆部分直接重叠。
【文档编号】H01M2/26GK104183810SQ20141022808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发明者】全官植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