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906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它包括上盖和下盖以及弹射卡托,弹射卡托通过弹力组件连接在下盖上,弹射卡托上开设有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第二孔位腔位于第一孔位腔的正上方,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呈90°交叉布置;第一孔位腔内容置有第一SIM卡,第二孔位腔内容置有第二SIM卡,下盖上镶嵌有与第一SIM卡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一针脚弹片组,上盖上镶嵌有与第二SIM卡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二针脚弹片组。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可以将两个SIM卡以90°交叉重叠且相背放置的方式安装在卡座内,既能减小卡座的占用空间,更能够节省手机厚度方向的空间;而通过弹力组件也方便SIM卡的装取操作,具有显著的使用效果。
【专利说明】—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
【背景技术】
[0002]手机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人们处理事务的增加,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商务人士,功能强大的双卡双待手机越来越受到青睐。
[0003]目前,市场上的双卡手机已初步解决了频繁更换卡的问题,但是一般的双卡手机的SIM卡卡座都是并列布置模式或者交叉重叠布置模式,在使用并列布置模式时,占用主板的空间较大,进而使手机的体积变大;而使用交叉重叠布置模式时,通常需要占用手机厚度方向的空间;两种模式中卡座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因素均不利于手机越来越小的趋势,同时也无法满足手机的多卡需求。另外,现有的双卡手机虽然能够放置两张SIM卡,但每张SIM卡的卡座一般是相互独立的,需要分别装取SIM卡,而且结构相对复杂。
[0004]随着手机小型化和轻便化的发展趋势,SIM卡卡座无疑会成为超薄手机结构设计的瓶颈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的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它包括上盖和下盖,它还包括一位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弹射卡托,所述弹射卡托通过弹力组件连接在下盖上,所述弹射卡托上开设有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所述第二孔位腔位于第一孔位腔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呈90°交叉布置;
[0008]所述第一孔位腔内容置有第一 SM卡,所述第二孔位腔内容置有第二 SM卡,所述下盖上镶嵌有与第一 SM卡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一针脚弹片组,所述上盖上镶嵌有与第二SIM卡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二针脚弹片组。
[0009]优选地,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开关片、旋转片和弹力片,所述下盖的内边侧的右端边角处设置有一凸柱,所述旋转片套装在凸柱上,所述弹力片卡合在下盖的内边侧的左端边角处,所述开关片沿下盖的右边侧设置,所述开关片的一端连接弹射卡托、另一端与旋转片相抵触。
[0010]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罩设在上盖上的限位罩,所述限位罩的左、右侧边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片,所述弹射卡托的左、右侧边对称的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弹片对应的嵌合在限位内。
[0011]优选地,所述下盖的左、右侧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卡凸,所述限位罩上、对应于卡凸的位置设置有卡扣,所述限位罩通过卡扣与卡凸的对位连接与下盖相连接。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可以将两个SM卡以90°交叉重叠且相背放置的方式安装在卡座内,既能减小卡座的占用空间,更能够节省手机厚度方向的空间;而通过弹力组件也方便SIM卡的装取操作;其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在不扩大手机主板面积和手机体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省了占用空间,有利于提高手机内部空间的利用,极大的符合手机小型化、超薄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安装在手机的主板10上,它包括上盖20和下盖30,以及一个位于上盖20和下盖30之间的弹射卡托40 ;其中,弹射卡托40通过弹力组件连接在下盖30上;为避免传统SIM卡卡座由于采用并排设置方式而造成卡座占用面积大,或采用交叉重叠的设置方式而造成卡座占用手机厚度方向的较大空间等问题,在弹射卡托40上开设有第一孔位腔41和第二孔位腔42,第二孔位腔42位于第一孔位腔41的正上方,第一孔位腔41和第二孔位腔42呈90°交叉布置;同时,在第一孔位腔41内容置有第一 SM卡51,第二孔位腔42内容置有第二 SM卡52,而在下盖30上则镶嵌有与第一 SM卡51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一针脚弹片组61,在上盖20上则镶嵌有与第二 SM卡52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二针脚弹片组62,如此,由于第一孔位腔41和第二孔位腔42均采用通孔结构,可使两张SIM卡紧贴的交叉重叠在弹射卡托40内,且两张SIM卡相背设置,节省了两张SM卡之间的空间,从而整体上减小卡座的体积。
[0018]为便于装取SM卡,弹力组件包括开关片70、旋转片80和弹力片90,在下盖30的内边侧的右端边角处设置有一凸柱31,旋转片80套装在凸柱31上,弹力片90则卡合在下盖30的内边侧的左端边角处,开关片70则沿下盖30的右边侧设置,其中,开关片70的一端连接弹射卡托40、另一端与旋转片80相抵触,当使用者按压弹射卡托40时,开关片70被压缩,进而使与其相抵触旋转片80旋转,此时,旋转片80和弹力片90分别从弹射卡托40的内边侧的两端施力将弹射卡托40顶出,以此实现弹射卡托40在上盖20和下盖30之间进行有条件的进出。
[0019]为增强卡座安装的牢固性以及弹射卡托40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弹射卡托40不会因被顶出的幅度过大而脱落,本实施例的卡座还包括一罩设在上盖20上的限位罩100,在限位罩100的左、右侧边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片101,相应地,在弹射卡托40的左、右侧边对称的开设有两个限位槽43,限位弹片101对应的嵌合在限位槽43内。如此,当弹射卡托40由于弹力作用被弹出后,两个对称限位弹片101在弹力的作用下可以夹持在弹射卡托40的左右侧面上,保证弹射卡托40不会脱落;当弹射卡托40复位后,限位弹片101对应的嵌合在限位槽43内,保证弹射卡托40被稳固在上盖20和下盖30之间。[0020]另外,在下盖30的左、右侧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卡凸32,对应地,在限位罩100上、对应于卡凸32的位置设置有卡扣102,如此,通过卡扣102与卡凸32的对位连接,可使限位罩100与下盖30相连接,并便于各个配件的装配。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它包括上盖和下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位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弹射卡托,所述弹射卡托通过弹力组件连接在下盖上,所述弹射卡托上开设有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所述第二孔位腔位于第一孔位腔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孔位腔和第二孔位腔呈90°交叉布置; 所述第一孔位腔内容置有第一 SM卡,所述第二孔位腔内容置有第二 SM卡,所述下盖上镶嵌有与第一 SM卡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一针脚弹片组,所述上盖上镶嵌有与第二 SM卡的连接触点接触的第二针脚弹片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开关片、旋转片和弹力片,所述下盖的内边侧的右端边角处设置有一凸柱,所述旋转片套装在凸柱上,所述弹力片卡合在下盖的内边侧的左端边角处,所述开关片沿下盖的右边侧设置,所述开关片的一端连接弹射卡托、另一端与旋转片相抵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罩设在上盖上的限位罩,所述限位罩的左、右侧边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片,所述弹射卡托的左、右侧边对称的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弹片对应的嵌合在限位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叠加储存卡的新型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左、右侧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卡凸,所述限位罩上、对应于卡凸的位置设置有卡扣,所述限位罩通过卡扣与卡凸的对位连接与下盖相连接。
【文档编号】H01R25/00GK203787603SQ20142007623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富田周敬 申请人:欧达可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