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521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插座组件,涉及连接电源的插座领域,包括插座转接座和插头转接头;插座转接座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的插接片、壳体上形成有内凹的半球型插槽和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第一导电机构在线路连接到插接片上,插头转接头为具有一与插座转接座上的半球型插槽相应的半球型弧面和圆形平面构成的半球型结构体,插头转接头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上设有能够与第一导电机构相接触导电的第二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线路连接到插孔。该结构的插座组件插接时无需准确对准位置,无需一定角度方向限制,因此能够使得插接电源和拔出电源变得更容易简便,且使用非常安全,适合各年龄段人群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插座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电源的插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生活中常见的固定安装在墙面上的电源插座通常都只是带有两插或三插插孔的插线板,两插是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获取电能,而三插就是多了接地保护的,即连接地线,设备接电是通过电源连接线插头的插片对准插座上的插孔插入连接,获取电源,此为生活中常见的,这里就不对插座插头的具体结构多加赘述。现常用的这种插座存在这以下两点不便之处:一、插接时要插片准确对准插孔才能插入连接电源,这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或夜间是非常不便的;二、现有的这种插座在插接拔出时对于较小的儿童及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还是不够简便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拔出简便,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安全使用的一种新型插座组件。
[000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包括插座转接座和可插接在插座转接座上的插头转接头;所述插座转接座包括壳体、壳体的一面上固定穿设有用于与墙体插座插接的插接片、壳体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向壳体内凹的半球型插槽和设置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在壳体内线路连接到插接片端部上,所述插头转接头为具有一与插座转接座上的半球型插槽相应的半球型弧面和圆形平面构成的半球型结构体,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圆形平面上设有供设备电源插头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相接触导电的第二导电机构,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在插头转接头内线路连接到插孔。
[0005]所述壳体内对应半球型插槽的最低点处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插头转接头内对应半球型弧面最高点处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0006]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弹簧、绝缘U型架和绝缘U型架两自由端上分别固定设有的导电片,所述壳体内对应半球型插槽的最低点处形成有导向柱,所述第一磁铁、绝缘U型架、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所述绝缘U型架设置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与第一磁铁之间,所述绝缘U型架的两自由端夹持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上,所述弹簧设置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与绝缘U型架之间,所述两导电片分别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上,所述绝缘U型架两自由端长短不一致,所述半球型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分别供两导电片伸出的两通孔;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设置在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上的两圈导电环,所述两圈导电环的位置与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两通孔相对应,所述两圈导电环分别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孔上。
[0007]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相应设有接地保护装置,其结构是所述壳体的半球型插槽槽底内固定设有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上;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最高点处固定设有在插接时能够与第一导电块相触碰的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孔上。
[0008]所述壳体的半球型插槽槽口外边沿一圈嵌设有LED灯环,所述LED灯环的电路电源接线端子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插座转接座和插头转接头之间的插接结构采用的是凹凸的半球型插接结构,这种插接结构相比现有技术的插接结构,更容易插接,无需精确对准位置插入;两者之间的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结构设计巧妙,当插头转接头插入插座转接座内时由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产生的吸力,使两者相吸附靠近,这样有助于插头转接头的插入及插入后固定不易脱离,且第一磁铁在吸力的作用下滑动时会推动绝缘U型架,使两导电片从两通孔中伸出并分别与两导电环触碰导电,接地保护的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也相接触,该结构不管插头转接头转哪个角度都能够稳定接触导电,无需一定的角度方向限制,这也是使插接变得容易简便的原因之一,而拔出后由于吸力消失,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绝缘U型架退回原位,两导电片也脱离两通孔,这样导电片就不会外露,能够起到安全保护,防止触碰触电;另外,在半球型插槽槽口外边沿一圈嵌设有LED灯环,这在光线不好的时候,能够便于人们快速寻找到方位,且由于LED灯环发光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对于障碍人士也是非常有利的,通过触摸感知热量就可以准确找到,并安全快速插接,这对于儿童和老人的使用也是非常方便、安全的。在生活中通用的插座插头之间增设插座转接座和插头转接头,可将插座转接座长期插接在墙体的插座上,而插头转接头可配置多个,在常用的多种设备电源线插头上都插接上插头转接头,使用更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未插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含插座插头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插接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接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完整实施方式,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充分理解。
[0016]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插座转接座I和可插接在插座转接座I上的插头转接头2,插座转接座I插接在墙体的插座100上,插头转接头2与设备的电源线插头200插接,如图中所示。
[0017]所述插座转接座I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一面上固定穿设有用于与墙体插座100插接的插接片12、壳体11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向壳体11内凹的半球型插槽13和设置在半球型插槽13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14,所述第一导电机构14在壳体11内线路连接到插接片12端部上,所述壳体11内对应半球型插槽13的最低点处设有第一磁铁15,如图3、图4所
/Jn ο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机构14的详细结构为:如图4所示,包括弹簧141、绝缘U型架142和绝缘U型架142两自由端上分别固定设有的导电片143,所述壳体11内对应半球型插槽13的最低点处形成有导向柱144,所述第一磁铁15、绝缘U型架142、弹簧141套设在导向柱144上,所述绝缘U型架142设置在半球型插槽13内壁与第一磁铁15之间,所述绝缘U型架142的两自由端夹持在半球型插槽13内壁上,所述弹簧141设置在半球型插槽13内壁与绝缘U型架142之间,所述两导电片143分别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12上,所述绝缘U型架142两自由端长短不一致,所述半球型插槽13的内壁上开设有分别供两导电片143伸出的两通孔145 ;所述半球型插槽13槽底内固定设有第一导电块146,所述第一导电块146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12上。
[0019]所述壳体11的半球型插槽13槽口外边沿一圈嵌设有LED灯环16,所述LED灯环16的电路电源接线端子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12上。
[0020]所述插头转接头2为具有一与插座转接座I上的半球型插槽13相应的半球型弧面21和圆形平面22构成的半球型结构体,所述插头转接头2的圆形平面22上设有供设备电源插头200插接的插孔23,插孔23内设有用于夹持电源插头200的插接片并导电的结构,该结构可与现有的插座或排插插孔内的结构一样,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所述插头转接头2的半球型弧面21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半球型插槽13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14相接触导电的第二导电机构24,所述第二导电机构24在插头转接头2内线路连接到插孔23,所述插头转接头2内对应半球型弧面21最高点处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15相吸的第二磁铁25,如图4、图5所示。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机构24的详细结构为: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插头转接头2的半球型弧面21上的两圈导电环241,所述两圈导电环241的位置与半球型插槽13内壁上的两通孔145相对应,所述两圈导电环241分别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孔23上;所述半球型弧面21最高点处固定设有在插接时能够与第一导电块146相触碰的第二导电块242,所述第二导电块242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孔23上。
[0022]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看出第一导电机构的导电片143和第二导电机构的导电环241是连接墙体插座的火线与零线,而第一导电块146和第二导电块242是连接地线的接地保护装置,因此如果是小功率设备使用的做成两插孔的,可去掉接地保护装置的部分。
[0023]下面详细描述一下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方便使用,首先,将插座转接座I的插接片12插接在墙体的插座100上固定住,将设备电源插头200插接在插头转接头2的插孔23内;通常插片插孔的连接都比较紧固不容易脱落,所以可长期插着,此时,要连接电源就可直接拿起电源插头200往插座转接座I的半球型插槽13内插入,由于是半球型的结构,所以容易对准插入,而不用像现有的要对准插接片与插孔的位置,在光线不好的地方LED灯环16的光线很容易就让人发现找寻到,LED灯环16发光的时候还会微微发热,这对一些视觉障碍人士也是有利的,LED灯环16的用电量极低,几乎可忽略不计,放心使用;如图5所示,插头转接头2插入插座转接座I内时,由于第一磁铁15与第二磁铁25产生吸力使两者相吸附靠近,这样有助于插头转接头2的插入及插入后固定不易脱离,且第一磁铁15在吸力的作用下滑动时会推动绝缘U型架142,使两导电片143从两通孔145中伸出并分别与两导电环241触碰导电,接地保护的第一导电块146和第二导电块246也相接触;由于绝缘U型架142两自由端长短不一致,所以两导电片143和两通孔145的高度也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高低错开的,这样能够避免电源连接时发生不对应的碰触导致短路,且该结构不管插头转接头2转哪个角度都能够稳定接触导电,无需一定的角度方向限制,这也是使插接变得容易简便的原因之一,而拔出后由于吸力消失,在弹簧141张力的作用下绝缘U型架142退回原位,两导电片143也脱离两通孔145,如图4所示,这样导电片就不会外露,能够起到安全保护,防止触碰触电,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4]综上所述仅为本创作技术内容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创作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创作主张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转接座和可插接在插座转接座上的插头转接头;所述插座转接座包括壳体、壳体的一面上固定穿设有用于与墙体插座插接的插接片、壳体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向壳体内凹的半球型插槽和设置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在壳体内线路连接到插接片端部上,所述插头转接头为具有一与插座转接座上的半球型插槽相应的半球型弧面和圆形平面构成的半球型结构体,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圆形平面上设有供设备电源插头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第一导电机构相接触导电的第二导电机构,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在插头转接头内线路连接到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对应半球型插槽的最低点处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插头转接头内对应半球型弧面最高点处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弹簧、绝缘U型架和绝缘U型架两自由端上分别固定设有的导电片,所述壳体内对应半球型插槽的最低点处形成有导向柱,所述第一磁铁、绝缘U型架、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所述绝缘U型架设置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与第一磁铁之间,所述绝缘U型架的两自由端夹持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上,所述弹簧设置在半球型插槽内壁与绝缘U型架之间,所述两导电片分别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上,所述绝缘U型架两自由端长短不一致,所述半球型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分别供两导电片伸出的两通孔;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设置在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上的两圈导电环,所述两圈导电环的位置与半球型插槽内壁上的两通孔相对应,所述两圈导电环分别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相应设有接地保护装置,其结构是所述壳体的半球型插槽槽底内固定设有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上;所述插头转接头的半球型弧面最高点处固定设有在插接时能够与第一导电块相触碰的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线路连接到相应的插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半球型插槽槽口外边沿一圈嵌设有LED灯环,所述LED灯环的电路电源接线端子连接到相应的插接片上。
【文档编号】H01R13/717GK204179359SQ201420689806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杜锐, 王刚, 王子剑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