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框体部、尾部以及弹性臂,所述框体部设有开口、位于开口两端的第一、第二横向部以及纵向部,所述弹性臂设有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接触部,所述纵向部设有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开口外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上。
【专利说明】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插接电子卡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2010年9月I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570633U号专利,该专利揭示了一种SIM卡座连接器,其可焊接至电路板上并用以插接SIM卡,该SM卡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SIM卡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尾部以及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其另一端为自由末端并向上弯折延伸入收容腔内以与SIM卡相对接。
[0003]然而,所述SM卡座连接器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所述弹性臂容易因频繁发生弹性变形导致永久变形进而无法与SIM卡产生可靠对接,并且在所述SM卡从所述SM卡座连接器内退出时,SM卡容易触动弹性臂的自由末端进而使弹性臂发生翘曲变形,即产生溃Pin现象。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导电端子与电子卡可靠对接的卡连接器。
[0006]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并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框体部、自所述框体部延伸的尾部以及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弹性臂,所述框体部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开口、位于所述开口纵长两端的第一、第二横向部以及位于所述开口至少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的纵向部,所述弹性臂设有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凸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接触部,所述纵向部设有折弯的至少一弯折部,且弹性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第二横向部之间的纵向部距离,以致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开口外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上。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部包括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以及向下弯折形成的凹部,所述凸部与凹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部的上下两侧。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均设有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狭槽,所述弹性臂成对设置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的狭槽两侧。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弹性臂的接触部沿纵长方向错开设置。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弹性臂处设有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的端子槽,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端子槽内。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体部设有一对所述纵向部,并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两纵向部与第一、第二横向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开口。
[0013]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连接器,用以插接电子卡,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后向前凹设以收容所述电子卡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框体部、自所述框体部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尾部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臂,所述框体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位于所述开口后方的第一横向部、位于所述开口前方的第二横向部以及位于所述开口至少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的纵向部,所述弹性臂设有位于后方并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的第一端、位于前方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与电子卡相对接的接触部,所述纵向部设有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向前跨过所述开口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的上表面。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纵长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并包括一对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以及一对向下弯折形成的凹部。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部与凹部分别位于框体的上下两侧,并且每一凸部与一凹部前后相邻接设置。
[0016]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而第二端位于所述开口外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上,从而可防止接触发生过度变形,增强了接触部的应力强度;同时由于接触部凸伸入所述收容腔内,而弹性臂的第二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上,从而可防止弹性臂发生翘曲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以及电子卡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卡连接器移除金属外壳后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的导电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金属外壳后安装有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连接器100,该卡连接器100可焊接至电路板(未图示)上并用以插接电子卡200。在本实施例中,该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在绝缘本体I上的导电端子2以及包覆绝缘本体I的金属外壳3。
[0024]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基部10、自基部10的两侧向上凸伸的一对侧壁11以及位于所述基部10与两侧壁11之间的收容腔12。所述收容腔12自所述绝缘本体I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形成以收容所述电子卡200。所述基部10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基部10并沿前后方向排布成两排的端子槽101,所述端子槽101向上与所述收容腔12相连通。所述两侧壁11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每一侧壁11的外侧设有若干凸块111,所述基部10的两侧还设有沿水平方向向外贯穿所述两侧壁11的开槽102。
[0025]请参见图3至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沿前后方向排布成两排并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I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是以镶埋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I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也可以组装的方式固定在绝缘本体I上。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在所述基部10的端子槽101上并沿前后纵长方向延伸的框体部21、自所述框体部21的前端向前延伸的尾部23以及弹性臂22。所述两排导电端子2的尾部23均向前延伸出绝缘本体I并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所述端子槽101对应设置在所述弹性臂22下方,即弹性臂22向下变形时可收容在所述端子槽10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臂22是自所述框体部21上冲压或撕裂成型后进一步向上折弯形成,进而在所述框体部21上形成与所述弹性臂22相对应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 211。所述框体部21设有位于所述开口 211后方的第一横向部212、位于所述开口 211前方的第二横向部213以及位于所述开口 211左右两侧并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212、213的一对纵向部215。所述尾部23自所述第二横向部213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纵向部设有弯折延伸的弯折部,进而使所述开口 211的前后长度变短,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并包括一对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217以及一对向下弯折形成的凹部218,所述凸部217与凹部218分别位于框体21的上下两侧,并且两凸部217与两凹部218互相间隔设置,即每一凸部217与一凹部218相邻接设置。所述弹性臂22设有位于后方并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212的第一端221、位于前方的第二端222以及位于第一端221与第二端222之间的接触部223。所述弹性臂22的第一端221 —体连接于所述框体部21的第一横向部212,所述弹性臂22的第二端222位于所述端子槽101内并且位于所述开口 211外,所述弹性臂22的第二端222向前跨过所述开口 211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213的上表面,所述接触部223向上凸伸出所述框体部21并弯折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2内以与所述电子卡200相对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纵向部215与第一、第二横向部212、213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开口 21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部21也可仅在开口 211的一侧设置纵向部215,而开口 211的另一侧则与外界直接连通。
[0026]除图4-5所示的导电端子2结构外,图3中所示的前排导电端子2的最右侧还有一根略不同于其他导电端子结构的导电端子20。该导电端子20的框体部21的第一、第二横向部212、213均设有与所述开口 211相连通的狭槽214,所述弹性臂22成对设置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212、213的狭槽214的左右两侧,即所述两弹性臂22的第一端221同时一体连接在第一横向部212上并分别位于第一横向部212的狭槽214的左右两侧,所述两弹性臂22的第二端222同时搭接在第二横向部212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向部213的狭槽214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成对设置的弹性臂22的接触部223沿前后方向交错设置,从而使所述两接触部223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同时与电子卡200相对接,保证了导电端子20与电子卡200的接触可靠性。
[0027]所述金属外壳3包覆所述绝缘本体I,金属外壳3的两侧设有若干卡孔31,所述绝缘本体I上的凸块111卡持在所述卡孔31内从而使所述绝缘本体I与金属外壳3更好地固定在一起。所述金属外壳3上还设有延伸入开槽102内的安装脚32,所述安装脚32可以安装至电路板上从而使金属外壳3更好地固定在电路板上。
[0028]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移除金属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所述卡连接器在绝缘本体I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托盘4,所述电子卡200可固定在所述托盘4内并由托盘4沿前后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电子卡200与卡连接器相配合。
[0029]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100的弹性臂22是从框体部21上直接冲压或撕裂形成,从而有利于降低导电端子2的高度,符合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在电子卡200插入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100内时,由于所述弹性臂22的第一端221 —体连接于所述框体部21的开口 211处,而第二端222(即自由端)位于所述开口 211外并搭接在所述框体部21的第二横向部213上,即保证了所述弹性臂22的接触部223以简支梁的形式与所述电子卡200相对接,从而可防止接触223向下发生过度变形,增强了接触部223的应力强度,保证接触部223与电子卡200的可靠对接;同时由于所述第二端222 (即自由端)不会进入所述开口211内,进而避免了第二端222刮伤电路板的表面。而当电子卡200从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100内退出时,由于接触部223凸伸出所述框体部21并弯折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2内,而弹性臂22的第二端222 (即自由端)搭接在所述框体部21的第二横向部213上,从而可防止电子卡200触动第二端222进而发生翘曲的现象,即防止了电子卡200退出时产生溃Pin的现象。另外,框体部21的弯折部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从而可以保证框体部21更好地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I上。
[0030]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最佳实施例为SM卡连接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卡连接器100也可以为SD卡连接器或Micro SD卡连接器或其他类型的各种卡连接器或各种卡组合连接器。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并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框体部、自所述框体部延伸的尾部以及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弹性臂,所述框体部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开口、位于所述开口纵长两端的第一、第二横向部以及位于所述开口至少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的纵向部,所述弹性臂设有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凸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设有折弯的至少一弯折部,且弹性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第二横向部之间的纵向部距离,以致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开口外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以及向下弯折形成的凹部,所述凸部与凹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部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均设有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狭槽,所述弹性臂成对设置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的狭槽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臂的接触部沿纵长方向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弹性臂处设有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的端子槽,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端子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部设有一对所述纵向部,并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两纵向部与第一、第二横向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开口。
8.—种卡连接器,用以插接电子卡,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后向前凹设以收容所述电子卡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框体部、自所述框体部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尾部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臂,所述框体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位于所述开口后方的第一横向部、位于所述开口前方的第二横向部以及位于所述开口至少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部的纵向部,所述弹性臂设有位于后方并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部的第一端、位于前方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与电子卡相对接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设有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向前跨过所述开口并搭接在所述第二横向部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并包括一对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以及一对向下弯折形成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与凹部分别位于框体的上下两侧,并且每一凸部与一凹部前后相邻接设置。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4190075SQ20142069436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郭建刚, 陈高 申请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