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信号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93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信号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控制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差,且采用普通聚氯乙烯PVC绝缘或者护套,这样的控制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输电发热等原因会产生使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随着环保电缆需求与日俱增,减少此类气体排放的电缆也成为了人们期望的产品。

技术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信号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目前的控制电缆,抗干扰能力差,且容易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信号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内芯、控制电缆、挤压式外层、绝缘层、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阻燃层、钢带层、复合聚酯薄膜、岩棉填充层、软芯外层、软芯网络电缆、挤管式外层、屏蔽信号电缆、半导电屏蔽层,所述电缆内芯的外侧设有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且内侧设有控制电缆、软芯网络电缆、屏蔽信号电缆,所述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的外侧设有岩棉填充层,所述岩棉填充层的外侧设有复合聚酯薄膜,所述复合聚酯薄膜的外侧设有钢带层,所述钢带层的外侧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侧设有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所述软芯网络电缆位于控制电缆的一侧,所述软芯网络电缆与控制电缆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有屏蔽信号电缆,所述控制电缆的外侧设有挤压式外层,所述挤压式外层外侧设有绝缘层,所述软芯网络电缆的外侧设有挤管式外层,所述挤管式外层的外侧设有软芯外层,所述屏蔽信号电缆的的外侧设有半导电屏蔽层。

所述挤管式外层和挤压式外层都采用YPU材料。

所述软芯网络电缆选用7根单丝绞合的导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通过改变电缆的结构和材料,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并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内部设有复合聚酯薄膜、绝缘层等,使得电缆总体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本专利在软芯网络电缆与控制电缆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有屏蔽信号电缆,起到屏蔽外界信号干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3本专利在屏蔽信号电缆外侧设有半导电屏蔽层,利用半导电屏蔽层将干扰信号导入到屏蔽信号电缆内,进而增强信号屏蔽效果,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4本专利采用岩棉填充层的设计,能够保证隔热性能和保证绝缘线芯的圆整度。

5本专利的控制电缆和软芯网络电缆的挤压式外层和挤管式外层都采用选用了柔软、耐磨、耐候、耐油、耐腐蚀的TPU护层,从线缆的护层上解决了电缆的耐老化和柔软的问题,延长了寿命长。

6本专利电缆的结构简单,所用部件都比较便宜,制造成本低,整体的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电缆内芯,2-控制电缆,3-挤压式外层,4-绝缘层,5-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6-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7-阻燃层,8-钢带层,9-复合聚酯薄膜,10-岩棉填充层,11-软芯外层,12-软芯网络电缆,13-挤管式外层,14-屏蔽信号电缆,15-半导电屏蔽层。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电缆内芯1、控制电缆2、挤压式外层3、绝缘层4、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5、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6、阻燃层7、钢带层8、复合聚酯薄膜9、岩棉填充层10、软芯外层11、软芯网络电缆12、挤管式外层13、屏蔽信号电缆14、半导电屏蔽层15,电缆内芯1的外侧设有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5,且内侧设有控制电缆2、软芯网络电缆12、屏蔽信号电缆14,高韧性复合铝箔屏蔽层5的外侧设有岩棉填充层10,岩棉填充层10的外侧设有复合聚酯薄膜9,复合聚酯薄膜9的外侧设有钢带层8,钢带层8的外侧设有阻燃层7,阻燃层7的外侧设有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6,软芯网络电缆12位于控制电缆2的一侧,软芯网络电缆12与控制电缆2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有屏蔽信号电缆14,控制电缆2的外侧设有挤压式外层3,挤压式外层3外侧设有绝缘层4,软芯网络电缆12的外侧设有挤管式外层13,挤管式外层13的外侧设有软芯外层11,屏蔽信号电缆14的的外侧设有半导电屏蔽层15。

挤管式外层13和挤压式外层3都采用YPU材料。

软芯网络电缆12选用7根单丝绞合的导体结构。

本专利通过改变电缆的结构和材料,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并在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内部设有复合聚酯薄膜、绝缘层等,使得电缆总体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软芯网络电缆与控制电缆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有屏蔽信号电缆,起到屏蔽外界信号干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在屏蔽信号电缆外侧设有半导电屏蔽层,利用半导电屏蔽层将干扰信号导入到屏蔽信号电缆内,进而增强信号屏蔽效果,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