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651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接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接线盒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线接线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线盒结构复杂,形状不合理导致整体变得不结实,外壳容易损坏,尤其是用于镶嵌在墙体内部的接线盒一旦损坏,很难维修,不仅影响使用还影响美观,现有的接线器并没有留有足够的储备导线,一旦导线部分损坏,就难以继续使用,并且极难续接,有时甚至需要破除一部分墙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接线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线接线盒,包括第一接线口、上外壳、下外壳和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限位片、绕线轴、轴承和固定螺丝,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的上侧均设有第一接线口,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的下侧部均设有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的内侧均设有螺丝孔,每组所述螺丝孔设有两个,所述下外壳的内部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柱的外侧套接有绕线装置,所述限位片为圆形结构,两组所述限位片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穿插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螺柱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支柱内侧的内螺纹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内侧均设有螺丝孔,且均位于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的内侧,每组所述螺丝孔设有两个,所述螺丝孔的底部均设有加固基座,每组两个所述螺丝孔之间均设有压线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的螺母外侧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均为六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绕线装置共设有四组,且均匀设置在下外壳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导线接线盒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绕线装置,能够在使用时,将一部分导线缠绕到绕线装置上,作为备用导线储备,防止在对接线头进行改装的时候,避免损坏导线,从而导致导线不够用的情况,通过加入支柱结构,能够将绕线装置的位置固定,并且能够给予绕线装置足够的旋转空间,将导线缠绕起来备用,通过加入轴承结构,能够使绕线装置旋转的时候减少与支柱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通过加入固定螺丝,能够在缠绕完成或者将备用导线拉出使用的时候,将绕线装置固定,避免导线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在接线盒内散开缠绕一团,使接线盒内的导线存放的更有序,总的来说,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增加接线盒的强度,能够在接线盒内有序的存放一部分导线备用,适合多种需要导线连接的场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绕线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3为上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接线口、2第二接线口、3上外壳、4下外壳、5夹线片、6螺丝孔、7加固基座、8绕线装置、9支柱、10内螺纹、11限位片、12绕线轴、13轴承、14固定螺丝、15外螺纹、16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导线接线盒,包括第一接线口1、上外壳3、下外壳4和绕线装置8,绕线装置8包括限位片11、绕线轴12、轴承13和固定螺丝14,上外壳3与下外壳4均为六边形结构,上外壳3和下外壳4的上侧均设有第一接线口1,第一接线口1用来穿插输入端的导线,上外壳3和下外壳4的下侧部均设有第二接线口2,第二接线口2用来穿插输出端的导线,上外壳3和下外壳4的内侧均设有螺丝孔6,且均位于第一接线口1和第二接线口2的内侧,上外壳3与下外壳4通过螺丝孔6连接,每组螺丝孔6设有两个,螺丝孔6的底部均设有加固基座7,加固基座7防止螺丝孔6断裂,每组两个螺丝孔6之间均设有压线片5,压线片5能够将接入的导线接头压住,防止接头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断裂,下外壳4的内部设有支柱9,支柱9的内部设有内螺纹10,支柱9的外侧套接有绕线装置8,绕线装置8能够将导线缠绕并存储在接线盒内备用,所述绕线装置8共设有四组,且均匀设置在下外壳4的内部,分为四组能够将接入的导线接头分开放置,避免相互缠绕造成短路,限位片11为圆形结构,限位片11能够限制绕线的位置,避免混乱,两组限位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轴12,绕线轴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3,轴承13能够防止支柱9与绕线轴12之间相互磨损,轴承13的内侧穿插有固定螺丝14,固定螺丝14的螺母外侧设有防滑纹16,防滑纹16能够在拧紧或者拧松绕线装置12的时候,增加手指与固定螺丝14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固定螺丝14的螺柱外侧设有外螺纹15,外螺纹15与支柱9内侧的内螺纹10对应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