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859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电抗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抗器,用于在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车辆中搭载的车载用DC-DC转换器、功率转换装置的构成部件等。



背景技术:

电抗器、电动机这样的磁性部件应用在各种领域中,这种磁性部件包括具有将绕组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的线圈和一部分配置于该卷绕部的内部的磁芯。作为这样的磁性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有一种电抗器,用于在混合动力汽车这样的电动车辆中载置的转换器的电路部件。

作为现有的电抗器的一例,提出一种具备线圈、磁芯以及端面夹设部件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6(框架状线圈骨架62)等、专利文献2的图3(侧线圈骨架44a、44b)等)。通常,关于线圈和磁芯,利用具有一对卷绕部的线圈和具有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内部的一对内侧芯部以及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外侧的一对外侧芯部的环状的磁芯。通常,内侧芯部和外侧芯部由粘接剂接合(参照专利文献3的第0050段、第0072段等)。并且,端面夹设部件通过配置于内侧芯部的端部并夹设在卷绕部的端面和外侧芯部之间,从而设置成用于对内侧芯部和外侧芯部进行定位或者确保卷绕部与外侧芯部的绝缘。在专利文献2(参照第0046段)中,通过粘接或嵌合等而将外侧芯部配置于端面夹设部件(侧线圈骨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5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847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9923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的电抗器中,提出通过将外侧芯部粘接或嵌合安装于端面夹设部件,从而形成环状的磁芯,制造电抗器。但是,端面夹设部件的与外侧芯部的接合面是平面,也考虑到在粘接时会使接合强度不够的情况,在最坏的情况下存在外侧芯部从端面夹设部件脱落的可能性。并且,嵌合的情况也与粘接同样地存在接合强度不够的可能性。因此,在将端面夹设部件固定于内侧芯部的端部并且将外侧芯部组装于端面夹设部件从而利用端面夹设部件对内侧芯部和外侧芯部进行定位固定时,在外侧芯部与端面夹设部件的接合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存在内侧芯部与外侧芯部的连接不充分的可能性。因此,期望能够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牢固地一体化而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和内侧芯部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牢固地一体化而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和内侧芯部的电抗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具备线圈和磁芯,所述线圈具有卷绕部,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内部的内侧芯部以及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外侧的外侧芯部,在所述电抗器中,具备:端面夹设部件,固定于所述内侧芯部的端部,并夹设在所述卷绕部的端面和所述外侧芯部之间;以及外侧树脂模制部,将所述外侧芯部和所述端面夹设部件一体化,在所述端面夹设部件形成有防脱部,该防脱部埋设于所述外侧树脂模制部并具有抑制所述外侧树脂模制部脱落的防脱形状。

发明效果

上述电抗器能够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牢固地一体化,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和内侧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组装件和外侧芯部的概要立体图。

图3是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组装件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4是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磁芯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5是作为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组装件的构成部件之一的芯部件的概要立体图。

图6是作为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组装件的构成部件之一的线圈罩的概要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线圈罩的另一例的概要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源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9是示出具备转换器的功率转换装置的一例的概要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具备线圈和磁芯,所述线圈具有卷绕部,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卷绕部的内部的内侧芯部以及配置于卷绕部的外侧的外侧芯部。并且,电抗器具备:端面夹设部件,固定于内侧芯部的端部,并夹设在卷绕部的端面和外侧芯部之间;以及外侧树脂模制部,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一体化。并且,在端面夹设部件形成有防脱部,该防脱部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并具有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脱落的防脱形状。

根据上述电抗器,通过外侧树脂模制部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一体化,并且还在固定于内侧芯部的端部的端面夹设部件形成有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的防脱部。通过防脱部的防脱形状阻止外侧树脂模制部脱落,因此能够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从端面夹设部件脱落,提高端面夹设部件与外侧树脂模制部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经由外侧树脂模制部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牢固地一体化,因此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和内侧芯部。并且,在即使不使用粘接剂也能够将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牢固地接合而将外侧芯部和内侧芯部牢固地连接这一点上,在生产率方面优异。另外,在本发明中,并不是完全地否定粘接剂的使用,也可以在制造电抗器时辅助性地使用粘接剂。

(2)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例,列举出上述防脱部的防脱形状是具有弯折部的形状的方式。

由于防脱部具有弯折部,因此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的弯折部成为倒钩,与外侧树脂模制部卡挂,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脱落。因此,能够提高端面夹设部件与外侧树脂模制部的接合强度而使外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牢固地一体化,因此外侧芯部和内侧芯部更牢固地连接。

(3)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例,列举出如下方式:上述线圈具有并列配置的一对卷绕部,上述磁芯是具有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内部的一对内侧芯部和与这些内侧芯部的两端连接的一对外侧芯部的环状的磁芯,在一对卷绕部的各端面和各外侧芯部之间分别夹设有上述端面夹设部件。并且,列举出如下方式:所述电抗器具备芯部件,该芯部件通过使一方的端面夹设部件利用树脂模制而一体成形在一方的内侧芯部的端部而成。

通过在内侧芯部的端部一体成形有端面夹设部件,将外侧芯部与芯部件的端面夹设部件一体化,从而能够将外侧芯部与内侧芯部连接。由于在内侧芯部的端部一体成形有端面夹设部件,因此不需要另行准备端面夹设部件,能够削减部件个数,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利用粘接剂等将端面夹设部件固定于内侧芯部的端部的作业。并且,也能够使用相同形状的一对上述芯部件而形成环状的磁芯。在该情况下,由于一对芯部件是相同形状的相同部件,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成型方式而进行制作,能够削减成本。

(4)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例,列举出如下方式:所述电抗器具备安装于上述卷绕部的外周面的线圈罩,在线圈罩形成有用于与上述端面夹设部件卡合的卡合突起。

将线圈罩安装于卷绕部并且通过卡合突起将线圈罩与端面夹设部件卡合,从而仅通过卡合就能够容易地制作利用线圈罩使线圈、内侧芯部和端面夹设部件一体化而成的组装件。因此,能够提高电抗器的生产率。进而,通过将外侧芯部与组装件的端面夹设部件一体化,能够将外侧芯部与内侧芯部连接,能够制造电抗器。根据情况,也能够在不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制作组装件。特别是,通过在电抗器的全部制造工序中不使用粘接剂而不需要粘接剂的保管、管理,除此之外,也不需要使粘接剂硬化的硬化工序。另外,并不是完全地否定粘接剂的使用,也可以在制作组装件时辅助性地使用粘接剂。

(5)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例,举出如下方式:在上述端面夹设部件形成有供上述卡合突起嵌入的卡合孔。

通过将线圈罩的卡合突起嵌入于端面夹设部件的卡合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线圈罩相对于端面夹设部件的定位,其结果是,安装有线圈罩的卷绕部也相对于端面夹设部件定位。进而,由于端面夹设部件以定位于内侧芯部的端部的状态固定,因此通过端面夹设部件与线圈罩的卡合,也确定内侧芯部相对于卷绕部的位置。

(6)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例,举出如下方式:上述卡合突起从上述线圈罩侧插入于上述卡合孔,上述卡合突起的前端侧从上述端面夹设部件的相反侧突出并且埋设于上述外侧树脂模制部,在上述卡合突起的前端侧具有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脱落的防脱形状。

通过使线圈罩的卡合突起的前端侧穿过卡合孔从端面夹设部件的相反侧突出而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并且在该卡合突起的前端侧具有防脱形状。由于通过卡合突起的前端侧的防脱形状而使线圈罩与外侧树脂模制部牢固地接合,因此能够经由外侧树脂模制部抑制线圈罩从端面夹设部件脱落。并且,也能够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从端面夹设部件脱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中的相同标号表示相同名称的部件。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相等的含义以及该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电抗器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图6对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进行说明。图1是电抗器1α的概要立体图,图2是设置于电抗器1α的组装件1和外侧芯部32的概要立体图,图3是组装件1的概要分解立体图,图4是设置于电抗器1α的磁芯3的概要分解立体图。并且,图5是作为组装件1的构成部件之一的芯部件3A、3B的概要立体图,图6是作为组装件1的构成部件之一的线圈罩4的概要立体图。另外,在图1中,以交叉阴影线示出作为电抗器1α的构成部件之一的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与现有的电抗器同样地具备线圈2和形成环状的闭合磁路的磁芯3(参照图4),在使其下侧(图1的纸面下侧)的面与冷却基座等设置对象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线圈2具有将绕组线卷绕而成的一对卷绕部2A、2B(也参照图3)。磁芯3具有:一对内侧芯部31、31,配置于各卷绕部2A、2B的内部(参照图3、图4);以及一对外侧芯部32、32,配置于两卷绕部2A、2B的外侧并与这些内侧芯部31、31的两端连接(参照图2、图4),所述磁芯3形成为环状。进而,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具备配置于两内侧芯部31、31的各端部并各自夹设在一对卷绕部2A、2B的各端面和各外侧芯部32、32之间的一对端面夹设部件5、5,并且具备将各外侧芯部32、32和各端面夹设部件5、5一体化的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上述端面夹设部件5在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位置具有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脱落的防脱部这一点是与现有的电抗器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下文中,对电抗器1α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线圈)

如图3所示,线圈2具有一对卷绕部2A、2B和连结两卷绕部2A、2B的连结部2R。各卷绕部2A、2B以彼此相同的匝数、相同的卷绕方向形成为空心筒状,并以各元件的轴向平行的方式并列。并且,连结部2R是在两卷绕部2A、2B的一端侧将两卷绕部2A、2B相连的呈U字状弯折的部分。该线圈2可以通过卷绕连续的一根绕组线而形成,也可以由单独设置的绕组线形成各卷绕部2A、2B并且通过利用焊接、压接等将各卷绕部2A、2B的绕组线的端部彼此接合而形成。

各卷绕部2A、2B形成为四角筒状,其轴向的端面形状是四角形状(长方形状、正方形状)的角部倒圆角后的形状。当然,卷绕部2A、2B不限定于四角筒状,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多角筒状或圆筒状。圆筒状的卷绕部是指其端面形状为闭合曲线形状(正圆形状或椭圆形状、跑道形状等)的卷绕部。

包含卷绕部2A、2B的线圈2由被覆线形成,所述被覆线是在由铜、铝、镁或者其合金这样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扁线、圆线等导体的外周具备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绝缘被覆层而构成的被覆线。在该例中,通过对被覆扁线进行扁立绕法卷绕而形成各卷绕部2A、2B,所述被覆扁线是导体由铜制的扁线构成且绝缘被覆由瓷漆(作为代表的是聚酰胺酰亚胺)构成的被覆扁线。

线圈2的两端部2a、2b从卷绕部2A、2B的另一端侧拉伸,并安装端子部件8a、8b(参照图2)。经由该端子部件8a、8b而与对线圈2进行电力供给的电源等外部装置(未图示)连接。端部2a、2b的引出方向未特别限定,在该例中,形成为卷绕部2A、2B的轴向。

(内侧芯部)

内侧芯部31、31是配置于线圈2的卷绕部2A、2B(参照图3)的内部的部件。如图4所示,各内侧芯部31、31是包含磁性材料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磁芯片31m和磁导率比磁芯片31m低的间隔材料31g交替配置而成的层叠柱状体。另外,内侧芯部31也可以由一个柱状的磁芯片形成。内侧芯部31、31可以整体容纳于卷绕部2A、2B的内部,也可以是,其轴向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从卷绕部2A、2B突出。磁芯片31m能够利用将以铁等铁族金属或其合金等为代表的软磁性粉末加压成形而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形体、将包含软磁性粉末和树脂的混合物成形而得到的复合材料、层叠多个具有绝缘被膜的磁性薄板(例如电磁钢板)而得到的层叠体等。并且,间隔材料31g能够利用氧化铝等非磁性材料。另外,间隔材料31g也能够由形成后述的芯被覆部52(参照图5)的树脂形成。

(外侧芯部)

如图4所示,外侧芯部32、32是与内侧芯部31、31的两端连接并与内侧芯部31、31一起形成环状的磁芯3的部件。外侧芯部32配置于卷绕部2A、2B(参照图3)的外侧,未覆盖卷绕部2A、2B而从卷绕部2A、2B突出。只要外侧芯部32的形状是具有与一对内侧芯部31、31的端面连接的内端面32e的形状即可而不特别限定。在该例中,外侧芯部32是上表面和下表面呈大致圆顶状的柱状体。另外,外侧芯部32也可以是大致长方体状。

与内侧芯部31的磁芯片31m同样地,外侧芯部32能够由将软磁性粉末加压成形而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形体形成,或者能够由将包含软磁性粉末和树脂的混合物成形而得到的复合材料形成,或者能够由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得到的层叠体形成。外侧芯部32可以由与内侧芯部31的磁芯片31m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作为后者的例子,举出例如由粉末挤压成形体形成内侧芯部31的磁芯片31m并由复合材料形成外侧芯部32的情况。

(端面夹设部件)

如图2、图3所示,端面夹设部件5、5是配置于两内侧芯部31、31的各端部并将内侧芯部31、31和外侧芯部32、32定位的部件。并且,端面夹设部件5、5还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夹设在线圈2的卷绕部2A、2B的各端面和各外侧芯部32、32之间而确保两者的绝缘。在该例中,在各内侧芯部31的一端部分别固定有端面夹设部件5。端面夹设部件5、5在配置外侧芯部32一侧的外侧面形成有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参照图1)脱落的防脱部(兼作为后述的定位部511、512)。

[芯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过树脂模制在一方的内侧芯部31的端部一体成形一方的端面夹设部件5,由此形成一对芯部件3A、3B。具体来说,通过树脂模制而利用树脂被覆内侧芯部31的周面从而形成芯被覆部52,并且,利用该树脂的一部分在内侧芯部31的端部形成端面夹设部件5。如图5所示,两芯部件3A、3B是相同形状的部件,如果使芯部件3A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则变得与芯部件3B一样。两芯部件3A、3B当然不一定必须是相同形状。

芯被覆部52以遍及内侧芯部31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的方式形成于内侧芯部31的周面,还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夹设在卷绕部2A、2B(参照图3)的内周面和内侧芯部31之间而确保两者的绝缘。即,芯被覆部52担负现有的电抗器中的内侧夹设部件(内侧线圈骨架)的作用。该芯被覆部52具有从端面夹设部件5延伸出预定的长度的粗径部521和与该粗径部521连续的细径部522。细径部522的外径比粗径部521的外径小,细径部522的内径与粗径部521的内径相等。即,细径部522形成得比粗径部521更薄。

在该例中,通过树脂模制而将芯被覆部52形成于内侧芯部31,并且通过将端面夹设部件5一体成形而将端面夹设部件5固定于内侧芯部31的端部。当然,也可以是,分别准备具有芯被覆部52的内侧芯部31和端面夹设部件5,通过粘接或嵌合等而将端面夹设部件5固定于内侧芯部31的端部,从而形成芯部件3A、3B。

进而,在该例中,在通过树脂模制而形成芯被覆部52时,将磁芯片31m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在模具内,通过将树脂填充于磁芯片31m之间的空隙而形成间隔材料31g。由此,得到内侧芯部31,该内侧芯部31是多个磁芯片31m被一体化并且在磁芯片31m之间配置由形成芯被覆部52的树脂形成的间隔材料31g而成的。

端面夹设部件5以及芯被覆部52能够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端面夹设部件5以及芯被覆部52的构成材料能够利用例如聚苯硫醚(PPS)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液晶聚合物(LCP)、尼龙6、尼龙66这样的聚酰胺(PA)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除此之外,也能够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并且,还能够通过使这些树脂含有陶瓷填料而提高热传导性,使散热性提高。作为陶瓷填料,能够利用例如氧化铝、二氧化硅等非磁性粉末。

在端面夹设部件5的配置外侧芯部32一侧的外侧面形成有规定外侧芯部32相对于端面夹设部件5的安装位置的定位部511、512(参照图2、图5)。定位部511、512是从端面夹设部件5的外侧面突出的突起,且设置于端面夹设部件5的上侧和下侧,以围绕外侧芯部32的内端面侧的端部的外缘的方式呈二角括号状形成。由这些二角括号状的定位部511、512围绕的空间成为容纳外侧芯部32的端部的一部分的容纳空间51s,使得外侧芯部32的位置相对于端面夹设部件5确定。在该例中,由定位部511、512围绕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形成有后述的卡合孔5h的向两侧伸出的部分)稍微凹陷。

在此,定位部511、512还具备抑制后述的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参照图1)脱落的作为防脱部的功能。即,定位部511、512兼具防脱部。具体来说,如图5的以虚线圈出的圆形部分中所示,在定位部511的两边侧及定位部512的两边侧以及下侧处剖面形成为大致L字型,即定位部511和定位部512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形成具有向外侧(与容纳空间51s相反一侧)呈大致L字状弯折的弯折部5b的防脱形状。该定位部(防脱部)511、512的弯折部5b(防脱形状)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

在该例中,在定位部511、512的一部分形成防脱形状,以使定位部511、512也作为防脱部而发挥功能,但是,只要是在端面夹设部件5的除去容纳空间51s之外的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位置,则也可以在定位部之外另行形成具有防脱形状的突起(防脱部)。只要防脱部的形成位置是位于端面夹设部件5的外侧面且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位置即可,并不特别限定。并且,将防脱形状形成为具有大致L字状的弯折部5b的形状,但只要是在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状态下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脱落的形状即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防脱部的防脱形状,例如能够采用具有大致U字状等的弯折部的形状,除此之外,还能够采用向前端侧扩大的形状、在周面上具有凹凸、缺口的形状等各种形状。

在端面夹设部件5的容纳空间51s的底面(与外侧芯部32的内端面相对的面)形成有从底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51p(参照图2、图5)。这些突出部51p是用于与容纳空间51s的底面隔开间隔地支撑被嵌入到容纳空间51s中的外侧芯部32的部件。通过与容纳空间51s的底面隔开间隔地支撑外侧芯部32的内端面,能够在通过后述的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将外侧芯部32和端面夹设部件5一体化时使树脂也遍布于形成在外侧芯部32的内端面和容纳空间51s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利用树脂填埋在内侧芯部31和外侧芯部32之间形成的间隙。这样一来,通过使树脂进入到内侧芯部31和外侧芯部32之间的间隙中而几乎不形成空隙,从而能够减少由空隙引起的磁特性(电感值等)的偏差而得到稳定的磁特性。并且,由于在形成在端面夹设部件5和外侧芯部32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树脂而几乎不形成空隙,因此能够提高端面夹设部件5与外侧芯部32的接合强度。通过使外侧芯部32和端面夹设部件5由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牢固地一体化,能够期待抑制由从车辆传递来的振动引起的外侧芯部32和端面夹设部件5之间的晃动和与空隙相伴的振动的效果。

在该例中,通过将突出部51p分散地配置于多个部位而在各突出部51p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树脂的流路,因此易于使树脂遍布于形成在外侧芯部32的内端面和容纳空间51s的底面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突出部51p的分散配置而调整树脂的流动,能够实现均匀的树脂填充。能够适当地选择从这样的突出部51p的底面突出的突出高度,使得在内侧芯部31和外侧芯部32之间形成有预定长度的间隙。并且,能够根据树脂的粘度等而适当地选择突出部51p的配置部位,以使树脂在内侧芯部31(端面夹设部件5)和外侧芯部32的间隙中顺畅地流动。如该例所示,将突出部51p分散配置于容纳空间51s而形成树脂的流路,通过调整突出部51p的数量、配置而使流路的形成状态变化,从而能够产生树脂的顺畅的流动。

如图5所示,在端面夹设部件5中,在容纳空间51s的底面中的与内侧芯部31的端面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窗部51w,内侧芯部31的端面从该窗部51w露出。因此,在通过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将外侧芯部32和端面夹设部件5一体化时,树脂流入窗部51w,在内侧芯部31和外侧芯部32之间形成有树脂间隙。

并且,在一方的芯部件3A(3B)的端面夹设部件5中,在容纳空间51s的底面中的与另一方的芯部件3B(3A)的内侧芯部31的端面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插入孔51h。在芯部件3A(3B)中的端面夹设部件5的插入孔51h中插入有芯部件3B(3A)中的芯被覆部52的细径部522的前端部(参照图2)。

进而,在端面夹设部件5中的配置内侧芯部31一侧的内侧面(即,配置外侧芯部32一侧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筒部51c和分隔部51d(参照图5)。筒部51c从内侧面突出,筒部51c的空洞与上述的插入孔51h相连。

分隔部51d在上述筒部51c和具有芯被覆部52的内侧芯部31之间的位置以从端面夹设部件5的内侧面突出的方式设置。该分隔部51d在将芯部件3A、3B组装于线圈2(参照图3)时夹设在卷绕部2A、2B之间而保持两卷绕部2A、2B的分隔状态。通过该分隔而能够切实地确保两卷绕部2A、2B之间的绝缘。

在一方的芯部件3A(3B)中,内侧芯部31中的芯被覆部52的细径部522的外部形状与上述的筒部51c的内部形状大致一致,能够将细径部522插入于另一方的芯部件3B(3A)中的端面夹设部件5的筒部51c。因此,如果将芯部件3A、3B彼此接近,使两芯部件3A、3B中的细径部522和筒部51c彼此嵌合,则两芯部件3A、3B成为呈环状相连的状态(参照图2)。此时,内侧芯部31中的形成在芯被覆部52的粗径部521和细径部522之间的台阶部与筒部51c的端面抵接止动,两芯部件3A、3B的相对的位置确定为预定位置。

除此之外,在端面夹设部件5、5形成有供后述的线圈罩4、4的卡合突起4p嵌入的卡合孔5h(参照图2、图3)。该卡合孔5h的形成部位比配置外侧芯部32的部位靠外侧。

在该例中,卡合孔5h分别设置于从由定位部511、512围绕的中央部分向两侧伸出的部分。并且,卡合孔5h以能够压入线圈罩4的卡合突起4p的内部形状和内部尺寸形成。具体来说,该卡合孔5h是与卡合突起4p的根部部分的外形相似且具有比该外部形状稍小的内部形状和内部尺寸的卡合孔5h。

(外侧树脂模制部)

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参照图1)是将外侧芯部32和端面夹设部件5(参照图2)一体化的部件。具体来说,在将外侧芯部32、32配置于端面夹设部件5、5的状态下利用树脂被覆各外侧芯部32、32的周面,从而形成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并且,在形成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时,使端面夹设部件5的定位部(防脱部)511、512所具有的弯折部5b(防脱形状)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由此,能够通过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将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一体化,能够通过防脱形状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从端面夹设部件5、5脱落。因此,由于端面夹设部件5、5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接合强度被提高,因此能够将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牢固地一体化,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32、32和内侧芯部31、31。通过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32和内侧芯部31,能够抑制由从车辆传递来的振动引起的外侧芯部32和内侧芯部31之间的晃动。在该例中,以从端面夹设部件5突出的线圈罩4的卡合突起4p的前端也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方式形成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形成于两外侧芯部32、32的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各自形成,未彼此一体地形成。

更具体来说,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以覆盖各外侧芯部32、32的周面整体和各端面夹设部件5、5的外侧面(配置外侧芯部32一侧的面)的方式形成。因此,如图1所示,线圈2(卷绕部2A、2B)未被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覆盖。并且,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树脂的一部分进入形成在外侧芯部32、32的内端面和端面夹设部件5的外侧面(容纳空间51s的底面)之间的间隙,有助于外侧芯部32与端面夹设部件5的接合强度的提高。另外,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不需要一定覆盖外侧芯部32、32的周面整体,在充分获得外侧芯部32、32与端面夹设部件5、5的接合强度的范围内,外侧芯部32、32的一部分也可以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露出。

进而,如图1所示,在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一体化形成有端子部件8a、8b以及金属制的套管6h。该套管6h形成用于将电抗器1α固定于设置对象的安装孔。

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能够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作为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构成材料,能够利用例如PPS树脂、PTFE树脂、LCP、PA树脂(尼龙6、尼龙66等)、PBT树脂、AB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另外,也能够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不易破裂、低成本等优点。并且,通过使这些树脂含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等陶瓷填料,也能够提高散热性。

(线圈罩)

如图2、图3、图6所示,线圈罩4、4是安装于卷绕部2A、2B的外周面的部件。线圈罩4、4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与端面夹设部件5、5卡合而确定内侧芯部31、31相对于卷绕部2A、2B的位置。

如图6所示,线圈罩4是将具有两个贯通孔的板材在两贯通孔之间的位置处呈L字弯折的形状的部件,换句话说,是将两个框状的部件呈L字状相连的形状的部件。线圈罩4的L字的敞开部分作为用于嵌入到卷绕部2A、2B(参照图2、图3)的嵌入用切口而发挥功能。由于在线圈罩4形成有嵌入用切口,因此能够通过从卷绕部2A、2B的外周侧嵌入而安装线圈罩4,因此容易进行线圈罩4向卷绕部2A、2B的安装。

线圈罩4中的L字的弯折部分(参照标号40)的内周面成为与四角筒状的卷绕部2A、2B(参照图3)的角部对应的形状。并且,大致L字型的线圈罩4中的与L字的端部相当的部分(参照标号41、42)以与卷绕部2A、2B的角部对应的形状弯曲。位于L字的弯折部分的弯折部(保持部)40以及位于L字的端部的弯曲部(保持部)41、42分别保持各卷绕部2A、2B的周向的四个角部中的将卷绕部2A、2B的下表面和外侧面相连的角部、将下表面和内侧面相连的角部以及将外侧面和上表面相连的角部。通过这些保持部40、41、42,线圈罩4相对于卷绕部2A、2B的固定状态稳定,线圈罩4不易从卷绕部2A、2B脱落。另外,在卷绕部2A、2B为圆筒状的情况下,如果线圈罩4形成为其端面形状具有大于卷绕部2A、2B的周长的一半且3/4以下的长度的圆弧形状,则能够得到能够从卷绕部2A、2B的外周嵌入且能够牢靠地安装于卷绕部2A、2B的线圈罩4。

在弯曲部40、41、42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梳齿4c。相邻的梳齿4c的间隔与卷绕部2A、2B的各匝(绕组线)的厚度大致相等。因此,在将线圈罩4安装于卷绕部2A、2B的外周面时,各梳齿4c插入到卷绕部2A、2B的匝之间,各匝嵌入到相邻的梳齿4c之间。通过该梳齿4c,能够抑制匝彼此摩擦而损伤绕组线表面的绝缘被覆层。并且,由于通过使线圈罩4、4的梳齿4c嵌入到卷绕部2A、2B的各匝之间而使线圈罩4、4牢固地固定于卷绕部2A、2B,因此也能够抑制由从车辆传递来的振动引起的线圈罩4、4的脱落。

在线圈罩4的保持部42的线圈罩4的轴向(与卷绕部2A、2B的轴向相同)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形成有供各卷绕部2A、2B的第一匝和最后一匝嵌入的匝容纳部421、422。两匝容纳部421、422之间的长度L1与将配置在两容纳部421、422之间的匝的总计厚度和线圈罩4的多个梳齿4c的总计厚度加在一起而得到的长度L2大致相等(例如,L1=L2±1mm以下)。通过将线圈罩4形成为这样的尺寸,能够使线圈罩4不易从卷绕部2A、2B脱落。

进而,在线圈罩4形成有用于与端面夹设部件5(参照图3)机械性地卡合的卡合突起4p。卡合突起4p是向线圈罩4的轴向突出的突起,且在线圈罩4的轴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各设置有一个。各卡合突起4p是大致四方柱状的突起,且成为朝向其前端侧而前端斜向变细的形状。通过将卡合突起4p形成为前端变细的形状,易于将卡合突起4p嵌入于端面夹设部件5的卡合孔5h。

线圈罩4优选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由此,在使电抗器1α与设置对象接触时,易于确保设置对象与线圈2之间的绝缘。作为非导电性材料,能够列举出例如PPS树脂、PTFE树脂、LCP、PA树脂(尼龙6、尼龙66等)、PBT树脂、AB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等。由于树脂通常绝缘性较高,且挠性也优异,因此如果利用树脂形成线圈罩4,则能够易于将线圈罩4嵌入于卷绕部2A、2B,因此是优选的。通过使上述树脂含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等陶瓷填料,也能够提高散热性。

[组装件]

图2所示的组装件1是通过组合线圈2、芯部件3A、3B(内侧芯部31、31以及端面夹设部件5、5的一体构件)和线圈罩4、4而一体化而成的组装件。如主要参照图5而说明地,芯部件3A、3B是通过树脂模制在一方的内侧芯部31的端部一体成形一方的端面夹设部件5而成的部件。因此,可以说组装件1是使线圈2(卷绕部2A、2B)、内侧芯部31、31、端面夹设部件5、5、线圈罩4、4一体化而成的组装件(参照图3)。具体来说,将线圈罩4、4嵌入安装于卷绕部2A、2B的外周面,以在卷绕部2A、2B的内侧插通有内侧芯部31、31并且在端面夹设部件5、5的卡合孔5h中插入有线圈罩4、4的卡合突起4p的方式配置芯部件3A、3B,从而制成组装件1。由此,能够仅通过安装于线圈2的线圈罩4、4与固定于内侧芯部31、31的端部的端面夹设部件5、5的机械卡合而容易地制作组装件1。

(其他结构)

在图1所示的电抗器1α中,列举出将传感器单元配置于在卷绕部2A、2B之间形成的间隙的结构。传感器单元是具备传感器、保持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件以及传输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电缆并测定电抗器动作时的物理量的部件。传感器是例如热敏电阻这样的热敏元件、加速度传感器等。并且,传感器保持件是用于保持传感器并且将传感器固定在卷绕部2A、2B之间的位置的部件。如果将夹设在卷绕部2A、2B的圈之间的梳齿设置于传感器保持件,则能够使传感器保持件相对于线圈2的固定状态稳定。

《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1~图3对图1所示的电抗器1α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组装件的制作]

首先,制作图2所示的组装件1。为此,如图3所示,准备线圈2、线圈罩4、4以及芯部件3A、3B。然后,将线圈罩4、4嵌入安装于线圈2的卷绕部2A、2B的外周面。此时,使线圈罩4、4的梳齿4c夹设在卷绕部2A、2B的匝之间。此时,各卷绕部2A、2B的第一匝和最后一匝分别嵌入于线圈罩4、4的匝容纳部421、422(参照图6),将线圈罩4、4牢靠地固定在卷绕部2A、2B的外周面。

接着,将芯部件3A、3B中的内侧芯部31、31插入到卷绕部2A、2B的内部。然后,将线圈罩4、4的卡合突起4p嵌入到芯部件3A、3B中的端面夹设部件5、5的卡合孔5h,使线圈罩4、4与端面夹设部件5、5机械性地卡合。此时,芯部件3A侧的细径部522插入于芯部件3B侧的插入孔51h,并且,芯部件3B侧的细径部522插入于芯部件3A侧的插入孔51h,两芯部件3A、3B如图2所示地呈环状相连。插入于插入孔51h的细径部522从容纳空间51s的底面突出(参照图2)。细径部522的突出长度是突出部51p的突出长度以下。

在上述组装件1中,线圈罩4、4相对于卷绕部2A、2B的位置确定,线圈罩4A、4B相对于端面夹设部件5、5的位置确定。由于端面夹设部件5分别与各内侧芯部31的端部一体化,因此经由端面夹设部件5和线圈罩4而高精度地确定内侧芯部31、31相对于卷绕部2A、2B的位置。

[外侧芯部向组装件的一体化]

接着,如图2所示,将外侧芯部32、32嵌入到组装件1(芯部件3A、3B)中的端面夹设部件5、5的容纳空间51s,进而,通过钎焊等将端子部件8a、8b连接于线圈2的端部2a、2b。在嵌入外侧芯部32时,也可以预先将粘接剂涂敷于外侧芯部32的内端面(与端面夹设部件5的外侧面相对的面)。

将组装件1、外侧芯部32、32和端子部件8a、8b的一体构件配置在模具内,并且,将金属制的套管6h(参照图1)配置在模具内。然后,通过将树脂填充到模具内并使树脂固化(硬化),形成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从而将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一体化。此时,以使端面夹设部件5的定位部(防脱部)511、512所具有的弯折部5b(参照图5)埋设于树脂的方式形成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从而完成图1所示的电抗器1α。填充到模具内的树脂还无残留地遍布于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的间隙。由于在端面夹设部件5的容纳空间51s的底面形成有突出部51p,因此成为外侧芯部32、32从该底面分隔的状态。

在此,如图5中的以虚线圈出的圆形部分所示,在定位部511、512形成有向突出方向呈大致L字状弯折的弯折部5b,其作为防脱部而发挥功能。通过将该大致L字状的弯折部5b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弯折部5b成为倒钩,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脱落,使端面夹设部件5、5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接合强度提高。

《效果》

如上文所说明地,在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中,通过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使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一体化,并且,在端面夹设部件5、5中形成有具有防脱形状的防脱部(定位部511、512)。因此,能够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从端面夹设部件5、5脱落,提高端面夹设部件5、5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通过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将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牢固地一体化,因此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外侧芯部32、32和内侧芯部31、31。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防脱形状是具有弯折部5b的形状,因此其成为倒钩,能够有效地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脱落。

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在生产率方面优异。由于使用在一方的内侧芯部31的端部一体成形一方的端面夹设部件5而成的芯部件3A、3B,因此能够将内侧芯部31以及端面夹设部件5作为一体构件而进行处理,不需要另行接合内侧芯部31和端面夹设部件5。并且,由于芯部件3A、3B是相同形状的部件,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成型方式而制作,能够削减成本。而且,这是由于,仅将线圈罩4、4安装于卷绕部2A、2B并且使线圈罩4、4与端面夹设部件5、5卡合,就能够容易地制作通过线圈罩4、4使线圈2和芯部件3A、3B(内侧芯部31、31以及端面夹设部件5、5的一体构件)一体化而成的组装件1。根据情况,也能够在不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制作组装件1。

在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中,通过线圈罩4、4高精度地确定内侧芯部31、31相对于卷绕部2A、2B的位置,而且,卷绕部2A、2B与内侧芯部31、31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线圈罩4、4而维持。因此,能够在确保内侧芯部31、31与卷绕部2A、2B的绝缘的基础上以不需要粘接剂的方式实现以适当的配置定位的工序,能够容易地制作组装件1。并且,能够抑制由于从车辆传递来的振动而引起内侧芯部31、31与卷绕部2A、2B的内周面摩擦而损伤卷绕部2A、2B的情况。

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α能够在保持图1所示的组装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设置于设置对象并使用,而不用容纳于壳体并利用灌注树脂埋设或者利用树脂对整体进行模制。这是由于,构成电抗器1α的各部件牢靠地组合而成为不易分解的构造。进而,在该电抗器1α中处于线圈2等露出的状态,因此当在将电抗器1α浸渍于例如液体制冷剂等的状态下使用时能够高效地冷却电抗器1α。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热量而使电抗器1α的动作不稳定的情况。另外,电抗器1α的设置的朝向未特别限定,可以将电抗器1α的下表面(纸面下侧的面)设置于设置对象,也可以将其以外的面设置于设置对象。

<变形实施方式1-1>

线圈罩4、4与端面夹设部件5、5的机械卡合不限定于卡合突起4p向卡合孔5h的压入。例如能够采用在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设置钩状的保持部并将该保持部嵌入到卡合孔5h中卡挂住的卡挂配合结构等。

<变形实施方式1-2>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在线圈罩4、4的内周面预先形成有梳齿4c的例子。与此相对地,也可以将没有梳齿的线圈罩4、4嵌入到卷绕部2A、2B的外周面。进而,也可以通过加热线圈罩4、4而使线圈罩4、4的一部分熔融,使得该熔融物进入到卷绕部2A、2B的匝之间。在该情况下,通过热塑性树脂形成线圈罩4、4中的至少与卷绕部2A、2B相对的部位。该结构即是在将线圈罩4、4安装于卷绕部2A、2B后形成梳齿4c的结构。

<变形实施方式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对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线圈罩4的卡合突起4p中在其前端侧具有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脱落的防脱形状的形态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图7所示的线圈罩4’除了卡合突起4p的形状不同这一点之外与使用图2、图3等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线圈罩4相同,因此在下文中以不同点为中心而说明。并且,对于图7所示的线圈罩4’以外的结构(端面夹设部件5等),由于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标号而省略说明。

线圈罩4’中的卡合突起4p具有在插入于端面夹设部件5的卡合孔5h(也参照图3)的状态下其前端侧从端面夹设部件5的与线圈罩4’侧相反一侧的面突出的长度,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从端面夹设部件5的相反侧突出。并且,该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在形成将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一体化的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参照图1)时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并且,如图7中以虚线圈出的圆形部分所示,在该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形成有具有切除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得到的缺口部4g的防脱形状。

在上述线圈罩4’中,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穿过卡合孔5h而从端面夹设部件5的相反侧突出,其前端侧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参照图1),并且,在其前端侧具有缺口部4g(防脱形状)。通过该缺口部4g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变得不易脱落,抑制了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脱落。因此,线圈罩4’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牢固地接合,能够经由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抑制线圈罩4’从端面夹设部件5脱落。并且,还能够通过缺口部4g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从端面夹设部件5脱落。因此,外侧芯部32、32和端面夹设部件5、5牢固地一体化而外侧芯部32、32和内侧芯部31、31更牢固地连接。

在该例中,将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的防脱形状形成为具有缺口部4g的形状,但如果是在埋设于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的状态下抑制外侧树脂模制部6A、6B脱落的形状,则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多个缺口部的形状,也可以与上述的端面夹设部件5的防脱部的形状相同地形成为具有弯折部的形状。在后者的情况下,考虑将卡合孔5h的内部形状、内部尺寸形成为比卡合突起4p的根部部分的外形大,以使卡合突起4p的前端侧能够插入于卡合孔5h。在该情况下,在制作组装件1时,有时卡合突起4p相对于卡合孔51h的位置不稳定。因此,例如列举出如下方式,即,在线圈罩4’设置另一个分开的卡合突起,并且,在端面夹设部件5设置与该卡合突起对应的另一个分开的卡合孔,将这些分开的卡合突起与分开的卡合孔的卡合方式设为压入方式。

<实施方式2>

《转换器·功率转换装置》

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能够适当地应用于通电条件例如为最大电流(直流):100A~1000A左右、平均电压:100V~1000V左右、使用频率:5kHz~100kHz左右的用途,且代表性地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车载用功率转换装置的构成部件。在该用途中,期待为能够适当地利用满足如下条件的电抗器:直流通电为0A时的电感值是10μH以上且2mH以下,最大电流通电时的电感值是0A时的电感值的10%以上。在下文中,基于图8、9对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抗器应用于车载用功率转换装置的例子简单地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8所示,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这样的车辆1200具备:主电池1210;功率转换装置1100,与主电池1210连接;以及电动机(负载)1220,由来自主电池1210的供给电力驱动并应用于行驶。电动机1220代表性地是三相交流电动机,行驶时驱动车轮1250,再生时作为发电机而发挥功能。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情况下,车辆1200除了电动机1220之外还具备发动机。另外,在图8中,示出插口作为车辆1200的充电部位,但也可以形成为具备插头的形态。

功率转换装置1100具有:转换器1110,与主电池1210连接;以及逆变器1120,与转换器1110连接并进行直流与交流的相互转换。该例所示的转换器1110在车辆1200行驶时将200V~300V左右的主电池1210的直流电压(输入电压)升压到400V~700V左右并向逆变器1120供电。并且,转换器1110在再生时将从电动机1220经由逆变器1120输出的直流电压(输入电压)降压至适于主电池1210的直流电压并使主电池1210充电。逆变器1120在车辆1200行驶时将由转换器1110升压的直流转换为预定的交流并向电动机1220供电,在再生时将来自电动机1220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直流并向转换器1110输出。

如图9所示,转换器1110具备多个开关元件1111、控制开关元件1111的动作的驱动电路1112以及电抗器L,通过重复接通/断开(开关动作)而进行输入电压的转换(在此为升压降压)。开关元件1111能够利用场效应晶体管(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功率器件。电抗器L具有如下功能:利用阻碍要流过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线圈性质,在通过开关动作而使电流增减时使该变化平滑。作为该电抗器L,使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能够通过使用构造强度较高且可靠性优异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抗器而实现功率转换装置1100(包括转换器1110)的可靠性的提高。

在此,除了转换器1110之外,上述车辆1200还具备与主电池1210连接的供电装置用转换器1150、与作为辅机类1240的电源的副电池1230和主电池1210连接并将主电池1210的高压转换为低压的辅机电源用转换器1160。转换器1110代表性地是进行DC-DC转换,而供电装置用转换器1150和辅机电源用转换器1160进行AC-DC转换。在供电装置用转换器1150中也具有进行DC-DC转换的部件。能够将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同样的结构并适当地改变了大小和形状等的电抗器用于供电装置用转换器1150、辅机电源用转换器1160的电抗器。并且,也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抗器应用于进行输入电力的转换的只进行升压的转换器或只进行降压的转换器。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具备只具有一个卷绕部的线圈的电抗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抗器能够应用于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这样的电动车辆中搭载的双向DC-DC转换器这样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构成部件。

标号说明

1α 电抗器

1 组装件

2 线圈

2A、2B 卷绕部 2R 连结部 2a、2b 端部

3 磁芯

31 内侧芯部 32 外侧芯部

31m 磁芯片 31g 间隔材料

32e 内端面

3A、3B 芯部件

4、4’ 线圈罩

4p 卡合突起 4g 缺口部(防脱形状)

40 弯折部(保持部) 41、42 弯曲部(保持部) 4c 梳齿

421、422 匝容纳部

5 端面夹设部件

511、512 防脱部(定位部)

5b 弯折部(防脱形状)

5h 卡合孔

51c 筒部 51d 分隔部

51s 容纳空间 51p 突出部 51h 插入孔 51w 窗部

52 芯被覆部 521 粗径部 522 细径部

6A、6B 外侧树脂模制部 6h 套管

8a、8b 端子部件

1100 功率转换装置

1110 转换器

1111 开关元件 1112 驱动电路

L 电抗器

1120 逆变器

1150 供电装置用转换器 1160 辅机电源用转换器

1200 车辆

1210 主电池 1220 电动机

1230 副电池 1240 辅机类

1250 车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