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特高压或超高压直流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11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特高压或超高压直流绝缘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直流绝缘子,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结构特高压或超高压直流绝缘子。



背景技术:

现在的直流超高压及特高压空心绝缘筒,当内部穿越载流导体时,例如:变压器套管(图1)、GIS用出线套管(图2)、穿墙套管,除了沿轴向的表面场强外(Ea),还有更大的径向场强(Er),使得中间接地部位的场强很大,极易发生闪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特高压或超高压直流绝缘子,该直流绝缘子使得空心绝缘筒沿着表面的场强均匀分布,避免了有害的放电及有害的离子迁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结构特高压或超高压直流绝缘子,包括绝缘筒、设置在绝缘筒上端的上法兰和设置在绝缘筒下端的下法兰,其特征在于:在绝缘筒内侧由上而下设有一组电阻单元;单个电阻单元包括玻璃钢圆筒,在玻璃钢圆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上端和法兰下端,在玻璃钢圆筒上绕制有漆包电阻丝,且漆包电阻丝多层平铺绕制成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线包;相邻电阻单元层间设有绝缘薄膜;在绝缘筒与玻璃钢圆筒之间填充有绝缘气体。

进一步,绝缘筒的内径与玻璃钢圆筒的外径相适配,且漆包电阻丝位于绝缘筒的内径与玻璃钢圆筒的外径之间。所述绝缘筒是复合绝缘空心绝缘筒或空心瓷套。

漆包电阻丝是康铜、镍铬丝,起头电阻丝和法兰上端短接,然后用绕制电压互感器的方法平铺绕制,末端电阻丝和法兰下端短接。绝缘薄膜是点胶薄膜。绝缘气体是SF6气体。

本发明将每个电阻单元一次装入空心复合筒的内侧,形成一个电阻符合设计要求的电阻线包。每个电阻单元都是浸在SF6气体中的,所以所有的间隙都充填了SF6绝缘气体。绕包的端绝缘也正是用SF6气体绝缘,所以整个线包都有可靠的电气性能。

由此形成一个贯通的沿着绝缘筒内侧电阻均匀分布的电阻分压器。在直流电压下,内表面的直流电压也就分布均匀。由于流过电阻分压器的电流Ir值明显大于外表面的泄露电流Io,因此也钳制了外表面的电压分布。

与传统直流绝缘子相比,本发明结构绝缘子沿着绝缘筒内表面布置螺旋状的电阻丝,内表面的电压完全由电阻分配,通过内表面的电压钳制外表面的电压;为了满足电阻大小,将电阻分成若干个电阻单元组成。由于有了这个电流通道,可以使绝缘子表面电压分布均匀,当高压端有静电电荷集聚时,可以有效的释放电荷,避免了有害的放电及有害的离子迁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可以用来制造直流套管,包括变压器套管、GIS出线套管、GIL管道母线套管、穿墙套管;也可以用来作为隔离开关的支柱等。这种套管既可以是复合的空心绝缘筒,也可以用直筒形的电瓷瓷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套管的轴向场强和径向场强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GIS用出线套管的轴向场强和径向场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及轴向场强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电阻单元中漆包电阻丝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电阻单元中漆包电阻丝为梯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结构特高压或超高压直流绝缘子,包括绝缘筒2、设置在绝缘筒上端的上法兰1和设置在绝缘筒下端的下法兰4,在绝缘筒内侧由上而下设有一组电阻单元3。单个电阻单元包括玻璃钢圆筒31,在玻璃钢圆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上端32和法兰下端33,在玻璃钢圆筒上绕制有漆包电阻丝5,且漆包电阻丝多层平铺绕制成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线包;相邻电阻单元层间设有绝缘薄膜6;在绝缘筒与玻璃钢圆筒之间填充有绝缘气体7。绝缘筒的内径与玻璃钢圆筒的外径相适配,且漆包电阻丝位于绝缘筒的内径与玻璃钢圆筒的外径之间。绝缘筒是复合绝缘空心绝缘筒或空心瓷套。

本发明在空心绝缘筒的内表面布置螺旋状的电阻丝,内表面的电压完全由电阻分配,通过内表面的电压钳制外表面的电压。为了实现这个发明,要克服以下几个难题。

1、流经电阻的电流Ir(图3)必须明显大于流经外表面的泄露电流,这样才能钳制外表面的电压分布。而这个电流也不能过大,由此电流产生的损耗所引起的温升要合适。例如:对于±1100kV的直流套管,设总的损耗P为5kW左右,这样套管的温升不会超过20K,此时的电流

<mrow> <mi>I</mi> <mo>=</mo> <mfrac> <mi>U</mi> <mi>R</mi> </mfrac> </mrow>

<mrow> <mi>P</mi> <mo>=</mo> <mi>U</mi> <mi>I</mi> <mo>=</mo> <msup> <mfrac> <mi>U</mi> <mi>R</mi> </mfrac> <mn>2</mn> </msup> <mo>=</mo> <mfrac> <mrow> <msup> <mn>1100</mn> <mn>2</mn> </msup> <mo>&times;</mo> <msup> <mn>10</mn> <mn>6</mn> </msup> </mrow> <mi>R</mi> </mfrac> <mo>=</mo> <mn>5</mn> <mo>&times;</mo> <msup> <mn>10</mn> <mn>3</mn> </msup> <mi>V</mi> <mi>A</mi> </mrow>

可得

电阻R=242MΩ

电流I=4.6mA

一般来说,1100kV的直流空心复合筒的高度为12m左右,内径大概为1m左右,即使用很细的电阻丝,直径φ0.12mm-φ0.2mm电阻丝每米的电阻值也仅为30Ω左右。

则如果沿内侧均匀密布,其最大电阻为

<mrow> <mi>R</mi> <mo>=</mo> <mfrac> <mrow> <mo>(</mo> <mn>12000</mn> <mo>-</mo> <mn>1000</mn> <mo>)</mo> <mi>m</mi> <mi>m</mi> <mo>&times;</mo> <mn>30</mn> <mi>&Omega;</mi> <mo>/</mo> <mi>m</mi> <mo>&times;</mo> <mn>3.14</mn> <mo>&times;</mo> <mn>1</mn> <mi>m</mi> </mrow> <mrow> <mn>0.2</mn> <mi>m</mi> <mi>m</mi> <mo>&times;</mo> <mn>1.05</mn> </mrow> </mfrac> <mo>=</mo> <mn>4.93</mn> <mi>M</mi> <mi>&Omega;</mi> </mrow>

其中:12000mm为空心复合筒总高

1000mm为复合绝缘筒间的法兰总高

30Ω为每米电阻丝是电阻值

1m为复合空心筒的直径

0.2mm为电阻丝的直径

1.05为系数

显然,任何平绕的方式是远远达不到阻值的要求的。因此;与本发明配套的技术是一种电阻的绕制方法,将12m长的内侧电阻分成若干单元,例每单元长30cm,则每单元分担电压为:

<mrow> <mi>U</mi> <mo>=</mo> <mfrac> <mrow> <mn>1100</mn> <mi>k</mi> <mi>V</mi> <mo>&times;</mo> <mn>300</mn> <mi>m</mi> <mi>m</mi> </mrow> <mrow> <mn>12000</mn> <mi>m</mi> <mi>m</mi> </mrow> </mfrac> <mo>=</mo> <mn>27.5</mn> <mi>k</mi> <mi>V</mi> </mrow>

每单元由一个玻璃钢圆筒和相应的屏蔽电极组成,用漆包电阻丝(康铜、镍铬丝等电阻丝),起头电阻丝51和法兰上端32短接,然后用绕制电压互感器的方法平铺绕制线包,层间采用GIS用电压互感器用的点胶薄膜,末端电阻丝52和法兰下端33短接。

由于法兰上、下两端有27.5kV的电位差,所以最上层和最下层电阻丝留有15mm左右的绝缘距离,呈现均匀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布置。

将每个电阻单元一次装入空心复合筒的内侧,形成一个电阻符合设计要求的电阻线包。每个电阻单元都是浸在SF6气体中的,所以所有的间隙都充填了SF6绝缘气体。绕包的端绝缘也正是用SF6气体绝缘,所以整个线包都有可靠的电气性能。

由此形成一个贯通的沿着绝缘筒内侧电阻均匀分布的电阻分压器。在直流电压下,内表面的直流电压也就分布均匀。由于流过电阻分压器的电流Ir值明显大于外表面的泄露电流Io,因此也钳制了外表面的电压分布。

由于有了这个电流通道,当高压端有静电电荷集聚时,可以有效的释放电荷,避免了有害的放电及有害的离子迁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利用本发明,可以用来制造直流套管,包括变压器套管、GIS出线套管、GIL管道母线套管、穿墙套管;也可以用来作为隔离开关的支柱等。这种套管既可以是复合的空心绝缘筒,也可以用直筒形的电瓷瓷套。

如果在最后的一个单元做一个抽头,可以直接作为电阻分压器,作为直流电压互感器使用。分压器低压侧电阻R2可以按照变化的要求设计,可获得任何需要的变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