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49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旋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缆使用环境的日益复杂,对高性能抗干扰电缆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螺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信号损失较为严重,其耐磨、防水、耐高温性能较差,屏蔽效果不好,这些都限制了电缆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磨、防水,具有良好耐高温和抗干扰性能的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传输电缆,包括电缆内芯、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防水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护套、填充物和弹簧,所述电缆内芯由四组实芯导体和四组内芯单元构成,所述实芯导体外依次包覆有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屏蔽层,所述内芯单元由两组实芯导体和包覆在所述实芯导体外表面的所述绝缘层构成,内芯单元外依次包覆有所述内屏蔽层、所述防水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相外切且都与所述外屏蔽层内周面相贴合,所述外屏蔽层内填有所述填充物,所述护套包覆在所述外屏蔽层外表面,所述护套上连接有所述弹簧。

所述螺旋传输电缆实芯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丝正规绞合而成。

所述螺旋传输电缆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或聚醚醚酮层。

所述螺旋传输电缆外屏蔽层为壁厚为0.03-0.05mm的铝塑复合薄膜套。

所述螺旋传输电缆内屏蔽层采用编织结构,镀锡丝编织密度不小于98%。

所述螺旋传输电缆护套采用聚氨酯材料。

所述螺旋传输电缆护套厚度不小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螺旋传输电缆耐磨、防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干扰性能,可满足反复循环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实芯导体,2、绝缘层,3、第一屏蔽套,4、第二屏蔽层,5、防水层,6、内屏蔽层,7、外屏蔽层,8、护套,9、填充物,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种螺旋传输电缆,包括电缆内芯、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防水层5、内屏蔽层6、外屏蔽层7、护套8、填充物9和弹簧10,电缆内芯由四组实芯导体1和四组内芯单元构成,实芯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绝缘层2和第一屏蔽层3,内芯单元由两组实芯导体1和包覆在实芯导体1外表面的绝缘层2构成,内芯单元外依次包覆有内屏蔽层6、防水层5和第二屏蔽层4,第一屏蔽层3和第二屏蔽层4相外切且都与外屏蔽层7内周面相贴合,外屏蔽层7内填有填充物9,护套8包覆在外屏蔽层7外表面,护套8上连接有弹簧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实芯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丝正规绞合而成;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或聚醚醚酮层;外屏蔽层为壁厚为0.03mm的铝塑复合薄膜套;内屏蔽层采用编织结构,镀锡丝编织密度为98%;护套采用聚氨酯材料;护套的厚度3mm。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