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47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如笔记本电池,矿灯和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客户对电池容量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等,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各种多并或多串的电池组件,但是现有的连接方式是将电池组件逐个的连接,这个连接过程繁琐,并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连接结构连接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一种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并联或串联多个电池的多边形镍带,多个所述电池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多边形镍带,且所述多边形镍带包括多个带圆角的对角,所述对角的中心与所述电池端面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镍带为三角形镍带或四边形镍带,所述四边形镍带为菱形镍带。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镍带为由多个正多边形共边拓展形成的网状镍带。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镍带上还设有可折弯贴合在所述电池侧壁上的辅助延伸部,所述辅助延伸部沿所述多边形镍带的一个对角向外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对角上的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电 池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镍带为等边镍带,且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端面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多边形镍带的边长。

进一步地,所述对角的中心与所述电池端面的中心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的连接结构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多边形镍带的设置,避免了传统的逐个连接造成的生产效率低,同时多边形镍带的对角上设有与电池端面同心的圆角,这样设计使得将多边形镍带通过点焊连接在该电池组件上时,可以直接通过该圆角的圆心进行定位焊接,从而可以提高连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菱形镍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照附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并联或串联多个电池的多边形镍带20,该由多个电池10组成的电池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多边形镍带20,由于镍带的导电性,进而多边形镍带20连接在电池组件的两端时就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电池10进行串联或并联,并且该多边形镍带20包括多个带圆角201的对角,同时该对角的中心与电池10端面的中心重合,该对角的中心也即圆角201的圆心,该圆角201的圆心和电池10端面的中心在焊接时重合,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圆角201的圆心来定位点焊,从而保证焊接的高效性,同时由于圆角201的设置避免了焊接时割破操作者的手。

以上设计的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通过多边形镍带20的设置,避免了传统的逐个连接造成的生产效率低,同时多边形镍带20的对角上设有与电池10端面同心的圆角201,这样设计使得将多边形镍带20通过点焊连接在该电池组件上时,可以直接通过该圆角201的圆心进行定位焊接,从而可以提高连接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多边形镍带20为三角形镍带或四边形镍带或者是其他多边形的镍带结构,此处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串联或并联的电池10数量来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四边形镍带,并且进一步优选为菱形镍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多边形镍带20上还设有可折弯贴合在电池10侧壁上的辅助延伸部202,该辅助延伸部202沿多边形镍带20的一个对角向外延伸而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多边形为菱形时,该辅助延伸部202与菱形镍带的对角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该辅助延伸部202在焊接开始前连接在一个固定的工装上,然后多个电池10通过一个治具预先呈菱形堆码,接着堆码好的电池组件与菱形镍带配合,这个过程中通过辅助延伸部202的固定可以保持菱形镍带的位置不变,通过治具调整好电池组件的位置,使得多边形镍带20的每个对角上的圆角201的圆心刚好与电池10端面的中心重合,这 样可以保证焊接的高效性,同时在焊接完成后,由于镍带本身较软的特性,将该辅助延伸部202折弯贴合在电池10的侧面上,最后通过一个热缩管将整个电池组件包裹后热缩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多边形镍带20还可以优选为由多个正多边形共边拓展形成的网状镍带,这样可以适应于更多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池10优选为柱状结构,并且该多边形镍带20的对角上的圆角201的半径小于电池10的半径,这样设计可以节省镍带的材料,并且本实施例中,该圆角201的半径优选为3cm,并且电池10的半径远大于该圆角201的半径。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多边形镍带20优选为等边镍带,并且相邻两个电池10端面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多边形镍带20的边长,这样设计可以保证相邻电池10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