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电连接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46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铜制电连接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小型化、轻便化及便携带化,如摄像机、笔记本以及手机等,这些电子产品的驱动电源也向着高容量、高安全性以及轻便化的方向发展,锂电池以其高容量等优良特性,广泛地运用在电子产品中。

锂电池包括壳体、盖板以及电芯等,其中电芯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端具有上端开口,盖板则封闭在壳体的上端的开口,再通过形成在盖板上的极柱,则可以将锂电池与外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实现供电。

为了使得极柱与电芯之间实现电性连接,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较为复杂的连接结构,这样,不仅存在电池结构复杂的缺陷,以及在进行极柱与电芯连接时,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铜制电连接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中,需要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实现极柱与电芯之间电性连接,存在电池结构复杂以及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铜制电连接片,包括与极柱连接的对接片以及两个对夹片,所述对接片的一侧边形成有连接侧边,两个所述对夹片的内侧均连接在所述对接片的连接侧边,且两个所述对夹片的外侧空置布置;所述对接片的连接侧边形成有第一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凹陷区域与两个所述对夹片的内侧呈断开布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对夹片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第二凹陷区域,两个所述对夹片的第二凹陷区域分别与所述对接片的第一凹陷区域对齐布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对夹片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与电芯连接的连接元件的对夹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片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凸点,多个所述凸点嵌入在所述极柱的表面中。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片的一侧边的中部朝外凸出,形成所述连接侧边。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对夹片内侧的上部连接于所述对接片的连接侧边,两个所述对夹片内侧的下部空置布置,且两个所述对夹片内侧的下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对夹片内侧的下部形成有条状缺口,所述条状缺口沿着所述对夹片的内侧延伸布置,且贯穿所述对夹片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实际连接中,将与电芯电性连接的连接元件置于两个对夹片的对夹区域中,且使得两个对夹片相对摆动,直至叠合,从而将连接元件连接在两个对夹片之间,且利用对接片与极柱连接,实现电芯与极柱的电性连接,铜制电连接片的结构简单,使得电池的结构简单,连接操作也简单;另外,对接片的第一凹陷区域与对夹片的内侧呈断开布置,这样,减少对夹片与对接片之间的连接,有利于熔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铜制电连接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铜制电连接片1,运用在锂电池中,当然,其运用不仅仅限制于锂电池,还可以是其他各种电池中,如可充电的电池等等。

铜制电连接片1包括对接片11以及两个对夹片12,其中,对接片11用于与极柱连接,且对接片11的一侧边形成有连接侧边112,两个对夹片12的内侧均连接在对接片11的连接侧边112上,且两个对夹片12的外侧呈空置布置状,这样,对于两个对夹片12而言,对夹片12的内侧均连接在对接片11的连接侧边112,两者之间形成交叉布置状。

两个对夹片12之间形成有对夹区域,这样,当两个对夹片12以对接片11的连接侧边112为摆动中心,相对摆动时,对夹区域则缩小,直至两个对夹片12叠合,当两个对夹片12相离摆动时,对夹区域则扩大。

在实际连接中,将与电芯电性连接的连接元件置于两个对夹片12的对夹区域中,且使得两个对夹片12相对摆动,直至叠合,从而将连接元件连接在两个对夹片12之间,实现电芯与极柱的电性连接。

上述提供的铜制电连接片1,可以实现极柱与电芯之间的连接,且结构简单,使得电池的结构简单,利用对接片11与极柱连接,两个对夹片12与电芯的连接元件连接,操作也简单。

另外,由于铜制电连接片为铜材料制成,当电池短路时,为了使得铜制电连接片可以熔断,使得电芯与极柱之间断开,本实施例中,对接片11的连接侧边112形成有第一凹陷区域,该第一凹陷区域与对夹片12的内侧呈断开布置,这样,减少对夹片12与对接片11之间的连接,有利于熔断。

具体地,在两个对夹片12的内侧也分别形成有第二凹陷区域,两个第二凹陷区域分别与对接片11的第一凹陷区域对齐布置,从而形成三维状的凹陷区域14,进一步有利于对接片11与两个对夹片12之间的熔断。

本实施例中,对接片11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凸点111,该多个凸点111嵌入 在极柱的表面,从而使得对接片11与极柱之间稳固连接。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对接片11也可以通过其它连接结构实现与极柱之间的连接,不仅限置于凸点111。

对接片11一侧边的中部朝外侧凸出,形成上述的连接侧边112,这样,便于铜制电连接片1的加工,以及避免对接片11对两个对夹片12的操作形成干涉。

两个对夹片12的内侧的上部连接在对接片11的连接侧边112,且两个对夹片12内侧的下部呈空置布置,两个对夹片12的下部之间形成有间隔13,便于两个对夹片12之间的相对摆动或相离摆动。

另外,对夹片12的内侧的下部形成条状缺口,该条状缺口沿着对夹片12的内侧延伸,且贯穿对夹片12的下部,这样,使得两个对夹片12的内侧的下部之间的间隔13增大,更有利于两个对夹片12的相对摆动或相离摆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