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3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换插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转换插头。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电子产品的插头设计不完全相同,各国的设计标准也不同,不同国家买的电器不能方便的插到电源上,导致手机或其它无法充电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特别是外出旅游,此问题则显得尤为突出,携带转换插头显得尤为必要。

现有技术中的转换插头多是组合式,功能比较单一,在使用时多是采用不同类型的插头进行独立控制和推出,不能方便的转换各式标准不同的插头,且占用空间比较大,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组合式转换插头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插头,该转换插头通过转动转换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引脚的转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插头,其包括上盖、下盖、转换装置、多个引脚和与所述引脚数量相同的多个支持件,所述转换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盖嵌合于所述转换装置的内部;多个所述支持件沿周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转换装置的下方,且每个所述支持件的下方连接一个所述引脚;

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所述引脚相对应的插孔,所述转换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支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凸起;

所述转换插头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支持件相同数量的导向装置,所述支持件分别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导向装置;每个所述导向装置都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以使所述引脚在不使用时退回至插孔内;

当转动所述转换装置时,所述第一凸起推动其中一个所述支持件的所述第二凸起向着所述下盖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该支持件带动与其连接的引脚向着下盖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下盖的侧面设有USB接口。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下盖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相通;

所述插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USB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第一壳体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壳体为长方形。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用以限定所述转换装置的转动范围。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限位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的两端。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转换装置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旋转轨道;

所述转换插头还包括插头接点和用于固定所述插头接点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转换装置的内部,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且嵌合于所述转换装置的第一旋转轨道内,所述转换装置可相对于所述上盖和固定架转动。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第一凸起为倒三角形结构。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第一凸起的最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卡槽。

上述的转换插头中,所述引脚、所述支持件和所述导向装置的个数都为3个。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转换插头,导向装置中的弹性元件的下端固定,弹性元件作用于与其相对应的支持件的弹力的方向指向上盖,弹性元件的弹力用以使引脚在不使用时退回至插孔内,此时,引脚处于无效位置,转换插头无法使用;

转动转换装置,第一凸起推动其中一个支持件的第二凸起向着下盖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该支持件带动与其连接的引脚向着下盖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此时,引脚处于有效位置,转换插头可以使用;

继续转动转换装置,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该支持件带动与其相连的引脚向着上盖的方向运动,该引脚从该有效位置处退回至插孔内,此时,引脚处于无效位置,转换插头无法使用。

进一步地,由于上盖与固定架相对固定且嵌合于转换装置的第一旋转轨道内,转换装置可相对于上盖和固定架转动,从而简化了转换插头的内部结构,降低了转换插头的整体高度。

更进一步地,下盖内腔中的限位块可以限定转换装置的转动范围,从而防止转换装置在转动范围过大时破坏USB接口的PCBA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总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限位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第一引脚伸出插孔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第二引脚伸出插孔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第三引脚伸出插孔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2、下盖;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限位块;3、转换装置;31、第一凸起;4、引脚;41、第一引脚;42、第二引脚;43、第三引脚;5、支持件;51、第一支持件;52、第二支持件;53、第三支持件;7、插头接点;8、第二凸起;9、导向装置;91、第一导向装置;92、第二导向装置;93、第三导向装置;10、USB接口;11、PCBA板;12、固定架;13、卡槽;14、电源输出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换插头,其包括上盖1、下盖2、转换装置3、多个引脚4和与引脚4数量相同的多个支持件5,转换装置3可转动地设于下盖2上,上盖1嵌合于转换装置3的内部;多个支持件5沿周向依次设置在转换装置3的下方,且每个支持件5的下方连接一个引脚4;

下盖2上设有与引脚4相对应的插孔,转换装置3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31,支持件5上设有与第一凸起31相匹配的第二凸起8;

转换插头还包括多个与支持件5相同数量的导向装置9,支持件5分别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导向装置9;每个导向装置9都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以使引脚4在不使用时退回至插孔内;

当转动转换装置3时,第一凸起31推动其中一个支持件5的第二凸起8向着下盖2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该支持件5带动与其连接的引脚4向着下盖2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

下盖2的侧面设有USB接口10。

如图2所示,下盖2包括第一壳体21和与第一壳体21连接的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的内腔和第二壳体22的内腔相通;插孔设于第一壳体21上,USB接口10设于第二壳体22的侧面。

第一壳体21可以为圆柱形,第二壳体22可以为长方形,此时,USB接口10设于长方形壳体的侧面上,USB接口10的PCBA板11设于长方形壳体的内腔中。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21的内腔中设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设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连接处,用以限定转换装置3的转动范围,以防止转换装置3在转动范围过大时破坏PCBA板11。

限位块23的个数为两个或者多个,优选为两个。两个限位块23分别位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连接处的两端。

转换装置3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旋转轨道;转换插头还包括插头接点7和用于固定插头接点7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安装于转换装置3的内部,上盖1与固定架12相对固定且嵌合于转换装置3的第一旋转轨道内,转换装置3可相对于上盖1和固定架12转动,从而简化了转换插头的内部结构,降低了转换插头的整体高度。

如图4所示,第一凸起31的宽度朝远离转换装置3的方向逐渐减小,为倒三角形结构;

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设有与第二凸起8相对应的卡槽13;

当第一凸起31将引脚4推出插孔至有效位置时,第二凸起8滑入卡槽13内,以使引脚4定位到该有效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中引脚4、支持件5和导向装置9的个数都为3个。引脚4包括第一引脚41、第二引脚42和第三引脚43;与引脚4相对应的支持件5分别为第一支持件51、第二支持件52和第三支持件53;与支持件5相对应的导向装置9分别为第一导向装置91、第二导向装置92、第三导向装置93。

当需要使用第一引脚41时,转动转换装置3,第一凸起31与第一支持件51上的第二凸起8抵接,第二凸起8在第一凸起31的斜面的推动力作用下沿着第一凸起31的斜面向着下盖2竖直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支持件51在第一导向装置91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引脚41向着下盖2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当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与该第二凸起8的最上端抵接时,该第二凸起8滑入卡槽13内,第一引脚41定位到该有效位置,此时第一引脚41可以使用(如图4所示);

当不使用第一引脚41时,继续转动转换装置3,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不再与第一支持件51上的第二凸起8的最上端抵接,该第二凸起8滑出卡槽13;在第一导向装置91中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支持件51向着靠近上盖1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引脚41从该有效位置处退回至插孔内,此时第一引脚41不可以使用。

当需要使用第二引脚42时,转动转换装置3,第一凸起31与第二支持件52上的第二凸起8抵接,第二凸起8在第一凸起31的斜面的推动力作用下沿着第一凸起31的斜面向着下盖2竖直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支持件52在第二导向装置92的作用下带动第二引脚42向着下盖2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当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与该第二凸起8的最上端抵接时,该第二凸起8滑入卡槽13内,第二引脚42定位到该有效位置,此时第二引脚42可以使用(如图5所示);

当不使用第二引脚42时,继续转动转换装置3,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不再与第二支持件52上的第二凸起8的最上端抵接,该第二凸起8滑出卡槽13;在第二导向装置92中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支持件52向着靠近上盖1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引脚42从该有效位置处退回至插孔内,此时第二引脚42不可以使用。

当需要使用第三引脚43时,转动转换装置3,第一凸起31与第三支持件53上的第二凸起8抵接,第二凸起8在第一凸起31的斜面的推动力作用下沿着第一凸起31的斜面向着下盖2竖直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三支持件53在第三导向装置93的作用下带动第三引脚43向着下盖2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当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与该第二凸起8的最上端抵接时,该第二凸起8滑入卡槽13内,第三引脚43定位到该有效位置,此时第三引脚43可以使用(如图6所示);

当不使用第三引脚43时,由于第一壳体21的内腔中的限位块23有限位作用,限位块23阻止转换装置3继续向前转动,以保护PCBA板11上的元件;此时,沿着相反方向转动转换装置3,第一凸起31的最下端不再与第三支持件53上的第二凸起8的最上端抵接,该第二凸起8滑出卡槽13;在第三导向装置93中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三支持件53向着靠近上盖1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三引脚43从该有效位置处退回至插孔内,此时第三引脚43不可以使用。

USB接口10的个数为2个,并且对称地分布在长方形壳体的两个侧面;上盖1的上端面开设有电源输出插孔14。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转换插头,导向装置中的弹性元件的下端固定,弹性元件作用于与其相对应的支持件的弹力的方向指向上盖,弹性元件的弹力用以使引脚在不使用时退回至插孔内,此时,引脚处于无效位置,转换插头无法使用;

转动转换装置,第一凸起推动其中一个支持件的第二凸起向着下盖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该支持件带动与其连接的引脚向着下盖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与该引脚相对应的插孔,此时,引脚处于有效位置,转换插头可以使用;

继续转动转换装置,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该支持件带动与其相连的引脚向着上盖的方向运动,该引脚从该有效位置处退回至插孔内,此时,引脚处于无效位置,转换插头无法使用;

再继续转动转换装置,转换插头进入下一个引脚转换过程。

进一步地,由于上盖与固定架相对固定且嵌合于转换装置的第一旋转轨道内,转换装置可相对于上盖和固定架转动,从而简化了转换插头的内部结构,降低了转换插头的整体高度。

更进一步地,下盖内腔中的限位块可以限定转换装置的转动范围,从而防止转换装置在转动范围过大时破坏USB接口的PCBA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