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71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Q型磁芯是新能源发电的磁性组件中采用的主要磁芯结构之一,但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载大直流的要求提高,导致客户原使用的PQ25磁芯的磁饱和特性无法满足要求,无法承载更大的直流,需要通过改进磁芯的结构来增加磁芯的有效面积Ae,以提高磁芯的耐直流能力。

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包括磁芯本体,磁芯本体包括芯柱、边腿和底座,芯柱设于底座中心一侧,边腿设于底座两端,芯柱的结构为跑道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磁芯本体的外跨尺寸A’为26-28mm,磁芯本体的总高尺寸B’为9.3-9.8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边腿的厚度尺寸h’为2.5-3mm,边腿的边跨度尺寸G’为17-18mm,边腿的内跨度尺寸r E*2+H为20.4+(1-2)mm。

优选的,芯柱的尺寸r C*2+H为9.6+(1-2)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提高了磁芯有效面积,大大提高了磁芯的磁饱和特性,满足了磁性组件的大直流状态下工作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4为图3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1、芯柱;2、边腿;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包括磁芯本体,磁芯本体包括芯柱1、边腿2和底座3,芯柱1设于底座3中心一侧,边腿2设于底座3两端,芯柱1的结构为跑道型,磁芯本体的外跨尺寸A’为26mm,磁芯本体的总高尺寸B’为9.3mm,边腿2的厚度尺寸h’为2.5mm,边腿2的边跨度尺寸G’为17mm,边腿2的内跨度尺寸r E*2+H为20.4+1mm,芯柱1的尺寸r C*2+H为9.6+1mm。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包括磁芯本体,磁芯本体包括芯柱1、边腿2和底座3,芯柱1设于底座3中心一侧,边腿2设于底座3两端,芯柱1的结构为跑道型,磁芯本体的外跨尺寸A’为27.5mm,磁芯本体的总高尺寸B’为9.6mm,边腿2的厚度尺寸h’为2.8mm,边腿2的边跨度尺寸G’为17.7mm,边腿2的内跨度尺寸r E*2+H为20.4+1.5mm,芯柱1的尺寸r C*2+H为9.6+1.5mm。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用磁芯结构,包括磁芯本体,磁芯本体包括芯柱1、边腿2和底座3,芯柱1设于底座3中心一侧,边腿2设于底座3两端,芯柱1的结构为跑道型,磁芯本体的外跨尺寸A’为28mm,磁芯本体的总高尺寸B’为9.8mm,边腿2的厚度尺寸h’为3mm,边腿2的边跨度尺寸G’为18mm,边腿2的内跨度尺寸r E*2+H为20.4+2mm,芯柱1的尺寸r C*2+H为9.6+2mm。

提高了磁芯有效面积,大大提高了磁芯的磁饱和特性,满足了磁性组件的大直流状态下工作的需求。

由于整机线路板设计的空间问题,导致磁性组件在宽度方向无法增加,但高度可增加1.5mm及长度可增加8mm左右,这样对应PQ25磁芯而言,如图中所示的PQ型结构中的芯柱半径C尺寸和磁芯幅宽D尺寸,无法增大,而磁芯的外跨A、边腿厚度h、总高B尺寸均可以适当增加,这就为通过磁芯结构的创新来提高增加磁芯的有效面积,进而提高磁芯的磁饱和特性提供了基础,我们将新结构命名为PQD型。

首先将其芯柱1结构由圆形改为跑道型,提高了芯柱的面积,其次通过增大边腿厚度h’尺寸增加边腿的面积,以及通过增加磁芯的总高B尺寸(维持内高F尺寸不变)增加磁芯底部厚度面积,从而提高了磁芯的有效面积,满足磁芯磁饱和特性的要求。具体尺寸如附表一所示。按照表中尺寸,经理论计算,原PQ25的磁芯有效面积Ae=69.24mm2,而新结构的PQD28的磁芯有效面积Ae=76.65mm2,增加了10.7%,大大提高了磁芯的磁饱和特性,满足了磁性组件的大直流状态下工作的需求。

附表一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