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71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位器,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



背景技术:

由于国外技术的封锁,现有的导电塑料电位器,电阻体采用普通压制工艺成型电阻体基座,并印刷一般的导电塑料电阻浆料,电位器的耐温能力仅可达到125℃,无法满足现有特定场合的环境温度要求,且现有结构普遍采用胶粘接的方式固定电阻体、绝缘套管、电刷组件,导致电位器装配效率低,无法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包括外壳、传动轴、电阻体、绝缘套管、电刷组件和盖板,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端面设置有轴孔,所述传动轴的内端穿过所述轴孔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电阻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通过螺钉与所述外壳的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电阻体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绝缘套管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电刷组件套装在所述绝缘套管上,并位于所述电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电位器还包括弹性卡圈、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孔之间,两个所述弹性卡圈均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处,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内端与所述盖板之间。

第一轴承使传动轴能够在轴孔内平稳转动,并且避免第一轴承与轴孔之间产生摩擦;盖板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外壳进行固定,同时盖板上装配第二轴承与传动轴配合,提高了传动轴的转动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条件下传动轴的跷跷板效应,提高电位器的使用寿命和接触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绝缘套管和所述电刷组件通过U型压接和高温胶粘接的方式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小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间隙为-0.006~0.012mm。

绝缘套管设计U型槽和扁面、电刷组件设计扁面,传动轴上设计销钉孔结构,通过U型压接和高温胶粘接的方式与传动轴固定,防止高温环境中普通胶粘接失效的现象。

具体地,所述电阻体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绝缘套管的外径,所述电阻体包括基体和螺纹紧固件,所述基体和所述螺纹紧固件通过嵌塑工艺成型为一个整体,所述基体的材料为耐高温DAP塑料,所述基体上印刷有耐高温导电塑料电阻浆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通过电阻体、绝缘套管和电刷组件的配合,使得电位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并且本电位器的装配流程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电位器的装配效率,可降低电位器的装配周期,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高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包括外壳1、传动轴3、电阻体5、绝缘套管6、电刷组件7、盖板8、弹性卡圈4、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外壳1的第一端端面设置有轴孔,传动轴3的内端穿过轴孔设置在外壳1内,盖板8设置在外壳1的第二端,电阻体5设置在外壳1内并通过螺钉与外壳1的固定连接,绝缘套管6设置在外壳1内并套装在传动轴3上,电阻体5中心处设置有通孔,绝缘套管6位于通孔内,电刷组件7套装在绝缘套管6上,并位于电阻体5与盖板8之间,第一轴承2设置在传动轴3与轴孔之间,两个弹性卡圈4均设置在传动轴3上,并分别位于第一轴承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处,第二轴承设置在传动轴3的内端与盖板8之间,绝缘套管6和电刷组件7通过U型压接和高温胶粘接的方式与传动轴3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与外壳1、第一轴承2与传动轴3之间通过小间隙配合,第一轴承2与外壳1、第一轴承2与传动轴3之间的间隙为-0.006~0.012mm,电阻体5的通孔直径大于绝缘套管6的外径,电阻体5包括基体和螺纹紧固件,基体和螺纹紧固件通过嵌塑工艺成型为一个整体,基体的材料为耐高温DAP塑料,基体上印刷有耐高温导电塑料电阻浆料。

电阻体5基座采用嵌塑工艺成型,将螺纹紧固件与电阻体5基座做成一个整体,电阻体5基座通过印刷配置的耐高温导电塑料电阻浆料成型获得电阻体5,电阻体5基体材料选用耐高温能力极强的DAP模塑料成型,电阻浆料采用耐高温且吸水率极低的氰酸脂作为粘接剂,将树脂、碳黑、石墨、石英粉、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完成电阻浆料的配置,采用该电阻浆料并采用高温固化工艺制备电阻体5。

外壳1、轴承、传动轴3、弹性卡圈4、电阻体5、绝缘套管6、电刷组件7、盖板8联合使用,外壳1两端的开孔随传动轴3的变大、轴承外径的变大、电阻体5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轴和轴承以及轴承和外壳1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06-0.02)mm范围内,电阻体5与外壳1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2-0.06)mm范围内。电阻体5应根据不同的阻值要求使用不同方阻的高温导电塑料电阻浆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