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细长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86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小型细长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型细长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原理是依据变压器原理制成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二次侧不可开路。

电流互感器的外端部还设置有电流互感器壳体,电流互感器壳体为内中空结构,生产加工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的中小型细长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工装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小型细长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工装夹具,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壳体和设置在电流互感器壳体内部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芯棒、螺帽、螺栓和吊环螺钉,所述芯棒的两端对称设置有8个螺帽,所述螺帽焊接在芯棒的两端部,所述螺栓与螺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芯棒的两侧端面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的两侧边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个数为4个,所述吊环螺钉通过螺纹孔与芯棒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芯棒上对称设置有8个螺栓,通过螺栓将芯棒固定设置在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内端部,通过在芯棒的两端面上设置螺纹孔,通过吊环螺钉将芯棒进行吊起,方便进行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小型细长电流互感器壳体的工装夹具,包括电流互感器壳体1和设置在电流互感器壳体1内部的夹具,夹具包括芯棒2、螺帽31、螺栓3和吊环螺钉,芯棒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8个螺帽31,螺帽31焊接在芯棒2的两端部,螺栓3与螺帽31进行固定连接,芯棒2的两侧端面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顶针孔21,顶针孔21的两侧边设置有螺纹孔22,螺纹孔22的个数为4个,吊环螺钉通过螺纹孔22与芯棒2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芯棒2上对称设置有8个螺栓3,通过螺栓3将芯棒2固定设置在电流互感器壳体1的内端部,通过在芯棒2的两端面上设置螺纹孔22,通过吊环螺钉将芯棒2进行吊起,方便进行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作原理:首先将螺栓3的可调节螺纹部分径向收缩至小于电流互感器壳体1内部,用行车吊起芯棒2的一端,将芯棒2放入电流互感器壳体1内部,使芯棒2两端螺栓3与电流互感器壳体1两端对称,再用行车将电流互感器壳体1和芯棒2一起至普通车床,将芯棒2一头顶在普通车床床头箱主轴顶尖顶住,另一端用车床尾架活动顶针顶住进行固定,收紧卧式车床的三爪卡盘夹紧芯棒2,略微调整芯棒上的8个螺栓3,转动芯棒2及电流互感器壳体1,根据电流互感器壳体1内圆找正电流互感器壳体1中心,使电流互感器壳体1中心后,重新利用8个螺栓3抵住电流互感器壳体1内壁实现电流互感器壳体1紧固,然后进行电流互感器壳体1一端法兰面的机加工,加工完一端后,重新调转电流互感器壳体1加工夹具及其上的电流互感器壳体1再按上述步骤进行装夹,再加工另一端法兰面。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