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07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

现有公开号为CN203277146U的中国专利,通过在引弧板上设置有台阶,引弧板也称引弧片,台阶为导线的焊接预留了位置,在保证不影响产品短路保护的前提下,可以更好的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使得动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可以增大,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分断能力,在使用的过程中,动触头需要经常按压引弧片与静触头接触,引弧片具有一定弹性,当动触头脱离引弧片时,引弧片通过自身弹力脱离与静触头的接触。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引弧片受高温电弧的影响,会破坏引弧片自身的组织结构,从而导致引弧片的弹力大大降低,导致其不能完全脱离静触头,目前大都采用人工对引弧片弹性判断的方式,决定是否需要更换引弧片,但是这种方式会存在人员判断的误差,如果没有将几乎失去弹性的引弧片及时更换,会导致引弧片不能完全脱离静触头,会造成灭弧时间过长,甚至造成电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判断引弧片自身弹力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所述断路器壳体内设置有隔弧板、位于隔弧板上方的引弧片,所述隔弧板上设置有测量面,所述测量面与断路器壳体之间形成测量间隙,所述测量面外轮廓与引弧片沿垂直于隔弧板方向的轮廓相同,通过所述引弧片与测量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引弧片的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引弧片长期的受高温电弧的影响,导致其自身组织结构的变化,引弧片的弹性慢慢降低,引弧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触头按压引弧片与断路器壳体贴合且与断路器壳体上的静触头接触,当断路时,触头脱离引弧片,引弧片通过自身弹力向隔弧板上回弹,从而脱离与静触头的接触,通过在隔弧板上设置有测量面,断路器壳体之间的间隙为测量间隙,当引弧片能够回弹到隔弧板上时,表示引弧片的弹力能够足以脱离静触头,当引弧片回弹至测量面处时,且与测量面重合时,表示引弧片已经极大的失去弹力,需要更换引弧片,当引弧片只能回弹至测量间隙处时,表示引弧片已经报废,当需要断路时,引弧片不能充分脱离静触头,将会导致灭弧时间过程的现象,甚至烧坏断路器,通过上述方式的判断,能够准确得知引弧片的弹力情况,从而达到精确判断引弧片自身弹力的效果,另一方面,隔弧板与断路器壳体之间形成测量间隙,引弧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引弧板位于测量间隙的端部脱离与隔弧板的接触,增大与空气的接触,增大引弧片位于测量间隙处的空气流动,使流动的空气带走引弧片上的一部分热量,达到给引弧片散热的效果,另一方面,引弧片在脱离静触头并回弹的过程中,在未达到测量面处时,引弧片不与隔弧板接触,避免引弧片回弹的过程中与隔弧板产生摩擦,从而增大引弧片回弹的灵活性,使引弧片快速脱离静触头,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引弧片向远离隔弧板端面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用于使引弧片脱离隔弧板的让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弧片向隔弧板方向回弹时,引弧片可能会被测量面阻挡,或与隔弧板端面产生摩擦,从而降低引弧板的完全回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引弧片上设置有让位凹槽,原本引弧片上与隔弧板相接触的侧面向远离隔弧板的端面方向凹陷,使引弧片回弹的过程中不会与测量面抵触也不会与隔弧板之间产生摩擦,引弧片能够自由回弹,使引弧片快速远离静触头,从而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另一方面,引弧片在回弹的过程中,引弧片与隔弧板之间产生间隙,引弧片煽动引弧片与隔弧板端面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使流动的空气带走引弧板上一部分热量,达到快速降温引弧板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断路器壳体内设置有通过抵接让位凹槽底壁以防止引弧片沿隔弧板厚度方向晃动的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一端与断路器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引弧片的让位凹槽底壁抵接,能够固定引弧片在沿隔弧板厚度方向的晃动,避免由于晃动导致引弧板在断路器壳体内的偏斜,从而使引弧片始终位于断路器壳体中部,避免引弧片回弹的一端与隔弧板或其他部件的接触,从而保证引弧片的顺畅回弹,达到及时灭弧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断路器壳体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支撑柱与让位凹槽侧壁贴合,所述定位件与支撑柱通过夹持作用将引弧片远离隔弧板的一端固定在断路器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的端壁与让位凹槽的底壁接触,支撑柱的侧面与让位凹槽的侧面接触,定位件与支撑柱同时将引弧片远离隔弧板的一端夹持住,达到将引弧片一端固定的效果,以防止引弧片沿引弧片长度方向的窜动,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不需使用螺钉的固定,拆卸或更换引弧片时,可以直接将引弧片沿垂直与隔弧板的厚度方向拉伸,引弧片脱离定位件和支撑柱,达到便于更换引弧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隔弧板上设置有卡嵌凹槽,所述支撑柱位于卡嵌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柱设置在卡嵌凹槽内,能够使断路器壳体内的结构更加紧凑,断路器壳体制造的更加小型,从而使断路器的体积更小,达到便于运输断路器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会使制造断路器壳体的塑胶原料的减少,节约塑胶原料,达到降低断路器壳体生产成本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引弧片上凹陷设置有通过增大引弧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引弧片散热的散热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弧片上设置有凹陷的散热面,能够有效增加引弧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引弧片处的空气通过吸收引弧片上的热量,从而达到快速降温引弧片的效果,进而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隔弧板上设置有与断路器壳体相抵用于固定隔弧板的定位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弧板上的定位平面能够与断路器壳体贴合,避免弧状的隔弧板很难在断路器壳体内定位的情况,达到在安装或使用的过程中,隔弧板通过定位平面与断路器壳体贴合,达到定位隔弧板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引弧片的厚度为1.5-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弧片的厚度大于4mm的时候,由于引弧片的厚度过后,导致引弧片的重量较重,且弹力的变化也不是很大,且较浪费引弧片的原料,当引弧片的厚度大于1.5mm的时候,由于引弧片的厚度较薄,导致引弧片的弹力较小,引弧板回弹的速度较慢,且引弧板的厚度过小,其组织变化失去弹力的时间越短,需要频繁更换引弧片,无法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引弧片优选的厚度为2.5mm,在能够满足正常使用的基础上,达到引弧片通过弹力快速脱离静触头的效果,进而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测量面和测量间隙的设置,能够准确得知引弧片的弹力情况,从而达到精确判断引弧片自身弹力的效果;

2、测量间隙增大引弧片与空气的接触,增大引弧片位于测量间隙处的空气流动,使流动的空气带走引弧片上的一部分热量,达到给引弧片散热的效果;

3、通过支撑柱的设置,引弧片始终位于断路器壳体中部,避免引弧片回弹的一端与隔弧板或其他部件的接触,从而保证引弧片的顺畅回弹,达到及时灭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爆炸图,主要用于体现引弧片的结构;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断路器壳体;11、定位件;12、壳体边框;13、中间隔板;14、支撑柱;2、隔弧板;21、测量面;22、测量间隙;23、卡嵌凹槽;24、定位平面;3、引弧片;31、让位凹槽;32、散热面;33、固定端;34、弹性端;4、静触头;5、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断路器,参照图1、图3和图4,其包括两个能够相互卡合的断路器壳体1,断路器壳体1的边缘向一侧凸出形成壳体边框12,断路器壳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隔弧板2,隔弧板2具有一个圆弧形侧面,断路器壳体1上设置有与隔板圆弧形侧面轮廓吻合的中间隔板13。

参照图2、图3和图4,中间隔板13朝向隔弧板2的一侧设置有引弧片3,中间隔板13的另一面设置有静触头4,静触头4一端凸出中间隔板13,引弧片3也凸出中间隔板13,在断路器壳体1上设置有动触头5,动触头5与断路器壳体1转动连接,动触头5位于引弧片3凸出中间隔板13的一侧,动触头5通过在断路器壳体1内转动能够将引弧片3向静触头4方向按压,引弧片3与静触头4接触。

参照图1、图2和图3,引弧片3垂直于断路器壳体1内侧壁设置,引弧片3一端为弧状结构,引弧片3的另一端为平直状结构,为了便于描述,这里称引弧片3呈平直状结构的一端为固定端33,引弧片3呈弧状结构的一端为弹性端34,引弧片3的厚度为1.5-4mm,这里我们优选2.5mm,引弧片3的弹性端34设置有两个让位凹槽31,让位凹槽31分别位于引弧片3宽度方向的两侧,让位凹槽31的底壁均分别朝向相应的隔弧板2的端面,让位凹槽31的底壁不与隔弧板2得端面接触,避免引弧片3与隔弧板2之间的摩擦,防止引弧板在回弹的过程中卡嵌在隔弧板2上,在弹性端34上设置有散热面32,散热面32朝向隔弧板2方向,散热面32为圆弧状结构,从而增大了引弧片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通过热传递的作用,引弧片3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空气,引弧片3达到降温的效果。

参照图1、图3和图4,断路器壳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定位件11和支撑柱14,定位件11为矩形,定位件11的长度方向与断路器壳体1的底壁垂直设置,定位件11与壳体边框12固定连接,能够起到加强壳体边框12强度的效果,支撑柱14的侧面与让位凹槽31的侧壁贴合,定位件11与引弧片3的固定端33的端壁贴合,定位件11与支撑柱14能够将固定端33夹持住,定位件11、支撑柱14与固定端33贴合的侧壁均设置有凹槽,当需要安装引弧片3时,首先将固定端33插入定位件11与支撑柱14之间,然后将固定端33在凹槽内沿定位件11长度方向滑动,直至定位端滑动至断路器壳体1处,实现引弧片3的固定端33的固定,防止引弧片3沿其长度方向的窜动,另外,支撑柱14分别位于两个断路器壳体1的底壁上,两个支撑柱14同时与让位凹槽31的底壁抵接,限制了引弧片3在沿隔弧板2厚度方向的晃动,避免由于晃动导致引弧板在断路器壳体1内的偏斜,从而保证引弧片3的顺畅回弹,达到及时灭弧的效果。

参照图1、图2和图3,隔弧板2上设置有测量面21,测量面21为弧状结构,测量面21朝向中间隔板13,测量面21与中间隔板13之间的间隙为测量间隙22,测量面21的轮廓与引弧片3的弹性端34轮廓一致,引弧片3受高温电弧的影响,导致引弧片3的弹性模量升高,引弧片3的刚度变大,从而导致引弧片3的弹力降低,所以引弧片3失去弹力后是需要更换的,当拆开断路器壳体1后,将动触头5转动从而脱离抵接引弧片3的弹性端34,弹性端34通过自身弹力回弹,弹性端34回弹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弹性端34回弹至隔弧板2上,表明引弧片3的弹力还比较大,当断路时,动触头5突然转动,动触头5脱离按压弹性端34,弹性端34能够迅速脱离静触头4,从而实现快速灭弧的效果;第二种情况:弹性端34刚好回弹至测量面21处,表明弹性端34的弹力大大减弱,为了使用的安全性,此时需要更换新的引弧片3,第三种情况:当弹性端34只能够回弹至测量间隙22区域内,表明引弧片3已经不能起到快速灭弧的效果,导致灭弧的时间拉长,甚至烧坏断路器的危险,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精确判断引弧片3的弹性。

参照图1、图3和图4,在隔弧板2上设置有卡嵌凹槽23,卡嵌凹槽23的轮廓与支撑柱14的轮廓吻合,支撑柱14位于卡嵌凹槽23内,使断路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定位柱通过与卡嵌凹槽23的配合,定位柱能够起到固定隔弧板2的作用,隔弧板2朝向壳体边框12的侧面设置有定位平面24,定位平面24为平直状,定位平面24与壳体边框12贴合,当安装隔弧板2时,将隔弧板2的定位平面24贴合壳体边框12,然后将支撑柱14相对卡嵌在卡嵌凹槽23内,实现隔弧板2的定位作用,然后通过粘结或螺钉的方式将隔弧板2固定在断路器壳体1的底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