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369阅读:1250来源:国知局
石墨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石墨电缆。



背景技术:

石墨材料主要由多晶石墨构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但因它具有良好的热,电传导性而被称为半金属。石墨具有比某些金属还要高的热、电传导性,同时具有远比金属低的热膨胀系数,很高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这就使它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石墨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不与任何有机化合物起反应。石墨又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在高温下石墨不会熔化,还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相对于某些金属和非金属),虽然石墨的导电性不能与铜、铝等技术相匹敌,但与一般的材料比,其导热导电性是相当高的,如比不锈钢高4倍,比碳素钢高2倍,比一般的非金属高100倍。石墨的导热性,不仅超过钢、铁、铝等金属材料,而且随温度升高,导热系数降低,这和一般金属材料不同,一般技术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极高的温度下,石墨甚至趋于绝热状态,因此在超高温条件下,石墨具有隔热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墨电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材料接地的腐蚀问题和施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墨电缆,由石墨线编织体包裹石墨线束形成,所述石墨线编织体包括:不锈钢绳及交叉环绕编织在所述不锈钢绳上的石墨线,所述石墨线束和石墨线编织体各自的石墨线均包括:尼龙绳及形成在其表面的石墨涂层;

所述石墨电缆的第一端设有电缆与电缆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一接口配合的第二接口,或所述石墨电缆的第一端设有电缆与电缆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二端设置有电缆与设备连接的第三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由铜制成的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所述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一体形成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管套在所述石墨线编织体外,所述第二管套内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由铜制成的第三管套和螺杆,所述第三管套和螺杆一体形成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管套在所述石墨线编织体外,螺杆外形成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其中,所述第三接口包括:由铜制成的第四管套和连接杆,所述第四管套和连接杆一体形成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管套在所述石墨线编织体外,连接杆上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穿孔。

其中,在靠近第三接口的外表面还包裹有不锈钢管套。

其中,所述不锈钢绳为φ3mm~φ5mm不锈钢绳。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电缆通过抗腐蚀纤维绳为载体,覆盖石墨涂层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解决防雷接地中电缆的腐蚀问题,由于石墨电缆重量较轻,使用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绳端设有连接接口,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墨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电缆第一端的第一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电缆第二端的第二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电缆第二端的第三接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石墨电缆,由石墨线编织体11包裹石墨线束形成,石墨线束有若干石墨线12并在一起形成。石墨线编织体11包括:不锈钢绳13及交叉环绕编织在不锈钢绳13上的石墨线,所述石墨线束和石墨线编织体11各自的石墨线均包括:尼龙绳及形成在其表面的石墨涂层,即以尼龙绳为载体,在表面涂覆一层石墨粉层,还可以是石墨粉和锌粉混合涂层。不锈钢绳13可以为φ3mm~φ5mm不锈钢绳。

该石墨电缆的第一端设有电缆与电缆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一接口配合的第二接口,或石墨电缆的第一端设有电缆与电缆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二端设置有电缆与设备连接的第三接口。

本实施例的石墨电缆通过抗腐蚀纤维绳为载体,覆盖石墨涂层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解决防雷接地中电缆的腐蚀问题,由于石墨电缆重量较轻,使用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绳端设有连接接口,方便施工。

如图2所示,第一接口包括由铜制成的第一管套21和第二管套22,所述第一管套21和第二管套22一体形成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管套21在石墨线编织体11外,所述第二管套22内壁设有第一螺纹23。两个套管的直径20mm~50mm铜管,总长300mm,第一管套21与石墨电缆采用液压压接,螺纹长度150mm。

如图3所示,第二接口包括由铜制成的第三管套31和螺杆32,第三管套31和螺杆32一体形成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三管套31在石墨线编织体11外,螺杆32外形成有与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第二螺纹33。通过第一螺纹23和第一螺纹23配合将两根石墨电缆连接在一起。第三管套31的直径20mm~50mm铜管,总长150mm,第三管套31与石墨电缆采用液压压接,螺纹长度150mm。

如图4所示,对于连接设备的电缆,其连接设备的一端的第三接口包括:由铜制成的第四管套41和连接杆42,所述第四管套41和连接杆42一体形成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管套41在石墨线编织体11外,连接杆42上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穿孔43,穿孔43用于与设备和塔基相连,穿孔43为φ12mm圆孔。第四管套41直径20mm~50mm铜管,长150mm,第四管套41与石墨电缆采用液压压接。

石墨电缆通常埋在地下,连接设备的一端会裸露在外面,如图4所示,为防止裸露部分损坏,在靠近第三接口的外面包裹有不锈钢管套5,不锈钢管套5的长度根据实际裸露在地面外的情况而定。

其中,不锈钢绳为φ3mm~φ5mm不锈钢绳,采用这种尺寸的不锈钢绳制造的石墨电缆重量适中,而且拉升强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构思新颖,克服现有石墨电缆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腐蚀性强,施工方便,接地电阻稳定的石墨电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