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12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位置信号输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万能式断路器被大量应用。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断路器的附件种类愈加繁多。大多附件采用外部加装结构,而相应附件的外部接线就成为了问题,比如原有断路器二次端子数量不够或者两者距离较远等,因此该类附件往往需要独立安装接线端子,比如抽出式断路器三位置信号指示模块等。而这类独立加装的接线端子往往会导致原有产品尺寸变大或操作接线困难等问题,不符合现有产品发展趋势。

已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64469U,所公开的“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该专利技术方案描述了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其包括采集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的采集装置安装在侧板上,而传输装置安装在框架横梁上,并位于二次接插件端子组的两侧。此种设置方式要求横梁上具有安装该传输装置的空间或称位置。显然对断路器的宽度是有要求的,但随着断路器小型化的发展,对于断路器的宽度需要进一步的缩小,上述传输装置的安装已限制了断路器小型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其使得断路器的宽度可以不受传输装置的安装要求限制而进一步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所述的断路器包括抽屉座和断路器本体,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可相对抽屉座滑动,从而实现断路器本体与抽屉座的连接或分离;所述的抽屉座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该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采集装置与传输装置,所述的采集装置安装在侧板上,该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断路器本体的位置状态信号,并由传输装置将信号向外部传递,所述的传输装置同样安装在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采集装置包括壳体、盖和置于壳体内部的微动开关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为U形,其中部形成向一侧开口的凹槽,断路器本体的位置触发端在所述的凹槽内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盖包括盖体,在盖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T形凸起、第二安装T形凸起和卡位端;所述的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采集装置的采集装置安装结构,所述的采集装置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一安装T形凸起对应,而所述的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二安装T形凸起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接线外壳、导体管和螺钉,所述的导体管与螺钉置于接线外壳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接线外壳包括螺钉紧固孔、导体管容纳槽、卡接槽、抵压端和外部挡块;所述的外部挡块位于接线外壳的一侧,螺钉紧固孔位于所述接线外壳的另一侧;所述的导体管容纳槽位于外部挡块与螺钉紧固孔之间;所述的侧板上设有接线装置安装孔,当接线外壳安装到接线装置安装孔时,所述的卡接槽嵌入接线装置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的抵压端抵压在接线装置安装孔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抵压端包括位于前端的折弯端和位于侧向的贴合端,所述的折弯端与接线装置安装孔的内孔壁抵压,而所述的贴合端与侧板的侧面抵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将传输装置安装到侧板上,故其不再占用二次接线端子两侧的空间,进而不再阻碍断路器宽度的进一步缩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装置的外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集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 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11.采集装置、111.壳体、1111.凹槽、1112.开口、112.盖、1121. 第一安装T形凸起、1122.卡位端、1123.第二安装T形凸起、1124.盖体、1125.定位凸起、113.微动开关组件、12.传输装置、121.接线外壳、1211.螺钉紧固孔、1212.导体管容纳槽、1213.卡接槽、1214.抵压端、12141.折弯端、12142.贴合端、1215.外部挡块、122.导体管、123.螺钉、13.导线;3.侧板、31.接线装置安装孔、32. 采集装置安装结构、321.第一安装孔、322.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断路器包括抽屉座和断路器本体,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可相对抽屉座滑动,从而实现断路器本体与抽屉座的连接或分离;此种包括断路器本体和抽屉座的断路器称为抽出式断路器,所述的断路器本体为容纳断路器触头系统、操作机构等部件的组件。断路器本体可相对抽屉座滑动是指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可与抽屉座产生连接、分离和试验的多种状态。所述的抽屉座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3;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所述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用于向外部输出断路器的位置状态,具体为采集装置采集断路器中断路器本体的位置状态,并通过传输装置向外部传输。具体的,位置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装置1包括采集装置11和传输装置12,所述的采集装置11与传输装置12通过导线13连接。

具体见图4,所述的采集装置11包括壳体111、盖112和置于壳体111内部的微动开关组件113,所述的微动开关组件113包括多个微动开关,所述的壳体111内设有用于放置多个微动开关的内腔,所述的内腔使得微动开关能置于设计位置并限定在该位置上,避免微动开关在壳体111内的窜动,使得当采集装置11采集位置信号时,能得到精确的位置,避免因微动开关的窜动而带来的位置状态的误差。在图4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动开关为两排,两排微动开关的触发按钮端相对设置。所述的壳体111为U形或称马蹄形,其中部形成向一侧开口的凹槽1111,该凹槽1111被用于断路器本体的位置状态触发端的路径设定,即断路器本体的位置触发端在凹槽1111内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断路器本体的位置触发端触发微动开关上的触发按钮端,进而微动开关输出代表位置的信号,并通过导线13向传输装置12传递,所述的导线12通过壳体111两侧的开口1112来实现壳体111内外部的连通。所述的盖112为一封闭件,其包括盖体1124,所述的盖体1124通常为板状,用于对安装有微动开关组件113的壳体111进行封闭。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盖112还具有多个安装部,从而使得采集装置11的安装定位得以实现。就盖112的封闭功能而言,在图4的方案中,其通过螺钉将盖体1124与壳体111固定为一体来满足该功能。优选的,为了增加盖体1124与壳体111相互的精确配合,在盖体1124两侧设置定位凸起1125,定位凸起1125与壳体111上的开口1112来嵌入配合,能更好的提高盖112与壳体111之间的定位效果。当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凸起设在壳体111上、开口设在盖体1124上或者不借用开口1112而采用单独的定位开口均没有脱离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启示的范畴。

对于盖112用于采集装置11的安装该功能而言,所述的盖112在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T形凸起1121、第二安装T形凸起1123和卡位端1122。断路器的侧板3上设有用于采集装置11安装的采集装置安装结构32。所述的采集装置安装结构32包括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22。所述的第一安装孔321与第二安装孔322间隔设置。第一安装孔321与第一安装T形凸起1121对应,而第二安装孔322与第二安装T形凸起1123对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22均为一端窄、而另一端宽的凸形槽,从而第一安装T形凸起1121与第二安装T形凸起1123能从宽端插入并滑动到窄端来实现固定,而卡位端1122的作用在于当第一安装T形凸起1121与第二安装T形凸起移动到窄端时,卡位端1122抵靠住第二安装孔322的一端边,防止其向宽端移动并脱离侧板3。

如图2、3,所述的传输装置12包括接线外壳121、导体管122和螺钉123;导体管122与螺钉123置于接线外壳121的内部。所述的接线外壳121为塑料绝缘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接线外壳121包括螺钉紧固孔1211、导体管容纳槽1212、卡接槽1213、抵压端1214和外部挡块1215。其中:外部挡块1215为一平面结构,位于接线外壳121的一侧,防止人员意外接触到传输装置12内的带电部件。接线外壳121的另一侧为螺钉紧固孔1211,所述的螺钉紧固孔1211为阵列设置,其用于螺钉123的容纳,具体为螺钉123的头部置于该螺钉紧固孔1211中。而操作者用螺丝刀对螺钉123进行操作时,也需将螺丝刀的头部探入该螺钉紧固孔1211来实现操作。导体管容纳槽1212位于外部挡块1215与螺钉紧固孔1211之间,从而当导体管122置于导体管容纳槽1212内部的时候,导体管122的一侧抵靠外部挡块1215的内侧、另一侧上插入螺钉123,而螺钉123置于螺钉紧固孔1211内,从而保证了导体管122安装的可靠性。卡接槽1213位于接线外壳121的两侧,其用于传输装置12安装到侧板3上,侧板3上设有接线装置安装孔31,所述的接线装置安装孔31为条形槽,其上同样具有宽部,宽部用于卡接槽1213进入到与接线装置安装孔31配合的起始位置,移动所述的传输装置12到指定位置时,抵压端1214抵压到接线装置安装孔31的一端,从而使得传输装置12安装到位。抵压端1214包括位于前端的折弯端12141和位于侧向的贴合端12142,当抵压端1214进入工作状态后,贴合端12142与侧板3接触,而折弯端12141由于是弯曲设置的,因而能伸入到接线装置安装孔31的内部并与其内壁抵靠。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如下:将所述的采集装置11和传输装置12分别安装到侧板3上。具体的,所述的采集装置11安装到侧板3上的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22。其中,采集装置11的盖112的第一安装T形凸起1121嵌入到第一安装孔321中,同时第二安装T形凸起1123也嵌入至第二安装孔322,滑动盖112,使得卡位端1122抵住第二安装孔322,从而完成采集装置11的安装。

所述的传输装置12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接线外壳121上的卡接槽1213嵌入到接线装置安装孔31中,使得卡接槽1213与接线装置安装孔31的两侧配合,滑动所述的传输装置12,使得卡接槽1213沿着接线装置安装孔31的两侧移动,同样安装在接线外壳121上的折弯端12141由与侧板3接触的弯曲状态进入接线装置安装孔31中,并恢复原有的初始状态,此时,折弯端12141正好抵住接线装置安装孔31的内壁,所述的贴合端12142与侧板3的侧面抵压,从而完成传输装置12的安装。

安装完本装置后,只需将外部接线接入导体管122的另一端,并通过螺钉收紧。此时,导体管122内容纳有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两者通过导体管122实现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