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69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终端(如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研发人员不断对移动终端的性能进行改进、提升;另一方面,对移动终端的外观造型也不断改进、优化。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源接口是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方面,在对移动终端充电时,需通过电源接口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另一方面,通过电源接口可以进行移动终端与其他设备间进行数据的传输。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杂物、碎屑会进入电源接口,难以清理并影响了移动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性能,甚至造成使用故障,并且,在频繁拔插连接线的过程中,会造成电源接口的松动,导致连接不稳定,影响电池及移动终端使用寿命,另外,电源接口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外部,对移动终端的外观有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具有连接可靠、稳定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包括:插接壳体,所述插接壳体具有开口;和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设在所述插接壳体内,所述插接主体的自由端从所述开口伸出且位于所述插接壳体外部,所述开口的横截面轮廓线包括两条弧线段,两条所述弧线段位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通过将开口的横截面轮廓线设置为两条弧线段,一方面,可以使电源接口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从而增大了电源接口与连接件间连接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电源接口与连接件间的连接更加严实、紧密,由此,可以增强电源接口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功能,进而提高了电源接口及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开口的横截面的轮廓线设置为两条弧线段可以使电源接口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观,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弧线段为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弧线段朝向所述开口的外侧凹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的横截面轮廓线还包括两条直线段,两条所述直线段分别连接在两条所述弧线段的相对的两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条所述直线段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处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接壳体内设有用于止挡所述插接主体的第一挡板和与所述第一挡板间隔开的第二挡板,部分所述插接主体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为多个,且均沿所述插接壳体周向方向上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开口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电源接口,增强了移动终端与连接线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并且,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具有上述所述的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电源接口,增强了电源接口与电源适配器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并且,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的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电源pin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源接口100,

插接壳体1,插接主体2,

开口11,第一挡板12,前端面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二挡板13,弧

线段110,直线段111,倒角112,翼型片14,螺钉孔141,

数据pin脚120,

电源pin脚130,拓宽段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电源接口100包括:插接壳体1和插接主体2。

具体而言,插接壳体1具有开口11,插接主体2设在插接壳体1内,插接主体2的自由端从开口11伸出且位于插接壳体1外部,开口11的横截面轮廓线包括两条弧线段110,两条弧线段110位于开口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接口100可以设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内部可以设有电池,外部电源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电源接口100连接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连接件可以是带有与电源接口相适配接头的数据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通过将开口11的横截面轮廓线设置为两条弧线段110,一方面,可以使电源接口100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增大了电源接口与连接件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电源接口100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电源接口100与连接件连接后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功能,进而提高了电源接口100及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开口11的横截面的轮廓线设置为两条弧线段110,可以使电源接口100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观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弧线段110为半圆形。由此,一方面,可以使得电源接口100的开口11处圆滑过渡连接,从而方便与连接件间的连接,而且采用半圆形弧线段110便于制造。另一方面,弧线段110为半圆形,线条流畅,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接口100的左右两端(如图1-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处有两条半圆形弧线段110过渡连接,开口11的横截面整体呈现中心对称的跑道型设计,半圆形弧线段110的端部与横截面的轮廓线光滑过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弧线段110可以朝向开口11的外侧凹陷(如图4所示内外方向)。由此,可以使得开口11形成一个圆滑过渡的接口,便于与连接线间的适配连接。如图2所示,开口11的横截面的左右两端(如图1-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的轮廓线为半圆形,并且半圆形的弧线段110朝向开口11的外侧凹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弧线段110也可以朝向开口11的内侧凹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开口11的横截面轮廓线还包括两条直线段111,两条直线段111分别连接在两条弧线段110的相对的两端之间。由此,可以方便连接线的连接,为了进一步地增强连接线和电源接口100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两条直线段111可以相互平行。由此,在开口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形成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从而便于将连接芯片布设在插接主体2上,从而便于与连接线通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开口11处可以设有倒角112。由此,可以增强电源接口100与连接线间连接的严密性,并且可以实现良好的防尘防水效果,在开口11处设置倒角112还可以增强产品的整体美观度。如图2所示,在开口11处的前段面12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倒角112,开口11前端面(如图1、图3、图4所示的前后方向)与开口11的内壁间通过倒角112圆滑过渡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倒角112可以高亮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插接壳体1内设可以有用于止挡插接主体2的第一挡板12和与第一挡板12间隔开的第二挡板13,部分插接主体2位于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之间。由此,可以对插接主体2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行充电、数据传输等操作,电源接口100处于长期、频繁的使用状态,频繁的插拔连接线,对电源接口100产生反复的推拉力,会导致插接主体2发生松动、接触不良等故障,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通过设置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可以将插接主体2稳定的固定在插接壳体1内,保证了电源接口100与连接线间通讯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均可以为多个,且均沿插接壳体1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由此,进一步地增强了插接主体2的稳固性,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设置在开口11的内壁上,形成为凸块形式,其中,第一挡板12位于第二挡板13的前端,从而将部分插接主体2固定在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之间,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2可以为沿周向分布的两个,两个第一挡板12沿开口11的中心中心对称,两个第一挡板12的自由端之间有间隔。自由端的前端面121为平整的平面,第一挡板12的第一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23之间设置倒角圆滑过渡,第二侧壁123与开口11内壁之间同样圆滑过渡设置,由此,便于电源接口100与连接件之间的插接。第二挡板13可以是钢板,沿内壁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挡板13的前段面121设置为平整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自由端位于开口11的中部。由此,便于连接线和电源接口100间的适配连接,从而保证连接线和连接件间的通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接口100与连接线间的通讯连接处设置在自由端的上下端面上(如图2-图4所示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将自由端设置成在开口11的中部,使得通讯连接的上下端面位于开口11的中间位置,由此,便于连接线和电源接口100间的通讯连接,并增强连接线和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源接口100上设置有螺钉孔141,由此可以将电源接口100稳定的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壳体内部。如图4所示,电源接口100的左右两端(如图1-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设置有两个翼形片,翼型片14的自由端部设置有螺钉孔141用于将电源接口100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电源接口100还可以包括:数据pin脚120和电源pin脚130。数据pin脚120为间隔开的多个且与插接主体2连接。电源pin脚130可以为间隔开的多个且与插接主体2连接。电源pin脚130和数据pin脚120间隔排布。多个电源pin脚13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拓宽段132,拓宽段132的横截面积大于数据pin脚120的横截面积以增加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接口100可以设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内部可以设有电池,外部电源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对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拓宽段132的横截面积为S,S≥0.09805mm2。经过实验验证,当S≥0.09805mm2时,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0A,由此可以通过提升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来提高充电效率。经过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当S=0.13125mm2时,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为12A或以上,由此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电源pin脚130的厚度为D,D满足:0.1mm≤D≤0.3mm。经过实验验证,当0.1mm≤D≤0.3mm时,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0A,由此可以通过提升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来提高充电效率。经过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当D=0.25mm时,可以大幅提升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为12A或以上,从而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电源pin脚130具有适于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的接触面,在所述电源pin脚130的宽度方向(如图7所示的左右方向)上,所述接触面的宽度为W,所述W满足:0.24mm≤W≤0.32mm。经过实验验证,当0.24mm≤W≤0.32mm时,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0A,由此可以通过提升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来提高充电效率。经过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当W=0.25mm时,可以大幅提升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电源pin脚130的电流载荷量为12A或以上,从而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下面参照图1-图7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为方便描述,以电源接口100为Type-C为例。Type-C接口全称为USB Type-C接口,它是一种接口形式,是USB标准化组织为了解决USB接口长期以来物理接口规范不统一,电能只能单向传输等弊端而制定的全新数据、视频、音频、电能传输接口规范。

Type-C的特点在于标准的设备都可以通过接口规范中的CC引脚来向连接的另一方宣称自己占用VBUS的意愿(即传统USB的正端连接线),较强意愿的一方最终向VBUS输出电压和电流,另一方则接受VBUS总线的供电,或者仍然拒绝接受供电,但不影响传输功能。为了能够更方便的使用这个总线定义。Type-C接口芯片(例如LDR6013),一般把设备分为四种角色:DFP、Strong DRP、DRP、UFP。这四种角色占用VBUS总线的意愿依次递减。

其中,DFP相当于适配器,会持续想要向VBUS输出电压,Strong DRP相当于移动电源,只有当遇上适配器时,才放弃输出VBUS。DRP相当于手机,正常情况下,都期待对方给自己供电,但是遇上比自己还弱的设备时,则也勉为其难的向对方输出,UFP是不对外输出电能的,一般为弱电池设备,或者无电池设备,例如蓝牙耳机。USB Type-C支持正反插,由于正反两面一共具有四组电源和地,在功率支持上又可大幅度的提升。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接口100可以为USB Type-C接口,其可以适用于具有快速充电功能的电源适配器,也适用于普通电源适配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快速充电可以指充电电流大于2.5A的充电状态或者额定输出功率不小于15W的充电状态;普通充电可以指充电电流小于等于2.5A的充电状态或者额定输出功率小于15W的充电状态。也就是说,当利用具有快速充电功能的电源适配器给电源接口100充电时,充电电流大于等于2.5A;当利用普通电源适配器给电源接口100充电时,充电电流小于2.5A。

具体而言,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电源接口100包括:插接壳体1和插接主体2。

其中,插接壳体1具有开口11,开口11处设置有倒角112,插接主体2设在插接壳体1内,插接主体2的自由端位于开口11的中部,并从开口11伸出且位于插接壳体1外部,开口11的横截面轮廓线包括两条半圆形弧线段110,两条弧线段110位于开口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弧线段110朝向开口11的外侧凹陷(如图4所示内外方向)。开口11的横截面轮廓线还包括两条直线段111,两条直线段111分别连接在两条弧线段110的相对的两端之间,且两条直线段111相互平行。插接壳体1内设有用于止挡插接主体2的第一挡板12和与第一挡板12间隔开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设置在开口11的内壁上,形成为凸块形式,其中,第一挡板12位于第二挡板13的前端,从而将部分插接主体2固定在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一为沿周向分布的两个,两个第一挡板12沿开口11的中心中心对称,两个第一挡板12的自由端之间有间隔。自由端的前端面为平整的平面,第一挡板13的第一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23之间设置倒角112圆滑过渡,第二侧壁123与开口11内壁之间同样圆滑过渡设置,由此,便于电源接口100与连接件之间的插接。第二挡板13为钢板,沿内壁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挡板的前段面121设置为平整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上的电源接口100。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实现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递。例如,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以实现充电或数据传输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如上的电源接口100,增强了移动终端与连接线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并且,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具有上述所述的电源接口100。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实现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通过设置如上的电源接口100,增强了电源接口100与电源适配器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并且,增强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