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933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接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



背景技术:

防雷接地的一般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雷电接收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收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的金属导体;它的作用是把雷电接收装置上的雷电流传递到接地装置上,接地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组成。(3)接地体:包括接地装置和装置周围的土壤或混凝土,作用是把雷击电流有效地泄入大地,现在常用的接地装置有水平接地极、垂直接地极、延长接地极和基础接地极。

其中,接地线可以分为防雷引下线和接地引下线,防雷引下线是指位于高处的防雷接闪装置或建筑物上的其他金属物体到防雷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相对较长。接地引下线是指在接地体上焊接出来的一段很短的部分,用于和防雷引下线相连接的一段。通常可以这样理解:断接卡以上的部分叫做防雷引下线,断接卡以下的部分叫做接地引下线。

铜覆钢接地结构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通常其截面积仅是钢制接地材结构的1/2以下,使用寿命是钢制接地结构的3-6倍,是替代钢制接地结构的最主要的一种新型结构。但铜覆钢接地结构外观与铜一样,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铜材。特别是接地引下线,作为裸露地表的接地部分,经常被人为破坏盗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用以解决现有铜覆钢接地引线易被盗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包括圆钢条和连接块,所述圆钢条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圆钢条由内到外依次为圆形钢、圆铜覆层和圆覆锡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上焊接有金属固定套,所述圆钢条的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金属固定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断接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钢条用扁钢条替换,所述扁钢条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扁钢条由内到外依次为方形钢、方铜覆层和方覆锡层。

进一步的,所述扁钢条和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固定孔,通过螺栓或者铆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扁钢条和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焊接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铜覆钢外层镀上一层和钢材颜色相近的锡,很好地解决了接地引下线作为裸露地表的接地部分,经常被人为破坏盗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改进接地引下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圆钢条截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扁钢条条截面图。

其中,10、圆钢条,20、扁钢条,2、连接块、3、金属固定套,4、连接孔,5、固定孔,6、焊接层,11、圆形钢,12、圆铜覆层,13、圆覆锡层。21、方形钢,22、方铜覆层,23、方覆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改进接地引下线,包括圆钢条10和连接块2,所述圆 钢条10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固定连接,所述圆钢条10由内到外依次为圆形钢11、圆铜覆层12和圆覆锡层13。铜覆钢外层镀上一层和钢材颜色相近的锡,很好地解决了接地引下线作为裸露地表的接地部分,经常被人为破坏盗取的问题。

其中,所述连接块2上焊接有金属固定套3,所述圆钢条10的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金属固定套3内。

其中,所述连接块2上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与断接卡固定连接。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4所示,所述圆钢条10用扁钢条20替换,所述扁钢条20与所述连接块2固定连接,所述扁钢条20由内到外依次为方形钢21、方铜覆层22和方覆锡层23。铜覆钢外层镀上一层和钢材颜色相近的锡,很好地解决了接地引下线作为裸露地表的接地部分,经常被人为破坏盗取的问题。

其中,所述扁钢条20和所述连接块2之间设置有固定孔5,通过螺栓或者铆钉连接。

其中,所述扁钢条20和所述连接块2之间设置有焊接层6。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