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不掉落式基板接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22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丝不掉落式基板接线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不掉落式基板接线座。



背景技术:

普通常见的接线座,同类产品较多。这类接线座可以依照实际需要,方便组合成二极至若干极的不同极数。这类接线座大体上都是由绝缘基座、接线框、导电板、接线螺丝等组成。传统产品都或多或少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良隐患或缺点。

比如,各级之间采用组合式的结构,如接线框与弹压片组合,容易出现两极之间组合松动的情况,同时由于组合结构,多一道装配工序,用料也增加,也难于实现自动化快速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螺丝不掉落式基板接线座,利用基座与接线螺丝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螺丝不掉落,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螺丝不掉落式端子台体积较大的结构形式,继而满足市场的小型化、节能化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螺丝不掉落式基板接线座,其包括,绝缘基座,包括,一后端板,竖直设置;若干纵向隔板,各纵向隔板后端侧在所述后端板内侧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一前端板,连接于所述纵向隔板前端侧,形成若干独立的隔室;前端板高度小于所述后端板高度,形成前端侧开口;若干固定框架,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室内的下部,固定框架前后面分别与所述前端板、后端板保持一间隙,形成前、后插槽,其中,前插槽上下贯通;固定框架后侧底部与后端板连接;固定框架内壁上部沿周向凸设环形止挡部;若干导电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各隔室内;该导电板包括带通孔的基部、自基部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及自基部另外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导电板骑设于所述固定框架上,其连接部及固定部分别插设于固定框架前后的前、后插槽;若干螺丝,分别自所述导电板的基部通孔插入所述绝缘基座的固定框架内,螺丝下部周向设凸起,与固定框架内壁上部的环形止挡部形成止挡配合,实现螺丝不掉落。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的连接部上部两侧凸设棘刺。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的固定部两侧凸设棘刺。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内壁上部的环形止挡部上端面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绝缘基座的后端板、纵向隔板、前端板、固定框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及材料特性,利用基座与接线螺丝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螺丝不掉落,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螺丝不掉落式端子台体积较大的结构形式,继而满足市场的小型化、节能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螺丝不掉落式基板接线座,其包括,

绝缘基座1,包括,

一后端板11,竖直设置;

若干纵向隔板12,各纵向隔板12后端侧在所述后端板11内侧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

一前端板13,连接于所述纵向隔板12前端侧,形成若干独立的隔室101;前端板13高度小于所述后端板11高度,形成前端侧开口;

若干固定框架14,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室101内的下部,固定框架14前后面分别与所述前端板13、后端板11保持一间隙,形成前、后插槽1011、1012,其中,前插槽102上下贯通;固定框架14后侧底部与后端板11连接;固定框架14内壁上部沿周向凸设环形止挡部141;

若干导电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各隔室101内;该导电板2包括带通孔211的基部21、自基部21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部22及自基部21另外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固定部23;所述导电板2骑设于所述固定框架14上,其连接部22及固定部23分别插设于固定框架14前后的前、后插槽1011、1012;

若干螺丝3,分别自所述导电板2的基部21通孔211插入所述绝缘基座1的固定框架14内,螺丝3下部周向设凸起31,与固定框架14内壁上部的环形止挡部141形成止挡配合,实现螺丝3不掉落。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2的连接部22上部两侧凸设棘刺221。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2的固定部23两侧凸设棘刺231。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14内壁上部的环形止挡部141上端面1411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绝缘基座1的后端板11、纵向隔板12、前端板13、固定框架14为一体式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