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446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同轴线缆作为一种高速传递高密度信号的通讯器材,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内部。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同轴线的固定方式如图1所示,将同轴线1的公头扣合到主板2的母座上面,还可以在主板2上贴片安装夹子3用以固定同轴线1。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扣好同轴线后,对同轴线的头部不进行具体方向的固定,仅依靠产线随机装配,但此种方式会造成引线方向紊乱,终端设备的壳体在预压时不仅压住了连接器的头部,也压住了同轴线的外皮,导致线皮开裂或者断裂,继而引发射频信号不稳定或者无信号状况;并且夹子成本以及夹子的贴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使得同轴线的头部引线方向得到固定,减小了对同轴线外皮的磨损;同时降低了经济成本,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固定有公头的同轴线、固定有母座的电路板、用于压合同轴线的压合件;公头插入至母座,压合件压合同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压合件对同轴线进行压合,使得同轴线的头部方向得到固定,避免了壳体在预压过程中同轴线发生漂移导致的同轴线外皮被误压的情况,减小了对同轴线外皮的磨损,从而确保射频信号传输稳定;而且,无需使用单独的夹持装置,在降低终端设备经济成本的同时也简化了组装工序,还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另外,同轴线穿设于所述电路板,电路板形成压合件。本实施例中,压合件的形成方式较为简单;而且,可以省略用以夹持固定同轴线的装置及其安装固定的工序,降低了经济成本,还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另外,电路板具有开口,同轴线穿设于开口;其中,电路板对应于开口的部分形成压合件。本实施例提供了压合件由电路板形成时的一种实现方式。

另外,电路板的边缘开设有槽口,同轴线穿设于槽口;其中,电路板对应于槽口的部分形成压合件。本实施例提供了压合件由电路板形成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另外,终端设备还包括壳体,电路板固定于壳体;壳体延伸形成压合件。本实施例提供了压合件由壳体形成时的一种实现方式。

另外,壳体具有容置同轴线的凹槽,用于固定同轴线。

另外,压合件与母座的距离在1.5mm至2.0mm之间。本实施例提供了压合件与母座之间的较佳的距离。

另外,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终端设备中同轴线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同轴线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同轴线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同轴线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固定有公头41的同轴线4、固定有母座51的电路板5、用于压合同轴线的压合件6;其中,公头41插入至母座51,压合件6压合同轴线4。

具体而言,公头41固定于同轴线4的端部,母座51可以通过焊接贴附于电路板5上;同轴线4上靠近公头41的一端为头部引线方向,当公头41插入母座51时,压合件6能够对同轴线4进行压合,使同轴线4的头部引线方向得到固定。

较佳的,同轴线4可以穿设于电路板5,电路板5形成压合件6。电路板5上具有开口,使得同轴线4能够穿设于开口;其中,电路板5对应于开口的部分形成压合件6,通过压合件6对同轴线4的压合作用,使同轴线4的头部引线方向得到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电路板5上开口的尺寸需大于或者等于公头41的尺寸,确保同轴线4能够从开口中穿过;而且,在制作电路板5时即可开设开口,即在制作电路板5时就制得压合件6,使得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另外,本实施例对开口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开口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

较佳的,压合件6与母座51的距离在1.5mm至2.0mm之间。由于公头11与同轴线4的连接处有一金属连接件,所以本实施例提供了压合件6与母座51之间的较佳的距离,从而确保压合件6是压合在同轴线4上的,方便同轴线弯折。优选的,压合件6与母座21之间的距离例如为1.5mm、或者1.7mm、或者2.0mm。

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压合件6对同轴线4进行压合,使得同轴线4的头部引线方向得到固定,避免了壳体在预压过程中同轴线4发生漂移导致的同轴线4外皮被误压的情况,减小了对同轴线4外皮的磨损,从而确保射频信号传输稳定;而且,无需使用单独的夹持装置,在降低终端设备经济成本的同时也简化了组装工序,还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路板5上具有开口,且电路板5对应于开口的部分形成压合件6;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5的边缘开设有槽口,电路板5对应于槽口的部分形成压合件6,即,本实施方式中压合件6在电路板5上的位置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

具体地,在电路板5的边缘开设有槽口,同轴线4穿设于槽口;其中,电路板5对应于槽口的部分形成压合件6。值得一提的是,槽口的尺寸需大于等于公头11的尺寸,确保同轴线4能够穿设于槽口,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在电路板5的边缘处铣出一U型槽,依靠U型槽的两侧对同轴线4进行卡位,从而固定同轴线4的头部引线方向;且U型槽是在电路板5制作过程中形成的,无需采用额外的工艺制备,使得制备工艺更加简单。

不难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提供了压合件6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使得同轴线4靠近电路板5的边缘处的固定更加牢固,在固定同轴线4头部引线方向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同轴线4起翘,从而满足了不同终端设备的设计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还包括壳体7,电路板5固定于壳体7;其中,壳体7延伸形成压合件6。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的壳体7还具有一能够容置同轴线4的凹槽。同轴线4可以放置于凹槽中,对同轴线4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由壳体7延伸形成的压合件6可以是一突出的骨位,利用该骨位对同轴线4进行压合,从而固定同轴线4的头部引线方向;其中,骨位是与壳体7一体设计成型的,使得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由壳体7延伸形成的骨位可以延伸至同轴线4的整条引线,或者,也可从壳体7延伸出多个骨位,从而加强对同轴线4的压合固定效果,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不难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提供了压合件6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使得同轴线4靠近壳体7边缘处的固定更加牢固,在固定同轴线4头部方向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同轴线4起翘,从而满足了不同终端设备的设计需求。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