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19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插座。



背景技术:

一些设备在室外作业时,需要连接插座作为外接电源,因室外有时候会有降雨,就需要用到防水插座,现有的防水插座大多都是专用的防水插座,专业性高,只能用于专用的插头配合使用,在不需要防水性能时,普通插头也无法插入这一类防水插座使用,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普通插头无法插入防水插座使用的弊端,提供一种防水插座,该防水插座和专用的插头配合使用时,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水性能,当不需要防水性能使,也能将普通插头插入该防水插座内使用,适用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水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插头,插座本体上设有若干插孔单元,插孔单元为圆盘形结构,插孔单元外端部设有插孔和环形凹槽,插孔位于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底部设有密封圈,插孔单元外侧套接有锁紧环,锁紧环內端设有卡环,卡环位于所述插孔单元的內端部的内侧,锁紧环外端均匀分布有若干向内侧延伸的卡齿A,卡齿A位于插孔单元的外端部的外侧;所述插头为圆盘形结构,插头外端部设有插片和环形凸起,插片位于环形凸起内侧,插头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卡齿B,卡齿B的数量与卡齿A的数量相等;当插头与插孔单元配合使用时,插片插入插孔内,环形凸起嵌入环形凹槽内,环形凸起外端与密封圈贴合,卡齿B与卡齿A内侧贴合。

作为优选,环形凸起、环形凹槽、密封圈都为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插孔单元上覆盖有防水盖。

作为优选,防水盖为软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防水盖上设有拉绳,拉绳设置在插座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齿A与卡环互相平行,所述的卡齿B倾斜设置在插头侧面,倾斜角度为10-45°。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齿A倾斜设置在锁紧环外端,倾斜角度为10-45°,所述的卡齿B与卡环互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插座与插头配合使用时,插头上的插片插入插孔单元上的插孔内,插头上的环形凸起嵌入插孔单元上的环形凹槽内,再用锁紧环锁紧,使用简单;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能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密封圈的结构为圆形,为市场上通用的密封圈,当密封圈老化时,也能十分容易就能买到密封圈用于更换;锁紧环的卡环与卡齿A能将插头牢牢的嵌入插孔单元上,使插头上的环形凸起与密封圈紧密贴合,提升防水性能,也能方式插头脱落。当有插孔单元闲置时,可以用防水盖盖在插孔单元上,对没有使用的插孔单元也能起到防水的作用。因本实用新型的插孔单元外端没有多余的结构,所以也能将普通的插头插在插孔单元上使用,适用性较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水效果较好,使用简单,密封圈更换容易,适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头与插孔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孔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紧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插座本体,2、插头,3、插孔单元,4、插孔,5、环形凹槽,6、密封圈,7、锁紧环,8、卡环,9、卡齿A,10、插片,11、环形凸起,12、卡齿B,13、防水盖,14、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防水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和插头2,插座本体1上设有三个插孔单元3,插孔单元3为圆盘形结构,插孔单元3外端部设有插孔4和环形凹槽5,插孔4位于环形凹槽5内侧,环形凹槽5底部设有密封圈6,插孔单元3外侧套接有锁紧环7,锁紧环7內端设有卡环8,卡环8位于所述插孔单元3的內端部的内侧,锁紧环7外端均匀分布有三个向内侧延伸的卡齿A9,卡齿A9位于插孔单元3的外端部的外侧;所述插头2为圆盘形结构,插头2外端部设有插片10和环形凸起11,插片10位于环形凸起11内侧,插头2侧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卡齿B12;当插头2与插孔单元3配合使用时,插片10插入插孔4内,环形凸起11嵌入环形凹槽5内,环形凸起11外端与密封圈6贴合,卡齿B12与卡齿A9内侧贴合。所述的卡齿A9与卡环8互相平行,所述的卡齿B12倾斜设置在插头2侧面,倾斜角度为10-45°。插孔单元3上覆盖有软橡胶制成的防水盖13,防水盖13上设有拉绳14,拉绳14设置在插座本体1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插头2插入插孔单元3内,此时环形凸起11嵌入环形凹槽5内,插片10插入插孔4内,再将锁紧环7向插头2方向提起,转动锁紧环7,锁紧环7上的卡齿A9就能卡住插头2上的卡齿B12,锁紧环7能将插头2牢固的锁紧在插孔单元3上。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