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式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389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薄膜式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单点发光的薄膜式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上的必备工具,而输入数据用的键盘也是重要的输入工具。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是在光源充足的环境下操作计算机,但为了使计算机也可在昏暗的环境下操作,发光键盘便应运而生。现有的薄膜式发光键盘,在导电薄膜的下方设置一背光装置,以便利用所述背光装置产生光线,所述背光装置产生的光线会向上射出,而到达按键的表面或四周,以使得所述键盘可发光,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清楚地看到按键上的字体。

然而,现有的薄膜式发光键盘,只能利用背光装置产生一面光源,因此所有的按键必需同时发光,无法提供单点发光的功能,然而发光键盘在实际使用上,难免会有单点发光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式发光键盘,可提供单点发光的功能,使用者可依需求选择所需的一个或多个按键发光。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式发光键盘,包括:一底盖,一上盖,多个按键,一支架,一弹性薄膜,一导电薄膜,一印刷电路板及多个发光组件。上盖设置于底盖的上方,上盖及底盖组成一中空壳体。多个按键各具有一键柱及一键帽。支架设置于底盖的上方,支架具有一基部及多个导座,多个按键的键柱配合于相对应的导座,使多个按键安装于支架上。弹性薄膜设置于支架的下方,弹性薄膜具有一薄膜本体及多个弹性体,多个弹性体固定于薄膜本体上,多个按键的键柱能分别抵触于多个弹性体。导电薄膜设置于弹性薄膜的下方,导电薄膜具有多个接点,多个弹性体能触动导电薄膜上相对应的接点导通。印刷电路板设置于导电薄膜的下方。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且多个发光组件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多个发光组件分别与多个按键相对应,多个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可以投射至相对应的按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贯穿印刷电路板的顶面及底面,多个穿孔分别与多个按键相对应,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底面,多个发光组件分别与多个穿孔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二极管,多个二极管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多个二极管能隔离电流倒灌,用以防止按键冲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二极管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盖的顶部设有多个开口,多个按键的键帽通过多个开口露出上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按键及弹性薄膜整个或局部为透光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薄膜为透光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贯穿印刷电路板的顶面及底面,多个穿孔分别与多个按键相对应,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底面,多个发光组件分别与多个穿孔相对应,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二极管,多个二极管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多个二极管能隔离电流倒灌,用以防止按键冲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二极管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导电薄膜的下方设置一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光组件,多个发光组件分别与多个按键相对应。借此,当发光组件被点亮时,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可以投射在按键上或四周,可提供单点发光的功能,使用者可依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按键发光。

进一步的,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二极管,多个二极管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多个二极管与部分的按键相对应,多个二极管能用以隔离电流倒灌,多个二极管的设置可使相对应的按键形成防鬼键,来达成N-key(能同时按压多个按键,并正确输出)的功能。

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底面,多个发光组件远离导电薄膜,可避免影响导电薄膜的运作,使产品不良率降低。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式发光键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式发光键盘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薄膜式发光键盘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式发光键盘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式发光键盘,尤指一可以单点发光的发光键盘,薄膜式发光键盘包括一底盖1、一上盖2、多个按键3、一支架4、一弹性薄膜5、一导电薄膜6、一印刷电路板7及多个发光组件8。

上盖2设置于底盖1的上方,上盖2及底盖1可利用螺丝锁固等方式结合,使上盖2及底盖1组成一中空壳体,以便容纳按键3、支架4、弹性薄膜5、导电薄膜6、印刷电路板7及发光组件8等构件。

多个按键3各具有一键柱31及一键帽32,键帽32连接于键柱31的上端。键柱31可呈中空体,以便使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通过键柱31投射于键帽32上。上盖2的顶部可设有多个开口21,多个按键3的键帽32可通过多个开口21露出上盖2,以便于使用者按压按键3。按键3能整个或局部为透光体,或设有适当的穿孔,可供光线穿过,使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以投射在按键3上。按键3也能为不透光体,使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以投射在按键3的四周。

支架4设置于底盖1的上方,即支架4可设置于底盖1及上盖2之间,支架4可利用螺丝锁固等方式固定于底盖1或上盖2。支架4具有一基部41及多个导座42,多个导座42固定于基部41上,多个导座42为一中空座体,多个按键3的键柱31配合于相对应的导座42,使多个按键3可安装于支架4上,且多个按键3可利用键柱31及导座42的导引在支架4上进行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与上盖2为两个独立的构件,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架4与上盖2也可为一体成型的构造。

弹性薄膜5设置于支架4的下方,弹性薄膜5以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弹性薄膜5能整个或局部为透光体,或设有适当的穿孔,可供光线穿过,使弹性薄膜5具有透光性,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以穿过弹性薄膜5投射在按键3上。弹性薄膜5具有一薄膜本体51及多个弹性体52,多个弹性体52大致呈碗型,多个弹性体52固定于薄膜本体51上。多个弹性体52分别与多个按键3相对应,且多个按键3的键柱31(底部)能分别抵触于多个弹性体52(顶部),因此当按键3被按压时,即可触动相对应的弹性体52。

导电薄膜6设置于弹性薄膜5的下方,导电薄膜6能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酯薄膜等材料制成,使导电薄膜6为透光体,导电薄膜6具有多个接点61。具体而言,导电薄膜6可具有三层结构,例如可包含第一薄膜层、隔离薄膜层及第二薄膜层,薄膜隔离层设置于第一薄膜层及第二薄膜层之间,用来隔离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的电路。当使用者按压按键3时,弹性体52会随着按键3的移动而向下移动,进而可利用弹性体52触动导电薄膜6上相对应的接点61导通,以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主机中。当使用者放开按键3的施力时,弹性体52会推动按键3向上移动复位,使导电薄膜6上相对应的接点61分开。但是,导电薄膜6的构造及动作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加以赘述。

印刷电路板7设置于导电薄膜6的下方,即印刷电路板7位于导电薄膜6及底盖1之间,印刷电路板7可利用螺丝锁固等方式固定于底盖1或上盖2。印刷电路板7上可设有多个穿孔71,多个穿孔71贯穿印刷电路板7的顶面及底面,多个穿孔71分别与多个按键3相对应。

多个发光组件8可为发光二极管(LED)等光源,多个发光组件8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上,且多个发光组件8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7。多个发光组件8分别与多个按键3相对应,使得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以投射在按键3上(表面)或四周。多个发光组件8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底面或顶面,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发光组件8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底面,故在印刷电路板7上设有多个穿孔71,多个发光组件8分别与多个穿孔71相对应,使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通过穿孔71向上射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发光组件8也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顶面,则可将多个穿孔71省略。

本实用新型在导电薄膜6的下方设置一印刷电路板7,印刷电路板7上设置有多个发光组件8,多个发光组件8分别与多个按键3相对应。借此,当发光组件8被点亮时,发光组件8产生的光线可以投射在按键3上或四周,可提供单点发光的功能,使用者可依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按键3发光。

再者,多个发光组件8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底面,多个发光组件8远离导电薄膜6,可避免发光组件8产生的静电影响导电薄膜6的运作,使产品不良率降低。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也可进一步在印刷电路板7上设置有多个二极管9,多个二极管9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7,多个二极管9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底面或顶面,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二极管9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底面。多个二极管9的设置可使相对应的按键3形成防鬼键(按键无冲突),来达成N-key(能同时按压多个按键,并正确输出)的功能,即在按键3对应的设置有二极管9,可用以隔离电流倒灌,不会使电路被意外导通而出错。本实施例可同时任意按下N个按键3都不会发生键位冲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