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93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接插件主要由塑壳和插接在该塑壳内的多根线缆组成,在将塑壳与线缆进行组装时,一般是采用手工插装,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输送多根线缆的多线输送机构,该多线输送机构的前方设有对线缆进行切断并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的前剥皮机构,该前剥皮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前端上的前端子压着机构,该前剥皮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剥皮的后剥皮机构,该后剥皮机构的旁边设有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后端上的后端子压着机构;

所述多线输送机构包括送线固定座和导向移动座,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前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前送线轮,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通道,所述导向移动座由导向移动机构带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送线固定座,所述导向移动座靠近所述送线固定座时则位于所述前剥皮机构的正后方,所述导向移动座远离所述送线固定座时则位于所述前端子压着机构的正后方;

所述导向移动座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前送线轮的前方的前导向管,每个所述前导向管内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孔,其中一个所述送线孔可与所述送线通道相对,每个所述前导向管上均设有可对所述前导向管内的线缆进行夹紧的锁紧机构,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可使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机构松开线缆的打开机构;

所述前剥皮机构的前方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前剥皮机构上移动到所述后剥皮机构上的第一移线机械手,所述后剥皮机构的前方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后剥皮机构上移动到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上的第二移线机械手,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的旁边设有用于固定塑壳的塑壳固定机构,该塑壳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对塑壳进行输送并上料到所述塑壳固定机构上的塑壳上料机构,该塑壳固定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处移动至所述塑壳固定机构处并将线缆插装到所述塑壳固定机构上的塑壳内的插装机械手。

进一步,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与塑壳固定机构之间设有过渡机械手,所述插装机械手在所述过渡机械手与塑壳固定机构之间移动,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的前方还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上移动至过渡机械手上的旋转机械手。

进一步,所述导向移动机构包括导向固定座、横向设于该导向固定座上的导向横向导轨、导向丝杆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横向导轨上滑设有导向滑座,所述导向丝杆由第一导向电机带动从而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所述导向丝杆上匹配有与所述导向滑座固定相连的导向螺母座, 所述导向杆由第二导向电机带动从而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所述导向杆外套装有可相对所述导向杆轴向滑动并能随所述导向杆转动的齿轮,所述导向滑座上纵向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内滑设有导向纵向导轨,该导向纵向导轨上固定有齿条座,该齿条座的下侧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齿条座的上侧固定有所述导向移动座。

进一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竖向滑设在所述导向线移动座上的锁杆,该锁杆的下端可锁住线缆,该锁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移动座外并通过连杆铰接在所述导向移动座上;

每个所述锁杆的下方均设有复位气缸,该复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复位顶杆,该复位顶杆的上端与相对所述锁杆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向上移动复位;

所述打开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送线固定座上的打开气缸,该打开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打开顶杆,该打开顶杆的下端可与其中一所述锁紧机构的锁杆的上端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一对所述前送线轮活动安装在所述送线固定座上并由前送线气缸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

所述导向移动座上还设有两排依次位于所述前导向管的后方并与所述前导向管一一相对应的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上均设有所述送线孔,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位于所述前导向管和中导向管之间;

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还活动安装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后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后送线轮,一对所述后送线轮由后送线气缸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之间形成有所述送线通道,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位于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之间。

进一步,所述塑壳上料机构包括用于逐一向前输送塑壳的送料通道,该送料通道的尾端外垂直设有第一推料道,该第一推料道的首端与所述送料通道的尾端相连通,该第一推料道的首端的外侧设有第一推料气缸,该第一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推料道内的第一推料杆,所述第一推料道的尾端外垂直设有第二推料道,该第二推料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推料道的尾端相连通,该第二推料道的首端的外侧设有第二推料气缸,该第二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二推料道内的第二推料杆;

所述塑壳固定机构包括由旋转机构带动从而转动的旋转块,该旋转块上设有与塑壳相匹配的定位槽,该定位槽的前侧开口供塑壳的一端伸出,该定位槽的一侧封闭另一侧开口且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推料道的尾端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立板,所述第二推料道转动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立板上设有可使所述第二推料道转动的翻转气缸,所述送料通道的首端与振动上料机的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插装机械手包括插装底座、以及设于该插装底座上方并由驱动机构带动从而相对所述插装底座移动的安装座,该安装座上从前往后并排设有一对由前夹紧气缸带动从而相互远离或者靠拢的前夹爪和一对由后夹紧气缸带动从而相互远离或者靠拢的后夹爪,一对所述前夹爪上向后延伸有导向嘴。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于所述插装底座上的插装横向导轨和插装横向丝杆、滑设在所述插装横向导轨上的插装横向滑座、固定在该插装横向滑座上并与所述插装横向丝杆相配合的插装横向螺母座、以及带动所述插装横向丝杆转动的插装横向电机,所述插装横向滑座上纵向设有插装纵向导轨和插装纵向丝杆,该插装纵向导轨上滑设有插装纵向滑座,该插装纵向滑座上设有与所述插装纵向丝杆相配合的插装纵向螺母座,所述插装横向滑座上还设有带动所述插装纵向丝杆转动的插装纵向电机,所述插装纵向滑座的前端垂直固定有竖向板,该竖向板上竖向设有插装竖向导轨,该插装竖向导轨上滑设有所述安装座,所述竖向板上设有带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插装竖向导轨滑动的插装移动气缸,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带动所述后夹紧气缸和后夹爪横向移动的避让气缸。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塑壳通过振动上料机进行列队并逐一输送至送料通道内,然后塑壳沿送料通道向前输送,塑壳通过送料通道的尾端进入第一推料道内,然后第一推料气缸带动第一推料杆伸入送料通道内从而将塑壳从第一推料道的首端移动至尾端,然后第二推料气缸带动第二推料杆伸入第二推料道内从而将塑壳从第一推料道的尾端进入第二推料道的首端内,第二推料杆继续伸入从而将塑壳从第二推料道的首端移动至尾端并进入定位槽内,且塑壳上供线缆插入的一段伸出定位槽外;

与此同时,将线缆依次对应穿入后导向管、中导向管和前导向管内,根据需要,前导向管、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的个数可以设置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等,这样每一组前、中、后导向管中放一种颜色的线缆,那么在一个导向移动座上可以并排输送多种颜色的线缆,其中一根待输送的线缆位于一对前送线轮之间和一对后送线轮之间,然后打开气缸带动打开顶杆下移从而使相对应的锁杆下移从而松开待输送的线缆,然后前送线气缸带动前送线轮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后送线气缸带动后送线轮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然后前送线电机带动前送线轮转动,后送线电机带动后送线轮转动,从而向前输送线缆,当线缆向前输送至合适位置时,前送线轮和后送线轮均停止转动并远离线缆,然后打开气缸带动打开顶杆上移回位,同时,复位气缸带动锁杆上移回位进而使锁杆锁住线缆,防止线缆松动;

然后前剥皮机构对线缆进行切断和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处理,在剥皮时,第二导向电机带动导向杆转动,导向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匹配从而带动齿条座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从而随之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上的线缆也随之前、后移动,后移时可以实现剥皮处理,剥皮完成后,第一导向电机带动导向丝杆转动,导向丝杆与导向螺母座配合从而带动导向滑座沿导向横向导轨左、右移动,导向移动座随导向滑座左、右移动从而时导向移动座靠近或者远离送线固定座,靠近送线固定座时,使其中一根线缆与前送线轮和后送线轮相对,远离送线固定座时,导向移动座带动线缆与前端子压着机构相对;

然后前端子压着机构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前端上,然后导向移动座带动线缆回到送线位置,然后前送线轮和后送线轮转动从而向前输送线缆直至合适位置,然后前剥线机构对线缆进行切断并对后一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处理,然后第一移线机械手将线缆从前剥皮机构上移动至后剥皮机构上,后剥皮机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剥皮处理,然后第二移线机械手将线缆从后剥皮机构上移动至后端子压着机构上,后端子压着机构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前端上,然后旋转机械手将线缆移动到过渡机械手上,过渡机械手夹住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从而对接线端子的位置进行定位;

然后插线机械手移动至过渡机械手处,前夹紧气缸带动前夹爪夹紧线缆,而后夹紧气缸带动后夹爪夹紧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然后插装横向电机带动插装横向丝杆转动,插装横向螺母座与插装横向丝杆相配合从而带动插装横向滑座沿插装横向导轨横向滑移,插装横向滑座进而带动前夹爪、后夹爪和线缆移动至塑壳固定机构的前方,然后插装移动气缸带动安装座沿插装竖向导轨下移从而带动前夹爪、后夹爪和其上的线缆下移至与塑壳相对,然后插装纵向电机带动插装纵向丝杆转动,插装纵向螺母座与插装纵向丝杆配合从而带动插装纵向滑座沿插装纵向导轨纵向滑移,插装纵向滑座进而带动前夹爪、后夹爪和其上的线缆向后移动从而将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部分插入塑壳内,然后后夹紧气缸带动后夹爪松开接线端子,然后避让气缸带动后夹紧气缸和后夹爪横向移动从而离开后夹爪的正后方,方便后续的插线动作,然后前夹爪在插装纵向电机的带动下继续后移从而使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在塑壳内插装到位,因前夹爪上有导向嘴,插装方便,然后前夹紧气缸带动前夹爪松开线缆,然后避让气缸带动后夹爪回位,插装横向电机、插装纵向电机和插装移动气缸分别动作进而带动前夹爪和后夹爪回位,从而完成第一根线缆与塑壳的插装;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线缆的颜色,通过多线输送机构选择第二根需要输送的线缆,然后通过前剥皮机构对第二根线缆进行切断并对第二根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处理,通过前端子压着机构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第二根线缆的前端,通过后剥皮机构对第二根线缆的后端进行剥皮处理,通过后端子压着机构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第二根线缆的后端上,然后通过插装机械手将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插装在塑壳内,依次类推,可以根据塑壳上线缆的个数及颜色进行插装;

插装完成后,旋转机构带动旋转块转动从而使定位槽的开口的一侧从水平位置转动到垂直位置,塑壳从定位槽的开口的一侧掉出并进行收集,然后旋转机构带动旋转块回位,从而完成一个电接插件的组装。由于定位槽的开口是朝向第二推料道的,在定位槽旋转过程中,塑壳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靠近开口并极易卡在旋转块和第二推料道之间,从而影响下一次的加工,那么将第二推料道活动设置在立板上,并通过翻转气缸带动第二推料道转动,即可增加旋转块和第二推料道之间的距离,便于塑壳从定位槽脱出掉落,防止塑壳卡住。操作界面可以采用触摸式人机界面,调整选择线缆方便、快捷,各步骤的协调性调整也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颜色线缆选配输送、切断、剥皮、双头压着端子,并将一头压着好端子的线缆自动插入塑壳的连续自动化加工,动作精准,操作简单,性能稳定,降低人员失误操作,节省人工,劳动强度低,产生效率高,保证品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线输送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线输送机构的送线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线输送机构的导向移动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塑壳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装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装机械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8,一种全自动切线剥皮双压单穿塑壳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输送多根线缆的多线输送机构2,该多线输送机构的前方设有对线缆进行切断并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的前剥皮机构3,该前剥皮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前端上的前端子压着机构4,该前剥皮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剥皮的后剥皮机构5,该后剥皮机构的旁边设有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后端上的后端子压着机构6,前剥皮机构、后剥皮机构、前端子压着机构和后端子压着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多线输送机构2包括送线固定座201和导向移动座202,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前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前送线轮203,前送线电机可以直接与前送线轮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前送线轮连接,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通道,所述导向移动座202由导向移动机构带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送线固定座201,所述导向移动座靠近所述送线固定座时则位于所述前剥皮机构3的正后方,所述导向移动座远离所述送线固定座时则位于所述前端子压着机构4的正后方;

所述导向移动座202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前送线轮的前方的前导向管204,每个所述前导向管内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孔,其中一个所述送线孔可与所述送线通道相对,每个所述前导向管上均设有可对所述前导向管内的线缆进行夹紧的锁紧机构,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可使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机构松开线缆的打开机构;

所述前剥皮机构3的前方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前剥皮机构上移动到所述后剥皮机构上的第一移线机械手10,所述后剥皮机构5的前方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后剥皮机构上移动到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上的第二移线机械手11,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6的旁边设有用于固定塑壳的塑壳固定机构7,该塑壳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对塑壳进行输送并上料到所述塑壳固定机构上的塑壳上料机构8,该塑壳固定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处移动至所述塑壳固定机构处并将线缆插装到所述塑壳固定机构上的塑壳内的插装机械手9。

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6与塑壳固定机构7之间设有过渡机械手12,所述插装机械手9在所述过渡机械手与塑壳固定机构之间移动,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6的前方还设有将线缆从所述后端子压着机构上移动至过渡机械手上的旋转机械手13。

所述导向移动机构包括导向固定座205、横向设于该导向固定座上的导向横向导轨206、导向丝杆207和导向杆208,所述导向横向导轨上滑设有导向滑座209,所述导向丝杆由第一导向电机210带动从而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第一导向电机可以直接与导向丝杆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导向丝杆连接,所述导向丝杆207上匹配有与所述导向滑座固定相连的导向螺母座, 所述导向杆208由第二导向电机211带动从而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第二导向电机可以直接与导向杆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导向杆连接,所述导向杆外套装有可相对所述导向杆轴向滑动并能随所述导向杆转动的齿轮212,所述导向滑座上纵向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内滑设有导向纵向导轨213,该导向纵向导轨上固定有齿条座214,该齿条座的下侧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齿条座的上侧固定有所述导向移动座202。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竖向滑设在所述导向线移动座202上的锁杆215,该锁杆的下端可锁住线缆,该锁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移动座外并通过连杆216铰接在所述导向移动座上;

每个所述锁杆215的下方均设有复位气缸217,该复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复位顶杆218,该复位顶杆的上端与相对所述锁杆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向上移动复位;

所述打开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送线固定座201上的打开气缸219,该打开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打开顶杆220,该打开顶杆的下端可与其中一所述锁紧机构的锁杆的上端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向下移动。

一对所述前送线轮203活动安装在所述送线固定座上并由前送线气缸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前送线气缸可以直接与前送线轮相连,也可以通过杠杆结构与前送线轮相连;

所述导向移动座202上还设有两排依次位于所述前导向管的后方并与所述前导向管一一相对应的中导向管221和后导向管222,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上均设有所述送线孔,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位于所述前导向管和中导向管之间;

所述送线固定座201上还活动安装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后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后送线轮223,一对所述后送线轮由后送线气缸224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后送线电机可以直接与后送线轮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后送线轮连接,后送线气缸可以直接与后送线轮相连,也可以通过杠杆结构与后送线轮相连,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之间形成有所述送线通道,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位于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之间。

所述塑壳上料机构8包括用于逐一向前输送塑壳的送料通道801,该送料通道的尾端外垂直设有第一推料道802,该第一推料道的首端与所述送料通道的尾端相连通,该第一推料道的首端的外侧设有第一推料气缸803,该第一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推料道内的第一推料杆804,所述第一推料道的尾端外垂直设有第二推料道805,该第二推料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推料道的尾端相连通,该第二推料道的首端的外侧设有第二推料气缸806,该第二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二推料道内的第二推料杆807;

所述塑壳固定机构包括由旋转机构701带动从而转动的旋转块702,旋转机构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电机,该旋转块上设有与塑壳相匹配的定位槽703,该定位槽的前侧开口供塑壳的一端伸出,该定位槽的一侧封闭另一侧开口且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推料道805的尾端相连通。

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立板14,所述第二推料道转动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立板上设有可使所述第二推料道805转动的翻转气缸15,所述送料通道801的首端与振动上料机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插装机械手9包括插装底座901、以及设于该插装底座上方并由驱动机构带动从而相对所述插装底座移动的安装座902,该安装座上从前往后并排设有一对由前夹紧气缸903带动从而相互远离或者靠拢的前夹爪904和一对由后夹紧气缸905带动从而相互远离或者靠拢的后夹爪906,一对所述前夹爪上向后延伸有导向嘴907。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于所述插装底座901上的插装横向导轨908和插装横向丝杆909、滑设在所述插装横向导轨上的插装横向滑座910、固定在该插装横向滑座上并与所述插装横向丝杆相配合的插装横向螺母座、以及带动所述插装横向丝杆转动的插装横向电机911,所述插装横向滑座上纵向设有插装纵向导轨912和插装纵向丝杆913,该插装纵向导轨上滑设有插装纵向滑座914,该插装纵向滑座上设有与所述插装纵向丝杆相配合的插装纵向螺母座,所述插装横向滑座上还设有带动所述插装纵向丝杆转动的插装纵向电机915,所述插装纵向滑座的前端垂直固定有竖向板916,该竖向板上竖向设有插装竖向导轨917,该插装竖向导轨上滑设有所述安装座902,所述竖向板上设有带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插装竖向导轨滑动的插装移动气缸918,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带动所述后夹紧气缸和后夹爪横向移动的避让气缸91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塑壳通过振动上料机进行列队并逐一输送至送料通道801内,然后塑壳沿送料通道向前输送,塑壳通过送料通道的尾端进入第一推料道802内,然后第一推料气缸803带动第一推料杆804伸入送料通道内从而将塑壳从第一推料道的首端移动至尾端,然后第二推料气缸806带动第二推料杆807伸入第二推料道805内从而将塑壳从第一推料道的尾端进入第二推料道的首端内,第二推料杆继续伸入从而将塑壳从第二推料道的首端移动至尾端并进入旋转块702上的定位槽703内,且塑壳上供线缆插入的一段伸出定位槽外;

与此同时,将线缆依次对应穿入后导向管222、中导向管221和前导向管204内,根据需要,前导向管、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的个数可以设置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等,这样每一组前、中、后导向管中放一种颜色的线缆,那么在一个导向移动座202上可以并排输送多种颜色的线缆,其中一根待输送的线缆位于一对前送线轮203之间和一对后送线轮223之间,然后打开气缸219带动打开顶杆220下移从而使相对应的锁杆215下移从而松开待输送的线缆,然后前送线气缸带动前送线轮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后送线气缸224带动后送线轮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然后前送线电机带动前送线轮转动,后送线电机带动后送线轮转动,从而向前输送线缆,当线缆向前输送至合适位置时,前送线轮203和后送线轮223均停止转动并远离线缆,然后打开气缸带动打开顶杆上移回位,同时,复位气缸217带动锁杆215上移回位进而使锁杆锁住线缆,防止线缆松动;

然后前剥皮机构3对线缆进行切断和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处理,在剥皮时,第二导向电机211带动导向杆208转动,导向杆带动齿轮212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匹配从而带动齿条座214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202从而随之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上的线缆也随之前、后移动,后移时可以实现剥皮处理,剥皮完成后,第一导向电机210带动导向丝杆207转动,导向丝杆与导向螺母座配合从而带动导向滑座209沿导向横向导轨206左、右移动,导向移动座202随导向滑座左、右移动从而时导向移动座靠近或者远离送线固定座201,靠近送线固定座时,使其中一根线缆与前送线轮和后送线轮相对,远离送线固定座时,导向移动座带动线缆与前端子压着机构4相对;

然后前端子压着机构4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前端上,然后导向移动座202带动线缆回到送线位置,然后前送线轮203和后送线轮223转动从而向前输送线缆直至合适位置,然后前剥线机构3对线缆进行切断并对后一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处理,然后第一移线机械手10将线缆从前剥皮机构上移动至后剥皮机构5上,后剥皮机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剥皮处理,然后第二移线机械手11将线缆从后剥皮机构上移动至后端子压着机构6上,后端子压着机构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线缆的前端上,然后旋转机械手13将线缆移动到过渡机械手12上,过渡机械手夹住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从而对接线端子的位置进行定位;

然后插线机械手9移动至过渡机械手处,前夹紧气缸903带动前夹爪904夹紧线缆,而后夹紧气缸905带动后夹爪906夹紧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然后插装横向电机911带动插装横向丝杆909转动,插装横向螺母座与插装横向丝杆相配合从而带动插装横向滑座910沿插装横向导轨908横向滑移,插装横向滑座进而带动前夹爪904、后夹爪906和线缆移动至塑壳固定机构7的前方,然后插装移动气缸918带动安装座902沿插装竖向导轨917下移从而带动前夹爪、后夹爪和其上的线缆下移至与塑壳相对,然后插装纵向电机915带动插装纵向丝杆913转动,插装纵向螺母座与插装纵向丝杆配合从而带动插装纵向滑座914沿插装纵向导轨912纵向滑移,插装纵向滑座进而带动前夹爪、后夹爪和其上的线缆向后移动从而将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部分插入塑壳内,然后后夹紧气缸905带动后夹爪906松开接线端子,然后避让气缸919带动后夹紧气缸和后夹爪横向移动从而离开后夹爪的正后方,方便后续的插线动作,然后前夹爪904在插装纵向电机的带动下继续后移从而使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在塑壳内插装到位,因前夹爪上有导向嘴907,插装方便,然后前夹紧气缸带动前夹爪松开线缆,然后避让气缸带动后夹爪回位,插装横向电机911、插装纵向电机915和插装移动气缸918分别动作进而带动前夹爪904和后夹爪906回位,从而完成第一根线缆与塑壳的插装;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线缆的颜色,通过多线输送机构2选择第二根需要输送的线缆,然后通过前剥皮机构3对第二根线缆进行切断并对第二根线缆的前端进行剥皮处理,通过前端子压着机构4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第二根线缆的前端,通过后剥皮机构5对第二根线缆的后端进行剥皮处理,通过后端子压着机构6将接线端子压着在第二根线缆的后端上,然后通过插装机械手9将线缆的后端上的接线端子插装在塑壳内,依次类推,可以根据塑壳上线缆的个数及颜色进行插装;

插装完成后,旋转机构701带动旋转块702转动从而使定位槽703的开口的一侧从水平位置转动到垂直位置,塑壳从定位槽的开口的一侧掉出并进行收集,然后旋转机构带动旋转块回位,从而完成一个电接插件的组装。由于定位槽703的开口是朝向第二推料道805的,在定位槽旋转过程中,塑壳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靠近开口并极易卡在旋转块和第二推料道之间,从而影响下一次的加工,那么将第二推料道805活动设置在立板14上,并通过翻转气缸15带动第二推料道转动,即可增加旋转块和第二推料道之间的距离,便于塑壳从定位槽脱出掉落,防止塑壳卡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