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91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尤其是涉及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中型水电站发电机机压母线引出线至主变压器回路通常采用矩形母线,母线长度达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装机台数较多的水电站发电机机压母线长度可达数百米。水电站发电机机压母线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站的可靠运行,矩形母线的安装通常采用敞开式安装和共箱母线安装等方式,载流导体一般采用铜质材料。随我国经济发展,新建或改建的中型水电站发电机机压母线多采用共箱母线装置,共箱母线装置特点是电能输送容量大、绝缘性能好、安全可靠性高、外壳箱体刚性好、强度大、承载力强等。目前市场和工程建设中所使用量较大的共箱母线装置其材质采用铜质、绝缘采用瓷质或硅橡胶支柱绝缘子、外壳箱体使用厚度为1.2~1.5mm的弱磁冷轧钢板,连接件及加强筋使用普通角钢,每节供货长度2~3m,对于中型水电站发电机机压母线长度达一百米的共箱母线装置,有大约30个母线连接节点需要工地现场连接。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的安装无论采用敞开式安装还是共箱母线安装方式,目前矩形母线连接均采用如图7所示的搭接螺连方式进行连接,存在以下问题:1、矩形铜母线进行搭接螺连方式,仅利用矩形铜母线的一个侧面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处导体接触面并非完全吻合接触,接触电阻大,发热量增加,温升增高,连接处导体热稳定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2、矩形铜母线进行搭接螺连方式, 连接处导体的厚度是双倍矩形铜母线的厚度,铜母线相间距离相应减小,连接处导体动稳定性降低。3、 矩形铜母线进行搭接螺连方式,矩形母线导体内交流电流分布疏密不均,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增大,邻近效应系数也增大,在导体连接处的导电能力变差。4、 矩形铜母线进行搭接螺连方式,矩形母线导体连接处存在电能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矩形铜母线和第二矩形铜母线,所述第一矩形铜母线和第二矩形铜母线通过齿、槽连接部相连接;所述齿、槽连接部包括开设在第一矩形铜母线连接端上板面的第一台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面的下部台体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自第一矩形铜母线的连接端沿纵向平行于第一台面开设,第一插槽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一台面的纵向长度,第一插槽与第一台面之间构成第一上插齿,第一插槽与第一矩形铜母线下板面之间构成第一下插齿;第一台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上插齿和第一下插齿的第一螺栓孔;

所述齿、槽连接部还包括开设在第二矩形铜母线连接端下板面的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的上部台体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自所述第二矩形铜母线的连接端沿纵向平行于第二台面开设,第二插槽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二台面的纵向长度,第二插槽与第二台面之间构成第二下插齿,第二插槽与第二矩形铜母线上板面之间构成第二上插齿;第二台面上贯穿所述第二上插齿和第二下插齿开设有第二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插齿的厚度和纵向长度与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宽和纵向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二下插齿的厚度和纵向长度与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宽和纵向长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插齿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一下插齿的纵向长度;第二下插齿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二上插齿的纵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提高了水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相互连接的矩形铜母线之间的连接端,是通过矩形铜母线的三个侧面进行电气连接,导体连接处接触电阻小,发热量低,温升低,连接处导体热稳定性好。

2、相互连接的矩形铜母线之间,连接处导体的厚度与矩形铜母线的厚度相等,导体连接处矩形铜母线的相间距离没有变化,连接处导体动稳定性好。

3、矩形铜母线连接处的导体集肤效应系数减小,邻近效应系数也减小,导体连接处的导电性能力强。

4、矩形铜母线连接处的电能损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方法加工出的所述第一矩形铜母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方法加工出的所述第二矩形铜母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矩形铜母线和第二矩形铜母线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立体参考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立体参考示意图。

图6是图3的立体参考示意图。

图7是现有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采取搭接螺连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电站发电机机压矩形母线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矩形铜母线1和第二矩形铜母线7,第一矩形铜母线1和第二矩形铜母线7通过齿、槽连接部相连接;所述齿、槽连接部包括开设在第一矩形铜母线1连接端上板的第一台面2,第一台面2的下部台体上开设有第一插槽3,第一插槽3自第一矩形铜母线1的连接端部沿纵向平行于第一台面2开设,第一插槽3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一台面2的纵向长度,第一插槽3与第一台面2之间构成第一上插齿4,第一插槽3与第一矩形铜母线1下板面之间构成第一下插齿5;在第一台面2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螺栓孔6,四个第一螺栓孔6贯穿第一上插齿4和第一下插齿5开设;

所述齿、槽连接部还包括开设在第二矩形铜母线7连接端下板面的第二台面8,第二台面8的上部台体上开设有第二插槽9,第二插槽9自第二矩形铜母线7的连接端部沿纵向平行于第二台面8开设,第二插槽9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二台面8的纵向长度,第二插槽9与第二台面8之间构成第二下插齿10,第二插槽9与第二矩形铜母线7上板面之间构成第二上插齿11;在第二台面8上开设有四个第二螺栓孔12,四个第二螺栓孔12贯穿第二上插齿11和第二下插齿10开设。

第一上插齿4的厚度和纵向长度与第二插槽9的槽宽和纵向长度相匹配;第二下插齿10的厚度和纵向长度与第一插槽3的槽宽和纵向长度相匹配。

实际制造时,第一上插齿4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一下插齿5的纵向长度;第二下插齿10的纵向长度小于第二上插齿11的纵向长度;这样,连接后的两段矩形铜母线的连接部位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大。

第一矩形铜母线1和第二矩形铜母线7连接安装时,将第一上插齿4插入第二插槽9内;此时第二下插齿10同时插入第一插槽3内,第一台面2与第二上插齿11下表面面接触,第二台面8与第一下插齿5上表面面接触;然后将四个螺栓13穿入第一螺栓孔6和第二螺栓孔12固定连接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