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84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使插接母排随着对插母排的位置而自动调整自身位置以正确插入对插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插接母排能够简化电气连接、节省设备空间、缩短维护时间等,因此插接母排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需要快速维护的电气连接场合。然而,插接母排对于电气连接过程中的对位精度要求很高,如果在插接过程中超过该误差范围,插接母排和对插母排则不能顺利地完成插接,从而容易导致电气连接事故的发生。而目前的大部分电气装配的安装精度很难满足上述精度要求,从而使得母排无法进行插接,或在插接后母排之间存在较大应力和变形,使得母排的使用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接母排和对插母排不能顺利地插接且插接可靠性低等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所述自适应定位结构用于使插接母排与推入设备实现自适应对接,所述自适应定位结构可包括:基座;浮动板,所述浮动板卡接在所述基座上,并相对于所述基座可移动;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浮动板上,以引导所述插接母排实现与所述推入设备的自适应定位。

所述基座上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浮动板卡接的卡接部,所述浮动板的对应于所述卡接部的位置上可形成有与所述卡接部相互配合的结合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结合部相互配合时可留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卡接部可包括从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朝所述浮动板突出的突起肋和分别从所述突起肋的端部彼此相对地延伸的结合肋,所述结合部可为形成在浮动板的两侧端部的限位槽。

所述卡接部可包括从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朝所述浮动板突出的突起肋以及从所述突起肋的端部以相对于所述突起肋更小的宽度进一步延伸的突起,所述结合部可包括形成在浮动板上的对应于所述突起的位置的限位孔,所述突起可通过所述限位孔突出到浮动板的外侧。其中,在突起的突出到浮动板的外侧的部分上可设置有固定件,以防止浮动板与基座脱离。

所述卡接部可包括从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朝所述浮动板突出的突起肋和分别从所述突起肋的端部彼此相对地延伸的结合肋。其中,所述结合肋上可形成有卡接槽,所述结合部可为形成在所述浮动板上的对应于所述卡接槽的位置的突台,所述突台与所述卡接槽相互配合。

所述卡接部可包括从基座的两侧分别朝所述浮动板突出的突起肋,所述突起肋上可形成有卡接孔,所述结合部可为形成在浮动板上的对应于所述卡接孔的位置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可通过卡接孔突出到突起肋的外侧。其中,在突出部的突出到浮动板的外侧的部分上可设置有固定件,以防止浮动板与基座脱离。

所述基座上可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可形成在浮动板的所述结合部的上侧和下侧,防止卡接部脱离结合部。

所述定位销可设置为2个或更多个。

所述间隙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别为0.5mm~2mm。

所述自适应定位结构还可设有软连接母排,所述软连接母排可设置于浮动板与基座之间,以将插接母排电连接到母排系统。

所述软连接母排可由柔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插接母排对电气装配安装精度的要求,因此可在降低电气连接过程中对加工、装配和工艺的要求的同时能够避免插接过程中的产生应力和变形,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明显并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自适应定位结构的插接母排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包括自适应定位结构的插接母排与推入设备进行插接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B部分的放大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以及方便起见,可夸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示例仅是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出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而被显示或被描述的特征可供另一实施例使用,从而产生又一实施例。因而,只要其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意图包含这种修改和变化。

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自适应定位结构的插接母排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包括自适应定位结构的插接母排与推入设备进行插接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浮动板与基座的限位连接形式的示例图,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浮动板与基座的限位连接形式的示例图,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浮动板与基座的限位连接形式的示例图,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B部分的放大图。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构造,将x轴方向定义为浮动板2的前后方向,将y轴方向定义为浮动板2的左右方向,将z轴方向定义为浮动板2的上下方向,具体如附图1-7所示。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包括:基座1,形成有卡接部11;浮动板2,形成有与卡接部11相配合的结合部,以使得浮动板2可以可移动地安装在基座1上;定位销3,通过紧固构件(例如,螺栓)安装在浮动板2的表面上。此外,浮动板2的表面上还安装有插接母排6,在基座1与浮动板2之间安装有软连接母排5,以将插接母排6连接到母排系统10(详见图2)。其中,所述卡接部11和结合部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以使得浮动板2和基座1上下左右可移动,即,浮动板2和基座1可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

其中,基座1可为钣金结构件。基座1可形成有两个卡接部11,卡接部11包括从基座1朝向浮动板2突出的突起肋11a和从突起肋11a的端部沿水平方向对向延伸以结合到浮动板2的结合部的结合肋11b,如图3所示。即,每个卡接部11整体呈L形状,且两个卡接部的结合肋11b彼此相对地延伸。浮动板2可呈矩形板状,浮动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基座1的两个凸起肋11a之间的距离,因此可将浮动板2设置在两个凸起肋11a之间。结合部可形成为槽形状,即,结合部为与卡接部11相配合的限位槽4。具体地,限位槽4可设置在浮动板2的左右两个侧表面上(如图3所示)或者可在浮动板2的朝向基座1的表面上开设有与L型卡接部11相配合的L型限位槽(如图4所示),限位槽4在浮动板2的左右两个侧表面中上下延伸,即,限位槽4在浮动板2的左右两个侧表面中竖直延伸,以便使卡接部11能够安装在浮动板2的限位槽4中。

为了能够实现基座1与浮动板2的可移动连接,限位槽4的深度被设计为大于卡接部11的结合肋11b插入限位槽4中的长度,如图2所示。例如,限位槽4的深度可被设计为比卡接部11卡入限位槽4的长度多出0.5mm~2mm。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基座1与浮动板2的连接形式的情况下,如果形成在浮动板2上的限位槽4沿竖直方向贯穿浮动板2,即,限位槽为通槽,则为了防止浮动板2在移动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脱离卡接部11,基座1上可形成挡板12,挡板12可从突起肋11a的上下两个端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彼此对向延伸,分别形成在浮动板2的结合部的上下两侧,如图1所示。

然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中,基座1和浮动板2之间的连接形式不限于此。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3和图4中的实施例的变型实施例,卡接部11的结合肋11b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缺口(即,结合肋11b在竖直方向上不连续地形成),同时浮动板2上形成的结合部(即,限位槽4)的形状与图3和图4中的实施例相同,则其他结构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然而,结合部的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位置可不形成限位槽4,即,限位槽可以不是沿竖直方向贯穿浮动板2的通槽,仅在形成有结合肋11b的位置处形成有限位槽4。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设置挡板12,浮动板2也不会与基座1脱离,因此可省去挡板12。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变型实施例,卡接部11可包括从基座1的两侧朝向浮动板2突出的突起肋11a以及从突起肋11a的端部以相对于所述突起肋11a更小的宽度进一步延伸的突起11b’,如图5所示。结合部可包括形成在浮动板2上的对应于突起11’的位置的限位孔4’,突起11b’可通过限位孔4’突出到浮动板2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突起11b’的位于浮动板2的外侧的部分上设置固定件以防止浮动板2朝向其前方脱离基座1。同样,为了保证浮动板2相对于基座1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可移动,可使突起11b’与相应的限位孔4’之间保留一定间隙(例如,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保留0.5mm~2mm的间隙)。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变型实施例,卡接部11可包括两个突起肋11a和两个结合肋11b,除了结合肋11b上形成有卡接槽13、结合部为与卡接槽13相对应的突台14外,卡接部11、挡板12的形状和结构(如图6所示)与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以及其变型实施例类似,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变型实施例,卡接部11可包括两个突起肋11a,两个突起肋11a上分别形成有卡接孔13’,结合部可形成为浮动板2的与卡接孔13’的位置相对应的突出部14’,突出部14’可通过卡接孔13’突出到突起肋11a的外侧,如图7所示。其中,在突出部14’突出到突起肋11a的外侧部分上设有固定件,以防止浮动板2沿水平方向与基座1脱离。该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变形与上面参照图3描述的实施例和变型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引导浮动板2使得其上的插接母排能够准确地完成插接,浮动板2上还可设有定位销3。其中,为实现定位功能,定位销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定位销3可以以上下竖直对齐、左右平行对齐或排成对角线等排布形式进行安装,但定位销3的数目和排布方式不限于此,只要能实现浮动板2的定位即可。

由于插接母排6要与对插母排7实现电气连接,因此安装有对插母排7的推入设备8上应设置与定位销3的安装位置对应的导向孔9,如图2所示。在将安装有对插母排7的推入设备8推向插接母排6时,定位销3首先进入推入设备8的导向孔9中,然后定位销3将根据推入设备8上的导向孔9的位置带动浮动板2在限位槽4(或限位孔4’、卡接槽13、卡接孔13’)内移动以调整推入设备8的插入位置(即,对插母排7在推入设备8上的安装位置),保证其上的插接母排6能够正确地插入对插母排7中从而实现自适应定位。

在基座1和浮动板2之间还可安装有软连接母排5,以将安装于浮动板2表面的插接母排6连接到位于自适应定位结构外部的母排系统10。软连接母排5的数量可与插接母排6的数量相对应,因此在如图1所示的浮动板2上设有3个插接母排6的情况下,软连接母排5也相应地设为3个。为了保证浮动板2能够顺利地移动,软连接母排5可由在较小的作用力下便可以发生变形且导电的材料制成。例如,软连接母排5可由0.1mm厚的软铜箔通过压焊而制成,或者可由非0.1mm的软铜箔或由诸如软绞线等的其他柔性材质制成。

虽然上面描述了各种形式来实现基座1与浮动板2之间的可移动连接,然而基座1与浮动板2的连接形式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只要能够实现基座1与浮动板2之间的可移动连接的任何形式都是可行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插接母排的自适应定位结构可以降低插接母排对电气装配安装精度的要求,因此可在降低电气连接过程中对加工、装配和工艺的要求的同时能够避免插接过程中的产生应力和变形,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虽然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