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型卷筒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42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软型卷筒扁电缆,属于电缆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卷筒电缆应用于卷简机、运输机械及输送机,因此要求电缆应当具有很强的耐拖拽性能。目前使用的卷筒电缆的内部设置有钢丝作为加强层, 由于电缆在收放卷绕过程中,电缆导体受力较为集中,因此在电缆导体线芯最中心设置有一根钢丝,将一部分受力集中在钢丝上;在扁电缆中通常将两根钢丝绳挤在护套内,将承载力集中在钢丝上,减少电缆内部受力。

现有电缆存在如下缺点:

1.将钢丝设置在导体中心的结构,由于钢丝与铜导体材料性质不一样,在长期收放卷绕中容易钢丝容易断裂,断裂的钢丝容易戳伤绝缘,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2.在电缆的护套内设置两根钢丝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拖拽性能,也不容易损伤内部导体,但是钢丝一般直径较大,弯曲半径大,使得电缆的电缆半径较大,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柔软型卷筒扁电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软型卷筒扁电缆,该电缆本体呈扁形结构:包括三根并列平铺的动力线芯,三根动力线芯的外侧挤包护套层;

所述动力线芯由动力线芯导体外侧挤包绝缘层制成,所述动力线芯导体由铜丝采用1+6+12的绞合方式并在铜丝的空隙处填充高强度芳纶纱共同绞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添加含氯亲和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层采用氯丁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芯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护套层和绝缘层粘连在一起,中间无隔离层设计,使得电缆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在收放卷绕过程中不会出现鼓包;(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线芯导体在绞合过程中在铜丝缝隙处填充有高轻度芳纶纱,提高了电缆的强度,增加了电缆整体的耐拖拽性能;(3)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重量轻,弯曲半径小,使用时不易损伤内部导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动力线芯1、动力线芯导体2、绝缘层3、铜丝4、高强度芳纶纱5、护套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柔软型卷筒扁电缆,该电缆本体呈扁形结构:包括三根并列平铺的动力线芯1,动力线芯1的截面为圆形,三根动力线芯1的外侧挤包护套层6;动力线芯1由动力线芯导体2外侧挤包绝缘层3制成,动力线芯导体2由铜丝4采用1+6+12的绞合方式并在铜丝4的空隙处填充高强度芳纶纱5共同绞合制成,绝缘层3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添加含氯亲和剂制成,护套层6采用氯丁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

1. 解决鼓包现象

由于电缆需要长期收放卷绕,普通卷筒电缆由于绝缘层和护套层不粘连,在长期收放卷绕过程中容易出现鼓包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护套层嵌隙紧密挤包在缆芯上,绝缘层和护套层分层挤包粘连技术。

由于绝缘和护套采用分层挤包的方式,绝缘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加入含氯的亲和剂的材料制成,护套层采用氯丁橡胶材料制成,在分层挤包时,实现护套与绝缘的紧密粘连。由于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层为一体结构,在收放卷绕过程中,电缆内部不会发生位移,解决了鼓包现象。

2. 耐拖拽且电缆柔软原理

动力线芯导体绞合时在铜丝空隙处绞合了高强度芳纶纱,一方面不增加电缆导体外径,另一方面空隙处设置了多根高强度芳纶纱,电缆的耐拖拽性能得到了提高。由于高强度芳纶纱的强度是钢丝的4倍,耐拖拽性能强,并且是非常柔软的材料,加入电缆中,不会影响电缆的弯曲半径,也不会损伤电缆内部其他构件,并且重量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