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73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常规能源却日益枯竭,于是人们把目标转向可持续绿色能源。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已成规模的在世界各地区发展起来。光伏太阳能组件,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与应用,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当今,能源供应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到一个紧缺的时代,大量的可持续的新能源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能源装置,由于所具备的相对于其他能源装置所特有的使用功能和在清洁、环保方面的突出优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对缓解当今的能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太阳能电池是由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诸如硅、砷化镓、硒铟铜或其他材料等制成,从而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能电池单元组合而成的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被大量投入使用。

但是,目前的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池组件大多采用普通玻璃、EVA和普通背板对电池片进行封装保护,使组件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以提高组件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些封装保护结构的机械性能差、耐风雪的承压能力弱,在环境恶劣地方不适用。

现有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基本都是单片大面积的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外设支架通过组件铝边框自带的安装孔或压块连接固定,不方便安装拆卸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并排设置的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两两之间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均包括安装边框和卡接在安装边框上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从外到内包括钢化玻璃板、胶膜A、电池片、胶膜B和铝膜背板。

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两两之间通过铰接机构连接,这种结构方便在运输时折叠;电池组件从外到内包括钢化玻璃板、胶膜A、电池片、胶膜B和铝膜背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升了组件的机械性能,加强了耐风雪的承压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

所述的铝膜背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聚氟乙烯板、铝箔、PET和POE背板胶膜。

通过在常规背板中增加了铝箔的设计,可完全阻隔水汽的进入,进而有效防止电池片氧化和POE老化。通过铝膜背板的设计,增加组件的散热性能,提升其发电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边框后侧1/2处均通过铰接座A连接有U型角度调节架,U型角度调节架的两直边为多级伸缩边。

进一步地,铰接座A包括设置在安装边框两侧的铰接座一和铰接座二,铰接座一和铰接座二分别与U型角度调节架的两边铰接。

U型角度调节架的设置便于调节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的安装角度。

进一步地,电池片的受光面上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主栅线和与主栅线垂直的多条细栅线,所述电池片中心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电池片边缘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铰接机构转动的角度为0°~360°。

进一步地,胶膜A和胶膜B的材质均为POE胶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两两之间通过铰接机构连接,这种结构方便在运输时折叠;电池组件从外到内包括钢化玻璃板、胶膜A、电池片、胶膜B和铝膜背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升了组件的机械性能,加强了耐风雪的承压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

2、通过在常规背板中增加了铝箔的设计,可完全阻隔水汽的进入,进而有效防止电池片氧化和POE老化。通过铝膜背板的设计,增加组件的散热性能,提升其发电性能。

3、U型角度调节架的设置便于调节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的安装角度。

4、电池片中心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间距小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间距,即使方阻高的区域细栅线密度大,而方阻低的细栅线相对密度较小,方阻大的区域横向电阻就越大,本实用新型通过更密集的细栅线进行电流收集,方阻小的区域减少细栅线的条数以增大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从而使转化效率达到最优的状态,进而提高了电能转化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铰接座A和U型角度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2-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3-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4-铰接机构,5-铰接座A,6-U型角度调节架,7-主栅线,8-细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从左到右并排设置的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1、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2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3,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1、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2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3两两之间通过铰接机构4连接,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1、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2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3均包括安装边框1-3和卡接在安装边框1-3上的电池组件1-2,电池组件1-2从外到内包括钢化玻璃板1-2.1、胶膜A1-2.2、电池片1-2.3、胶膜B1-2.4和铝膜背板1-2.5。

安装边框1-3上设置有卡接电池组件1-2的卡块1-1。

本实施中,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A、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B和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组件C两两之间通过铰接机构连接,这种结构方便在运输时折叠;电池组件从外到内包括钢化玻璃板、胶膜A、电池片、胶膜B和铝膜背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升了组件的机械性能,加强了耐风雪的承压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的安装边框1-3后侧1/2处均通过铰接座A5连接有U型角度调节架6,U型角度调节架6的两直边为多级伸缩边。

铰接座A5包括设置在安装边框1-3两侧的铰接座一5-1和铰接座二5-2,铰接座一5-1和铰接座二5-2分别与U型角度调节架6的两边铰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优化,具体是:

电池片1-2.3的受光面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主栅线7和与两条主栅线7垂直的多条细栅线8,所述电池片1-2.3中心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8之间的间距小于电池片1-2.3边缘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8之间的间距。

电池片中心区域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距离为1.2mm~2.9mm,电池片边缘区域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距离为2.9mm~3.6mm。

铰接机构4转动的角度为0°~360°,便于折叠。

胶膜A1-2.2和胶膜B1-2.4的材质均为POE胶膜。

本实施例中,电池片中心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间距小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区域的相邻两条细栅线之间的间距,即使方阻高的区域细栅线密度大,而方阻低的细栅线相对密度较小,方阻大的区域横向电阻就越大,本实用新型通过更密集的细栅线进行电流收集,方阻小的区域减少细栅线的条数以增大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从而使转化效率达到最优的状态,进而提高了电能转化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