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787阅读:1471来源:国知局
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套筒式烟囱,特别涉及一种在钢筋混凝土外筒与内钢筒之间独立设置的一套防雷接地系统,可降低雷击对烟囱内部设施及人员产生的影响。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大部分是采用套筒式烟囱的结构型式。传统的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是共用一套系统,顶部设置有防雷闪接器,在钢筋混凝土筒壁内,暗敷设置专用防雷接地钢筋作为引下线,筒壁内暗敷设置有水平均压环,在内、外筒之间有钢平台和钢梯,这些部件均通过埋件或钢筋连通,形成一个电气通路,在地面引出后与室外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套防雷接地系统。考虑到套筒式烟囱高度多为200米左右,高度较高,内、外筒之间钢平台是通过钢梯进行竖向交通联系的,同时设置照明设施。当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时,从地面到烟囱顶部平台往往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期间如出现雷雨天气,由于内外筒共用一套防雷接地系统,雷击产生的闪电电涌,就可能对内部钢平台放电,造成检修人员和电气设施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系统不能避免对内部钢平台放电而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外筒壁和钢内筒,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中预埋有引下线,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与钢内筒之间设置有钢平台,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内从上到下间隔地预埋有均压环,均压环与引下线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的底端设置有接地钢板,接地钢板与引下线的下端连接在一起,避雷针与引下线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接地钢板通过接地扁钢与接地极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明敷扁钢条,明敷扁钢条是通过塑料卡夹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的内侧壁上的,明敷扁钢条与钢平台是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明敷扁钢条的下端通过钢条接地扁钢与接地极连接在一起。

明敷扁钢条与引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间隔弧度为10度;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内钢板和外钢板,在内钢板与外钢板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栓,明敷扁钢条的下端与内钢板焊接在一起,外钢板与钢条接地扁钢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防雷引下线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明敷接地系统,明敷扁钢通过绝缘连接件与外筒壁连接,布置位置与暗敷防雷接地钢筋错开,避免相互连通。形成的一套相对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等电位接地系统,降低了雷击产生的闪电电涌对内部钢平台放电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明敷扁钢条10通过塑料卡夹9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的内侧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套筒式烟囱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和钢内筒7,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中预埋有引下线3,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与钢内筒7之间设置有钢平台8,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内从上到下间隔地预埋有均压环4,均压环4与引下线3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6,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的底端设置有接地钢板5,接地钢板2与引下线3的下端连接在一起,避雷针6与引下线3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接地钢板2通过接地扁钢15与接地极5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明敷扁钢条10,明敷扁钢条10是通过塑料卡夹9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的内侧壁上的,明敷扁钢条10与钢平台8是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明敷扁钢条10的下端通过钢条接地扁钢14与接地极5连接在一起。

明敷扁钢条10与引下线3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间隔弧度为10度;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内钢板11和外钢板12,在内钢板11与外钢板12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栓13,明敷扁钢条10的下端与内钢板11焊接在一起,外钢板12与钢条接地扁钢14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防雷接地系统做法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套对烟囱内部平台及用电设备专用的等电位接地系统,两套系统相对独立,不相互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