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45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越发的普遍,诸如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信息等都势必需要使用到网络,要连接使用网络,网线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网线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种,其中双绞线是由许多对线组成的数据传输线,特点就是价格便宜,性能稳定,所以被广泛的使用。以双绞线为例,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典型的双绞线有四对的,就是有四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电缆套管里,这也就是俗称的双绞线电缆。

然而经过长期实际的使用发现,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线均存在一个较大的不足,就是其防水性能较差,强度不高,且包裹于套管内的芯线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该网线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同时能够及时将导线的热量散发出去,且强度高,延长了网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包括套管及包裹于所述套管内的多股芯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骨架线,多股所述芯线沿所述骨架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芯线外还设有缓冲散热层,所述套管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膜层、屏蔽层、防水层和护套层,所述防水膜层包裹所述芯线,所述芯线与所述防水膜层之间间隙处填充有阻水层。

优选的,所述芯线由两股导线缠绕而成,所述导线包括导体,及包裹所述导体的绝缘层,所述缓冲散热层包裹两股所述导线,两股所述导线与所述缓冲散热层之间间隙处形成散热空腔。

优选的,所述缓冲散热层上均布有微型孔,所述微型孔的孔径为0.2~2.8微米。

优选的,所述骨架线外还包裹有一十字型隔离层,多股所述芯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十字型隔离层上。

优选的,所述套管内还设有若干抗拉丝,所述抗拉丝在所述套管内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护套层内还设有若干加强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套管与芯线之间设置阻水层,当水进入套管内,阻水层的材料遇水就膨胀,阻止水分沿网线内进一步扩散,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水作用,延长了网线的使用寿命;

(2)双绞线外包裹有缓冲散热层,缓冲散热层内不增加任何填充物,且缓冲散热层上均布有微型孔,形成散热空间,以保证电流通过线缆时,能够及时将热量散发;

(3)套管内的骨架线、抗拉丝以及套管护套上的加强骨架均保证了网线的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套管;2、芯线;3、骨架线;4、缓冲散热层;5、防水膜层;6、屏蔽层;7、防水层;8、护套层;9、阻水层;10、十字型隔离层;11、抗拉丝;12、加强骨架;13、导线;14、导体;15、绝缘层;16、散热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包括套管1及包裹于套管1内的多股芯线2,还包括骨架线3,多股芯线2沿骨架线3周向均匀分布,芯线2外还设有缓冲散热层4,套管1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膜层5、屏蔽层6、防水层7和护套层8,防水膜层5包裹芯线2,芯线2与防水膜层5之间间隙处填充有阻水层9。

芯线2由两股导线13缠绕而成,导线13包括导体14,及包裹导体14的绝缘层15,缓冲散热层4包裹两股导线13,两股导线13与缓冲散热层4之间间隙处形成散热空腔16。

缓冲散热层4上均布有微型孔,微型孔的孔径为0.2~2.8微米。

骨架线3外还包裹有一十字型隔离层10,多股芯线2均匀分布在十字型隔离层10上。

套管1内还设有若干抗拉丝11,抗拉丝11在套管1内均匀分布。

护套层8内还设有若干加强骨架12。

本实用新型在套管与芯线之间设置阻水层,当水进入套管内,阻水层的材料遇水就膨胀,阻止水分沿网线内进一步扩散,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水作用,延长了网线的使用寿命;双绞线外包裹有缓冲散热层,缓冲散热层内不增加任何填充物,且缓冲散热层上均布有微型孔,形成散热空间,以保证电流通过线缆时,能够及时将热量散发;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套管内设置骨架线、抗拉丝以及套管护套上设置加强骨架均保证了网线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