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容置模块化接触嵌件的保持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0381发布日期:2018-07-31 08:3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的组件。



背景技术:

这种组件包括用于容置至少一个模块化接触嵌件的保持架。为此,保持架包围开口,至少一个接触嵌件可被插入该开口。壳体部具有容置开口,保持架可沿插入方向被插入该容置开口,以及具有支承区段,保持架在被插入容置开口的位置上支承在该支承区段上。

这类保持架用于在插式连接器部件上模块化地应用接触嵌件。可以在这类保持架上布置一或数个接触嵌件,以便连同该保持架共同插入插式连接器部件的壳体并且与该壳体连接。以这种方式就能模块化地将接触嵌件相互组合并且通过保持架布置在插式连接器部件中或插式连接器部件上。

这类接触嵌件例如可以具有一或数个电触点。在这个情形中,这些接触嵌件一侧与通往插式连接器之电线连接,另一侧形成插式触点,其可以用来将插式连接器插式地卡入,以便与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电接触。

这类模块化接触嵌件的优点在于插式连接器的灵活的可组合性,以及可变的可插入性。

在由de102012110907a1已知的保持架中,可以在具有用于容置接触嵌件的凸起元件的凹口的第一保持架部件上装配第二保持架部件,以便将以这种方式嵌入这些凹口的凸起元件锁住从而锁定在保持架上。

在由de202012103360u1已知的保持架中,在框架壁上设有两类不同的凹口。可以将接触嵌件的凸起元件卡合式地推入框架壁的边沿上的第一凹口,而可以用形式为开口的第二凹口将接触嵌件的销状结构卡扣式地卡入。

在由de202005007221u1已知的用于插式连接器的紧固嵌件中,可插有布置有接触嵌件的安装架,以便固定入设备壳体的容置开口。该安装架至少部分地由导电材料构成,以便建立接触嵌件与设备壳体之导电连接。在插入位置中,安装架通过数个卡扣元件与设备壳体卡扣在一起。

在传统方案中,通常将用于容置模块化接触嵌件的保持架与插有该保持架的壳体部螺接在一起。这一点确保了机械固定、可靠耐用的连接,但需要相对较为复杂的安装过程,因为为了连接保持架与对应的壳体部,首先需要将保持架插入壳体部,随后,通过实施螺旋连接将保持架与壳体部螺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组件,其中保持架与壳体部的连接可以得到简化。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标的。

有鉴于此,所述壳体部具有闭锁开口且所述保持架具有用于在所述插入位置中将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闭锁在一起的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具有闭锁元件,从而在闭锁位置中形状匹配地卡入所述壳体部的闭锁开口。

在所述保持架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保持架的闭锁装置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建立形状匹配的连接。其中可以如此地设计所述闭锁装置,使得在所述保持架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的情况下,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自动形成闭锁,具体方式是:将所述保持架一侧上的闭锁装置的闭锁元件与所述壳体部一侧上的闭锁开口形状匹配地卡合在一起。为了将保持架与壳体部闭锁在一起,同样可以由使用者例如利用适宜的工具或用手指将闭锁元件与闭锁开口卡合在一起,从而由使用者手动地在一个单独的步骤中形成闭锁。

在闭锁位置中将所述闭锁元件形状匹配地卡入设在所述壳体部一侧上的闭锁开口,这样就能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提供牢固可靠的连接,该连接可以通过将闭锁装置解锁而容易地解除。因此,在保持架插入壳体部的容置开口时可以不进行螺接,从而易于在保持架与壳体部之间建立连接。

为了将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连接在一起,将所述保持架沿插入方向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使得所述保持架例如以侧向法兰区段与所述壳体部上的一或数个支承区段抵靠在一起。因此,在插入位置中,保持架支承在该一或数个支承区段上,使得轴向地沿插入方向观察,保持架进入壳体部内的定义位置。

为了将所述保持架牢固且无间隙地保持在所述壳体部内,根据本发明,通过卡入所述壳体部的闭锁开口,所述闭锁元件在所述闭锁位置中将张紧力沿插入方向施加至所述保持架。这样就能沿插入方向挤压保持架使其与支承区段抵靠在一起,使得保持架以预紧的方式抵靠在支承区段上从而无缝隙地被锁定在该支承区段上。

有鉴于此,所述闭锁元件被如此地设计,从而将张紧力沿所述插入方向施加至所述保持架。在保持架与壳体部之间形成闭锁的情况下,保持架以预紧的方式放入壳体部。

以上述方式同样可以在插入位置中在保持架与壳体部之间建立可靠的电接触。为了将保持架与壳体部电接触,保持架和壳体部例如可以分别由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因此,保持架通过抵靠在支承区段上来与壳体部电接触,使得保持架与壳体部例如处于相同的地电位(所谓的pe接触)。

所述保持架和所述壳体部例如可以被制成锌压铸件或铝压铸件从而具有导电能力。作为替代方案,所述保持架和/或所述壳体部也可以被制成塑料件,例如塑料注塑件,其中在这个情形中,可以在保持架或壳体部中或者保持架或壳体部上设有例如形式为接触板或诸如此类的导电的区段。

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形成闭锁,从而沿所述插入方向挤压所述保持架使其与所述壳体部的支承区段抵靠在一起的情况下,借助所述闭锁装置将张紧力沿所述插入方向施加至所述保持架,这样就能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的支承区段之间建立有利的电接触。在此过程中,在将接触电阻最小化的情况下通过张紧力产生可靠的接触。

所述保持架例如可以在所述插入位置中以侧向突出的法兰区段支承在所述支承区段上。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在所述保持架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的情况下,在所述保持架的两侧均设有法兰区段,这些法兰区段分别支承在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内的一或数个支承区段上。

例如可以将对应的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其组成部分为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的保持架),以便例如与布置在所述保持架上的模块化接触嵌件的电触点电接触。其中,在保持架的法兰区段上例如布置有接触元件,在将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对应于该保持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时,该接触元件与该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的配对接触元件电接触,从而在保持架与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之间实施例如pe接触。

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的闭锁优选为可解除的。在将所述保持架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容置开口的情况下形成闭锁,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因而闭锁在一起。为了将保持架从壳体部重新取出,可以解除该闭锁,从而将保持架反向于插入方向从壳体部的容置开口取出。

为进行操纵,所述闭锁元件例如可以与操纵元件连接并且可以通过所述操纵元件在解锁位置与闭锁位置之间被调节。所述操纵元件例如可以构建为以适宜的方式(例如形状匹配地)与所述闭锁元件连接的单独的元件。所述操纵元件和所述闭锁元件同样可以一体成型为整体式的构件从而充当同一构件的不同区段。

为了便于操纵,所述操纵元件例如可以具有卡入开口,可以将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插入所述卡入开口,以便移动所述操纵元件并且以这种方式在所述闭锁元件的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调节所述闭锁元件。

例如可以通过所述闭锁元件的边缘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形成闭锁,所述边缘反向于所述插入方向地抵靠在所述壳体部的对应边缘上从而反向于所述插入方向将所述保持架相对所述壳体部锁住。所述边缘例如可以横向于插入方向地构建在闭锁元件的闭锁区段上并且在该闭锁元件的闭锁位置中放入壳体部的闭锁开口。所述边缘与反向于插入方向地限定闭锁开口的抵靠边缘抵靠在一起,这样就无法反向于插入方向将保持架从壳体部取出,此外,可以以预紧的方式将保持架沿插入方向压入壳体部。

所述闭锁装置的闭锁元件原则上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构建。

在第一变体中,所述闭锁元件以可围绕横向于所述插入方向的轴颈偏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框架部上。所述闭锁元件例如可以围绕轴颈布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法兰区段上。通过使得闭锁元件偏转,可以在闭锁元件的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调节该闭锁元件,以便以这种方式将保持架与壳体部闭锁在一起或者将该闭锁解除从而将保持架从壳体部取出。

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将所述闭锁元件固定在其闭锁位置中从而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形成可靠的闭锁,在所述保持架的对应于所述闭锁元件的壳体部上布置例如形式为扣钩的卡扣区段,在所述闭锁元件处于其闭锁位置时,所述闭锁元件与所述卡扣区段卡扣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就能在闭锁元件处于其闭锁位置时将该闭锁元件形状匹配地保持在闭锁位置中,使得至少在不解除闭锁元件与保持架上的卡扣区段之间的卡扣的情况下,不易将保持架与壳体部之间的闭锁解除。

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闭锁元件以及所述操纵元件均可以被制成金属件,例如金属铸件。同样可以将所述闭锁元件及/或所述操纵元件制成塑料件。

在第二变体中,所述闭锁元件与所述保持架的框架部一体成型。所述卡入元件因而与所述框架部整体式地构建并且例如可以被制成所述框架部上的弹性舌片。在这个情形中,所述保持架例如被制成塑料框架,相应地,由塑料构成的所述闭锁元件与所述保持架一体式地连接。

在第三变体中,所述闭锁元件例如可以与布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框架部上的用于与所述壳体部的支承区段电接触的接触元件一体成型,或者被装配在所述接触元件上从而与所述接触元件连接。所述接触元件例如可以被制成板件,并且所述闭锁元件相应地可以被制成突出于所述接触元件的板片。这个变体适于例如保持架由塑料制成从而利用例如形式为接触板的另一接触元件来与壳体部进行电接触的情形。

在第四变体中,所述闭锁元件构建为钢丝弹簧。在这个情形中,构建为钢丝弹簧的所述闭锁元件例如可以保持在布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框架部上的接触元件上,该接触元件例如形式为用于与所述壳体部的支承区段电接触的接触板。钢丝弹簧例如可以以卡住的方式被固定在接触元件与框架部之间,其中该钢丝弹簧如此地具有弹性,使得在保持架插入壳体部的容置开口的情况下,将该钢丝弹簧弹性地与壳体部一侧上的闭锁开口形状匹配地卡合在一起,或者该钢丝弹簧自动进行卡合,并且可以为了进行解锁而将该钢丝弹簧从卡合位置松开以便将保持架从壳体部取出。

在第五变体中,所述闭锁元件可围绕沿所述插入方向指向纵向的旋转轴旋转。为了将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闭锁在一起,可以将所述闭锁元件从其解锁位置转入所述闭锁位置并且在所述闭锁位置中以闭锁区段卡入所述壳体部的闭锁开口,从而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形成闭锁。

在第六变体中,通过将所述闭锁元件与所述壳体部张紧在一起来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壳体部之间形成闭锁。在这个情形中,闭锁元件例如构建为可调节地布置在保持架的框架部上的弓形件,该弓形件与例如形式为螺钉的张紧元件存在卡合并且通过张紧元件如此地将该弓形件相对框架部张紧,使得闭锁元件在闭锁位置中以预紧的方式放入壳体部的闭锁开口。在解锁位置中,弓形闭锁元件在松弛位置中处于对应的框架部上,例如处于保持架的法兰区段上,从而便于将保持架插入壳体部的容置开口。为了将保持架与壳体部闭锁在一起,通过调节张紧元件来将闭锁元件相对框架部张紧。这样闭锁元件就能与壳体部的闭锁开口形状匹配地卡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保持架相对壳体部闭锁在一起。

所述张紧元件例如可以构建为与所述闭锁元件的螺纹开口存在螺纹卡合的螺钉。其中,螺钉可以以末端支撑在保持架的框架部上,从而通过将螺钉拧入螺纹开口来将弓形闭锁元件相对壳体部张紧。

通过张紧所述弓形闭锁元件,可以将所述闭锁元件例如反向于所述插入方向从所述闭锁元件的对应框架部移除,使得所述闭锁元件与所述壳体部抵靠在一起,以便沿所述插入方向挤压所述保持架使其与所述壳体部抵靠在一起。因此,基于这种张紧挤压保持架使其与支承区段抵靠在一起,从而将保持架的位置固定在壳体部的容置开口中,此外,视情况在保持架与壳体部之间建立可靠的电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基本构思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

图1为插式连接器部件的保持架和壳体部的视图;

图2为所述壳体部的截面图;

图3为所述壳体部连同装配于其上的保持架的截面图;

图4a为闭锁前,所述保持架的闭锁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b为在采用经闭锁的闭锁元件的情况下,图4a中的视图;

图5a为在将所述闭锁元件解锁的情况下,图4b中的视图;

图5b为在采用经解锁的闭锁元件的情况下,图5a中的视图;

图6a为用于将所述闭锁元件以可偏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架上的轴承区的放大图;

图6b为所述闭锁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6c为用于操纵所述闭锁元件的操纵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7a为所述保持架的闭锁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具有处于解锁位置的闭锁元件;

图7b为在采用经闭锁的闭锁元件的情况下,图7a中的视图;

图7c为在将所述闭锁元件解锁的情况下,图7b中的视图;

图7d为在采用经解锁的闭锁元件的情况下,图7c中的视图;

图8a为用于以可偏转的方式支承所述闭锁元件的所述保持架的轴承区的单独视图;

图8b为所述闭锁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8c为用于操纵所述闭锁元件的操纵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9为保持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具有与所述保持架一体成型的闭锁元件;

图10a为保持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具有布置在接触元件上的闭锁元件;

图10b为所述闭锁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0c为所述接触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1a为保持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具有与接触元件一体成型的闭锁元件;

图11b为所述接触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2a为保持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具有形式为钢丝弹簧的闭锁元件;

图12b为所述钢丝弹簧的单独视图;

图12c为布置在所述保持架上的接触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3a为保持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单独视图,具有可围绕枢轴旋转的闭锁元件;

图13b为所述保持架的接触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3c为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接触元件上的闭锁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4a为保持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具有弓形的闭锁元件;

图14b为所述保持架的框架部的单独视图;

图14c为装配在所述保持架上的接触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4d为所述弓形的闭锁元件的单独视图,连同形式为螺钉的张紧元件;

图15a为插入所述壳体部的所述保持架的视图;

图15b为沿图15a中的线i-i的截面图;

图16a为在采用被张紧的闭锁元件的情况下,插入所述壳体部的所述保持架的视图;

图16b为沿图16a中的线i-i的截面图;以及

图17为所述壳体部的单独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a-6c示出插式连接器部件的组件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保持架1,可将该保持架沿插入方向e插入壳体部3,并且该保持架在插入位置中保持在壳体部3中。

例如可以被设计为金属件,例如被设计为锌压铸件或铝压铸件的壳体部3具有容置架30和伸出容置架30的具有紧固部位310的紧固区段31。可以通过紧固部位310将壳体部3固定在壳体32上,例如固定在设备壳体上,以便以这种方式在壳体32上提供插式连接器。

可以将模块化接触嵌件2(参阅图1)容置在保持架1中,以便通过保持架1将模块化接触嵌件2固定在壳体部3上来提供插式连接器部件。为了容置模块化接触嵌件2,保持架1具有包围框架开口100的框架10,可以将模块化接触嵌件2插入该框架开口。

模块化接触嵌件2以单个接触嵌件20的形式模块化地存在,原则上可以以任意方式将这些接触嵌件相互组合。接触嵌件20例如可以各具一或数个触点21,从而通过组合接触嵌件20来提供插接面,可以以相应的方式将对应的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在该插接面上以便提供接触。

在上述过程中,沿插入方向e装配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而接触嵌件20背侧可以连接有伸入壳体32的接线。

接触嵌件20的接触元件21例如可以提供电触点。接触元件21同样可以为其他触点,例如气动触点或诸如此类。

为了制成插式连接器部件,将模块化接触嵌件2插入保持架1的框架10的框架开口100。随后,将保持架1连同容置在其中的模块化接触嵌件2沿插入方向e共同插入壳体部3,使得具有侧向地伸出框架10的法兰区段103、104的保持架1在框架10的端侧101、102上与容置开口300内的支承区段305抵靠在一起。在插入位置中(例如参阅图3),保持架1以法兰区段103、104在容置架30内的容置开口300的角上支承在支承区段305上,使得保持架1处于壳体部3内的定义位置。

在所示实施例中,保持架1的框架10优选构建为金属件,例如构建为锌压铸件或铝压铸件。因而框架10具有导电能力。在壳体部3同样被设计为金属件从而同样具有导电能力的情况下,当保持架1支承在容置开口300内的支承区段305上时,该保持架与壳体部3发生电接触。因此,在壳体部3处于地电位的情况下,同样将保持架1置于地电位(所谓的pe接触)。

在保持架1的法兰区段103、104上,接触元件105、106以触针105的形式布置在法兰区段103上,以触点插座106的形式布置在法兰区段104上,这些接触元件在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插上由保持架1和壳体部3所提供的插式连接器部件时与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一侧的对应的配对接触元件插式地卡合,从而以这种方式与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进行pe接触。

为了在插入容置开口300的位置中将保持架1与壳体部3闭锁在一起,在保持架1的每个法兰区段103、104上均布置有一个闭锁装置4,其用于在闭锁位置中在壳体部3的容置架30的端侧301、302上建立与对应的闭锁开口303、304的形状匹配的卡合。这种闭锁使得保持架1反向于插入方向e地相对壳体部3被锁住,因而不易(至少在不解除闭锁的情况下无法)被反向于插入方向e地从壳体部3取出。

在所示实施例中,闭锁装置4具有闭锁元件41和操纵元件40,该闭锁元件和该操纵元件共同在轴承装置42的轴颈421上以可偏转的方式支承在对应的法兰区段103、104上。在此过程中,闭锁元件41以接片405卡入操纵元件40的缝隙开口404,从而使得闭锁元件41与操纵元件40相连,因而可以通过操纵元件40使得闭锁元件41发生偏转。

在安装位置中,闭锁元件41以轴承区段412放置在轴承装置42的支承区段422上并且通过操纵元件40支承在轴颈421上。操纵元件40具有包含供轴颈421穿过的开口403的轴承区段402,使得操纵元件40以及闭锁元件41可以围绕轴颈421偏转。

闭锁元件41在朝向壳体部3的容置架30的对应端侧301、302的一侧上具有包含反向于插入方向e的边缘411a的闭锁区段411。在闭锁位置中(参阅图3和图4b),闭锁元件41以这个闭锁区段411卡入壳体部3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304,使得保持架1与壳体部3闭锁在一起。

如图2结合图4b所示,在闭锁位置中,闭锁区段411之横向于插入方向e的边缘411a与反向于插入方向e地限定闭锁开口303、304的抵靠边缘303a抵靠在一起。其中,以预紧的方式实施这个抵靠,使得例如构建为板件且具有弹性的闭锁元件41将张紧力f沿插入方向e施加至保持架1,从而在壳体部3的容置开口300内挤压保持架1使其与支承区段305抵靠在一起。基于这种预张紧的抵靠,保持架1的底座在壳体部3内大体无间隙。此外,通过将保持架1抵靠在支承区段305上,在保持架1与壳体部3之间提供有利的电接触。

如图4a所示,在将保持架1插入壳体部3的情况下,闭锁装置4首先被打开。在将保持架1插入容置开口300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将闭锁装置4关闭:使用者例如用手指挤压操纵元件40的把手401并且沿偏转方向s1使得闭锁元件41偏转,从而将其移入图4b所示的闭锁位置。在此过程中,闭锁区段411以边缘411a与壳体部3一侧的对应开口303、304的抵靠边缘303a抵靠在一起,从而将闭锁元件41张紧以及将张紧力f沿插入方向e施加至保持架1。

在闭锁位置中(图4b),闭锁元件41以弓形卡扣410卡入由形式为扣钩的卡扣区段420构成的底切,使得闭锁元件41在闭锁位置中与轴承装置42卡扣在一起从而被保持在闭锁位置中。因此,闭锁元件41被锁固在闭锁位置中,使得闭锁元件41在不解除卡扣的情况下无法脱离其闭锁位置。

为了解除闭锁,使用者用例如形式为螺丝起子的工具5卡入操纵元件40的把手401上的卡入开口400,以便以这种方式将闭锁元件41的弓形卡扣410与轴承装置42的卡扣区段420的卡扣解除,并且使得操纵元件40连同闭锁元件41沿反向于偏转方向s1的偏转方向s2偏转(参阅图5a和图5b)。

图7a-7d和图8a-8c示出闭锁装置4的另一实施例。这个实施例在功能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与前述实施例一致。这些实施例仅在轴承装置42、闭锁元件41和操纵元件40的具体设计方案方面有所区别。

在图7a-7d和图8a-8c所示实施例中,闭锁元件41和操纵元件40环扣轴承装置42的轴颈421,其中闭锁元件41被容置在操纵元件40上且操纵元件40通过轴承区段402支承在轴颈421上。闭锁元件41以抵靠区段413抵靠在操纵元件40的把手401上且具有(在图8b中被抵靠区段413盖住的)边缘410,该边缘在闭锁元件41的闭锁位置中卡扣式地与轴承装置42的形式为扣钩的卡扣区段420卡合并且将闭锁元件41锁定在闭锁位置中。

闭锁元件41在背离抵靠区段413的一侧上具有包含边缘411a的闭锁区段411,该边缘在闭锁位置中(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地)与壳体部3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304闭锁式地卡合在一起。

与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形类似地,为了将闭锁装置4闭锁,使得闭锁元件41沿偏转方向s1偏转,以便以这种方式建立与壳体部3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304的闭锁式卡合(参与图7a和图7b)。为了进行解锁,使用者可以用工具5卡入操纵元件40的把手401上的卡入开口400,以便以这种方式作用于抵靠区段413并且挤压弓形卡扣410使其与卡扣区段420的卡合解除,从而使得操纵元件40连同闭锁元件41沿反向的偏转方向s2偏转以解除闭锁(参阅图7c和图7d)。

在前述实施例中,保持架1优选可作为金属件而制成,使得当支承在壳体部3的容置开口300内的对应支承区段305上时,保持架1与壳体部3发生电接触。但这一点并非具有强制性。在前述实施例中,保持架1及/或壳体部3也可以构建为塑料件,其中在这个情形中,例如可在保持架1及/或壳体部3上设有形式为金属带或诸如此类的适宜的接触部件,以便建立保持架1与壳体部3的电接触。

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保持架1构建为塑料件且在框架10的端侧101、102上各具有一个用于与壳体部3进行电接触的接触元件11。特别是当插入壳体部3的容置开口300时,保持架1通过接触元件11的支承区段111与容置开口300内的支承区段305支承在一起,从而实施电接触。

在图9的视图中,在接触元件11上绘示有螺旋元件,但原则上也可以不设置该螺旋元件,因为保持架1与壳体部3的连接通过各具有一个闭锁元件41的闭锁装置4而建立。这个闭锁元件41在所示实施例中与保持架1的框架10一体成型。例如可将框架10连同闭锁元件41一体地制成塑料注塑件。

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闭锁元件41均以闭锁区段411的末端411b与保持架1的框架10的分别对应的法兰区段103、104整体式地连接。在闭锁区段411的远离末端411b的末端上构建有边缘411a,与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形类似地,该边缘在闭锁元件41的闭锁位置中与壳体部3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304的闭锁式地卡合。

边缘411a连接有操纵元件40,其与闭锁元件41整体式地连接且具有用于供工具卡入的卡入开口400。可通过操纵元件40拉动闭锁区段411使其与分别对应的闭锁开口303、304的卡合解除,以便以这种方式将保持架1与壳体部3解锁,从而将保持架从壳体部3取出。

此外,保持架1的所示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一致,从而参阅上述实施方案。

在图10a-10c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闭锁元件41构建为(金属)板件并且装配在形式为接触板的接触元件11上。与图9中的实施例类似地,闭锁元件41具有用于实施闭锁的边缘411a和连接闭锁区段411的具有卡入开口400的操纵元件40。在闭锁位置中,闭锁区段411以边缘411a放入壳体部3一侧上的分别对应的闭锁开口303、304,从而将保持架1与壳体部3闭锁在一起。为了进行解锁,使用者可以用适宜的工具卡入操纵元件40上的卡入开口400,以便以这种方式拉动闭锁区段411使其与分别对应的闭锁开口303、304的卡合解除。

在所示实施例中,闭锁元件41以连接区段414抵靠在对应的接触元件11上并且与接触元件11连接。闭锁元件41与接触元件11例如可以以形状匹配、压紧配合或材料接合的方式连接。闭锁元件41例如可以与接触元件11螺接、焊接或粘接。

相对图10a至图10c中的实施例而言,在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实施例中,实施为突出的舌片的闭锁元件41与实现为板件的接触元件11整体式地构建。由薄板制成的闭锁元件41自身具有弹性,此外,其设计方案与图10a至图10c中的实施例一致。

在图12a至图12c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闭锁元件41构建为钢丝弹簧并且保持卡在接触元件11与保持架1的例如由塑料制成的框架10之间。在将保持架1装配至壳体部3的情况下,形式为钢丝弹簧的闭锁元件41与壳体部3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304卡合在一起从而在保持架1与壳体部3之间形成闭锁。

在所示实施例中,具有连接脚415的形式为钢丝弹簧的闭锁元件41以卡紧的方式布置在接触元件11与保持架1的框架10的对应端侧101、102之间。因此,闭锁元件41保持卡在框架10上且自身具有弹性。

在图13a至图13c中的实施例中,形式为可围绕平行于插入方向e的旋转轴d旋转的栓钉的闭锁元件41布置在接触元件11上。闭锁元件41一侧具有轴颈416,闭锁元件41通过该轴颈以可围绕旋转轴d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接触元件11一侧的对应开口110中。闭锁元件41在背离轴颈416的端侧上具有卡入开口400,例如六角形的工具可以卡入该卡入开口,以便在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闭锁元件41。

在闭锁元件41上以横向于旋转轴d突出的方式构建有闭锁区段411,该闭锁区段可以卡入壳体部3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304,以便以这种方式将保持架1与壳体部3闭锁在一起。在闭锁区段411顶侧构建有边缘411a,闭锁元件41在闭锁位置中以该边缘与对应的闭锁开口303、304的抵靠边缘303a抵靠在一起。

在图14a-14d至图1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闭锁装置4构建为用于相对壳体部3张紧保持架1的张紧装置。

布置在保持架1的框架10的法兰区段103、104上的闭锁装置4各具有一个形式为u形弓形件的闭锁元件41,该闭锁元件包括基底417和从基底417延伸出的边脚418、419。在基底417上构建有形式为突出的边缘的闭锁区段411,闭锁元件41在闭锁位置中以该闭锁区段卡入壳体部3的对应的闭锁开口303、304(参阅图16a和图16b)。

正如前述实施例那般,在框架10的每个法兰区段103、104上均布置有一个接触元件105、106,其可以用来与装配在插式连接器部件上的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建立pe接触。如在图14b至图14d中针对图14a中绘示在左边的形式为触针的接触元件105所示,接触元件105、106穿过弓形闭锁元件41的基底417中的开口109并且放入法兰区段103的对应开口。

在销状接触元件105与接触块108之间,将板元件44保持在接触元件105的环形槽107区域内,该板元件与环形槽107区域内的开口441抵靠在一起,并且通过将板元件44的开口442与弓形闭锁元件41的边脚418上的缝隙443卡合在一起来将闭锁元件41固定在法兰区段103上。

弓形闭锁元件41的另一边脚419抵靠在板元件44的开口440的区域内并且穿过法兰区段103,其中这个边脚419可朝法兰区段103和板元件44运动,这一点在下文中还会有所描述。

在闭锁元件41的基底417上构建有螺纹开口430,形式为螺钉的张紧元件43卡入该螺纹开口。张紧元件43穿过法兰区段103但支撑在板元件44上,使得在将张紧元件43拧入闭锁元件41的基底417上的螺纹开口430时,将闭锁元件41相对板元件44从而相对法兰区段103张紧。

为了将保持架1插入壳体部3的容置开口300,闭锁元件41首先不被张紧,从而以其基底417接近法兰区段103(参阅图15a和图15b)。闭锁区段411如此地以这种方式回缩,从而沿插入方向e将保持架1插入壳体部3。

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在保持架1被插入壳体部3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旋转形式为螺钉的张紧元件43来张紧弓形闭锁元件41。这样就能以基底417将闭锁元件41抬升,但其中将边脚418保持在相对法兰区段103的位置中并且以另一边脚419相对法兰区段103调节闭锁元件41(特别是参阅图16b)。这样就能将闭锁元件41(同样)朝外挤压,从而通过基底417上的闭锁区段411与壳体部3的容置架30的端侧301上的对应闭锁开口303卡合在一起。

通过张紧闭锁元件41,就能以这种方式用闭锁区段411将闭锁元件41压向对应的闭锁开口303的抵靠边缘303a,从而将保持架1与壳体部3张紧在一起。

前文针对图14a中绘示在左边的闭锁装置4所描述的内容同样以完全类似的方式适用于图14a中右侧上的闭锁装置4。

在接触元件105的接触块108中可以插有接触线,从而将其以电接触的方式与接触元件105连接,以便建立例如保持架1的pe接触。

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原则上也能在采用完全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实现。

闭锁装置原则上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设计。其中,以如下方式形成闭锁:闭锁元件卡入所述壳体部一侧上的对应闭锁开口,其中沿所述插入方向挤压所述保持架使其与所述壳体部抵靠在一起的张紧力起作用。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持架

10框架

100框架开口

101,102端侧

103,104法兰区段

105,106接触元件

107环形槽

108接触块

109开口

11接触元件

110开口

111支承区段

2模块化接触嵌件

20接触嵌件

21触点

3壳体部

30容置架

300容置开口

301,302端侧

303,304闭锁开口(凹部)

303a抵靠边缘

305支承区段

31紧固区段

32壳体

4卡扣装置

40操纵元件

400卡入开口

401把手

402轴承区段

403开口

404缝隙容置部

405接片

41闭锁元件

410弓形卡扣

411闭锁区段

411a边缘

411b末端

412轴承区段

413抵靠区段

414连接区段

415连接脚

416轴颈

417基底

418,419边脚

42轴承装置

420卡扣区段(扣钩)

421轴颈

422支承区段

43张紧元件(螺钉)

430螺纹开口

44板元件

440-442开口

443缝隙

5工具

e插入方向

f张紧力

s1,s2偏转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