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772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sealedangular contact bearing)0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外圈I ;位于外圈I内的两个沿轴向并排的内圈2,外圈I和内圈2之间形成具有滚道(未标识)的内腔6 ;位于内腔6的两个保持架4和多个滚动体3,保持架4将多个滚动体3沿周向间隔开、并使滚动体3位于所述滚道内,滚动体3与外圈1、内圈2均接触,使得外圈I和内圈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结合图2所示,紧配合在内腔6内、以密封内腔6的密封圈5,密封圈5的外密封部嵌入设置在外圈I内径表面的环形凹槽(未标识)内、内密封部抵靠内圈2的外径表面,密封圈5包括骨架环51、和包裹骨架环51的密封胶圈52,密封圈5能够防止保持在轴承内部的润滑剂泄漏到外部,以及防止粉尘、水分等污染物从外部侵入轴承内部。
[0003]但是,上述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存在以下不足:1)在组装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时,需借助专门工具将密封圈紧配合在外圈和内圈所形成的内腔内,并需使密封圈、夕卜圈、内圈三者同轴,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增加了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组装难度;
[0004]2)制造密封圈时,需先形成骨架环,再将骨架环置于模具内,以利用注塑成型方法形成包裹骨架环的密封胶圈,因此,针对不同规格的密封圈需研发出不同规格的模具,而模具的研发费用及制造费用较高,导致密封圈的制造成本较高,进而导致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造成本较高,特别是当密封圈应用于规格较大、但市场需求数量较少的双列角接触轴承时,需为所述市场需求数量较少的双列角接触轴承专门开发并制造出模具,导致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造成本尤为昂贵。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改进的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组装难度较大。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现有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造成本较高。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
[0009]外圈;
[0010]位于所述外圈内的两个沿轴向并排的内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具有滚道的内腔;
[0011]位于所述内腔的保持架和多个滚动体,所述保持架将多个滚动体沿周向间隔开、并使滚动体位于所述滚道内;
[0012]每个所述内圈的外径表面均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0013]密封所述内腔的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内密封部紧配合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外密封部抵靠所述外圈的内径表面,所述弹性密封圈由弹性密封条环绕所述内圈一周后首尾固定连接而成。
[0014]可选的,所述固定连接为粘接。
[0015]可选的,所述弹性密封条的材料为橡胶。
[0016]可选的,所述橡胶为丁腈橡胶或氟橡胶。
[0017]可选的,所述弹性密封条为异形橡胶密封条,所述异形橡胶密封条包括: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体成型并互成钝角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紧配合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并垂直于外圈轴线,所述第二密封部向所述保持架侧倾斜、并抵靠所述外圈的内径表面。
[0018]可选的,所述外圈的内径表面设有两个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外密封部抵靠第二环形凹槽的内表面。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表面包括: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连的第一侧面,所述底面与内圈的外径表面平行,所述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与外圈轴线相交、并位于所述外密封部和保持架之间;
[0020]所述外密封部抵靠所述第一侧面、并与所述底面之间存在间隔;或者,所述外密封部抵靠所述底面、并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存在间隔;或者,
[0021]所述外密封部抵靠所述第一侧面及底面。
[0022]可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连、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
[0023]所述第二侧面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连、垂直于外圈轴线的抵挡面。
[0024]可选的,所述第二侧面还包括:与所述抵挡面相连、朝向轴承靠近该第二侧面的端面倾斜延伸的引导面。
[0025]可选的,两个所述内圈设有同轴的轴向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栓紧配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7]先手动将弹性密封圈紧配合在内圈的第一环形凹槽内,而后无需借助专门工具,即可将弹性密封圈紧配合在外圈和内圈之间,且保证弹性密封圈的外密封部抵靠外圈的内径表面,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降低了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组装难度。
[0028]另外,用来形成弹性密封圈的弹性密封条可以直接采用现有起密封作用的弹性密封条,而无需专门制作,因而可以降低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造成本。特别是当弹性密封圈应用于规格较大、但市场需求数量较少的双列角接触轴承时,更可以大幅度降低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现有一种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中密封圈紧配合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半剖面图;
[0032]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弹性密封圈的异形橡胶密封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
[0035]外圈10 ;
[0036]位于外圈10内的两个沿轴向并排的内圈20,内圈20和外圈10之间形成具有滚道(未标识)的内腔60,每个内圈20的外径表面均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 ;
[0037]位于内腔60的保持架30和多个滚动体40,保持架30将多个滚动体40沿周向间隔开、并使滚动体40位于所述滚道内,滚动体40为球形、并与外圈10的内径表面、内圈20的外径表面均接触,使得外圈10与内圈20之间能够相互转动;
[0038]密封内腔60的弹性密封圈50,两个弹性密封圈50分别位于两个保持架30的两侦牝弹性密封圈50的内密封部51紧配合在内圈20的第一环形凹槽21内、外密封部52抵靠外圈10的内径表面,通过这种密封方式能够防止保持在轴承内部的润滑剂泄漏到外部,以及防止粉尘、水分等污染物从外部侵入轴承内部,弹性密封圈50由弹性密封条环绕内圈20 —周后首尾固定连接而成。
[0039]上述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其中一种组装过程如下:首先,手动将所述弹性密封条嵌入左侧内圈20的第一环形凹槽21内,使所述弹性密封条环绕左侧内圈20—周之后,将所述弹性密封条首尾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左侧弹性密封圈50,左侧弹性密封圈50的内密封部51紧配合在左侧内圈20的第一环形凹槽21内。
[0040]然后,安装嵌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滚动体40的左侧保持架30,使滚动体40与左侧内圈20的外径表面接触。
[0041]然后,沿着箭头A所示方向安装外圈10,先使左侧保持架30位于外圈10内,再使左侧弹性密封圈50中未嵌入第一环形凹槽21内的部分位于外圈10内,直至左侧保持架30内的滚动体40位于外圈10和左侧内圈20之间所形成的滚道内,且左侧弹性密封圈50的外密封部52抵靠外圈10的内径表面的密封位置。在安装外圈10时,当左侧弹性密封圈50中未嵌入第一环形凹槽21内的部分无法直接位于外圈10内时,可以手动弯折左侧弹性密封圈50,以使左侧弹性密封圈50能够进入外圈10内,而无需借助专门工具。
[0042]然后,安装嵌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滚动体40的右侧保持架30,使滚动体40与外圈10的内径表面接触。
[0043]然后,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将右侧弹性密封圈50的内密封部51,紧配合在右侧内圈20的第一环形凹槽21内,接着将装配有右侧弹性密封圈50的右侧内圈20置于外圈10内,使右侧保持架30内的滚动体40位于外圈10与右侧内圈20之间所形成的滚道内,且右侧弹性密封圈50的外密封部52抵靠外圈10的内径表面。同上所述,当右侧弹性密封圈50中未嵌入第一环形凹槽21内的部分无法直接位于外圈10内时,可以手动弯折右侧弹性密封圈50,以使右侧弹性密封圈50能够进入外圈10内,而无需借助专门工具。
[0044]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弹性密封圈50的外密封部52抵靠外圈10的内径表面是指:外密封部52与外圈10的内径表面之间存在挤压,所述挤压来源于弹性密封圈50发生变形。存在多种控制方式使弹性密封圈50组装好之后能够发生变形,例如控制弹性密封圈50的尺寸。
[0045]上述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组装过程中,是以先安装左侧内圈20、左侧弹性密封圈50,接着安装外圈10,再安装右侧内圈20、右侧弹性密封圈50的顺序安装,也可以是以先安装右侧内圈20、右侧弹性密封圈50,接着安装外圈10,再安装左侧内圈20、左侧弹性密封圈50的顺序安装。
[0046]由上述可知,在组装本实施例的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时,先手动将弹性密封圈50紧配合在内圈20的第一环形凹槽21内,而后无需借助专门工具,即可将弹性密封圈50紧配合在外圈10和内圈20之间,且保证弹性密封圈50的外密封部52抵靠外圈10的内径表面,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降低了密封式双列角接触轴承的组装难度。
[0047]另外,弹性密封圈50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