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5566发布日期:2018-07-11 00:3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将设于机器的开口部封堵的密封盖。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设于机器的开口部封堵的密封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讲,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封盖具备:安装于壳体(机器)的表面的盖主体;以及环状件保持部(相当于嵌合部),其在盖主体的背面侧配置成能够与开口部嵌合,在环状件保持部的外周面嵌装有密封环状件,该密封环状件与该开口部的内周面密合。在该密封盖中,当环状件保持部嵌合于开口部时,密封环状件以被压缩的状态密合于开口部的内周面,由此对水从开口部的侵入、异物从开口部的混入等进行抑制。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壳体配置有等待连接器,等待连接器具有切换通电电路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开关功能部。并且,在密封盖的环状件保持部设有互锁连接器,伴随互锁连接器与等待连接器嵌合或者脱离而使通电电路设为导通或者非导通。

另外,以往,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中,已知有使连接器的端子以及对方侧连接器的端子中的一方的端子弹性变形而压接于另一方的端子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具体地讲,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连接器为如下连接器:逆变器侧端子被电动机侧端子按压而弹性变形,并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压接于电动机侧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8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152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虽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封盖没有在互锁连接器的外周面嵌装有O型密封圈等树脂制的环状件,但是若在互锁连接器的外周面嵌装有树脂制的环状件而使该树脂制的环状件以压缩的状态密合于等待连接器的内周面,则能更确实地抑制互锁连接器相对于等待连接器的晃动。

但是,在密封盖形成为嵌装于嵌合部的密封环状件以压缩的状态密合于等待连接器的内周面或互锁连接器的端子和对方侧连接器的端子弹性变形并压接的情况下,在将上述的树脂制的环状件嵌装于互锁连接器时,根据树脂制的环状件、密封环状件以及互锁连接器的端子的位置关系,有可能导致在作业者将密封盖安装于开口部时需要较大的力,而使作业者的负担变大。

本说明书所公开了如下技术:减轻在安装具备在外周面嵌装有树脂制的环状件的互锁连接器的密封盖时的作业者的负担。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密封盖,将设于机器的开口部封堵,在所述机器配置有具有用于切换通电电路的导通和非导通的等待端子的等待连接器,所述密封盖具备:盖部,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嵌合部,其在所述盖部的背面侧配置成能够与所述开口部嵌合,在所述嵌合部的外周面嵌装有以被压缩的状态密合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的树脂制的第1环状件;以及互锁连接器,其从所述嵌合部以能够与所述等待连接器嵌合的方式突出设置,具有压接于所述等待端子的检测端子,在所述互锁连接器的外周面嵌装有以被压缩的状态密合于所述等待连接器的内周面的树脂制的第2环状件,所述等待端子以及所述检测端子中的一方的端子弹性变形而压接于另一方的端子,所述检测端子、所述第1环状件以及所述第2环状件以在将该密封盖安装于所述开口部时所述第1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所述第2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以及所述一方的端子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不相互重叠的位置关系配置。

第1环状件由作业者将密封盖压入到开口部的力而被压缩。并且,在单独观察第1环状件的情况下,作业者将密封盖压入的力在第1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变得最大。第2环状件以及一方的端子也是同样的。

因此,如果第1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第2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以及一方的端子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这3个时刻中的至少2个时刻重叠,与这3个时刻不相互重的情况相比,在作业者将密封盖压入时则需要较大的力。

根据上述的密封盖,因为上述3个时刻不相互重叠,所以能够将在作业者将密封盖压入时所需要的力设定得小。由此,能够减轻在安装具备在外周面嵌装有树脂制的环状件(第2环状件)的互锁连接器的密封盖时的作业者的负担。

另外,密封盖也可以形成为在所述互锁连接器的外周面形成有台阶部和肋部,所述台阶部遍及整个周向地突出成环状,并嵌装有所述第2环状件,所述肋部设置于比所述台阶部靠嵌合方向前侧的位置,所述肋部在所述互锁连接器嵌合于所述等待连接器时压接于所述等待连接器的内周面而被压扁,所述检测端子、所述第1环状件、所述第2环状件以及所述肋部以在将该密封盖安装于所述开口部时所述第1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所述第2环状件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所述一方的端子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以及所述肋部压扁结束的时刻不相互重叠的位置关系配置。

根据上述的密封盖,因为上述的4个时刻不相互重,所以能够进一步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在安装具备在外周面嵌装有树脂制的环状件的互锁连接器的密封盖时的作业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盖的俯视图。

图2是设于机器的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3是密封盖、开口部以及等待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密封盖的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安装密封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安装密封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安装密封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安装密封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安装密封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安装密封盖时的力的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0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以图1示出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基准,上下方向以图3示出的上下方向为基准。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盖1的概要进行说明。密封盖1将设于壳体(机器的一个例子)的环状开口部10(参照图2以及图3)封堵,在壳体中收纳有被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逆变器。

(1)开口部以及等待连接器

在此,首先参照图2以及图3对上述的环状开口部10以及配置于壳体的等待连接器11进行说明。开口部10为树脂制的部件,如图2示出的那样形成为在俯视时呈大致椭圆形。如图3所示,开口部10向上下两侧开口,从外周板状地突出的金属板12通过铸型成形而与开口部形成一体化。

在未图示的逆变器的壳体设有开口,开口部10通过在其下侧部分插入到逆变器的壳体的开口的状态下金属板12由螺栓固定到壳体,从而安装于壳体。在逆变器的壳体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未图示的6个端子螺栓,在开口部10安装于壳体时,这6个端子螺栓处于从开口部10的下侧开口向开口部10的内侧突出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开口部10保持有6根电线13,6根电线1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构成开口部10的环状壁的形式。各个电线13的前端部的芯线连接有端子零件13A,各个电线13的另一个端部与未予图示的3相电动机连接。

端子零件13A具有形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的触点部13B,在该触点部13B设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穿孔13C。触点部13B通过在贯穿孔13C中插通上述的端子螺栓,在该状态下在端子螺栓上螺合螺母,从而固定到端子螺栓。

如图3所示,开口部10的内周面的上侧部分遍及整个周向地凹陷。上侧部分的内周形状与密封盖1的后述的嵌合部22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

另外,在逆变器的壳体,在上述的开口的下方配置有互锁机构的等待连接器11。等待连接器11具有罩状的等待侧壳体11A和二根阳端子11B(等待端子的一个例子),等待侧壳体11A形成为向嵌合方向前侧(图3中的上侧)开口的有底筒状,二根阳端子11B从等待侧壳体11A的底壁向嵌合方向前侧突出。另外,因为二根阳端子11B沿纸面垂直方向排列配置,所以在图3中看上去阳端子11B似乎只有一根。

等待侧壳体11A的嵌合方向后侧(图3中的下侧)的内径窄于嵌合方向前侧(图3中的上侧)的内径。等待侧壳体11A的嵌合方向后侧的内周形状与后述的互锁连接器23的连接器壳体23A(参照图4)的前端部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嵌合方向前侧的内周形状与设于连接器壳体23A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的台阶部23C(参照图4)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

二根阳端子11B是用于切换通电电路的导通和非导通的端子。在此通电电路是经由端子零件13A和端子螺栓而将逆变器和3相电动机电连接的电路,在通过后述的互锁连接器23嵌合插入到等待连接器11时二根阳端子11B相互电连接而使通电电路导通,通过互锁连接器23从等待连接器11脱离时使二根阳端子11B被电气地断开而使通电电路成为非导通。

(2)密封盖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3以及图4对密封盖1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密封盖1具备盖部21、嵌合部22、互锁连接器23以及屏蔽壳体24。

盖部21是将开口部10从上侧封堵的树脂制的部件,在从上侧观察时形成为与开口部10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的形状。

嵌合部22在盖部21的背面侧配置成能够与开口部10嵌合。在嵌合部22的外周面形成有遍及整个周向地凹陷的凹部,在该凹部嵌装有树脂制的轴密封件25(第1环状件的一个例子)。当嵌合部22嵌合插入于开口部10时,轴密封件25以被压缩的状态密合于开口部10的上侧部分的内周面,由此嵌合部22和开口部10之间被水密地密封。

如图4所示,互锁连接器23从嵌合部22向下突出,以能够沿与嵌合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移位的可动状态被保持于嵌合部22。互锁连接器23具备: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23A;一对阴端子23B(检测端子以及一方的端子的一个例子),其被收纳于连接器壳体23A;以及包覆电线W,其将一对阴端子23B之间相连。

连接器壳体23A的前端部嵌合插入于等待连接器11的等待侧壳体11A。在连接器壳体23A中,在嵌合插入于等待侧壳体11A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遍及整个周向地突出成环状的台阶部23C。

在台阶部23C的外周面形成有遍及整个周向地凹陷的凹部,树脂制的O型密封圈23D(第2环状件的一个例子)嵌装于该凹部。在连接器壳体23A嵌合插入于等待侧壳体11A时,O型密封圈23D以被压缩的状态密合于等待侧壳体11A的内周面,由此互锁连接器23相对于等待连接器11的晃动被抑制。

另外,在连接器壳体23A的外周面中比台阶部23C靠嵌合方向前侧的位置以隔着连接器壳体23A而位于相互相反侧的方式形成有沿嵌合方向延伸的一对肋部23E。在连接器壳体23A嵌合插入于等待连接器11时,肋部23E压接于等待侧壳体11A的内周面而被压扁。由此,能够抑制互锁连接器23相对于等待连接器11的晃动。

包覆电线W是由绝缘包覆部覆盖芯线的构成,两个末端的绝缘包覆部W被剥掉而使芯线露出。

一对阴端子23B分别构成为具备连接筒部23F和压接部23G,连接筒部23F能够与保持于等待侧壳体11A内的阳端子11B连接,压接部23G在连接筒部23F的后方与连接筒部23F一体形成。

连接筒部23F形成为向前后开口的方筒状,等待侧壳体11A的阳端子11B形成为能够从连接筒部23F的前端开口进入到互锁连接器23。当阳端子11B进入到连接筒部23F内时,设于连接筒部23F内的弹性接触片23H被阳端子11B按压而弹性变形,并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压接于阳端子11B。由此阳端子11B和阴端子23B被电连接。

压接部23G被压接于在包覆电线W的末端露出的芯线,通过使一对阴端子23B的压接部23G分别压接于1根包覆电线W的两末端,从而一对阴端子23B被1根包覆电线W相连。由此,当互锁连接器23嵌合插入到等待连接器11时,等待连接器11的二根阳端子11B经由一对阴端子23B以及包覆电线W而被电连接,由此通电电路导通。

如图3所示,屏蔽壳体24形成为具有相对于金属板12大致平行的上壁24A、与上壁24A相连的后壁24B以及隔着后壁24B设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24C的大致立方体状,屏蔽壳体24通过螺栓26插通到形成于上壁24A的螺栓插通孔而被紧固于密封盖1的盖部21。

在屏蔽壳体24的左右两侧一体地构成有相对于上述的开口部10的金属板12大致平行地突出的板状的安装板24D。在安装板24D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螺栓插通孔24E,未图示的螺栓插通于屏蔽壳体24的螺栓插通孔24E和金属板12的螺栓插通孔12A而被紧固到壳体。由此,防止密封盖1的脱落,并且确保屏蔽壳体24和逆变器壳体的屏蔽路径。

(3)肋部、阴端子、O型密封圈以及轴密封件的位置关系

首先,参照图5-图9按时间序列对密封盖1安装于开口部10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当密封盖1被作业者压入时,首先互锁连接器23中的连接器壳体23A的前端部嵌合插入于等待连接器11,肋部23E压接于等待连接器11的内周面并开始被压扁。另外,将肋部23E压扁的力成为最大的时刻为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在图5示出的时刻,将肋部23E压扁的力还未达到最大。

然后,如图6所示,当密封盖1进一步压入时,互锁连接器23的阴端子23B接触到等待连接器11的阳端子11B,并被阳端子11B按压而弹性变形。在图6中示出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将该时刻称为时刻T1。

然后,如图7所示,当密封盖1进一步压入时,互锁连接器23的台阶部23C嵌合插入到等待连接器11,O型密封圈23D被等待连接器11的内周面按压而被压缩。在图7中示出O型密封圈23D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将该时刻称为时刻T2。

然后,如图8所示,当密封盖1进一步压入时,嵌合部22嵌合插入到开口部10,轴密封件25被开口部10的内周面按压而被压缩。在图8中示出轴密封件25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将该时刻称为时刻T3。

然后,如图9所示,当密封盖1被完全压入时,肋部23E压扁结束。在图9中示出密封盖1被完全压入的时刻(即、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将该时刻称为时刻T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肋部23E形成为上下方向长的形状,即使密封盖1被完全压入,在肋部23E仍存在没有被压扁的部分。也就是说,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并不限于肋部23E整体被完全地压扁的时刻。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密封盖1安装于开口部10时,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T1、O型密封圈23D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T2、轴密封件25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T3、以及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T4不相互重叠。

也就是说,肋部23E、阴端子23B、轴密封件25、以及O型密封圈23D以在将密封盖1安装于开口部10时O型密封圈23D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轴密封件25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以及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不相互重叠的位置关系配置。

接着,参照图10对在作业者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的变化进行说明。在图10中,实线30表示作业者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的变化。其中,图10是用于概念地说明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的变化的图,并不是表示实际对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进行检测而得到的结果。因此,在实际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的变化并不一定与图10一致。

如用实线30示出的那样,在作业者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在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T1变得最大后暂且降低。在时刻T2-T4也同样,在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在上述时刻变得最大后暂且降低。

例如,在时刻T1,将安装密封盖1时的力变得最大时的力设为P1,将在时刻T1后暂且降低而成为最小的力和在时刻T2变得最大时的力之差设为P2,将在时刻T2后暂且降低而变得最小的力和在时刻T3变得最大时的力之差设为P3,将在时刻T3后暂且降低而变得最小的力和在时刻T4变得最大时的力之差设为P4。

在密封盖1中,在作业者将密封盖1安装到开口部10时所需要的力变得最大的时刻为时刻T4、即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该时刻的力小于将P1-P4相加的力。

相对于此,在图10中用虚线31示出的曲线图是在将密封盖1安装于开口部10时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O型密封圈23D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轴密封件25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以及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完全重叠时所需要的力的比较例。可以从图10看出,当上述时刻重叠时,在作业者将密封盖1安装于开口部10时所需要的最大的力与将P1-P4相加的力大致相同。

也就是说,若设定为上述的4个时刻不重叠,与上述4个时刻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在作业者将密封盖1安装于开口部10时所需要的最大的力设定得小。

(4)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盖1,因为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T1、O型密封圈23D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T2、以及轴密封件25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T3这3个时刻不相互重叠,所以与上述3个时刻中的至少2个时刻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在作业者压入密封盖1时所需要的力设定得小。由此,能够减轻在安装具备O型密封圈23D嵌装于外周面的互锁连接器23的密封盖1时的作业者的负担。

进一步,根据密封盖1,因为阴端子23B弹性变形的力变得最大的时刻T1、将O型密封圈23D压缩的力变得最大的时刻T2、将轴密封件25压缩的力变得最大的时刻T3、以及肋部23E压扁结束的时刻T4这4个时刻不相互重叠,所以能够进一步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为根据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被包括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互锁连接器23的连接器壳体23A设有肋部23E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肋部23E也可以不必设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成为阴端子23B的弹性变形变得最大的时刻、O型密封圈23D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轴密封件25的压缩变得最大的时刻、肋部23E压扁结束时刻这样的顺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时刻的顺序不限于此。至于设成什么样的顺序也可以适当决定。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等待连接器11的阳端子11B以及互锁连接器23的阴端子23B中的阴端子23B弹性变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阳端子11B弹性变形的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互锁连接器23以可动状态保持于嵌合部2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互锁连接器23也可以不以可动状态被保持。也就是说,互锁连接器23也可以不能够相对于嵌合部22移位的状态被保持。

附图标记说明

1…密封盖、10…开口部、11…等待连接器、11A…等待侧壳体、11B…阳端子(等待端子的一个例子)、21…盖部、22…嵌合部、23…互锁连接器、23B…阴端子(检测端子的一个例子)、23C…台阶部、23D…O型密封圈(第2环状件的一个例子)、23E…肋部、25…轴密封件(第1环状件的一个例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