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0388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的限的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以及利用化石燃料来发电所 引塌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逐渐认识到新能源的开发对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所带来的巨大意义。在目前所研究的新型能源中,醇/空气燃料电池,以及铁/空气电池受到各国技术工作者和科学家的广泛研究。它们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与不足:

1. 醇/空气燃料电池

这类电池的正极反应是空气(氧气)的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醇的氧化反应,正极与负极之间用离子交换膜隔开。电解质一般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为了使醇在负极上能有效氧化,所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铂(Pt)或Pt基复合物,以及铂(Pd)或Pd基复合物,前者可以酸性和碱性电解质中有效催化醇的氧化,后者只能在碱性电解质中有效催化醇的氧化。

这类醇/空气燃料电池具有燃料来源广、能量密度较高的优点,适合于作为移动式电源的应用领域,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

(1)电极催化剂成本高:电极催化剂主要是Pt, Pd或它们与其它金属形成的复合物,成本高,加上Pt(或Pd)在地球上的资源有限,严重限制了这类电池的实际应用。

(2)使用离子交换膜不仅增加了成本,也使电池结构复杂:离子交换膜在整个电池中的成本约为20-30%,而且使用离子交换膜导致电池结构复杂,为电池的维护、催化剂更换等带来极大困难,所以也严重制约了这类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3)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催化剂容易被醇氧化的中间体产物毒化,从而失去活性,这样不利于电池的长期运行。

2. 铁/空气电池

这种电池的正极反应也是氧气(空气)的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铁(Fe)的氧化反应,电解质可以是酸性、中性或碱性,然而,虽然Fe在酸性溶液中容易氧化,但由此组成的铁/空气电池的自损耗很严重,即Fe在酸性溶液中容易氧化为Fe2+并放出氢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要对铁电极进行修饰,或在Fe中加入其它成份,这样来阻止Fe的自发溶解,但这些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Fe的自损耗问题。虽然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Fe的自发溶解速度降低,但Fe表面容易钝化,从而阻止了负极(即Fe)的进一步氧化反应。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亚铁离子(Fe2+)氧化为铁离子(Fe3+)的反应为负极反应、以空气(氧气)还原反应为正极反应的新型电池,为保证负极反应的电位足够小,在电解质中加入三乙醇胺(TEA)为络合剂;为保证这种电池能在无离子交换膜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本发明同时合成了一种氧还原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即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复合材料(MnO2/Gr@AgCo)。电池的负极为碳粉。

本发明的负极反应、正极反应分别为

负极反应:

Fe2+-TEA ® Fe3+-TEA + e Eo- = -0.808 V

正极反应:

O2 + 4H+ + 4e ® 2H2O Eo+ =1.226 V

电池的理论电压 E= Eo+ - Eo- = 2.034 V

本发明采用在ETA存在下,Fe2+的氧化反应为电池的负极反应,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正极为氧(空气)电极,无需额外成本。此外,本发明的电池的电压较高,能量密度较高,适合作为移动式或固定式电源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为: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是将碳粉压成片,作为负极;将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复合材料(MnO2/Gr@AgCo)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再以此催化剂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用于电池的正极;在气体扩散电极的扩散层与负极之间加一塑料网格隔片后,将气体扩散电极与负极扣紧,负极的这一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层那一面直接与空气接触,组成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由催化层、导电体和扩散层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解质溶液为含三乙醇胺-亚铁离子络合物的电解质溶液。

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石墨烯(Gr)负载的二氧化锰颗粒(MnO2/Gr);

(2)制备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颗粒(MnO2/Gr@AgCo)

将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和乙二醇混合,混合物常温下超声分散,之后加入MnO2/Gr颗粒,接着在不断搅拌下,将溶于乙二醇的40%(质量百分比)的硼氢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断续搅拌,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得到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颗粒(MnO2/Gr@AgCo);

(3)碳纸预处理

在碳纸的其中一个面上涂覆一层聚四氟乙烯乳状液,室温干燥后,将其在350oC的温度下烧结,取出,冷至室温下,得到其中一面经憎水处理、另一面未经憎水处理的碳纸,待用;

(4)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片

将碳粉、MnO2/Gr@AgCo纳米颗粒、无水乙醇与Nafion溶液混合,在40oC下充分搅拌均匀,待部分乙醇蒸发后形成均匀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涂覆在上述预处理碳纸的未经憎水处理的另一面上,乙醇完全挥发后,得到气体扩散电极片,待用;

(5)制备电池负极

将碳粉、无水乙醇和聚四氟乙烯乳状液的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并不断搅拌,形成膏状物;将膏状物碾压成片状,在空气中晾干,均匀放置在不锈钢网的两个表面上,随后用压片机压成所需要的片状样品;将该片状样品放置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400℃烧结,即得到电池的负极;

(6)组装亚铁离子/空气电池

在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上依次放上橡胶垫圈、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片、负极片、橡胶垫片、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圈、另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并用螺杆固定,使两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憎水层与空气直接接触,在塑料网格隔片所隔开的空腔内注入含三乙醇胺-亚铁离子络合物的电解质溶液,从而组成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

所述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乙二醇、MnO2/Gr颗粒和硼氢化钠溶液的比例为90 ~ 110mg:40~ 45 mg:8~ 12 ml:(250 ~ 630 mg):10 ~ 30 ml。

所述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乙二醇、MnO2/Gr颗粒和硼氢化钠溶液的比例为100 mg:43 mg:10 ml:(250 ~ 630 mg):20 ml。

步骤 (3)中,所述碳纸的厚度为2 mm;步骤(3)、(5)中,所述聚四氟乙烯乳状液的浓度为30 ~ 60%。

步骤 (4)中,所述碳粉、MnO2/Gr@AgCo纳米颗粒、无水乙醇与Nafion溶液的配比为(1 ~ 5 mg) : (2 ~ 10 mg) : (2 ~ 20 mL):(0.1 ~ 1 mL) ;MnO2/Gr@AgCo催化剂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5 ~ 40 mg×cm-2;所述Nafion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5%。

步骤(6)中,所述含三乙醇胺-亚铁离子络合物的电解质溶液中,三乙醇胺浓度为1.5mol×L-1,亚铁离子浓度为0.5mol×L-1,电解质为0.5 mol×L-1 NaAc+0.5 mol×L-1 HAc溶液,或电解质为0.5 mol×L-1 KNO3 (或NaNO3)溶液。

本发明将MnO2/Gr@AgCo纳米颗粒涂覆在碳纸上做成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剂层、以含三乙醇胺的亚铁离子溶液作为电解质,以碳粉做成负极片,制造出无离子交换膜的亚铁离子/空气电池。由于这种燃料电池没有采用离子交换膜,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大大减小了电池电阻和电池成本,而且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催化剂的成本均很低,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亚铁离子/空气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体扩散电极片的憎水层;2-碳纸;3-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4-橡胶垫圈;5-塑料网格隔片;6-负极;7-含三乙醇胺的亚铁离子电解质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出石墨烯(Gr)负载的二氧化锰颗粒(MnO2/Gr):

首先制备氧化石墨稀(Gr):在 500 mL 三口烧瓶中加入 2 g 石墨粉(粒度≤30μm,含量≥95%,碳含量为 99.85%)和 12 g KMnO4,再加入240 mL 浓H2SO4 ( 含量为95.0%~98.0%)和 27 mL 浓 H3PO4 (含量≥85.0%),在50℃水浴条件下机械搅拌 14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迅速倒入含有 8 mL 30%H2O2的 800 mL 冰水中,此时悬浮液变成亮黄色。冷却至室温后先用5%的 HCl 溶液洗涤至不含有 SO42−,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 pH=7,最后在 40℃条件下干燥 48 h, 得到氧化石墨稀(Gr)。

最后,制备石墨烯(Gr)负载的二氧化锰颗粒(MnO2/Gr):将400mg氧化石墨稀(Gr)与45 mL 50 mmol L-1 MnSO4溶液混合, 超声5 min后, 80℃不断搅拌20 min, 之后再滴加 30 mL 50 mmol L-1KMnO4溶液, 温度控制在 80℃反应 15 min, 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 , 再在真空烘箱中室温下干燥24h, 得到石墨烯(Gr)负载的二氧化锰颗粒(MnO2/Gr)。

(2)将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乙二醇和MnO2/Gr颗粒按100 mg:43 mg:10 ml:250 mg)的比例混合,混合物常温下超声分散30 min,接着在不断搅拌下,将10ml溶于乙二醇的40%(质量百分比)的硼氢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断续搅拌1.5h,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颗粒(MnO2/Gr@AgCo);

(3)在厚度为2 mm的碳纸的其中一个面上涂覆一层浓度为30 %聚四氟乙烯乳状液,室温干燥后,将其在350oC的温度下烧结1.5小时,取出,冷至室温下,得到其中一面经憎水处理的碳纸,待用;

(4)将碳粉、MnO2/Gr@AgCo纳米颗粒、无水乙醇与质量百分比为5%的Nafion溶液按以下比例混合:(1 mg) : (2mg) : (2 mL):(0.1 mL),在40oC下充分搅拌均匀,待部分乙醇蒸发后形成均匀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涂覆在上述未经憎水处理的碳纸的另一面上,乙醇完全挥发后,得到气体扩散电极片。MnO2/Gr@AgCo催化剂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5 mg×cm-2

(5)将250mg碳粉与20 ml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50 min,超声过程中慢慢滴加0.2 ml聚四氟乙烯乳状液(60%),随后继续搅拌1h,使混合物形成膏状物;将膏状物碾压成片状,在空气中晾干,均匀放置在不锈钢网的两个表面上,随后用压片机在30MPa下压成所需要的片状样品;将该片状样品放置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400℃烧结2h,即得到电池的负极;

(6)在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上依次放上橡胶垫圈、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片、负极片、橡胶垫片、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圈、另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并用螺杆固定,使两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憎水层与空气直接接触,在塑料网格隔片所隔开的空腔内注入含有1.5 mol×L-1三乙醇胺与0.5 mol×L-1亚铁离子的0.5 mol×L-1 NaAc+0.5 mol×L-1 HAc的电解质溶液,从而组成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测试电池的放电性能,开路电压为1.8V, 最大能量密度为24mW×cm-2,最大放电电流密度为35mA×cm-2.

实施例2:

步骤(1)与实施例1相同。

(2)将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乙二醇和MnO2/Gr颗粒按100 mg:43 mg:10 ml:(420 mg)的比例混合,混合物常温下超声分散30 min,接着在不断搅拌下,将20 ml溶于乙二醇的40%(质量百分比)的硼氢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断续搅拌1.5h,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颗粒(MnO2/Gr@AgCo);

(3)在厚度为2 mm的碳纸的其中一个面上涂覆一层浓度为45%聚四氟乙烯乳状液,室温干燥后,将其在350oC的温度下烧结1.5小时,取出,冷至室温下,得到其中一面经憎水处理的碳纸,待用;

(4)将碳粉、MnO2/Gr@AgCo纳米颗粒、无水乙醇与质量百分比为5%的Nafion溶液按以下比例混合:(3 mg) : (6 mg) : (11 mL):(0.5 mL),在40oC下充分搅拌均匀,待部分乙醇蒸发后形成均匀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涂覆在上述未经憎水处理的碳纸的另一面上,乙醇完全挥发后,得到气体扩散电极片。MnO2/Gr@AgCo催化剂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22 mg×cm-2

(5)将250mg碳粉与20 ml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50 min,超声过程中慢慢滴加0.2 ml聚四氟乙烯乳状液(60%),随后继续搅拌1h,使混合物形成膏状物;将膏状物碾压成片状,在空气中晾干,均匀放置在不锈钢网的两个表面上,随后用压片机在30MPa下压成所需要的片状样品;将该片状样品放置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400℃烧结2h,即得到电池的负极;

(6)在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上依次放上橡胶垫圈、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片、负极片、橡胶垫片、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圈、另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并用螺杆固定,使两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憎水层与空气直接接触,在塑料网格隔片所隔开的空腔内注入含有1.5 mol×L-1三乙醇胺与0.5 mol×L-1亚铁离子的0.5 mol×L-1 NaAc+0.5 mol×L-1 HAc的电解质溶液,从而组成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测试电池的放电性能,开路电压为1.88V, 最大能量密度为45 mW×cm-2,最大放电电流密度为57mA×cm-2.

实施例3:

步骤(1)与实施例1相同。

(2)将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乙二醇和MnO2/Gr颗粒按100 mg:43 mg:10 ml:630 mg的比例混合,混合物常温下超声分散30 min,接着在不断搅拌下,将30 ml溶于乙二醇的40%(质量百分比)的硼氢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断续搅拌1.5h,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颗粒(MnO2/Gr@AgCo);

(3)在厚度为2 mm的碳纸的其中一个面上涂覆一层浓度为60%聚四氟乙烯乳状液,室温干燥后,将其在350oC的温度下烧结1.5小时,取出,冷至室温下,得到其中一面经憎水处理的碳纸,待用;

(4)将碳粉、MnO2/Gr@AgCo纳米颗粒、无水乙醇与质量百分比为5%的Nafion溶液按以下比例混合: 5 mg : 10 mg : 20 mL:1 mL,在40oC下充分搅拌均匀,待部分乙醇蒸发后形成均匀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涂覆在上述未经憎水处理的碳纸的另一面上,乙醇完全挥发后,得到气体扩散电极片。MnO2/Gr@AgCo催化剂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40 mg×cm-2

(5)将250mg碳粉与20 ml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50 min,超声过程中慢慢滴加0.2 ml聚四氟乙烯乳状液(60%),随后继续搅拌1h,使混合物形成膏状物;将膏状物碾压成片状,在空气中晾干,均匀放置在不锈钢网的两个表面上,随后用压片机在30MPa下压成所需要的片状样品;将该片状样品放置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400℃烧结2h,即得到电池的负极;

(6)在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上依次放上橡胶垫圈、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片、负极片、橡胶垫片、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圈、另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并用螺杆固定,使两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憎水层与空气直接接触,在塑料网格隔片所隔开的空腔内注入含有1.5 mol×L-1三乙醇胺与0.5 mol×L-1亚铁离子的0.5 mol×L-1 NaAc+0.5 mol×L-1 HAc的电解质溶液,从而组成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测试电池的放电性能,开路电压为1.97V, 最大能量密度为64mW×cm-2,最大放电电流密度为63mA×cm-2.

实施例4:

步骤(1)与实施例1相同。

(2)将硝酸银(AgNO3)、硝酸钴(Co(NO3)2×6H2O)、乙二醇和MnO2/Gr颗粒按100 mg:43 mg:10 ml:(420 mg)的比例混合,混合物常温下超声分散30 min,接着在不断搅拌下,将20 ml溶于乙二醇的40%(质量百分比)的硼氢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断续搅拌1.5h,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银钴包覆的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颗粒(MnO2/Gr@AgCo);

(3)在厚度为2 mm的碳纸的其中一个面上涂覆一层浓度为45%聚四氟乙烯乳状液,室温干燥后,将其在350oC的温度下烧结1.5小时,取出,冷至室温下,得到其中一面经憎水处理的碳纸,待用;

(4)将碳粉、MnO2/Gr@AgCo纳米颗粒、无水乙醇与质量百分比为5%的Nafion溶液按以下比例混合:(3 mg) : (6 mg) : (11 mL):(0.5 mL),在40oC下充分搅拌均匀,待部分乙醇蒸发后形成均匀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涂覆在上述未经憎水处理的碳纸的另一面上,乙醇完全挥发后,得到气体扩散电极片。MnO2/Gr@AgCo催化剂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22 mg×cm-2

(5)将250mg碳粉与20 ml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50 min,超声过程中慢慢滴加0.2 ml聚四氟乙烯乳状液(60%),随后继续搅拌1h,使混合物形成膏状物;将膏状物碾压成片状,在空气中晾干,均匀放置在不锈钢网的两个表面上,随后用压片机在30MPa下压成所需要的片状样品;将该片状样品放置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400℃烧结2h,即得到电池的负极;

(6)在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上依次放上橡胶垫圈、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片、负极片、橡胶垫片、塑料网格隔片、橡胶垫圈、另一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催化剂层,并用螺杆固定,使两个气体扩散电极片的憎水层与空气直接接触,在塑料网格隔片所隔开的空腔内注入含有1.5 mol×L-1三乙醇胺与0.5 mol×L-1亚铁离子的0.5 mol×L-1 KNO3的电解质溶液,从而组成一种亚铁离子/空气电池。测试电池的放电性能,开路电压为1.89V, 最大能量密度为51 mW×cm-2,最大放电电流密度为59mA×cm-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