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695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特别是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



背景技术:

通常35kV级电力变的高压线圈为Y接,无励磁调压的分接范围为±2×2.5%,有4个分接,为提高线圈的填充率,基本段为连续式绕制,分接段为纠结式绕制,它们的每段匝数相同,4个分接4饼,即1个分接/饼(参见附图2)。

35kV级线圈的匝绝缘厚为δ=0.45mm,线圈匝间场强限值为E=2000 V/mm;

基本段的匝间电压在18~90 V之间, 匝间场强Et=(18~90V)/0.45=40~200 V/mm远小于线圈匝间场强限值E。

分接段的匝间电压为每个分接的电压,即35000/√3×2.5%,V;匝间场强Et=(35000/√3×2.5%)/0.45=1122.6 V/mm,相对于E,有78.2%的裕度,运行安全。

高压线圈为D接时(出口国外电力变、SVG专用连接变压器的高压线圈通常为D接),当4个分接仍采用4饼纠结绕制,分接段的匝间电压为每个分接的电压,即=35000×2.5%,V;匝间场强Et=(35000×2.5%)/0.45=1944.4 V/mm,相对于E ,只有2.9%的裕度裕度,而电网电压波动5%属于正常允许范围,这种绕制方法会给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为消除这个安全运行隐患,通常的方法是将分接段由纠结式绕制改为连续式绕制,即一个纠结分接段改由由两个连续式线饼组成,每饼匝数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分接段的匝间电压与基本段的一样,匝间场强绝缘强度足够(参见附图3)。

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分接段的填充率大为降低,分接线饼中的空隙需垫纸垫条,增加绕制难度;分接段由4饼变成8饼,加大高低压线圈之间的安匝不平衡度,增加了线圈、铁芯、油箱高度尺寸,使变压器体积、重量及损耗增加、产品性能指标下降,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已有高压线圈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的D接法的高压线圈,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包括基本段和分接段,基本段为连续式绕制,基本段的轴向尺寸为B,分接段有4个分接;

所述分接段采用多根导线并绕的连续式绕制,绕制分接段导线的数目为绕制基本段导线的2倍,绕制分接段每根导线的截面积为绕制基本段每根导线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分接段总截面积与基本段总截面积相同,分接段4个分接共8饼,每饼高度为0.5B,8饼总高为8×0.5B=4 B。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基本段采用1根导线连续式绕制,绕制基本段导线的尺寸为a×b ,分接段采用2根导线并绕连续式绕制,绕制分接段导线的尺寸为a×0.5b,上述a为导线厚,b为导线宽。

其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所述基本段采用2根导线连续式绕制,绕制基本段导线的尺寸为a×b ,分接段采用4根导线并绕连续式绕制,绕制分接段导线的尺寸为a×0.5b,上述a为导线厚,b为导线宽。

更进一步:

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12~3.15 mm;b的取值范围为2.8~16 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之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整高压线圈的分接段绕制方式,在保证产品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线圈填充率,不仅绕制方便、减少绕制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降低线圈、铁芯、油箱高度尺寸,从而减小变压器体积、重量及损耗,降低材料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绕线形式示意图(基本段为连续式绕制,分接段采用不同线规2根或多根并绕的连续式绕制);

图2为已有Y接高压线圈绕制线形式示意图(基本段为连续式绕制,分接段为纠结式绕制);

图3为已有D接法的高压线圈绕制线形式示意图(基本段为连续式绕制,分接段由两个连续式线饼组成);

图中:

A—基本段 ,H—分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包括基本段和分接段,基本段为连续式绕制,基本段的轴向尺寸为B,分接段有4个分接,所述分接段采用多根导线并绕的连续式绕制,绕制分接段导线的数目为绕制基本段导线的2倍,绕制分接段每根导线的截面积为绕制基本段每根导线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分接段总截面积与基本段总截面积相同,分接段4个分接共8饼,每饼高度为0.5B,8饼总高为8×0.5B=4 B。

本实施例所述基本段采用1根导线连续式绕制,绕制基本段导线的尺寸为a×b ,分接段采用2根导线并绕连续式绕制,绕制分接段导线的尺寸为a×0.5b,上述a为导线厚,b为导线宽(参见附图1)。

实施例二

一种D接法的高压线圈,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

所述基本段采用2根导线连续式绕制,绕制基本段导线的尺寸为a×b ,分接段采用4根导线并绕连续式绕制,绕制分接段导线的尺寸为a×0.5b,上述a为导线厚,b为导线宽。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12~3.15 mm;b的取值范围为2.8~16 mm。

附:改进前、后分接段与基本段之间的关系

改进前的结构:

每个分接段幅向计算值 At=0.5 Aj(需垫纸条,大小才能与Aj一样),每个分接段轴向尺寸 Bt=b,整个分接区的线饼高 =8×b=8b;

改进后的结构:

每个基本段幅向计算值 At’= Aj ,每个分接段轴向尺寸 Bt’= 0.5b,整个分接区的线饼高 =8×0.5b=4b;

式中:

Aj—每个基本段幅向计算值;At—改进前,每个分接段幅向计算值;At’—改进后,每个分接段幅向计算值; Bj—每个基本段轴向高; Bt—改进前,每个分接段轴向高;Bt’—改进后,每个分接段轴向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