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水结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1297发布日期:2018-10-23 22:2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具防水结构的装置,特别是使用于具有防水门等防水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需要高防水性的电子装置,在连接器等接口处多会另外设置可用来关闭以保护连接器接口的防水门结构。而此防水门结构在防水性上,通常多是以在防水门外周套上一圈以橡胶制成的O-ring,使得防水门与壳体上的开口之间相互紧配以达成防水的目的。

然而,在组装时,都是直接将防水O-ring拉长再套在防水门上,因此容易因组装误差导致O-ring组装完成后造成误差,使得整圈的粗细不一致,进而影响防水稳定性。另外,防水O-ring也容易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或长时间的使用而开始松脱,导致防水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防水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防水盖以及卡固件。壳体穿设有开口,在开口周缘具有防水墙。防水盖则是锁固于壳体,并且可选择地盖合或远离开口。卡固件包括卡扣部及防水板。防水板会包覆卡扣部的外环周及一侧表面。卡固件通过卡扣部可拆卸地设置于防水盖。在防水盖盖合于开口时,防水板的外环周会紧密接触防水墙。

借此,通过设置可与壳体上的开口的防水墙相互紧配的防水板来取代O-ring,仍可达成防水的目的。且防水板利用卡扣部可拆卸地设置于防水盖,如此可避免组装时所造成的误差,且当防水板长久使用磨损而影响防水性时,也可以快速替换此卡固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部及防水板可采用双料射出方式一体成型。若要使防水板能够与防水墙紧配卡合,可以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成。而卡扣部若要能够稳定扣合于防水盖,则可以选用较硬的材质。因此,卡扣部及防水板可分别使用不同的材质制成再相互粘贴组装。而在考量到组装的方便性及使用时的稳定性,卡扣部及防水板可采用双料射出方式一体成型,以减少制程又较不易毁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盖可包括至少二扣孔,卡扣部可包括至少二卡勾,各卡勾对应穿过一个扣孔。如此卡固件可利用卡扣部的卡勾快速的对应穿扣于防水盖上,而拆卸时也只需要用力拔出即可。在组装上可较为便利且省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卡勾可包括勾部及柱体,而防水盖的扣孔的尺寸略大于卡勾的柱体。当卡勾穿过扣孔后,勾部卡扣于扣孔另一侧,而柱体则位于扣孔中。若使得扣孔尺寸略大于卡勾的柱体,可使得柱体于扣孔中可具有一定的滑移空间。此时,当设置于卡勾上的防水板要扣合于防水墙时,防水板则可因此卡勾与扣孔间的滑移空间而可360度小幅度滑移,以调整到最佳位置紧密接触防水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防水结构的装置还包括防水门可滑移地设置于防水盖,以盖合防水盖。除了让外观更为美观外,也可以加强对防水盖的保护,而避免防水盖受到撞击而影响防水性。而阻设防水门的方式可通过在防水墙上延伸设置有二扣壁,而防水门的一端部可设置有二内钩。各内钩则可对应勾扣于一个扣壁,以将防水门扣合于防水墙上以盖合于防水盖上。

再者,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门可包括一凸块及二穿孔,防水盖可包括一定位槽及二定位件。使得防水门的凸块容设于定位槽中,而各定位件对应穿设于一个穿孔,以使防水门连接于防水盖上。当要将防水盖打开来连接连接器时,也可避免防水门掉落遗失。

除了可通过上述的扣合方式将防水门连接于防水盖上以外,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连接组设防水门。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门可设置于防水盖相对于设置有卡固件的另一侧,且卡固件的卡扣部包括若干卡勾,这些卡勾穿过防水盖并卡扣于防水门。再者,在防水门上可包括一凸块,在防水盖包括一定位槽,凸块可容设于定位槽中,以使防水门可设置定位于所需位置。另外,防水墙可延伸设置有二扣壁,且各扣壁可开设有至少一穿槽。防水门可设置有至少二内钩,每个内钩会对应穿过一个穿槽并滑抵于扣壁。如此,以使防水门可组设于防水墙而更加紧密盖合防水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盖合防水盖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打开防水盖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防水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防水结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盖合防水盖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打开防水盖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防水结构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防水结构将防水门分离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盖合防水盖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打开防水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防水结构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施例防水结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装置可为任意需要有防水功能的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装置,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图3及图4的部份为着重说明防水结构,因此仅示意装置的部分壳体10。本实施例的具防水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10、防水盖20、卡固件30以及防水门40。

由图3及图4可见,壳体10穿设有开口11,在开口11周缘具有防水墙12。此开口11可用来设置连接器的接头或是用来做为组设其他物件的开口。防水墙12为环绕开口设置。

防水盖20会锁固于壳体10,并且可选择地盖合或远离于开口11。如图1所示即为盖合的状态,而图2即为防水盖20远离开口11,意即开启的状态。卡固件30及防水门40都会组设于防水盖20上随盖防水盖20移动,详细的结构将会于后详述。防水盖20也可通过粘固、卡固等方式固定于壳体10,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再继续参阅图3及图4,卡固件30包括卡扣部31及防水板32。防水板32会包覆卡扣部31的外环周及一侧表面。如图3所示,防水板32会包覆卡扣部31面向开口11一侧的表面,且包覆外环周并些微延伸到卡扣部31相对于开口11的另一侧表面。在制作卡固件30时,可采用分开制作卡扣部31及防水板32后再粘合为一个元件,也可如本实施例一样采用双料射出方式一体成型。防水板32可采用弹性较佳的材料,卡扣部31则可使用硬度较高的材料。

卡固件30通过卡扣部31可拆卸地设置于防水盖20。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盖20包括二扣孔21,卡扣部31包括二卡勾311。各卡勾311会对应穿过一个扣孔21,以使得卡固件30可扣合组设于防水盖20上。当防水盖20盖合于开口11时,组设于防水盖20上的卡固件30随防水盖20移动,使得防水板32覆盖开口11。且盖合后防水板32的外环周会紧密接触防水墙12,以紧配的方式达到防水的功效。

另外,本实施例的各卡勾311包括一勾部3111及一柱体3112。扣孔21的尺寸会略大于卡勾311的柱体3112。当卡扣部31的卡勾311穿过扣孔21后,勾部3111会勾住防水盖20,而柱体3112则会穿设于扣孔21中。当扣孔21的尺寸略大于柱体3112时,柱体3112则可在扣孔21中略微前后左右360度小幅度移动。也就是说,卡固件30在组设于防水盖20后,卡固件30还可以小幅度的相对于防水盖20移动。如此,当卡固件30的防水板32要覆盖开口11而与防水墙12紧密接触时,可通过此小幅度移动而使防水板32与防水墙12对位更为准确,且使得防水板32的外环周缘都尽可能的与防水墙12紧密接触。借此,以避免安装防水盖20时或是组设卡固件30于防水盖20上时有可能产生的公差,而影响防水板32与防水墙12之间的接合紧密程度。

为避免在使用时,因为碰撞使得防水盖20脱落而影响防水效果,可在防水盖20外部再组设防水门40,且使得防水门40组设扣合于壳体10。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门40可滑移地设置于防水盖20上,且扣合于壳体10。由图3及图4可见,防水墙12延伸设置有二扣壁121,防水门40一端部设置有二内钩41。当防水盖20盖合于开口11时,此时可将防水门40由上向下推动滑移,使得各内钩41对应勾扣于一个扣壁121,以将防水门40扣合于壳体10。除了可以保护防水盖20不会因碰撞就开启,也可使装置外观更具有整体性。使用此种扣合方式,不容易因为碰撞就开启,而要打开使用时亦十分快速,只要将防水门40向上推动滑移,即可解开扣合状态而打开防水盖20。

另外,为使防水门40能跟随防水盖20移动且不会脱离防水盖20,又可以相对于防水盖20进行滑移,防水门40可包括凸块42、二穿孔43及二挡板44。防水盖20包括一定位槽22及二定位件23。凸块42容设于定位槽22中,各定位件23对应穿设于一个穿孔43。挡板44则是包覆于防水盖20相对于设置定位槽22及定位件23的另一侧表面。借此,挡板44与防水门40的内侧表面会形成导槽以使防水盖20滑设于此,也使得防水门40得以相对防水盖20滑移。而在定位槽22、二定位件23、凸块42及二穿孔43的相互定位作用下,可使防水门40只能滑移于一定距离,而不会轻易脱离防水盖20。

更详细来说,凸块42可滑移于定位槽22中的二个凹部,以产生卡扣的手感。当要打开防水门40时,即带动防水门40向上移动,此时凸块42由定位槽22下方的凹部移动至上方的凹部,而在经过中间的凸起时再落入凹部中时,即会产生卡扣的手感。且当容设于上方凹部时,即无法再向上推动而产生定位作用,以避免推过头。同时,防水门40的穿孔43的底端也会卡止于定位件23的底部,而防止防水门40继续向上推动而脱离防水盖20。

通过上述结构,当要盖合开口11以达到防水作用时,只需要将防水盖20接近盖合于开口11,使得卡固件30的防水板32紧密接触防水墙12,即可达到防水的作用。接着,可再将防水门40向下滑移扣合于壳体10,即可避免碰接使防水盖20打开。通过设置可与壳体10上的开口11处的防水墙12相互紧配的防水板32来取代O-ring,同样可达成防水的目的。且防水板32利用卡扣部31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防水盖20,如此可避免组装时所造成的误差,且当防水板32长久使用磨损而影响防水性时,也可以快速替换此防水板32。

接着,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8,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盖合防水盖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具防水结构的装置打开防水盖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防水结构的分解图,图8为本实施例防水结构将防水门分离的分解图。

本实施例的元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应用于不同大小的开口及位置,所以在外型结构上略有不同。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具防水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50、二防水盖60、二卡固件70以及二防水门80。

在本实施例中,是应用于有较多连接开口态样的装置,在壳体50穿设有左右二组开口51,在各开口51周缘具有防水墙52。此开口51可用来设置连接器的接头或是用来做为组设其他物件的开口。防水墙52为环绕开口设置。

防水盖60会锁固于壳体50,并且可选择地盖合或远离于开口51。如图5所示即为盖合的状态,而图6即为右侧的防水盖60远离开口51,意即开启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左右二组开口,因此也具有左右二个可分别盖合开口的防水盖60。但此防水盖60可通过一个连接件90相连接,锁固时,只要将此连接件90锁固于壳体50,即可同时固定左右二个防水盖60。卡固件70及防水门80都会分别对应组设于一个防水盖60上并随盖防水盖60移动,详细的结构将会于后详述。防水盖60也可通过粘固、卡固等方式固定于壳体50,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7及图8,卡固件70包括卡扣部71及防水板72。防水板72会包覆卡扣部71的外环周及一侧表面。如图7所示,防水板72会包覆卡扣部71面向开口11一侧的表面,且包覆外环周侧。再者,为使防水板72与防水墙52能更为紧密接合,防水板72可较卡扣部71再向外延伸凸出一些。在制作卡固件70时,可采用分开制作卡扣部71及防水板72后再粘合为一个元件,也可如采用双料射出方式一体成型。防水板72可采用弹性较佳的材料,卡扣部71则可使用硬度较高的材料。

卡固件70通过卡扣部71可拆卸地设置于防水盖60。在本实施例中,各防水盖60包括四扣孔61,各卡扣部71包括四卡勾711。各卡勾711会对应穿过一个扣孔61,以使得卡固件70可扣合组设于防水盖60上。当防水盖60盖合于开口51时,组设于防水盖60上的卡固件70随防水盖60移动,使得防水板62覆盖开口51。且盖合后防水板72的外环周会紧密接触防水墙52,以紧配的方式达到防水的功效。

同样地,本实施例的各卡勾711包括一勾部7111及一柱体7112。扣孔61的尺寸会略大于卡勾711的柱体7112。当卡扣部71的卡勾711穿过扣孔61后,勾部7111会勾住防水门80,而柱体7112则会穿设于扣孔61中。当扣孔61的尺寸略大于柱体7112时,柱体7112则可在扣孔61中略微前后左右360度小幅度移动。也就是说,卡固件70在组设于防水盖60后,卡固件70还可以小幅度的平行于防水盖60相对移动。如此,当卡固件70的防水板72要覆盖开口51而与防水墙52紧密接触时,可通过此小幅度移动而使防水板72与防水墙52对位更为准确,且使得防水板72的外环周缘都尽可能的与防水墙52紧密接触。借此,以避免安装防水盖60时或是组设卡固件70于防水盖60上时有可能产生的公差,而影响防水板72与防水墙52之间的接合紧密程度。

为避免在使用时,因为碰撞使得防水盖60脱落而影响防水效果,可在防水盖60外部再组设防水门80,且使得防水门80组设扣合于壳体50。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门80结构与第一实施例较外大的不同。在第一实施例中是以图面方向上下移动的方式滑移防水门40来扣合或开启。但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图面方向左右移动的方式滑移防水门80来扣合或开启。接着将详述防水门80及相关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的防水门80设置于防水盖60相对于设置有卡固件70的另一侧,且卡固件70的卡扣部71的各卡勾711会穿过防水盖60,且穿过防水门80并勾扣于防水门80,如图8所示。在防水门80具有多个穿孔83,卡勾711的柱体7112同样会穿设于此穿孔83中,且穿孔83左右方向的长度会略大于柱体7112,以使得防水门80仍可左右移动。通过卡勾711的勾扣使得防水门80得以相对防水盖60左右滑移,但又连接于防水盖60而不会脱离。

另外,防水门80包括一凸块81,防水盖60包括一定位槽62。凸块81会容设于定位槽62中。凸块81可滑移于定位槽62中的二个凹部,以产生卡扣的手感。在此以位于右侧的防水门80为例做说明,当要打开防水门80时,即带动防水门80向左移动,此时凸块81由定位槽62右方的凹部移动至左方的凹部,而在经过中间的凸起时再落入凹部中时,即会产生卡扣的手感。使用者即可通过此卡扣手感而得知已推至开启位置,而不需要再继续推动防水门80,以避免推过头。同时,穿扣于防水门80的卡勾711也同样具有挡止的作用,而可避免防水门80被推过头。

接着再请参阅图7及图8,在防水墙52上延伸设置有上下平行的二扣壁521,且各扣壁521开设有二穿槽522。防水门80上设置有四内钩82,各内钩82会对应穿过一个穿槽522并滑抵于扣壁521。当防水盖60盖合于开口51时,此时可将防水门80由右向左(位于左侧的防水门80)或由左向右(位于右侧的防水门80)推动滑移,使得各内钩82对应勾扣于扣壁521,以将防水门80扣合于壳体50。除了可以保护防水盖60不会因碰撞就开启,也可使装置外观更具有整体性。使用此种扣合方式,不容易因为碰撞就开启,而要打开使用时亦十分快速,只要将防水门80向左滑移,即可解开扣合状态而打开防水盖60。

通过上述结构,当要盖合开口51以达到防水作用时,只需要将防水盖60接近盖合于开口51,使得卡固件70的防水板72紧密接触防水墙52,即可达到防水的作用。接着,可再将防水门80向左或右滑移扣合于壳体50,即可避免碰接使防水盖60打开。通过设置可与壳体50上的开口51处的防水墙52相互紧配的防水板72来取代O-ring,同样可达成防水的目的。且防水板72利用卡扣部71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防水盖60,如此可避免组装时所造成的误差,且当防水板72长久使用磨损而影响防水性时,也可以快速替换此卡固件70。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