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2343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
背景技术
: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劳动防护的政策不断出台(例如:《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2013年开始建厂的蓄电池企业需采用内化成工艺),意味着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生产工艺的制定应符合环境友好的要求。现有的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用内化成还是外化成工艺,均存在着敞口化成的问题,电池敞口化成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酸雾产生,影响环境。在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极板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转变为荷电状态,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这个化学反应过程称为化成工艺过程,电池内化成是将生极板装配蓄电池,装配完成后,加入稀硫酸,充电化成,使生极板的成分转化为正负极板物质。内化成铅酸蓄电池都是采用定量富液的方式进行电池化成,在电池充电的末期,要将多余的游离酸提出,以防止电池漏酸现象的发生。由于铅酸电池是在贫液状态下使用,游离酸一旦过量,就会造成漏酸现象。电动自行车近年来在以及非常普及,其主要的动力源为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主要有两种化成方式:一种是电池外化成,将极板化成组装成电池后进行补充电,另一种为电池内化成,生极板直接组装成电池成品,然后在进行化成;而外化成比内化成排出的酸液、污水和粉尘比较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目前铅酸蓄电池大都采用的是内化成,然而目前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内化成时间特别长、充电量大,不仅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而且极板化成效果不佳,电池的一致性比较差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25—45℃,静置1-4小时;步骤二: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01-0.15c的电流反向充电3-5小时;步骤三:采用0.2-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步骤四:采用0.1-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3小时;步骤五:采用0.2-0.4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步骤六:采用0.2-0.3c的电流反向充电1-2.5小时;步骤七:采用0.1-0.2的电流值正向充电2-5小时;步骤八:采用0.2-0.5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3小时;步骤九: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2小时;步骤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用0.4-0.6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3小时;步骤十一: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2小时;步骤十二:使用0.05-0.1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2小时;步骤十三:采用0.05-0.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4小时;步骤十四:采用0.1-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测量终止电压值。优选地,在步骤三中,先使用0.2c的电流值正向充电1-2小时,之后转用0.5c的电流值充电2小时。优选地,在步骤一中酸液中添加电解液,电解液为浓硫酸,浓硫酸的密度为1.25-1.3g/cm3。优选地,在步骤六中先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2小时,之后使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1-1.5小时。优选地,在电解液中加添加剂,添加剂为0.6%-1.2%的无水硫酸钠,0.3%-0.5%的硫酸钾和0.05%-0.15%的硫酸亚锡。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该发明内化成工艺时间与传统工艺相比,所用时间减少,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电能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益,在电池化成前,采取两次反向充电,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有,对活性物质的转换有促进作用,提高电池初始容量,之后进行多次的正向充电和静置,使电池更好的内化成,内化效果好,酸液溢出少,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参考表一实施例1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25℃,静置1小时,酸液中添加电解液,电解液为浓硫酸,浓硫酸的密度为1.25g/cm3,在电解液中加添加剂,添加剂为0.6%的无水硫酸钠,0.3%的硫酸钾和0.05%;步骤二: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01c的电流反向充电3小时;步骤三: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小时,先使用0.2c的电流值正向充电0.5小时,之后转用0.5c的电流值充电0.5小时;步骤四:采用0.1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小时;步骤五: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小时;步骤六:采用0.2c的电流反向充电1小时,先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0.5小时,之后使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0.5小时;步骤七:采用0.1的电流值正向充电2小时;步骤八:采用0.2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小时;步骤九: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小时;步骤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用0.4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小时;步骤十一: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小时;步骤十二:使用0.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小时;步骤十三:采用0.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小时;步骤十四:采用0.1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小时,测量终止电压值。实施例2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45℃,静置4小时,中酸液中添加电解液,电解液为浓硫酸,浓硫酸的密度为1.3g/cm3,在电解液中加添加剂,添加剂为.2%的无水硫酸钠,0.5%的硫酸钾和0.15%的硫酸亚锡;步骤二: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15c的电流反向充电5小时;步骤三:采用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小时,先使用0.2c的电流值正向充电1小时,之后转用0.5c的电流值充电1小时;步骤四:采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3小时;步骤五:采用0.4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小时;步骤六:采用0.3c的电流反向充电2.5小时,先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1小时,之后使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1.5小时;步骤七:采用0.2的电流值正向充电5小时;步骤八:采用0.5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3小时;步骤九:电池静置处理,静置2小时;步骤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用0.6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3小时;步骤十一:电池静置处理,静置2小时;步骤十二:使用0.1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2小时;步骤十三: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4小时;步骤十四:采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小时,测量终止电压值。实施例3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30℃,静置2小时,酸液中添加电解液,电解液为浓硫酸,浓硫酸的密度为1.25-1.3g/cm3,在电解液中加添加剂,添加剂为0.8%的无水硫酸钠,0.4%的硫酸钾和0.09%的硫酸亚锡;步骤二: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1c的电流反向充电4小时;步骤三:采用0.4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5小时,先使用0.2c的电流值正向充电0.5小时,之后转用0.5c的电流值充电1小时;步骤四: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小时;步骤五:采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5小时;步骤六:采用0.25c的电流反向充电2小时,先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1小时,之后使用0.3c的电流值对电池反向充电1小时;步骤七:采用0.15c的电流值正向充电3.5小时;步骤八:采用0.4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5小时;步骤九: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5小时;步骤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用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2小时;步骤十一: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5小时;步骤十二:使用0.08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5小时;步骤十三:采用0.1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3小时;步骤十四:采用0.2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5小时,测量终止电压值。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放电形式10小时充电1c放电反充2次12h6min50min30s反充1次11h30min36min9s不反充10h35min28min54s表一:充电形式结果统计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