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6360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及其制造方法,属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对汽车后车挡风玻璃上进行除霜电热丝印刷装配时,为了提高电热丝与玻璃间连接的稳定性,且不影响车辆玻璃透光度,在进行电热丝装配时,主要是借助专用的银浆料作为辅助粘接剂,因此银浆料的使用量巨大,并对汽车后窗玻璃除霜线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在进行银浆料的生产配置时,一方面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银粉,从而增加了银浆料的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进行银浆料制备时,原料中往往含有元素含量复杂的玻璃结构,从而导致银浆料的元素组成成份复杂,再加之所选用的玻璃结构成份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导致银浆料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也相对不足,除此之外,传统的银浆料生产工艺还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过程复杂及生产环境人工成本及原料成本均相对较高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银浆料配方及相应的制备工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由以下组份和含量原料构成,银粉65%—80%;高分子树脂1%—3%;结晶二氧化硅粉3%—10%、金属氧化物粉1%—4%,聚乙烯比咯烷酮1%—3%;添加剂0.5%—2%,余量为溶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银粉为颗粒直径为1—10μm的球状银粉及颗粒直径为1—10μm,且振实密度为2.0—2.5g/ml的片状银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结晶二氧化硅粉直径不大于银粉颗粒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粉为氧化钾、氧化锌、氧化钠、氧化铋、氧化镍、氧化锡、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锂、氧化铝及氧化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乙基纤维素类树脂、丙烯类及聚酯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流平剂、增稠剂及消泡剂,且流平剂、增稠剂及消泡剂间使用量比例关系为1:1—3:1—5。

进一步的,所述的流平剂为磷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酯二丁酯中的任意一种,增稠剂为气相二氧化硅、聚乙烯蜡及氢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消泡剂为乙醇、正丁醇及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配置溶剂,将聚乙烯比咯烷酮、添加剂及溶剂重量的20%—40%与常温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保存备用;

第二步,制备载体,将高分子树脂、剩余的溶剂混合,然后对混合物保持单向匀速搅拌作业,并在3—10分钟内加热至70℃—100℃,并保温搅拌3—10分钟,使混合物熔融并达到粘稠度为5000—15000厘泊,然后将熔融态的混合物通过300—500目滤网过滤,对过滤后的熔融态混合保温储存备用,且在保存时保持对混合物搅拌状态不变;

第三步,配备浆液,在完成第二步作业后,将银粉、结晶二氧化硅粉和金属氧化物粉一同添加到第二步制备的熔融态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通过高速分散机对混合物进行分散,从而得到初步浆液;

第四步,混合改性,在第三步制备得到的初步浆液与第一步配置的混合液体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并在保持搅拌状态下对混合物进行50℃—80℃加热,直至混合物粘度达到50—80pa·s,制备得到二次浆液;

第五步,研磨,将第四步制备的二次浆液通过研磨设备进行研磨,使经过研磨后的二次浆液细度达到10μm以下,粘度达到20—30pa·s,即可得到成品银浆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所设计到的搅拌作业的搅拌速度均为50—300转/分钟的匀速单向搅拌作业。

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原料中元素成份控制精度高,并可在提高银浆料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银粉的使用量,从而到达降低原料成本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极大的简化了银浆料的生产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在提高银浆料生产效率的同时,另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由以下组份和含量原料构成,银粉65%;高分子树脂3%;结晶二氧化硅粉5%、金属氧化物粉4%,聚乙烯比咯烷酮1%;添加剂1.5%,余量为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银粉为颗粒直径为8μm的球状银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晶二氧化硅粉直径不大于银粉颗粒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粉为氧化钾、氧化锌、氧化钠、氧化铋、氧化镍、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铝及氧化锰按照1:1比例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乙基纤维素类树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流平剂、增稠剂及消泡剂,且流平剂、增稠剂及消泡剂间使用量比例关系为1: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流平剂为磷酸三丁酯,增稠剂为聚乙烯蜡,消泡剂为乙醇。

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配置溶剂,将聚乙烯比咯烷酮、添加剂及溶剂重量的25%与常温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保存备用;

第二步,制备载体,将高分子树脂、剩余的溶剂混合,然后对混合物保持单向匀速搅拌作业,并在5分钟内加热至100℃,并保温搅拌8分钟,使混合物熔融并达到粘稠度为10000厘泊,然后将熔融态的混合物通过300目滤网过滤,对过滤后的熔融态混合保温储存备用,且在保存时保持对混合物搅拌状态不变;

第三步,配备浆液,在完成第二步作业后,将银粉、结晶二氧化硅粉和金属氧化物粉一同添加到第二步制备的熔融态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通过高速分散机对混合物进行分散,从而得到初步浆液;

第四步,混合改性,在第三步制备得到的初步浆液与第一步配置的混合液体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并在保持搅拌状态下对混合物进行60℃加热,直至混合物粘度达到50pa·s,制备得到二次浆液;

第五步,研磨,将第四步制备的二次浆液通过研磨设备进行研磨,使经过研磨后的二次浆液细度达到9μm,粘度达到200pa·s,即可得到成品银浆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所设计到的搅拌作业的搅拌速度均为60转/分钟的匀速单向搅拌作业。

实施例2

如图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由以下组份和含量原料构成,银粉70%;高分子树脂2.5%;结晶二氧化硅粉10%、金属氧化物粉4%,聚乙烯比咯烷酮3%;添加剂2%,余量为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银粉为颗粒直径为10μm,且振实密度为2.5g/ml的片状银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晶二氧化硅粉直径不大于银粉颗粒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粉为氧化钾、氧化锌、氧化钠、氧化镍、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铝及氧化锰按照1:1比例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乙基纤维素类树脂、丙烯类及聚酯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流平剂、增稠剂及消泡剂,且流平剂、增稠剂及消泡剂间使用量比例关系为1:1.5:2.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流平剂为邻苯二甲酯二丁酯,增稠剂为氢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消泡剂为正丁醇。

一种汽车后窗玻璃除雾线专用银浆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配置溶剂,将聚乙烯比咯烷酮、添加剂及溶剂重量的40%与常温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保存备用;

第二步,制备载体,将高分子树脂、剩余的溶剂混合,然后对混合物保持单向匀速搅拌作业,并在3分钟内加热至90℃,并保温搅拌10分钟,使混合物熔融并达到粘稠度为8000厘泊,然后将熔融态的混合物通过300目滤网过滤,对过滤后的熔融态混合保温储存备用,且在保存时保持对混合物搅拌状态不变;

第三步,配备浆液,在完成第二步作业后,将银粉、结晶二氧化硅粉和金属氧化物粉一同添加到第二步制备的熔融态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通过高速分散机对混合物进行分散,从而得到初步浆液;

第四步,混合改性,在第三步制备得到的初步浆液与第一步配置的混合液体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并在保持搅拌状态下对混合物进行80℃加热,直至混合物粘度达到80pa·s,制备得到二次浆液;

第五步,研磨,将第四步制备的二次浆液通过研磨设备进行研磨,使经过研磨后的二次浆液细度达到5μm,粘度达到230pa·s,即可得到成品银浆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至第四步中,所设计到的搅拌作业的搅拌速度均为100转/分钟的匀速单向搅拌作业。

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原料中元素成份控制精度高,并可在提高银浆料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银粉的使用量,从而到达降低原料成本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极大的简化了银浆料的生产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在提高银浆料生产效率的同时,另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