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式触点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785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式触点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式触点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触点形式是单断点,触点在通过的电流过大时,很容易出现因触点接触点温度过高引起静熔焊现象,造成触点粘接在一起,导致继电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承载电流能力强的桥式触点电磁继电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式触点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静触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分别处于基座的两侧部,静触板处于基座的上部且处于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之间;在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上分别装配有动触头,在静触板上装配有静触头;

以及处于静触板下方的电磁铁,该电磁铁驱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上升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使进入左动簧板结构中的电流经过静触板后传递给右动簧板结构,或者电磁铁驱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下降,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水平装配空间,以及竖直方向布置有竖直装配空间,水平装配空间与竖直装配空间相通;

所述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静触板处于水平装配空间中;电磁铁处于竖直装配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为伸缩式电磁铁,在电磁铁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激励块,由该激励块驱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包括轭铁、静铁芯、动铁芯、推动杆、弹性件、骨架、线圈;轭铁为门型结构,在轭铁中设置有导磁板,骨架处于轭铁内且处于导磁板上方;

骨架内具有装配通道,骨架外绕设线圈,静铁芯安装于装配通道内的上方,动铁芯上端处于装配通道内且处于动铁芯下方,下端穿过导磁板处于导磁板下方;

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跟随动铁芯运动,另一端穿过静铁芯伸到轭铁的外部与上述激励块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件处于导磁板下方受导磁板与动铁芯的下端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左动簧板结构包括左接线端板、左动簧片,左接线端板的一端延伸到基座外部用于接线,另一端与左动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左动簧片的另一端开设有隔离槽将该端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左安装部,在每一个左安装部上装配一个动触头;

所述右动簧板结构与左动簧板结构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板上装配有四个静触头,两个静触头处于左动簧板结构上的两个动触头上方,另外两个静触头处于右动簧板结构上的两个动触头上方,动触头与静触头形成一一对应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块的左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左凹槽,右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右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动簧片的两个安装部延伸到左凹槽中,右动簧片的两个安装部延伸到右凹槽中;在激励块运动时,激励块通过凹槽带动左动簧片、右动簧片运动。

进一步地,在每一安装部还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相应凹槽中的压力弹片,该压力弹片与延伸到凹槽中的安装部之间具有间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电磁继电器是带桥式触点形式,在接通电路后,电路中的电流被分流,有效降低触点出现静熔焊的风险。本发明具有整体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载流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隐藏盖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隐藏基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左动簧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左动簧板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右动簧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电磁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电磁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基座,2为左动簧板结构,3为右动簧板结构,4为静触板,5为中部定位空间,6为端部定位空间,7为减重空间,8为动触头,9为静触头,10为左接线端板,11为左动簧片,12为左接线端,13为隔离槽,14为左安装部,15为右接线端板,16为右动簧片,17为右接线端,18为右安装部,19为电磁铁,20为水平装配空间,21为竖直装配空间,22为激励块,23为轭铁,24为静铁芯,25为动铁芯,26为推动杆,27为弹性件,28为骨架,29为导磁板,30为装配通道,31为挡位平台,32为线圈装配空间,33为铜套,34为挡位凸台,35为台阶,36为装插槽口,37为支撑台,38为让位空间,39为左凹槽,40为右凹槽,41为压力弹片,42为间隔空间,43为盖板,44为接线端子,45为左触点导电片,46为右触点导电片,47为线圈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4所示,一种桥式触点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1、左动簧板结构2、右动簧板结构3、静触板4,基座内的上部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水平装配空间20,以及竖直方向布置有竖直装配空间21,水平装配空间与竖直装配空间相通,整个基座及其内部水平、竖直装配空间构成的空间成t型,以减少整个电磁继电器的占用空间;在水平装配空间的中部开设有供静触板插入的中部定位空间5,静触板水平插入中部定位空间后形成限位,无法左右、上下方向运动。

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分别处于基座的两侧部,即在水平装配空间的两端部分别具有端部定位空间6,左动簧板结构处于一个端部定位空间中,右动簧板结构处于另一端部定位空间中,中部定位空间略高于端部定位空间,这样在端部定位空间上方形成减重空间7,以减少基座及整个继电器的重量。

这样静触板处于中部定位空间中且处于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之间;在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上分别装配有动触头8,在静触板上装配有静触头9。

本申请中的左动簧板结构包括左接线端板10、左动簧片(金属片)11,左接线端板的一端延伸到基座外部用于接线,即为向基座外部弯折出形成的左接线端12,另一端与左动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铆接或螺钉或螺栓等固定连接方式),左动簧片的另一端开设有隔离槽13将该端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左安装部14,在每一个左安装部上装配一个动触头8;左接线端板与左动簧片的固定连接端卡在对应端部定位空间中,无法移动;左接线端板向下形成一定的弯折,不与左动簧片下方接触,保留一定的空间,这样装配有动触头的左动簧片一端形成悬空,可以上下方向以左接线端板与左动簧片固定连接处为支点形成摆动;动触头呈水平方向装配于对应安装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工作面朝上。而静触头朝下装配于静触板上,在动触头朝上运动时,动触头的接触面能够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形成接触。

其中,右动簧板结构包括右接线端板15、右动簧片16,右接线端板的一端延伸到基座外部用于接线,即为向基座外部弯折出形成的右接线端17,另一端与右动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铆接或螺钉或螺栓等固定连接方式),右动簧片的另一端开设有隔离槽将该端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右安装部18,在每一个右安装部上装配一个动触头;由于右动簧板结构与左动簧板结构的结构相同,仅是装配在基座中的位置有所不同,从而不在对右动簧板结构进行赘述。

在静触板上装配有四个静触头9,两个静触头处于左动簧板结构上的两个动触头上方;另外两个静触头处于右动簧板结构上的两个动触头上方,动触头与静触头形成一一对应的配合。

以及处于静触板下方的电磁铁19,该电磁铁驱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上升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使进入左动簧板结构中的电流经过静触板后传递给右动簧板结构,或者电磁铁驱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下降,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继电器为两组桥式触点形式,即产品带4个静触点,4个动触点,实现电路通断控制。在接通电路后,电路中的电流被分流成2部分,每组触点仅承载一半的电路电流,有效降低触点出现静熔焊的风险,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电磁铁19呈竖直状装配于竖直装配空间21中。本申请中的电磁铁为伸缩式电磁铁,在电磁铁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绝缘的激励块22,由该激励块驱使左动簧板结构、右动簧板结构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即四个动触头与四个静触头一一对应的同时接触,实现继电器的接通状态,或四个动触头与四个静触头同时分离,实现继电器断开状态。

电磁铁包括轭铁23、静铁芯24、动铁芯25、推动杆26、弹性件27、骨架28、线圈(图中未示出);轭铁为门型结构,轭铁的敞开端朝下安装于竖直装配空间中,在轭铁的敞开端设置有导磁板29,骨架处于轭铁内且处于导磁板上方。

骨架内具有装配通道30,骨架的上下两端为对线圈形成挡位的挡位平台31,骨架外绕设线圈,即在骨架外部与轭铁内之间形成线圈装配空间32,静铁芯安装于装配通道30内的上方,在装配通道30内插有铜套33;铜套的上端口尺寸大于装配通道的尺寸,这样当铜套放入装配通道后,铜套的上端能够形成卡位,以将铜套定位于装配通道中,而在铜套的上端形成扩口,静铁芯的上端边缘形成与扩口相适应的挡位凸台34,这样静铁芯装插于铜套中,由铜套的扩口端段成支承,静铁芯的上端形成台阶顶在轭铁内壁,从而实现静铁芯的固定安装。

动铁芯上端处于装配通道内且处于动铁芯下方,下端穿过导磁板处于导磁板下方;动铁芯的上端部尺寸逐渐减小,而静铁芯的下端面形成向本体内凹陷且与动铁芯上端部尺寸相适应的凹陷,这样在通电后,动铁芯上升与静铁芯吸合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减少动铁芯上端面与静铁芯下端面直接碰撞,而造成对动铁芯、静铁芯的破坏。

推动杆26的下端插入动铁芯中与动铁芯形成固定连接,这样当动铁芯运动时,推动杆能够跟随动铁芯一并运动,推动杆的上端穿过静铁芯伸到轭铁的外部与上述激励块固定连接。推动杆的伸出/收缩,能够带动激励块的上升/下降。

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环绕在动铁芯的下端部,在动铁芯的下端部形成对弹簧下端形成挡位的台阶35,弹簧的上端顶在导磁板的下端面,这样弹簧受到动铁芯下端的台阶以及导磁板的下端面压缩;弹性件处于导磁板下方受导磁板与动铁芯的下端压缩。在电磁铁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动铁芯朝向静铁芯方向运动并形成吸合,在这个过程中,动铁芯下端的台阶向上运动并压缩弹簧,弹簧进行储能,而当电磁铁线圈失电后,在弹簧的弹力下,压缩动铁芯下端的台阶驱使动铁芯向下运动,使其与静铁芯分离,即动铁芯向下复位,等待下一次通电后的上升,压缩弹簧。具体实施中,骨架下端的挡位平台31下端面镂空且内部开设有装插槽口36,上述的导磁板29穿插于装插槽口中,而在竖直装配空间底部固定有支撑台37,支撑台对轭铁下端形成支撑和挡位。且在骨架下端的挡位平台31与竖直装配空间的底面之间形成供动铁芯下端上下运动的让位空间38。

其中,激励块的左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左凹槽39,右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右凹槽40,左动簧片的两个安装部延伸到左凹槽中,右动簧片的两个安装部延伸到右凹槽中;在激励块运动时,激励块通过凹槽带动左动簧片、右动簧片运动。在每一安装部还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相应凹槽中的压力弹片41,该压力弹片与延伸到凹槽中的安装部之间具有间隔空间42。凹槽的槽口可以做成一定的缩口,即凹槽内部的尺寸大于凹槽的槽口尺寸,这样结构的结合能够灵活、稳定的驱使动簧片运动。当激励块上升时,凹槽的下内壁推动压力弹片以驱使动簧片上升,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当激励块下降时,凹槽的上内壁推动动簧片向下运动,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

在基座上安装有(卡合或通过螺栓或螺钉方式连接)盖板43,该盖板将水平装配空间、竖直装配空间形成封盖,只留左接线端、右接线端处于外部用于接线。

为了方便接线以及检测通过左接线端板、右接线端板的电流、电压,在基座中处于竖直装配空间的底部装配有接线端子44,接线端子内具有四根金属插针;以及左触点导电片45、右触点导电片46和两个线圈导电片47,左触点导电片的上端向上延伸与左接线端板连接卡合形成导电,右触点导电片的上端向上延伸与右接线端板连接卡合形成导电,两个线圈导电片上端向上穿过骨架的下挡位平台形成限位并延伸到线圈装配空间中,以供线圈的接线;左触点导电片的下端、右触点导电片的下端、两个线圈导电片的下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接线端子中的四根金属插针电性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