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785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于电路板的安装面并供扁平型导体连接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这种连接器中,已知有下述形式的连接器:在扁平型导体的前端部,为了与连接器连接而形成有电路部,仅需将该前端部插入连接器,该前端部的电路部就会与连接器的端子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连接,且可防止扁平型导体的脱落。

作为上述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连接器,当扁平型导体(柔性平板状电缆)的前端部的面在相对于电路板的面平行的方向上插入连接器的外壳内时,设置于连接器的加强配件的具有弹性的锁紧部与扁平型导体的缺口状的卡合部卡合,从而防止扁平型导体的脱落。

上述加强配件是将在连接器的端子排列方向上具有宽度的金属板朝该金属板的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在该金属板的一部分设置有上述锁紧部,且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能实现锁紧解除部的动作。

上述锁紧部呈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和扁平型导体的插拔方向扩张的板面,在该锁紧部的板厚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该锁紧部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呈三角形,并弯曲成朝上方垂直竖立。

上述卡定部呈具有倾斜面和卡定缘的锯齿状,在将扁平型导体朝向前方插入时,上述倾斜面朝向插入方向上坡以引导该扁平型导体,上述卡定缘在该倾斜面的前端相对于插入方向呈直角。

当插入扁平型导体时,在该插入过程中,上述卡定部通过其倾斜面而受到来自扁平型导体的下表面的插入压力,上述锁紧部朝下方弹性变形,从而容许扁平型导体的进一步插入。当扁平型导体插入至规定位置时,由于上述扁平型导体的缺口状的卡合部越过上述倾斜面,因此,锁紧部从弹性变形回复到自由状态,扁平型导体的卡合部与形成于卡定部的前缘的卡定缘卡合,从而阻止了扁平型导体的脱落。

如此,当扁平型导体插入至规定位置时,就自动利用锁紧部的卡定部而变得不能脱落。

用于锁紧解除的锁紧解除部配置在形成于上述锁紧部的一部分的缺口部内,并从该锁紧部的上表面突出,且一边被该缺口部在横向上限制位置,一边被沿上下方向引导。这样,在锁紧解除时,将上述锁紧解除部的上表面朝下方按压而使该锁紧解除部朝下方移动,从而使锁紧部的上表面朝下方弹性位移,藉此,上述锁紧部的卡定部从扁平型导体的卡合部脱离,扁平型导体的拔出成为可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11-119162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在扁平型导体的插入过程中,该扁平型导体与上述锁紧部的卡定部抵接而使该锁紧部朝下方弹性变形,藉此,该扁平型导体能进一步插入,与此同时,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但插入过程中的扁平型导体会将锁紧解除部朝上方抬起。因此,在扁平型导体插入过程中,与该扁平型导体插入前或到达规定位置的插入完成后相比,锁紧解除部应该较高地朝上方抬起,观察该状况,能判断出扁平型导体是被完全地插入到规定位置还是位于不完全的半插入位置。

然而,上述锁紧解除部在扁平型导体插入前和到达规定位置的插入完成时也都处于突出状态,因此利用上述锁紧解除部的突出量的增量,仅乍一看来判断是否为半插入状态是极其困难的。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并非以进行这样的判断作为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该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仅乍一看就能判断出扁平型导体是处于完全插入状态还是处于半插入状态。

本发明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板的安装面,并供扁平型导体在相对于该安装面垂直的前后方向上插入连接或拔出,具有:外壳,该外壳形成有接收部,该接收部形成为至少朝向后方敞开的空间,上述扁平型导体朝向前方插入该接收部;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以相对于上述安装面平行且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地排列保持于上述外壳;以及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被支承为能在容许插入位置与阻止拔出位置之间相对于上述外壳移动,在上述容许插入位置容许扁平型导体朝上述接收部插入,在上述阻止拔出位置阻止插入上述接收部的扁平型导体拔出。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中,可动构件除操作部之外还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能相对于外壳的与设置有上述操作部的面不同的外表面出没。

通常,在具有上述可动构件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中,在扁平型导体处于未插入到上述规定位置的半插入状态时,上述可动构件会留在与正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述正规位置是指扁平型导体在处于插入至规定位置的完全插入状态的情况下所应被带到的位置。在本发明中,可动构件除操作部之外还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能相对于外壳的与设置有上述操作部的面不同的外表面出没,因此,通过观察显示部相对于该外表面的出没位置,就能简单判断出扁平型导体是否完全插入。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可动构件被插入过程中的扁平型导体按压而暂时相对于原位置移动进而改变姿态,从而容许插入的继续进行,在到达规定位置的插入完成时,该可动构件被施力而回到在原位置处的姿态。通过形成上述结构,由于在扁平型导体插入完成时,可动构件自动地回到原位置,因此在插入完成后,无需进行使可动构件朝原位置转动的操作,能使扁平型导体相对于连接器的连接动作变得简单。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可动构件具有转动轴部并绕该转动轴部转动,从而能在容许插入位置与阻止拔出位置之间移动,显示部设置成:在沿转动轴部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在从操作部朝向转动轴部的方向上相对于转动轴部位于与操作部相反一侧的位置,或者位于后方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可动构件具有操作部,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能使上述可动构件从阻止拔出位置朝能实现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位置移动,且可动构件具有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端子排列范围外的干涉部和卡定部,在扁平型导体的插入过程中,上述干涉部用于在上述阻止拔出位置与扁平型导体干涉而使该可动构件朝上述容许插入位置移动,在扁平型导体的插入完成状态下,上述卡定部能在上述阻止拔出位置相对于在该扁平型导体上形成的被卡定部在后方卡定。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扁平型导体变为完全插入状态时,显示部从外壳的外表面突出而能被看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动构件除操作部之外还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能相对于外壳的与设置有上述操作部的面不同的外表面出没,因此,通过观察显示部相对于该外表面的出没位置,就能简单判断出扁平型导体是否完全插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各构件分离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面剖切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图3(a)表示在信号端子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图3(b)表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图3(c)表示在固定配件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

图4是表示图1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在固定配件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图4(a)表示可动构件位于闭位置时的剖面,图4(b)表示可动构件位于开位置时的剖面。

图5(a)至图5(c)是表示扁平型导体的插入过程的剖视图,其表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可动构件的卡定部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

图6(a)至图6(c)是表示扁平型导体的拔出过程的剖视图,其表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可动构件的卡定部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

图7是表示可动构件的显示部的变形例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44限制腿部

10外壳

44a限制部

11接收部

45卡合腿部

20信号端子

45a卡合部

30接地端子

50可动构件

40固定配件

51主体部(操作部)

42第一固定腿部

53转动轴部(被支承部)

42a第一固定部

55c卡定部

43第二固定腿部

55b干涉部

43a第二固定部

55e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1(以下称作“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连接器1的各构件分离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1的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面剖切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图3(a)表示在信号端子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图3(b)表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图3(c)表示在固定配件的位置剖切得到的剖面。

连接器1配置在电路板(未图示)的安装面上,通过从上方连接扁平型导体c(参照图5、6)而使上述电路板与扁平型导体c电导通。在此,“电路板”是指形成有与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电路部的板状的安装构件,不仅包括刚性较高的板状构件,还包括与扁平型导体c同样刚性较低的柔软的片状的构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排列范围”是指多个端子以具有间隔的方式连续地排列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由图2清楚可见,后述的信号端子20及接地端子30以具有间隔的方式排列而形成一个端子排列范围。以下,对于信号端子20及接地端子30,在没有必要对两者进行特别区分时,为了便于说明,将其统称为“端子20、30”。

与连接器1连接的扁平型导体c呈带状,由图5及图6可见,该扁平型导体c以在相对于电路板的安装面呈直角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姿态相对于连接器1从上方插拔。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下方的方向为扁平型导体的插入方向前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为扁平导体的插入方向后方。以下,在称“前方”及“后方”的情况下,是指扁平型导体的插入方向上的“前方”及“后方”,即指“下方”及“上方”。

扁平型导体c是通过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电路部(未图示)在宽度方向(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而形成的。该电路部埋设在扁平型导体c的绝缘层内,并到达至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位置(下端位置)。此外,上述多个电路部并存有信号电路部和接地电路部。信号电路部的前端侧部分露出至扁平型导体c的一个面(图5、6的左表面),并能与信号端子20接触。接地电路部的前端侧部分露出至扁平型导体c的另一个面(图5、6的右表面),并能与接地端子30接触。此外,扁平型导体c在上述前端侧部分的两侧缘形成有缺口部c1(参照图5、6),位于该缺口部c1前方(下方)的耳部c2的后端缘(上端缘)作为与后述的连接器1的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5c卡定的被卡定部c2a起作用(参照图5(c))。

由图1、2可见,连接器1包括:呈大致长方体外形的电绝缘材料制的外壳10;金属制的多个信号端子20及接地端子30,该多个信号端子20及该接地端子30以上述外壳10的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保持于该外壳10;固定配件40,该固定配件40在端子20、30的排列范围的两外侧位置保持于外壳10;以及电绝缘材料制的可动构件50,该可动构件50以能在后述的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切换移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外壳10。

在说明连接器1的详细结构之前,首先对扁平型导体c相对于连接器1的插入及拔出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在扁平型导体c朝连接器1插入前,连接器1的可动构件50在呈图1所示的姿态的闭位置处容许扁平型导体c插入。此外,在扁平型导体c插入连接后,在连接器1的使用状态中,可动构件50也维持在闭位置(阻止拔出位置),如后所述,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5c与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位于能卡定的位置,藉此,扁平型导体c朝后方(上方)的拔出被阻止(参照图5(c))。

此外,在不使用连接器1而将扁平型导体c拔出时,可动构件50转动并切换至开位置,藉此,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5c相对于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卡定状态被解除(参照图6(a))。然后,当扁平型导体c被朝后方(上方)拉引时,可动构件50通过后述的受压部55d而受到来自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抵接力,从而朝向闭位置转动,在其转动过程中,在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贯通槽部55a位于上述被卡定部c2a的通过路径上时,容许扁平型导体c朝后方拔出。在扁平型导体c拔出后,可动构件50也会继续转动并自动地到达至闭位置。如此,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和可动构件50朝闭位置的转动作为一系列的动作完成。

回到连接器1的结构的说明。由图1可见,外壳10以相对于电路板(未图示)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延伸,用于接收扁平型导体c的接收部11形成为朝向上方敞开的空间。该外壳10具有:底壁12,该底壁12与上述安装面相对并平行地延伸;第一侧壁部13及第二侧壁部14(根据需要统称作“侧壁13、14”),该第一侧壁部13及该第二侧壁部14从上述底壁12朝上方立起,并遍及包括端子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地沿上述长边方向即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且该第一侧壁部13与该第二侧壁部14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外壳10的短边方向)上相对;以及端壁15,该端壁15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底壁12的两端位置朝上方立起,并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对两个侧壁13、14的端部彼此进行连接。

由图1可见,上述接收部11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被底壁12、侧壁13、14及端壁15包围,并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且朝上方开口,上述接收部11形成为利用沿上下方向从该开口部遍及至底壁12的上表面的空间来接收扁平型导体c的前端部(图5、6中的下端部)(也参照图3(a)、图3(b))。

第一侧壁13是在图1、2中位于近前侧且在图3(a)、图3(b)中位于右侧的侧壁。由图1、2清楚可见,外壳10中,在端子排列范围的两外侧包括第一侧壁13的端部和端壁15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被切开而形成空间。该空间形成为第一收容部10a,该第一收容部10a用于接收并收容位于闭位置的可动构件50。另一方面,第二侧壁14是在图1、2中位于里侧且在图3(a)、图3(b)中位于左侧的侧壁。由图5、6可见,该第二侧壁1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外侧且在第一收容部10a的范围内的位置上形成有孔部,该孔部在该第二侧壁14的靠上端的范围内沿壁厚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贯通。该孔部形成为第二收容部14a,该第二收容部14a用于接收并收容位于闭位置的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端板部55。

由图2可见,端壁15在该端壁15下部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具有转动支承部15a,该转动支承部15a以朝向第一收容部10a开口的方式凹陷弯曲。由图3(c)可见,该转动支承部15a的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面剖切得到的剖面形状呈朝向右方开口的半圆形状,并将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转动轴部53支承为能转动。

此外,在外壳10中,信号端子收容槽17(参照图3(a))及接地端子收容槽18(参照图3(b))分别以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排列形成,其中,上述信号端子收容槽17用于分别收容并保持多个信号端子20,上述接地端子收容槽18用于分别收容并保持多个接地端子30。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端子收容槽18在信号端子收容槽17的排列范围内形成。在端壁15中,用于收容并保持固定配件40的固定配件收容槽19(参照图3(c))在端子排列范围外形成。

在说明信号端子收容槽17、接地端子收容槽18以及固定配件收容槽19之前,首先对收容于信号端子收容槽17、接地端子收容槽18以及固定配件收容槽19中的信号端子20、接地端子30以及固定配件40的形状进行说明。

由图2可见,信号端子20是以维持金属板构件的平坦的板面的方式冲裁制作而成的,由图3(a)可见,信号端子20通过分别收容于外壳10的信号端子收容槽17,以所有信号端子20的板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方式排列保持于外壳10。

由图3(a)可见,信号端子20具有:基部21,该基部21在左右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被保持臂部22,该被保持臂部22从上述基部21的右端部朝上方以直线状延伸;长弹性臂部23及短弹性臂部24,该长弹性臂部23及该短弹性臂部24从上述基部21的左端部朝向上方彼此并行地以直线状延伸,并能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弹性位移;以及连接部25,该连接部25从基部21的右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并朝外壳10外伸出。以下,根据需要将被保持臂部22、长弹性臂部23以及短弹性臂部24统称作“臂部22、23、24”。

被保持臂部22中,用于朝后述的外壳10的保持槽部17b压入的压入突部22a形成于该被保持臂部22上部的右缘。长弹性臂部23中,用于与扁平型导体c的信号电路部(未图示)接触的上侧接触部23a在上端部朝向右方突出形成。短弹性臂部24位于比长弹性臂部23靠右方的位置,并比该长弹性臂部23短,且呈宽度尺寸(左右方向尺寸)与该长弹性臂部23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臂状。该短弹性臂部24的上端部朝向右方突出形成有下侧接触部24a,该下侧接触部24a位于上述长弹性臂部23的上侧接触部23a的正下方,用于与扁平型导体c的上述信号电路部(未图示)接触。由图3(a)可见,上侧接触部23a的突出量比下侧接触部24a的突出量大,该上侧接触部23a的突出顶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下侧接触部24a的突出顶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侧接触部23a的突出顶部及下侧接触部24a的突出顶部从外壳10的后述的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7c朝接收部11内突出。连接部25从基部21的右端部朝下方延伸,并在外壳10外朝右方延伸,在该连接部25的朝右方延伸的部分的下缘,该连接部25与电路板的对应信号电路部(未图示)焊接连接。

与上述信号端子20同样,接地端子30是以维持金属板构件的平坦的板面的方式冲裁制作而成的,由图3(b)可见,接地端子30通过分别收容于外壳10的接地端子收容槽18,以所有接地端子30的板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方式排列保持于外壳10。

由图3(b)可见,接地端子30具有:基部31,该基部31在左右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被保持臂部32,该被保持臂部32从上述基部31的左端部朝上方以直线状延伸;弹性臂部33,该弹性臂部33从上述基部31的右端部朝向上方以直线状延伸,并能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弹性位移;以及连接部35,该连接部35从基部31的左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并朝外壳10外伸出。以下,根据需要将被保持臂部32以及弹性臂部33统称作“臂部32、33”。

被保持臂部32中,用于朝后述的外壳10的保持槽部18b压入的压入突部32a形成于该被保持臂部32上部的左缘。弹性臂部33中,用于与扁平型导体c的接地电路部(未图示)接触的接地接触部33a在上端部朝向左方突出形成。由图3(b)可见,接地接触部33a的突出顶部从外壳10的后述的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8c朝接收部11内突出。连接部35从基部31的左端部朝下方延伸,然后在外壳10外朝左方延伸,在该连接部35的朝左方延伸的部分的下缘,该连接部35与电路板的对应接地电路部(未图示)焊接连接。

与上述信号端子20及接地端子30同样,固定配件40是以维持金属板构件的平坦的板面的方式冲裁制作而成的,由图3(c)可见,固定配件40通过分别收容于外壳10的固定配件收容槽19,以所有固定配件40的板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方式保持于外壳10。因此,由于固定配件4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仅具有板厚的尺寸,因此连接器1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大幅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由图3(c)可见,固定配件40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基部41以及从该基部41朝向下方彼此并行地延伸的四个腿部,即后述的第一固定腿部42、第二固定腿部43、限制腿部44及卡合腿部45(以下,根据需要统称作“腿部42、43、44、45”)。换言之,腿部42、43、44、45在各自的上端通过基部41连接。

第一固定腿部42是上述四个腿部中位于最左侧的腿部,该第一固定腿部42从基部41的左端部延伸至比外壳10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从外壳10的下表面伸出的该第一固定腿部42的下端部朝向左方延伸,并在其下缘形成为通过焊接连接而固定于电路板的对应部(未图示)的第一固定部42a。

第二固定腿部43是上述四个腿部中位于最右侧的腿部,该第二固定腿部43从基部41的右端部以直线状延伸至比外壳10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从外壳10的下表面伸出的该第二固定腿部43的下端部朝左右两方向延伸,并在其下缘形成为通过焊接连接而固定于电路板的对应部(未图示)的第二固定部43a。

限制腿部44是上述四个腿部中位于左数第二个位置的腿部,该限制腿部44从基部41的靠左端位置以直线状延伸并贯通外壳10的底壁12。该限制腿部44的下半部比上半部细,在该下半部的上部的左缘形成有限制部44a,该限制部44a对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转动轴部53的位置加以限制。此外,限制腿部44中,用于朝后述的外壳10的保持槽部19c-1压入的压入突部44b形成于该限制腿部44上部的右缘。

卡合腿部45是上述四个腿部中位于右数第二个位置的腿部,该卡合腿部45从基部41的靠右端位置以直线状延伸至比外壳10的下表面稍微靠上方的位置,且能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弹性位移。该卡合腿部45以一边随着从上端朝向下方而逐渐变细,一边稍微朝右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在该卡合腿部的下部,左缘以山状突出而形成卡合部45a。该卡合部45a的比突出顶部靠上方的缘部(随着朝向上方而朝右方倾斜的缘部)形成为第一施力部45-1,该第一施力部45-1用于与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被卡合部54的第一被施力面54a卡合而对该第一被施力面54a朝向闭位置施力(参照图4(a))。此外,比突出顶部靠下方的缘部(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右方倾斜的缘部)形成为第二施力部45-2,该第二施力部45-2用于与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被卡合部54的第二被施力面54b卡合而对该第二被施力面54b朝向开位置施力(参照图4(b))。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为一个构件的固定配件40中具备第一固定部42a、第二固定部43a、限制部44a、卡合部45a,因此,能相应地将构件的数量保持在最小限度。此外,由于固定配件40的四个腿部42、43、44、45全部向相同方向(下方)延伸,因此,如后所述,能以将固定配件40朝外壳10的固定配件收容槽19这一个方向插入的方式进行组装,连接器1的制造变得容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四个腿部中位于两外侧的腿部作为用于朝电路板固定的第一固定腿部42及第二固定腿部43,因此,不仅能在两部位对固定配件40进行固定,而且两固定位置的间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变大,固定变得更牢固。另外,并不是必须在固定配件设置两个固定腿部,只要能确保足够的固定强度,也可以设置一个固定腿部。

回到外壳10的说明。由图3(a)可见,信号端子收容槽17呈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地扩展的狭缝状,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外壳10。该信号端子收容槽17具有:底槽部17a,该底槽部17a在外壳10的下部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保持槽部17b,该保持槽部17b从上述底槽部17a的右端朝向上方延伸;以及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7c,该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7c从底槽部17a的左端朝向上方延伸。该信号端子收容槽17供信号端子20从下方压入。

底槽部17a收容信号端子20的基部21以及臂部22、23、24各自的下端部。保持槽部17b除了朝向接收部11而朝左方敞开的下部以外,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侧壁13,并且收容信号端子20的被保持臂部22并对该被保持臂部22进行压入保持。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7c形成为:遍及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地从第二侧壁14的内表面没入,并收容信号端子20的长弹性臂部23及短弹性臂部24,并且容许这些弹性臂部23、24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图3(a)中的左右方向)上弹性位移。

此外,由图3(b)可见,接地端子收容槽18呈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地扩展的狭缝状,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外壳10。该接地端子收容槽18具有:底槽部18a,该底槽部18a在外壳10的下部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保持槽部18b,该保持槽部18b从上述底槽部18a的左端朝向上方延伸;以及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8c,该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8c从底槽部18a的右端朝向上方延伸。该接地端子收容槽18供接地端子30从下方压入。

底槽部18a收容接地端子30的基部31。保持槽部18b除了朝向接收部11而朝右方敞开的下部以外,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二侧壁14,并且收容接地端子30的被保持臂部32并对该被保持臂部32进行压入保持。弹性位移容许槽部18c形成为:遍及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地从第一侧壁13的内表面没入,并收容接地端子30的弹性臂部33,并且容许该弹性臂部33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图3(b)中的左右方向)上弹性位移。

由图3(c)可见,在端壁15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范围内,固定配件收容槽19呈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地扩展的狭缝状,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外壳10。该固定配件收容槽19具有:上槽部19a,该上槽部19a在外壳10的上部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图3(c)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外槽部19b,该外槽部19b从上述上槽部19a的左端朝向下方延伸;以及斜槽部19c,该斜槽部19c从上槽部19a的右半部朝向下方延伸。该固定配件收容槽19供固定配件40从上方压入。

上槽部19a收容固定配件40的基部41。外槽部19b形成为遍及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地从端壁15及底壁12的外表面(图3(c)中的左表面)没入,并收容固定配件40的第一固定腿部42的除了固定部42a以外的部分。由图3(c)可见,该外槽部19b通过在端壁15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15b而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与斜槽部19c分隔,并且经由在分隔壁15b的下部,具体而言为与转动支承部15a对应的位置上贯通形成的孔部15b-1而与第一收容部10a连通。该孔部15b-1收容可动构件50的后述的转动轴部53。

斜槽部19c朝下方及右方敞开,与位于该斜槽部19c下方的第一收容部10a连通。由图3(c)可见,斜槽部19c的下缘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左方倾斜,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延伸至转动支承部15a的正上方(也可参照图2)。在该斜槽部19c的下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岛状部15c,该岛状部15c连接形成上述斜槽部19c的相对内壁面(相对于图3(c)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彼此,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该斜槽部19c中,在分隔壁15b与岛状部15c之间形成的槽部形成为保持槽部19c-1,该保持槽部19c-1用于收容限制腿部44的上部并对该限制腿部44进行保持。此外,斜槽部19c中比上述岛状部15c靠右方的部分收容第二固定腿部43及卡合腿部45各自的上端部。此外,第二固定腿部43及卡合腿部45各自的除了上端部以外的部分从斜槽部19c朝下方伸出,并位于第一收容部10a内。

接着,主要对位于闭位置时的可动构件50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可动构件50的转动方向,为了便于说明,根据需要,将从开位置朝向闭位置的方向(图3(c)中的逆时针方向)称作“闭方向”,将从闭位置朝向开位置的方向(图3(c)中的顺时针方向)称作“开方向”。

由图2可见,可动构件50具有:作为操作部的主体部51,该主体部51呈以端子排列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延伸的板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主体部51的两端的联接部52、转动轴部53及被卡合部54;以及端板部55,该端板部55位于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靠近主体部51的两端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图3(a)、图3(b)可见,在该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可动构件50的主体部51的内表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呈直角,图3(a)、图3(b)中为左表面)与外壳10的第一侧壁部13的外表面抵接,朝向闭方向的转动被阻止。

主体部51接受使可动构件50在闭位置(参照图3(c)及图4(a))与开位置(参照图4(b))之间转动的操作。该主体部51中,位于闭位置的主体部51的上端部形成为解除操作部51a,该解除操作部51a接受使位于闭位置的可动构件50朝开位置转动时的操作。由图3(a)、图3(b)可见,由于与外壳10的第一侧壁部13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能将手指钩挂于解除操作部51a而使可动构件50朝开方向转动,从而解除后述的卡定部55c与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卡定状态。

由图2可见,联接部52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主体部51的各端部各设置有两个,相对于该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板面彼此以具有间隔的方式面对面。由图2可见,该联接部52以随着从图2的近前侧朝向里侧而朝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

转动轴部53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外壳10的转动支承部15a对应的位置上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由图3(c)可见,该转动轴部53连接两个联接部52下部的左端彼此。这样一来,转动轴部53通过两个联接部52与主体部51联接。由图3(c)可见,该转动轴部53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剖面呈圆形,利用该转动轴部53的周面作为被外壳10的转动支承部15a支承为能转动的被支承部起作用(也参照图4(a)、图4(b))。在图3(c)及图4(a)、图4(b)中,转动轴部53的转动中心53a以十字符号表示。此外,转动轴部53位于固定配件40的第一固定腿部42与限制腿部44的限制部44a之间,通过该限制部44a来防止从转动支承部15a脱落。

由图3(c)可见,被卡合部54在联接部52下部的右端位置连接两个联接部52的相对板面彼此。被卡合部54位于固定配件40的限制腿部44与卡合腿部45之间,并且与固定配件40的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卡合,从而从该卡合部45a受到朝向闭位置或开位置的作用力。由图3(c)可见,在沿端子排列方向观察时,该被卡合部54呈上表面与右半部的下表面随着朝向右方而彼此靠近的倾斜面,并呈具有朝右方突出的角部的形状。

由图3(c)及图4(a)可见,被卡合部54的形成上述角部的面形成为第一被施力面54a,该第一被施力面54a从固定配件40的卡合部45a的第一施力部45a-1受到朝向闭位置的作用力。此外,由图4(b)可见,被卡合部54的上表面中靠上述角部位置的面形成为第二被施力面54b,该第二被施力面54b从固定配件40的卡合部45a的第二施力部45a-2受到朝向开位置的作用力。

由图2可见,端板部55设置成:在比上述联接部52、转动轴部53及被卡合部54靠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具有相对于该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板面。由图5(a)、图5(c)可见,在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图5(a)、图5(c)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该端板部55的沿着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槽部55a形成为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该端板部55的内侧面(板面)没入。如后所述,在可动构件50被带到规定的角度位置(容许通过位置)时,该贯通槽部55a形成容许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通过的容许通过空间(参照图5(b)、图6(b))。由图5(a)、图5(c)可见,在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的状态下,该贯通槽部55a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左方稍微倾斜的槽部。

由图5(a)、图5(c)可见,可动构件50中,在贯通槽部55a的右方位置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外壳10的接收部11的范围内的部分形成后述的干涉部55b。该干涉部55b的左端面(形成贯通槽部55a的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朝左方倾斜的干涉面55b-1。在扁平导体c的插入过程中,从上方朝贯通槽部55a内进入的扁平型导体c的耳部c2通过与该干涉面55b-1抵接而发生干涉,可动构件50通过该抵接力而朝开方向转动(参照图5(b))。

此外,在扁平型导体c的插入完成的状态而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图5(a)、图5(c)中的干涉部55b的下部形成为卡定部55c,该卡定部55c能与受到朝上方的拔出力的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卡定。将图5(a)、图5(c)与图3(c)相比可知,在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该卡定部55c位于比转动轴部53靠右方的位置,在卡定部55c从被卡定部c2a受到朝向上方的拔出力时,会产生使可动构件50绕转动轴部53的转动中心53a朝闭方向转动的力矩。

在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由图5(a)、图5(c)可见,卡定部55c的下表面、即能与被卡定部c2a卡定的卡定面55c-1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左方倾斜的倾斜面,并且上述卡定面55c-1的左端与接收部11左侧的内壁面11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比扁平型导体c的厚度尺寸小。其结果是,扁平型导体c能与卡定面55c-1卡定的状态被更可靠地维持。

此外,在端板部55的贯通槽部55a的左方位置形成有受压部55d,在可动构件50位于开位置时,该受压部55d能与受到朝上方的拔出力的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抵接(也可参照图6(b))。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的受压部55d的右表面形成为受压面55d-1,该受压面55d-1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左方倾斜,并能与被卡定部c2a抵接。该受压面55d-1不仅在开位置,在任何角度位置都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左方倾斜。因此,在该受压面55d-1受到来自被卡定部c2a的朝向上方的抵接力时,在该受压面55d-1上作用有分力,该分力产生使可动构件50绕转动轴部53的转动中心53a朝闭方向转动的力矩。

此外,由图5(a)、图5(c)可见,在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时,端板部55的左端部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4的左表面(外表面)突出,该左端部作为用于对扁平型导体c的插入状态进行检测的显示部55e起作用。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扁平型导体c处于完全插入的状态(完全插入状态)时,显示部55e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突出,在扁平型导体c处于未完全插入的状态(半插入状态)时,显示部55e相对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没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显示部55e的“没入”,是指没有相对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突出的状态,不仅包括该显示部55e的外表面位于比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没入的位置的情况,也包括该显示部55e的外表面位于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同一水平的位置的情况。

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以以下的要领组装而成。首先,将信号端子20从下方朝外壳10的信号端子收容槽17压入安装,并将接地端子30从下方朝接地端子收容槽18压入安装(参照图3(a)、图3(b))。此外,从侧方将可动构件50收容至外壳10的第一收容部10a内,并将该可动构件50安装于外壳10。其结果是,转动轴部53被转动支承部15a支承为能转动(参照图3(c))。此外,由图5(a)、图5(c)可见,端板部55的干涉部55b和卡定部55c位于外壳10的接收部11内,受压部55d位于外壳10的第二收容部14a,显示部55e位于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4突出的位置。上述信号端子20的安装工序、接地端子30的安装工序以及可动构件50的安装工序既可以任意工序先进行,或者也可以同时进行。

接着,将固定配件40从上方朝固定配件收容槽19压入安装。由图3(c)可见,固定配件40安装于外壳10的结果是,固定腿部42、43各自的固定部42a、43a从外壳10的底面突出。此外,限制腿部44的下半部位于靠近可动构件50的转动轴部53的右方的位置,藉此,转动轴部53的位置被限制,转动轴部53被维持在被转动支承部15a支承的状态。此外,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位于靠近可动构件50的被卡合部54的右方的位置,该卡合部45a的第一施力部45a-1对被卡合部54的第一被施力面54a朝向闭位置施力,可动构件50被维持在闭位置。

接着,基于图3至图5对连接器1与扁平型导体c的连接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将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0的连接部25及接地端子30的连接部35与电路板的对应电路部焊接连接,并将固定配件40的固定部42a、43a与电路板的对应部焊接连接而进行固定。

接着,由图5(a)可见,在可动构件50位于闭位置的连接器1的上方,使扁平型导体c位于在相对于电路板(未图示)的安装面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位置。接着,将扁平型导体c朝向下方插入连接器的接收部11。在扁平型导体c朝接收部11的插入过程中,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观察,扁平型导体c朝下方行进,将接地端子30的弹性臂部33的接地接触部33a(参照图3(b))与信号端子20的长弹性臂部23的上侧接触部23a及短弹性臂部24的下侧接触部24a(参照图3(a))之间推开。其结果是,接地端子30的弹性臂部33朝右方弹性位移,并且信号端子20的长弹性臂部23及短弹性臂部24朝左方弹性位移。

此外,在扁平型导体c的位于靠两侧端的位置的耳部c2进入可动构件50的贯通槽部55a内后,该耳部c2的前端与干涉部55b的干涉面55b-1抵接,通过该抵接力使可动构件50朝开方向转动。其结果是,由图5(b)可见,耳部c从下方支承干涉面55b-1,藉此,可动构件50在扁平型导体c的插入过程中的转动角度变为最大,被带到容许耳部c2甚至是扁平型导体c朝前方行进的容许插入位置(容许通过位置)。

通过可动构件50的上述转动,该可动构件50的被卡合部54(参照图3(c))也朝开方向转动,该被卡合部54利用其第一被施力面54a对固定配件40的第一施力部45-1进行按压,使卡合腿部45朝图3(c)中的右方弹性位移。其结果是,通过卡合腿部45的复原力,第一施力部45-1对被卡合部54的第一被施力面54a朝闭方向施力。此外,在扁平型导体的插入过程中,可动构件50的转动角度变为最大的是图5(b)所示的容许插入位置,被卡合部54的角部(图3(c)中的右端部)不会越过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的突出顶部。因此,在扁平型导体c的插入过程中,被卡合部54不会受到朝向开位置的作用力。

由图5(c)可见,当扁平型导体c进一步朝下方插入时,该扁平型导体c的耳部c2通过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5c位置,并被带到插入完成位置。在扁平型导体c的插入完成状态下,维持信号端子20的长弹性臂部23及短弹性臂部24的弹性位移状态,扁平型导体c的左表面的信号电路部(未图示)与上侧接触部23a及下侧接触部24a维持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接触并电导通的状态。此外,维持接地端子30的弹性臂部33的弹性位移状态,扁平型导体c的上表面的接地电路部(未图示)与接地接触部33a维持以具有接触压力的方式接触并电导通的状态。这样一来,扁平型导体c的连接动作完成。

此外,当扁平型导体c被带到插入完成位置时,扁平型导体c的耳部c2通过卡定部55c的位置,并被带到比该可动部55c靠下方的位置。其结果是,可动构件50受到来自固定配件40的卡合腿部45的作用力而向闭位置返回,由图5(c)可见,卡定部55c从上方突入扁平型导体c的缺口部c1内。然后,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位于能与卡定部55c的卡定面55c-1卡定的位置,藉此,扁平型导体c朝上方的拔出被阻止。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扁平型导体c插入完成时,可动构件50自动地回到闭位置,因此,在插入完成后,无需进行使可动构件50朝闭位置转动的操作,能利用简单的动作使扁平型导体c与连接器1连接。

通过使可动构件50回到闭位置,由图5(c)可见,可动构件50的显示部55e回到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左表面)突出的正常位置。操作者通过肉眼观察显示部55e从上述外表面突出的状态,能容易地对扁平型导体c完全插入外壳10的接收部11进行确认。

当可动构件50回到闭位置时,由图4(a)可见,由于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的第一施力部45-1以具有作用力的方式与被卡合部54的第一被施力面54a卡合,因此,可动构件50始终维持在闭位置。因此,即使在连接器1与扁平型导体c的连接状态下,可动构件50受到意外的外力而朝开方向稍微移动,该可动构件50也会被来自第一施力部45a-1的作用力朝闭位置推回,因此可动构件50不会意外地朝开位置转动。

在对处于与连接器1连接的连接状态的扁平型导体c意外地作用朝向上方的拔出力的情况下,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从下方与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5c的卡定面55c-1卡定。由于可动构件50的转动轴部53的位置与卡定面55c-1构成使可动构件50产生闭方向的力这样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可靠地维持卡定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闭位置的可动构件50与外壳10的第一侧壁部13发生干涉而被阻止了朝向闭方向的转动,因此,即使卡定面55c-1从被卡定部c2a受到上述力,可动构件50也不会朝闭方向转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位于闭位置的卡定部55c的卡定面55c-1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左方倾斜这样的倾斜面。因此,在被卡定部c2a上沿着卡定面55c-1作用有右方的、即从贯通槽部55a离开的方向的力。也就是说,被卡定部c2a受到朝向与从卡定部55c脱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从而与卡定部55c更牢固地卡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扁平型导体c完全插入外壳10的接收部11时,可动构件50的显示部55e位于从外壳10的外表面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如果在扁平型导体c处于未完全插入的所谓的半插入状态时,由于扁平型导体c的耳部c2成为未通过可动构件50的卡定部55c的位置而与干涉部55b的干涉面55b-1抵接的状态,因此,由图5(b)可见,可动构件50位于朝向开方向稍微转动的位置。因此,该可动构件50的显示部55e相对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没入而位于第二收容部14a内。操作者通过肉眼观察显示部55e相对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没入的状态,能容易地对扁平型导体c处于半插入状态进行确认。在确认了扁平型导体c的半插入状态的情况下,操作者例如通过将扁平型导体c再次重新插入,能将该扁平型导体c完全插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如在外壳10的侧壁14位于与操作者的位置相反一侧等对显示部55e进行肉眼观察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手指碰触第二收容部14a位于第二侧壁14的外表面的部分来识别上述显示部55e相对于上述外表面突出或没入,能容易地对扁平型导体c完全插入进行确认。

接着,基于图4至图6对扁平型导体c从连接器1的拔出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由图5(c)可见的与扁平型导体c连接的连接状态下,将手指钩挂于连接器1的可动构件50的解除操作部51a而抵抗来自固定配件40的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的朝向闭位置的作用力,使可动构件50朝向图4(b)及图6(a)所示的开位置转动。此时,由图6(a)可见,卡定部55c朝右方移动,即朝从扁平型导体c的缺口部c1脱出的方向移动。

在可动构件50朝向开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可动构件50的被卡合部54的角部使固定配件40的卡合腿部45朝向右方弹性位移。在上述角部到达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的突出顶部的位置为止的期间,该卡合部45a的第一施力部45a-1对可动构件50朝向闭位置施力。使可动构件50进一步转动,当被卡合部54的上述角部越过卡合部45a的突出顶部的位置而到达第二施力部45a-2的区域时,卡合腿部45回到弹性位移量减小的方向(左方),并且对被卡合部54朝向开位置施力。这样一来,当可动构件50切换为开位置时,由图4(b)可见,卡合部45a的第二施力部45a-2以具有作用力的方式与被卡合部54的第二被施力面54b卡合。因此,即使可动构件50受到一定的外力,也可通过上述作用力回到开位置而稳定地维持开位置。

此外,当可动构件50切换为开位置时,由图6(a)可见,卡定部55c从扁平型导体c的缺口部c1完全脱出,与该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的卡定状态解除。然后,由图6(a)可见,可动构件50的受压部55d从下方进入缺口部c1内,该受压部55d的受压面55d-1位于能在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方向上与被卡定部c2a抵接的位置。

接着,当扁平型导体c被朝后方拉引时,由图6(b)可见,该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与可动构件50的受压部55d的受压面55d-1抵接。在该时间点,由于可动构件50位于开位置,因此与位于闭位置时不同,朝闭方向的转动不会被外壳10的第一侧壁部13阻止。因此,可动构件50通过在受压面55d-1从被卡定部c2a受到的抵接力而抵抗来自固定配件40的卡合腿部45的卡合部45a的朝向开位置的作用力,即,被卡合部54使卡合腿部45朝图4(b)中的右方弹性位移,从而由图6(b)可见,可动构件50朝闭方向转动。然后,在朝闭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当贯通槽部55a被带到容许通过位置时,扁平型导体c的被卡定部c2a朝向上述拔出方向通过贯通槽部55a,其结果是,由图6(c)可见,扁平型导体c被容易地拔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可动构件50的显示部55e根据可动构件50的角度位置而相对于外壳10的第二侧壁14的外侧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出没,但供显示部出没的外表面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后述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是外壳的上表面。

图7(a)是以可动构件150位于闭位置的状态表示变形例的连接器101的侧视图,图7(b)是以可动构件150朝开方向稍微转动的状态表示图7(a)的连接器101的侧视图。该变形例的连接器101的可动构件150与显示器55e相对于外壳10的侧面出没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动构件50的不同点在于:在可动构件150转动时,显示部155e相对于外壳110的上表面出没。

连接器101的信号端子(未图示)、接地端子(未图示)以及固定配件40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连接器101的外壳110及可动构件15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外壳10及可动构件50仅一部分不同。以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变形例的外壳110及可动构件150进行说明,对于相同部分,标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符号的基础上加上“100”后得到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外壳110在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未图示),该收容空间收容可动构件150的端板部,该收容空间在外壳110的至少上表面开口。可动构件150在上述端板部的前端具有显示部155e,在该可动构件150位于闭位置时,该显示部155e位于比主体部15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01中,在扁平型导体(未图示)处于完全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可动构件150位于闭位置,因此,如图7(a)所示,该可动构件150的显示部155e被收容于外壳110的上述收容空间内而没有从外壳110的上表面突出。另一方面,在扁平型导体处于半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可动构件150位于从闭位置朝向开方向稍微转动的角度位置(例如,与图5(b)对应的角度位置),显示部155e从外壳110的上表面突出而变为能被看到的状态。

根据该变形例,由于显示部155e相对于操作者容易看到的外壳110的上表面没入,因此能容易地对扁平型导体处于完全插入状态还是半插入状态进行确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