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3082发布日期:2018-06-01 23:5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电缆的结构多种多样,例如用于某些移动的设备中经常要随着设备的移动在地上拖来拖去的电缆,这类电缆主要要考虑起耐磨性能。但目前上这类电缆依旧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使该电缆既可以具有良好的耐磨能力,又能在拖拽过程中不会产生扭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包括:缆芯、配重芯、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其中:

内护套层以挤包的形式包覆在缆芯的外周;配重芯位于内护套层的外侧并与缆芯同向延伸,且配重芯的重量大于缆芯与内护套层的重量之和;外护套层以挤包的形式包覆在内护套层和配重芯的外周。

优选地,外护套层上且位于内护套层远离配重芯一侧的侧面为第一弧面,外护套层上且位于配重芯远离内护套层一侧的侧面为第二弧面,且第二弧面半径大于第一弧面半径。

优选地,配重芯远离内护套层的一侧侧面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与第二弧面同轴布置。

优选地,配重芯包括若干沿缆芯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的配重块。

优选地,配重芯靠近内护套层的一侧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并对内护套层进行包覆的弧形槽。

优选地,外护套层靠近配重芯一侧的壁厚大于其靠近内护套层一侧的壁厚。

优选地,在外护套层任意横截面上,外护套层的壁厚由配重芯远离内护套层的一侧向内护套层远离配重芯的一侧依次递减。

本发明中,通过在缆芯的外周挤包内护套层,以增强对缆芯的防护能力,通过缆芯的一侧设置配重芯,并使配重芯的重量大于缆芯与内护套层的重量和,使该电缆在拖拽过程中,始终保持配重芯所在的一侧与地面接触,既可以防止缆芯所在一侧遭到磨损,又具有良好的抗扭拧效果,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的断面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抗扭拧高寿命电缆,包括:缆芯1、配重芯2、内护套层3和外护套层4,其中:

内护套层3以挤包的形式包覆在缆芯1的外周,以增强对缆芯1的防护能力;配重芯2位于内护套层3的外侧并与缆芯1同向延伸,且配重芯2的重量大于缆芯1与内护套层3的重量之和;外护套层4以挤包的形式包覆在内护套层3和配重芯2的外周,以使配重芯2与缆芯1形成整体。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在缆芯1的外周挤包内护套层3,以增强对缆芯1的防护能力,通过缆芯1的一侧设置配重芯2,并使配重芯2的重量大于缆芯1与内护套层3的重量和,使该电缆在拖拽过程中,始终保持配重芯2所在的一侧与地面接触,既可以防止缆芯1所在一侧遭到磨损,又具有良好的抗扭拧效果,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施例中,外护套层4上且位于内护套层远离配重芯2一侧的侧面为第一弧面,外护套层4上且位于配重芯2远离内护套层一侧的侧面为第二弧面,且第二弧面半径大于第一弧面半径,以使该电缆在拖动过程中可以呈不倒翁状摆动,既可以避免外护套层4的磨损面集中,又能进一步增强其抗扭拧能力。且本实施例中,配重芯2远离内护套层3的一侧侧面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与第二弧面同轴布置,以使该电缆在拖拽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摆动能力。

本实施例中,配重芯2靠近内护套层3的一侧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并对内护套层3进行包覆的弧形槽,以尽可能的降低整个电缆的重心高度。

本实施例中,配重芯2包括若干沿缆芯1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的配重块,以使该电缆具有良好的弯曲能力。

本实施例中,外护套层4靠近配重芯2一侧的壁厚大于其靠近内护套层3一侧的壁厚,且在外护套层4任意横截面上,外护套层4的壁厚由配重芯2远离内护套层3的一侧向内护套层3远离配重芯2的一侧依次递减,使外护套层4工作中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厚度较大,而不参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厚度交底,从而合理分配外护套层3的厚度,提高其耐磨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