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5439发布日期:2018-06-27 22:2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数据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一些应用于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等一系列的数据设备逐渐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由于数据设备功率较大所需电压较高,一般都会采用配电箱为其供电,但这些配电箱装置设置模式过于单一,其内部的导电片设置相对较外,这些导电片很容易被一些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利用金属杆件接触到,因此,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传统中的数据设备在供电过程中一般都是依靠摩擦力来保持插接状态,但是这种插接模式较为不稳定,容易造成数据设备的意外断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设备。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数据设备,包括配电箱体以及与数据设备相连接的电联头,所述配电箱体顶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一防尘板,所述配电箱体左侧端面上方处前后对应设置有挂钩件,所述配电箱体中通过分隔板上下分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插销座,所述插销座中设置有滑腔,所述滑腔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外端的第一插腔,所述滑腔中可左右平滑地安装有滑架,所述滑架右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腔右端壁相抵的第一弹片,所述滑架中设置与上下伸展的安放槽,所述安放槽中上下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套,所述转向套中设置有左右互通的螺丝孔,所述安放槽右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滑腔互通的第二插腔,所述转向套外周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牙轮,两个转向套之间还通过转向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牙轮配合连接的第一齿牙轮,所述转向轴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放槽左端壁中点处的马达连接,所述滑腔右端壁中位于两个第一插腔之间上下对应设置有口部朝左的第一滑槽,所述滑架右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滑条,所述滑条右端探入所述第一滑槽中,且所述第一滑槽右端设置有第一斜滑头,所述滑架右端面位于两个滑条之间固定设置与电联块,所述滑腔右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联块相配合的送电块,所述送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插销座右端面位于两个第一插腔之间设置有口部朝右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插腔之间设置有互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还与所述第一滑槽互通,所述第二滑槽中平滑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中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插腔的滑落槽,所述滑落槽中平滑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一插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联块连接的触压头,所述第二滑块疏远所述第一插腔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滑头相配合的第一斜滑面,所述滑落槽左端壁设置有通透槽;所述电联头左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腔相配合的插柱,所述插柱左端设置有与所述螺丝孔相配合的螺杆,所述电联头左端面位于两个插柱之间设置有安放块,所述安放块中设置有推顶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放块中且上下互通的第三滑槽以及上下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中的推顶臂,两个推顶臂内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斜滑面,所述安放块中还设置有穿透所述第三滑槽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右端探入所述电联头中并穿透所述电联头,所述第四滑槽中可左右平滑地安装有臂杆,所述臂杆左端设置与与所述第二斜滑面相配合的第二斜滑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槽上下端壁中还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臂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臂杆右端顶出所述电联头并固定安装有突板,所述突板右端固定设置有操纵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槽前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滑块相抵的第二弹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落槽前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滑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导滑块相抵的第三弹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槽左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四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推顶臂固定连接的第四导滑块,所述第四导滑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导滑块相抵的第四弹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架左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腔、第二插腔以及螺丝孔在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头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四弹片的作用下,所述第四导滑块被朝向所述第四滑槽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斜滑面探入所述第四滑槽中,并可使所述推顶臂外侧端面与所述安放块相平齐,从而允许所述安放块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插销座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电联块与所述送电块相脱离,由此,所述触压头不带电;而所述触压头未探入所述第一插腔中,因此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外界的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腔中不会与所述触压头接触,且触压头也不带电,因此,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而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滑架在马达运行时可驱动所述转向套转动,而一些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螺丝孔中时,所述滑架无法向右滑动,因此,所述电联块不会与所述送电块配合,因此,进一步增加了用电安全性;

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插腔和第二插腔而与所述螺丝孔相抵时,由于在所述压缩垫的作用下,可确保所述螺杆与所述螺丝孔相配合;

所述安放块插入到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第三滑槽可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准,利用所述操纵环将所述臂杆向左推动后,由于所述第二斜滑头可作用于所述第二斜滑面,从而可驱动所述推顶臂探入所述第二滑槽中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第一插腔滑动,当所述第二斜滑头脱离所述第二斜滑面时,可使所述通透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准,此时启动所述马达后,所述马达可驱动所述转向套转动,所述转向套转动时,由于所述螺丝孔与所述螺杆配合,因此,所述转向套可向右滑动,由此可带动所述滑架向右滑动,所述滑架向右滑动时可带动所述滑条向右滑动,所述滑条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斜滑头可穿过所述通透槽而探入所述滑落槽中并作用于所述第一斜滑面,由此可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一插腔滑动,当所述电联块与所述送电块完全配合时,所述电联块可将市电传输至所述触压头,而所述触压头会与所述插柱相抵,由此,可使数据设备通电;

本发明装置在数据设备通电时,由于所述推顶臂探入所述第二滑槽中,而且所述螺杆与所述螺丝孔配合,因此,所述插柱被锁定在所述第一插腔中而无法被拔出,由此可避免因不小心触碰电联头而造成断电现象;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供电稳定,用电安全性高,可大大减小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配电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插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联头左端面与插销座右端面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触压头与插柱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一滑块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箭头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数据设备,包括配电箱体9以及与数据设备相连接的电联头10,所述配电箱体9顶部通过固定杆91固定连接有一防尘板92,所述配电箱体9左侧端面上方处前后对应设置有挂钩件94,所述挂钩件94用于所述配电箱体9的悬挂固定,所述配电箱体9中通过分隔板93上下分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插销座20,所述插销座20中设置有滑腔22,所述滑腔22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外端的第一插腔21,所述滑腔22中可左右平滑地安装有滑架23,所述滑架23右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腔22右端壁相抵的第一弹片37,所述滑架23中设置与上下伸展的安放槽24,所述安放槽24中上下对应且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套26,所述转向套26中设置有左右互通的螺丝孔28,所述安放槽24右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滑腔22互通的第二插腔36,所述转向套26外周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牙轮25,两个转向套26之间还通过转向轴46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牙轮25配合连接的第一齿牙轮47,所述转向轴46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放槽24左端壁中点处的马达45连接,所述滑腔22右端壁中位于两个第一插腔21之间上下对应设置有口部朝左的第一滑槽291,所述滑架23右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91相配合的滑条29,所述滑条29右端探入所述第一滑槽291中,且所述第一滑槽291右端设置有第一斜滑头290,所述滑架23右端面位于两个滑条29之间固定设置与电联块30,所述滑腔22右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联块30相配合的送电块31,所述送电块31与市电连接,所述插销座20右端面位于两个第一插腔21之间设置有口部朝右的凹槽32,所述凹槽32与所述第一插腔21之间设置有互通的第二滑槽38,所述第二滑槽38还与所述第一滑槽39互通,所述第二滑槽38中平滑安装有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中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插腔21的滑落槽331,所述滑落槽331中平滑安装有第二滑块35,所述第二滑块35朝向所述第一插腔21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联块30连接的触压头350,所述第二滑块35疏远所述第一插腔21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滑头290相配合的第一斜滑面351,所述滑落槽331左端壁设置有通透槽330;所述电联头10左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腔21相配合的插柱11,所述插柱11左端设置有与所述螺丝孔28相配合的螺杆110,所述电联头10左端面位于两个插柱11之间设置有安放块12,所述安放块12中设置有推顶结构,所述推顶结构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3滑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推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放块12中且上下互通的第三滑槽以及上下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中的推顶臂121,两个推顶臂121内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斜滑面123,所述安放块12中还设置有穿透所述第三滑槽的第四滑槽120,所述第四滑槽120右端探入所述电联头10中并穿透所述电联头10,所述第四滑槽120中可左右平滑地安装有臂杆13,所述臂杆13左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滑面123相配合的第二斜滑头13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四滑槽120上下端壁中还设置有第一导滑槽101,所述第一导滑槽101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臂杆13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102。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臂杆13右端顶出所述电联头10并固定安装有突板131,所述突板131右端固定设置有操纵环132。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槽38前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导滑槽334,所述第二导滑槽334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块33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滑块333,所述第二导滑槽334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滑块333相抵的第二弹片335,所述第二弹片335用以将所述第二导滑块333朝向所述凹槽32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块33朝向所述凹槽32的端面与所述凹槽32端壁相平齐。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落槽331前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三导滑槽354,所述第三导滑槽354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块35固定连接的第三导滑块353,所述第三滑槽354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导滑块353相抵的第三弹片355,所述第三弹片355用以将第三导滑块353朝向所述凹槽32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块35完全收缩在所述滑落槽331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三滑槽左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导滑槽125,所述第四导滑槽125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推顶臂121固定连接的第四导滑块124,所述第四导滑槽125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导滑块124相抵的第四弹片126,所述第四弹片126用以将所述第四导滑块124朝向所述第四滑槽120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斜滑面123探入所述第四滑槽120中,并可使所述推顶臂121外侧端面与所述安放块12相平齐。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架23左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垫27。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插腔21、第二插腔36以及螺丝孔28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使所述螺杆110可穿过所述第一插腔21和所述第二插腔36而与所述螺丝孔28相配合。

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头10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四弹片126的作用下,所述第四导滑块124被朝向所述第四滑槽120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斜滑面123探入所述第四滑槽120中,并可使所述推顶臂121外侧端面与所述安放块12相平齐,从而所述安放块12可插入到所述凹槽32中,所述第一导滑块102与所述第一导滑槽101右端壁相抵,从而使所述第二斜滑头130与所述第二斜滑面123相抵,且可使所述突板131与所述电联头10右端面相距一段距离;

本发明装置中的插销座20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弹片37的作用下,所述滑架23被向左顶压而使所述压缩垫27与所述滑腔22左端壁相抵,且可使所述电联块30与所述送电块31相脱离,由此,所述触压头350不带电;在所述第二弹片335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导滑块333被朝向所述凹槽32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块33朝向所述凹槽32的端面与所述凹槽32端壁相平齐;在所述第三弹片355的作用下,所述第三导滑块353被朝向所述凹槽32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块35完全收缩在所述滑落槽331中,从而所述触压头350未探入所述第一插腔21中。

需要使数据设备通电时,将所述插柱11对准所述第一插腔21并将所述电联头10向左推动,当所述电联头10左端面与所述插销座20右端面相贴合时,所述螺杆110穿过所述第一插腔21和第二插腔36而与所述螺丝孔28相抵,由于在所述压缩垫27的作用下,可确保所述螺杆110与所述螺丝孔28相配合,此时所述安放块12插入到所述凹槽32中,且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38对准,而后利用所述操纵环132将所述臂杆13向左推动,所述臂杆13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斜滑头130可作用于所述第二斜滑面123,从而可驱动所述推顶臂121探入所述第二滑槽38中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3朝向所述第一插腔21滑动,当所述第二斜滑头130脱离所述第二斜滑面123时,所述通透槽330与所述第一滑槽291对准,此时启动所述马达45,所述马达45可驱动所述转向轴46转动,所述转向轴46可带动所述第一齿牙轮47转动,所述第一齿牙轮47可驱动所述第二齿牙轮25转动,所述第二齿牙轮25可带动所述转向套26转动,所述转向套26转动时,由于所述螺丝孔28与所述螺杆110配合,因此,所述转向套26可向右滑动,由此可带动所述滑架23向右滑动,所述滑架23向右滑动时可带动所述滑条29向右滑动,所述滑条29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斜滑头291可穿过所述通透槽330而探入所述滑落槽331中并作用于所述第一斜滑面351,由此可驱动所述第二滑块35朝向所述第一插腔21滑动,当所述电联块30与所述送电块31完全配合时,所述电联块30可将市电传输至所述触压头350,而所述触压头350会与所述插柱11相抵,由此,可使数据设备通电;

数据设备通电结束后,反向运行所述马达45,所述马达45可驱动所述转向轴46反向转动,所述转向轴46可驱动所述第一齿牙轮47反向转动,因此,所述转向套26可相对疏远所述螺杆110,由此,可使所述滑架23向左滑动,所述滑架23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可使所述电联块30脱离与所述送电块31的配合,且所述滑架23可带动所述滑条29向左滑动,所述滑条29向左滑动时可离开所述滑落槽331,由此,所述触压头350可在所述第三弹片355的作用下脱离与所述插柱11的接触,而所述当所述压缩垫27与所述滑腔22左端壁相抵且受挤压时,所述螺杆110可与所述螺丝孔28脱离配合,而后利用所述操纵环132将所述臂杆13向右拉出,当所述第一导滑块102与所述第一导滑槽101右端壁相抵时,在所述第四弹片126的作用下,所述第四导滑块124被朝向所述第四滑槽120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斜滑面123探入所述第四滑槽120中,并可使所述推顶臂121外侧端面与所述安放块12相平齐,从而所述安放块12可从所述凹槽32中拔出,而在所述第二弹片335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导滑块333被朝向所述凹槽32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块33朝向所述凹槽32的端面与所述凹槽32端壁相平齐,从而可使所述插销座20恢复到初始状态而方便下一次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头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四弹片的作用下,所述第四导滑块被朝向所述第四滑槽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斜滑面探入所述第四滑槽中,并可使所述推顶臂外侧端面与所述安放块相平齐,从而允许所述安放块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插销座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电联块与所述送电块相脱离,由此,所述触压头不带电;而所述触压头未探入所述第一插腔中,因此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外界的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腔中不会与所述触压头接触,且触压头也不带电,因此,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而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滑架在马达运行时可驱动所述转向套转动,而一些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螺丝孔中时,所述滑架无法向右滑动,因此,所述电联块不会与所述送电块配合,因此,进一步增加了用电安全性;

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插腔和第二插腔而与所述螺丝孔相抵时,由于在所述压缩垫的作用下,可确保所述螺杆与所述螺丝孔相配合;

所述安放块插入到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第三滑槽可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准,利用所述操纵环将所述臂杆向左推动后,由于所述第二斜滑头可作用于所述第二斜滑面,从而可驱动所述推顶臂探入所述第二滑槽中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第一插腔滑动,当所述第二斜滑头脱离所述第二斜滑面时,可使所述通透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准,此时启动所述马达后,所述马达可驱动所述转向套转动,所述转向套转动时,由于所述螺丝孔与所述螺杆配合,因此,所述转向套可向右滑动,由此可带动所述滑架向右滑动,所述滑架向右滑动时可带动所述滑条向右滑动,所述滑条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斜滑头可穿过所述通透槽而探入所述滑落槽中并作用于所述第一斜滑面,由此可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一插腔滑动,当所述电联块与所述送电块完全配合时,所述电联块可将市电传输至所述触压头,而所述触压头会与所述插柱相抵,由此,可使数据设备通电;

本发明装置在数据设备通电时,由于所述推顶臂探入所述第二滑槽中,而且所述螺杆与所述螺丝孔配合,因此,所述插柱被锁定在所述第一插腔中而无法被拔出,由此可避免因不小心触碰电联头而造成断电现象;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供电稳定,用电安全性高,可大大减小安全隐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