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025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母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通信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母座。



背景技术:

板对板(英文:Board to Board-Connector;简称BTB)连接器是目前通用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请参考图1-1和图1-2,图1-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公座结构示意图,图1-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母座结构示意图,BTB连接器包括公座01与母座02,该公座01与母座02上均设置两排平行且阵列排布的连接器引脚,当公座01与母座02配合时,公座01中的每个连接器引脚与母座02中的每个连接器引脚一一对应配合(例如,引脚011与引脚021配合)。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配对过程中,可能出现引脚错位现象(例如图1-1和图1-2中,引脚011同时引脚021和引脚022配合),容易导致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或者设置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被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配对工程中,出现引脚错位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母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对板BTB连接器,所述板对板BTB连接器包括:

BTB连接器的公座和BTB连接器的母座,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均包括:

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排引脚,所述两排引脚中,每个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引脚和焊盘引脚;

其中,所述两排引脚包括:沿第一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一引脚,与沿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可选的,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均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且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均最多包括一个对称轴。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所述直线所在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两排引脚排布形成喇叭形结构,所述喇叭形结构的宽边的长度与窄边的长度的差值为1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为曲线所在方向时,所述曲线朝向所述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曲;

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时,所述弯折线朝向所述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对板BTB连接器的公座,所述板对板BTB连接器的公座包括:

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排引脚,所述两排引脚中,每个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引脚和焊盘引脚;

其中,所述两排引脚包括:沿第一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一引脚,与沿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可选的,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且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最多包括一个对称轴。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对板BTB连接器的母座,所述板对板BTB连接器的母座包括:

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排引脚,所述两排引脚中,每个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引脚和焊盘引脚;

其中,所述两排引脚包括:沿第一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一引脚,与沿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可选的,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且所述BTB连接器的公座最多包括一个对称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BTB连接器公座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均设置两排引脚,且两排引脚的排布方向不平行,使得在配合过程中,公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只能与其距离相同的母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配合,有效的避免了引脚错位现象,保护了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BTB连接器的连接强度,且当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均为非中心对称结构时,还可以避免反插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公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母座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公座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母座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脚的排布方向;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引脚的排布方向;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引脚的排布方向;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的效果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外部弯折的效果图;

图5-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公座与母座正确配对的效果图;

图5-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出现反差现象的效果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TB连接器的引脚受力分析图;

图6-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引脚受力分析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BTB连接器,包括:BTB连接器的公座和BTB连接器的母座。

如图2-1和图2-2所示,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公座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母座结构示意图。该BTB连接器的公座10和BTB连接器的母座20的形状相匹配。

该BTB连接器的公座10和BTB连接器的母座20均包括:

底座12,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两排引脚,该两排引脚中,每个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引脚112和焊盘引脚111。

其中,两排引脚包括:沿第一方向a阵列排布的第一引脚,与沿第二方向b阵列排布的第二引脚,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不平行。

示例的,当公座10与母座20配对时,该公座10上间距为d的两个引脚只能与在母座上间距为d的两个引脚进行配对,有效的避免了引脚错位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TB连接器,通过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均设置两排引脚,且两排引脚的排布方向不平行,使得在配合过程中,公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只能与其距离相同的母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配合,有效的避免了引脚错位现象,保护了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

可选的,引脚的排布方向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只需要保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平行,即可解决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的配对过程中的引脚错位现象。

示例的,请参图3-1、图3-2和图3-3,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脚的排布方向,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引脚的排布方向,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引脚的排布方向,图3-1中,该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可以均为弯折线所在方向;图3-2中,该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可以均为曲线所在方向;图3-3中,该第一方向a可以为弯折线所在方向,第二方向b可以为直线所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为曲线所在方向时,曲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曲;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时,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此时,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呈角度均不小于180度,便于焊接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中的焊盘引脚。

示例的,请参考图4-1和图4-2,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的效果图;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外部弯折的效果图。图4-1中,第一方向a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此时,阵列排布的焊盘引脚111所呈角度Θ1≥180度,便于焊接该焊盘引脚111。图4-2中,第一方向a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此时,阵列排布的焊盘引脚111所呈角度Θ1<180度,此时,焊接焊盘引脚111时难度较大,因此不宜采取图4-2示出的BTB连接器的引脚排布方向。

请参考图5-1和图5-2,图5-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公座与母座正确配对的效果图,图5-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出现反差现象的效果图。BTB连接器中的公座01与母座02为中心对称结构,在公座01与母座02的配对工程中,容易出现反插现象,也即公座01与旋转180度后的母座02进行配对。当出现反插现象时,同样也会导致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或者设置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被烧毁。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TB连接器,公座和母座可以均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且BTB连接器的公座和BTB连接器的母座均最多包括一个对称轴,例如,参考图2-1和图2-2示出的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将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设计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使得该BTB连接器中的公座与母座仅存在一种配合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反插现象,可以起到保护了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作用。

可选的,请参考图6-1和图6-2,图6-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TB连接器的引脚受力分析图,图6-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引脚受力分析图。由图6-1和图6-2可以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TB连接器的引脚所受到的拉力F,可以沿引脚的排布方向和垂直于引脚的排布方向将该拉力F分解为F1和F2,该引脚受到的有效拉力为F2;而现有技术提供的BTB连接器的引脚所承受的拉力F不能分解。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TB连接器所受到的拉力较小,有效的提高BTB连接器的抗拉能力,进而提高BTB连接器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请参考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B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可以均为直线所在方向,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的夹角为锐角。此时两排引脚排布形成喇叭形结构,该喇叭形结构的宽边d1的长度与窄边d2的长度的差值为1毫米。实际应用中,当制作BTB连接器工艺水平较高时,则可以将BTB连接器尺寸设计的更小,例如,宽边d1的长度与窄边d2的长度的差值为0.2毫米,即可实现BTB连接器的防呆功能,也即避免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配对过程中的反插现象及引脚错位现象。该BTB连接器的体积较小,在电路板上的占用面积较小,使得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更多的元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TB连接器,通过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均设置两排引脚,且两排引脚的排布方向不平行,使得在配合过程中,公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只能与其距离相同的母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配合,有效的避免了引脚错位现象,保护了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BTB连接器的连接强度,且当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均为非中心对称结构时,还可以避免反插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BTB连接器的公座,该BTB连接器的公座可以参考图2-1示出的BTB连接的公座,包括:

底座12,和设置在底座12上的两排引脚,两排引脚中,每个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引脚112和焊盘引脚111。

其中,两排引脚包括:沿第一方向a阵列排布的第一引脚,与沿第二方向b阵列排布的第二引脚,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不平行。

可选的,BTB连接器的公座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且BTB连接器的公座最多包括一个对称轴。

可选的,第一方向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第二方向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

可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直线所在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两排引脚排布形成喇叭形结构,喇叭形结构的宽边的长度与窄边的长度的差值为1毫米。

可选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为曲线所在方向时,曲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曲;

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时,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BTB连接器的母座,该BTB连接器的母座可以参考图2-2示出的BTB连接的母座,包括:

底座12,和设置在底座12上的两排引脚,两排引脚中,每个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引脚112和焊盘引脚111。

其中,两排引脚包括:沿第一方向a阵列排布的第一引脚,与沿第二方向b阵列排布的第二引脚,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不平行。

可选的,BTB连接器的母座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且BTB连接器的母座最多包括一个对称轴。

可选的,第一方向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第二方向为直线所在方向、曲线所在方向或者弯折线所在方向。

可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直线所在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两排引脚排布形成喇叭形结构,喇叭形结构的宽边的长度与窄边的长度的差值为1毫米。

可选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为曲线所在方向时,曲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曲;

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为弯折线所在方向时,弯折线朝向BTB连接器的内部弯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前述BTB连接器实施例中的对应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通过BTB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均设置两排引脚,且两排引脚的排布方向不平行,使得在配合过程中,公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只能与其距离相同的母座上两个相对的引脚配合,有效的避免了引脚错位现象,保护了BTB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BTB连接器的连接强度,且当BTB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均为非中心对称结构时,还可以避免反插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